本發明屬于紡織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成絞機的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成絞機是紡織領域中的專用成絞設備,其作用是將各種管紗、管線或筒子紗線,按照工藝規定的長度搖成絞線,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便于下一個工序的正常進行,現有的成絞機包括機架、驅動機構、傳動機構、紗線框、紗線托盤、張力器和導絲桿,通過轉動紗線框將成筒的紗線轉變成成絞形式,完成成絞工。
經檢索,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成絞機【專利號:zl201521082659.2;授權公告號:cn205241932u】。這種成絞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絞線框桿組,所述絞線框桿組包括主軸、與主軸平行設置的框桿以及用于連接框桿與主軸的兩組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包括與框桿連接的滑移桿、供滑移桿滑移設置的固定盤以及用于將滑移桿在固定盤上徑向移動的轉動盤,轉動盤與滑移桿螺紋連接。這種成絞機利用一個電機驅動一個絞線框,設計相對普通,所以,對于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還有待研發出一種更加高效的成絞機,使一個驅動裝置能夠驅動多個絞線框,從而大大提高成絞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成絞機的驅動裝置,本發明具有提高成絞效率的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成絞機的驅動裝置,成絞機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設有能對紗線進行成絞的絞線框一、絞線框二、絞線框三和絞線框四,絞線框一和絞線框二左右設置,絞線框三和絞線框四左右設置,絞線框一和絞線框三前后設置,絞線框二和絞線框四前后設置,本成絞機的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電機固定在機架上,電機的輸出軸上同軸固定一皮帶輪一,電機的上方設有一驅動軸,所述的驅動軸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機架上,驅動軸同軸固定一皮帶輪二,皮帶輪一與皮帶輪二處于同一平面內且兩者之間套設有一皮帶,驅動軸上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一,絞線框一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二,傘齒輪一與傘齒輪二相嚙合,絞線框二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三,傘齒輪一與傘齒輪三相嚙合,驅動軸上還同軸固定一傘齒輪四,絞線框三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五,傘齒輪四和傘齒輪五相嚙合,絞線框四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六,傘齒輪四和傘齒輪六相嚙合。
本成絞機的驅動裝置大致結構是這樣的:啟動電機,電機轉動帶動皮帶輪一轉動,皮帶輪一轉動帶動皮帶和皮帶輪二轉動,皮帶輪二轉動帶動驅動軸轉動,驅動軸轉動帶動傘齒輪一和傘齒輪四轉動,傘齒輪一轉動帶動傘齒輪二和傘齒輪三轉動,傘齒輪二轉動帶動絞線框一轉動,傘齒輪三轉動帶動絞線框二轉動,傘齒輪四轉動帶動傘齒輪五和傘齒輪六轉動,傘齒輪五轉動帶動絞線框三轉動,傘齒輪六轉動帶動絞線框四轉動;通過一個電機同時帶動絞線框一、絞線框二、絞線框三、絞線框四轉動,相比傳統的絞線機效率更加高。
所述的驅動軸的一端同軸固定一轉動盤一,所述的轉動盤一上固定一偏心軸一,所述的偏心軸一上設有一滑塊一,滑塊一沿其豎直方向開設有滑槽一,偏心軸一滑動設置在滑槽一中;滑塊一側部沿其水平方向開設有安裝孔一和安裝孔二,安裝孔一位于滑塊一的上半部,安裝孔二位于滑塊一的下半部,機架上還固定有若干固座一,固座一上開設有安裝孔五,安裝孔一與安裝孔五同軸設置,安裝孔一中固定有一安裝桿一,安裝桿一滑動設置在安裝孔五,安裝桿一上設有若干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一,機架上還固定有若干固座二,固座二上開設有安裝孔六,安裝孔二與安裝孔四同軸設置,安裝孔二中固定有一安裝桿二,安裝桿二滑動設置在安裝孔六中,安裝桿二上設有若干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二。驅動軸轉動帶動轉動盤一轉動,轉動盤一轉動帶動偏心軸一轉動,根據現有技術中的偏心輪機構原理,由于安裝桿一、安裝桿二、安裝孔三和安裝孔四對滑塊一具有限位作用,所以偏心軸一轉動帶動滑塊一左右來回移動,滑塊一左右移動帶動安裝桿一、安裝桿二左右移動,即從定位圈一和定位圈二穿過的紗線能夠左右移動,對紗線均勻成絞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所述的驅動軸的另一端同軸固定一轉動盤二,所述的轉動盤二上固定一偏心軸二,所述的偏心軸二上設有一滑塊二,滑塊二沿其豎直方向開設有滑槽二,偏心軸二滑動設置在滑槽二中;滑塊二側部沿其水平方向開設有安裝孔三和安裝孔四,安裝孔三位于滑塊二的上半部,安裝孔四位于滑塊二的下半部,機架上還固定有若干固座三,固座三上開設有安裝孔七,安裝孔四與安裝孔七同軸設置,安裝孔三中固定有一安裝桿三,安裝桿三滑動設置在安裝孔七中,安裝桿三上設有若干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三,機架上還固定有若干固座四,固座四上開設有安裝孔八,安裝孔四與安裝孔八同軸設置,安裝孔四中固定有一安裝桿四,安裝桿四滑動設置在安裝孔八中,安裝桿四上設有若干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四。驅動軸轉動帶動轉動盤二轉動,轉動盤二轉動帶動偏心軸二轉動,根據現有技術中的偏心輪機構原理,由于安裝桿三、安裝桿四、安裝孔七和安裝孔八對滑塊二具有限位作用,所以偏心軸二轉動帶動滑塊二左右來回移動,滑塊二左右移動帶動安裝桿三、安裝桿四左右移動,即從定位圈三和定位圈四穿過的紗線能夠左右移動,對紗線均勻成絞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所述的絞線框一包括長管一和與長管一平行設置的若干框桿一,若干框桿一環繞在長管一的周圍,所述的長管一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上,上述傘齒輪一同軸固定在長管一上;所述的絞線框二包括長管二和與長管二平行設置的若干框桿二,若干框桿二環繞在長管二的周圍,所述的長管二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上,上述傘齒輪二同軸固定在長管二上;所述的絞線框三包括長管三和與長管三平行設置的若干框桿三,若干框桿三環繞在長管三的周圍,所述的長管三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上,上述傘齒輪三同軸固定在長管三上;所述的絞線框四還包括長管四和與長管四平行設置的若干框桿四,若干框四環繞在長管四的周圍,所述的長管四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上,上述傘齒輪四同軸固定在長管四上;。
所述的框桿一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一。
所述的框桿二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二。
所述的框桿三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三。
所述的框桿四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通過設置傘齒輪一、傘齒輪二、傘齒輪三、傘齒輪四、傘齒輪五、傘齒輪六,使電機具有同時帶動絞線框一、絞線框二、絞線框三和絞線框四轉動的優點,提高了成絞的效率。
2、本發明通過設置轉動盤一、轉動盤二、安裝桿一、安裝桿二、安裝桿三和安裝桿四,使絞線框一、絞線框二、絞線框三和絞線框四均能均勻的成絞紗線,合理的利用了資源的分配,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正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滑塊一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局部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機架;3、長管一;4、長管二;5、長管三;6、長管四;7、框桿一;8、框桿二;9、框桿三;10、框桿四;11、電機;12、驅動軸;13、皮帶;14、傘齒輪一;15、傘齒輪二;16、傘齒輪三;17、傘齒輪四;18、傘齒輪五;19、傘齒輪六;20、轉動盤一;21、轉動盤二;22、偏心軸一;23、偏心軸二;24、滑塊一;24a、滑槽一;24b、安裝孔一;24c、安裝孔二;25、滑塊二;26、固座一;27、固座二;28、固座三;29、固座四;30、安裝桿一;31、安裝桿二;32、安裝桿三;33、安裝桿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成絞機的驅動裝置,成絞機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機架2,機架2上設有能對紗線進行成絞的絞線框一、絞線框二、絞線框三和絞線框四,絞線框一和絞線框二左右設置,絞線框三和絞線框四左右設置,絞線框一和絞線框三前后設置,絞線框二和絞線框四前后設置,本成絞機的驅動裝置包括電機11,電機11固定在機架2上,電機11的輸出軸上同軸固定一皮帶輪一,電機11的上方設有一驅動軸12,驅動軸12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機架2上,驅動軸12同軸固定一皮帶輪二,皮帶輪一與皮帶輪二處于同一平面內且兩者之間套設有一皮帶13,驅動軸12上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一14,絞線框一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二15,傘齒輪一14與傘齒輪二15相嚙合,絞線框二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三16,傘齒輪一14與傘齒輪三16相嚙合,驅動軸12上還同軸固定一傘齒輪四17,絞線框三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五18,傘齒輪四17和傘齒輪五18相嚙合,絞線框四的一端同軸固定一傘齒輪六19,傘齒輪四17和傘齒輪六19相嚙合。
驅動軸12的一端同軸固定一轉動盤一20,轉動盤一20上固定一偏心軸一22,偏心軸一22上設有一滑塊一24,滑塊一24沿其豎直方向開設有滑槽一24a,偏心軸一22滑動設置在滑槽一24a中;滑塊一24側部沿其水平方向開設有安裝孔一24b和安裝孔二24c,安裝孔一24b位于滑塊一24的上半部,安裝孔二24c位于滑塊一24的下半部,機架2上還固定有三個固座一26,固座一26上開設有安裝孔五,安裝孔一24b與安裝孔五同軸設置,安裝孔一24b中固定有一安裝桿一30,安裝桿一30滑動設置在安裝孔五,安裝桿一30上設有五個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一,機架2上還固定有三個固座二27,固座二27上開設有安裝孔六,安裝孔二24c與安裝孔四同軸設置,安裝孔二24c中固定有一安裝桿二31,安裝桿二31滑動設置在安裝孔六中,安裝桿二31上設有五個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二。驅動軸12轉動帶動轉動盤一20轉動,轉動盤一20轉動帶動偏心軸一22轉動,根據現有技術中的偏心輪機構原理,由于安裝桿一30、安裝桿二31、安裝孔三和安裝孔四對滑塊一24具有限位作用,所以偏心軸一22轉動帶動滑塊一24左右來回移動,滑塊一24左右移動帶動安裝桿一30、安裝桿二31左右移動,即從定位圈一和定位圈二穿過的紗線能夠左右移動,對紗線均勻成絞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驅動軸12的另一端同軸固定一轉動盤二21,轉動盤二21上固定一偏心軸二23,偏心軸二23上設有一滑塊二25,滑塊二25沿其豎直方向開設有滑槽二,偏心軸二23滑動設置在滑槽二中;滑塊二25側部沿其水平方向開設有安裝孔三和安裝孔四,安裝孔三位于滑塊二25的上半部,安裝孔四位于滑塊二25的下半部,機架2上還固定有三個固座三28,固座三28上開設有安裝孔七,安裝孔四與安裝孔七同軸設置,安裝孔三中固定有一安裝桿三32,安裝桿三32滑動設置在安裝孔七中,安裝桿三32上設有五個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三,機架2上還固定有三個固座四29,固座四29上開設有安裝孔八,安裝孔四與安裝孔八同軸設置,安裝孔四中固定有一安裝桿四33,安裝桿四33滑動設置在安裝孔八中,安裝桿四33上設有五個用于引導紗線的定位圈四。驅動軸12轉動帶動轉動盤二21轉動,轉動盤二21轉動帶動偏心軸二23轉動,根據現有技術中的偏心輪機構原理,由于安裝桿三32、安裝桿四33、安裝孔七和安裝孔八對滑塊二25具有限位作用,所以偏心軸二23轉動帶動滑塊二25左右來回移動,滑塊二25左右移動帶動安裝桿三32、安裝桿四33左右移動,即從定位圈三和定位圈四穿過的紗線能夠左右移動,對紗線均勻成絞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絞線框一包括長管一3和與長管一3平行設置的六根框桿一7,六根框桿一7環繞在長管一3的周圍,長管一3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2上,傘齒輪一14同軸固定在長管一3上,框桿一7與長管一3之間通過一調節結構一相連接,所述的調節結構一包括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長管一3內設有一絲桿,長管一3的一端設有一軸承,軸承的外圈與長管一3的內壁相固定,軸承的內圈與絲桿的一端相固定,絲桿的另一端穿出長管一3的另一端并固定一手輪,絲桿上螺紋連接螺母,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均為環形狀,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均與長管一3同軸固定,固定座二靠近長管的一端,固定座一靠近長管的另一端,長管一3與每個框桿一7之間均設有滑移桿一和滑移桿二,滑移桿一的一端與固定座一相鉸接,具體而言,固定座一的外壁上具有六塊鉸接塊一,鉸接塊一上開設有鉸接槽一,鉸接槽一槽壁上開設有鉸接孔一,滑移桿一的一端上開設有鉸接孔二,鉸接孔一與鉸接孔二之間通過一鉸柱一相連接;滑移桿一的另一端與框桿相鉸接,具體而言,框桿一7上固定一鉸接塊二,鉸接塊二上開設有一鉸接槽二,鉸接槽二槽壁上開設有鉸接孔四,滑移桿一的另一端上開設有鉸接孔三,鉸接孔三與鉸接孔四之間通過一鉸柱二相連接,滑移桿二的一端與固定座二相鉸接,具體而言,固定座二的外壁上具有六塊鉸接塊三,鉸接塊三上開設有鉸接槽三,鉸接槽三槽壁上開設有鉸接孔五,滑移桿二的一端上開設有鉸接孔六,鉸接孔五與鉸接孔六之間通過一鉸柱三相連接;滑移桿二的另一端與框桿相鉸接,具體而言,框桿一7上固定一鉸接塊四,鉸接塊四上開設有一鉸接槽四,鉸接槽四槽壁上開設有鉸接孔七,滑移桿二的另一端上開設有鉸接孔八,鉸接孔七與鉸接孔八之間通過一鉸柱四相連接;絞線框二包括長管二4和與長管二4平行設置的六根框桿二8,六根框桿二8環繞在長管二4的周圍,長管二4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2上,傘齒輪二15同軸固定在長管二4上,框桿二8與長管二4之間通過一調節結構二相連接,調節結構二與調節結構一相同;絞線框三包括長管三5和與長管三5平行設置的六根框桿三9,六根框桿三9環繞在長管三5的周圍,長管三5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2上,傘齒輪三16同軸固定在長管三5上,框桿三9與長管三5之間通過一調節結構三相連接,調節結構三與調節結構一相同;絞線框四還包括長管四6和與長管四6平行設置的六根框桿四10,六根框四環繞在長管四6的周圍,長管四6通過周向轉動且軸向固定的方式設置在機架2上,傘齒輪四17同軸固定在長管四6上,框桿四10與長管四6之間通過一調節結構四相連接,調節結構四與調節結構一相同。
框桿一7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一;框桿二8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二;框桿三9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三;框桿四10上固定一用于纏繞的定位件四,定位件一為片狀,定位件一的一端通過螺栓與框桿一7相連接,定位件一的另一端緊貼框桿一7,將紗線的一端從定位件的另一端卡在框桿一7定位件一之間,然后啟動電機11進行成絞,定位件一、定位件二、定位件三、定位件四結構相同。
本成絞機的驅動裝置大致結構是這樣的:啟動電機11,電機11轉動帶動皮帶輪一轉動,皮帶輪一轉動帶動皮帶13和皮帶輪二轉動,皮帶輪二轉動帶動驅動軸12轉動,驅動軸12轉動帶動傘齒輪一14和傘齒輪四17轉動,傘齒輪一14轉動帶動傘齒輪二15和傘齒輪三16轉動,傘齒輪二15轉動帶動絞線框一轉動,傘齒輪三16轉動帶動絞線框二轉動,傘齒輪四17轉動帶動傘齒輪五18和傘齒輪六19轉動,傘齒輪五18轉動帶動絞線框三轉動,傘齒輪六19轉動帶動絞線框四轉動;通過一個電機11同時帶動絞線框一、絞線框二、絞線框三、絞線框四轉動,通過設置轉動盤一20、轉動盤二21、安裝桿一30、安裝桿二31、安裝桿三32和安裝桿四33,使絞線框一、絞線框二、絞線框三和絞線框四均能均勻的成絞紗線,合理的利用了資源的分配,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底座1;機架2;長管一3;長管二4;長管三5;長管四6;框桿一7;框桿二8;框桿三9;框桿四10;電機11;驅動軸12;皮帶13;傘齒輪一14;傘齒輪二15;傘齒輪三16;傘齒輪四17;傘齒輪五18;傘齒輪六19;轉動盤一20;轉動盤二21;偏心軸一22;偏心軸二23;滑塊一24;滑槽一24a;安裝孔一24b;安裝孔二24c;滑塊二25;固座一26;固座二27;固座三28;固座四29;安裝桿一30;安裝桿二31;安裝桿三32;安裝桿四33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