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酯短纖與棉纖的混紡紗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纖與棉纖的混紡紗線,尤其涉及聚酰胺酯短纖與棉纖的混紡紗 線。屬于紡織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超仿棉是近幾年熱議的話題。通俗地講,超仿棉看起來像棉、摸起來像棉、穿起來 像棉、用起來比棉好,兼有棉與滌綸的優良特性,達到仿棉似棉、仿棉勝棉的效果。科學地 講,超仿棉有棉花優異的柔軟性、保暖性,有滌綸良好的力學性能、耐熱性、色牢度,甚至具 備抗靜電、抗起毛起球、抗菌、阻燃、抗紫外等功能。超仿棉技術也一直代表著合成纖維行業 的最高水平。
[0003] 如申請號為201410141787. 3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改性聚酰胺酯及 其制備方法。它由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肪族聚酰胺、添加劑A、添加劑B和添加劑C等原 料制成。該技術方案中,對苯二甲酸、乙二醇是制備聚酯的原料,它們與脂肪族聚酰胺一起 制成了雙組份的樹脂,并在添加劑A、添加劑B和添加劑C解決了聚酯和聚酰胺的相容性問 題。這類雙組份樹脂經熔體紡絲工藝制備出的纖維基本達到了成為超仿棉的條件,如手感、 舒適性、耐熱性、色牢度等,但其拉伸強度也因為聚酰胺組分的加入而相比聚酯有明顯下 滑,甚至不如棉。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要解決由聚酰胺與聚酯構成的雙組份樹脂的強力問題,使超仿棉能夠應用 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特提供一種聚酰胺酯短纖與棉纖的混紡紗線。
[0005]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聚酰胺酯短纖與棉纖的混紡紗線,由聚酰胺酯短纖和棉纖各自清花和梳棉后經并條、 粗紗、細紗工序制得; 所述混紡紗線成分為20%_80%聚酰胺酯,80%_20%棉; 所述聚酰胺酯短纖是將10-20質量份的脂肪族聚酰胺預聚體和80-100質量份的聚 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預聚體充分混合后進行共聚制得一種切片,并由該切片經熔紡工藝制 成。
[0006] 眾所周知,聚酯纖維的強力明顯高于聚酰胺纖維。而聚酰胺纖維的手感明顯優于 聚酯纖維。按照一般的工藝路線設計,有兩種方案。其一,以聚酯為主鏈,保證纖維強力,想 辦法來改善手感。然聚酯的側鏈難以被打開而很難在聚酯側鏈引入能夠改善手感的基團, 如酰胺、硅氧烷等,即使通過接枝改性,也難以將該種性質長久保持。其二,以聚酰胺為主 鏈,想辦法來改善強力。然根據現有技術理論,此法無法實施,因為決定纖維強力的是主鏈 分子,通過接枝改性只能改善手感,不能改善強力。而申請號為201410141787. 3的中國發 明專利申請,推陳出新,摒棄了上述兩種做法,它是在聚酯的生產過程中,加入適量的聚酰 胺,即在聚酰胺和添加劑A、B、C的共同存在下,使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單體發生縮聚,從而 形成聚酰胺和聚酯的高取向度雙組份樹脂,也即,聚酰胺和聚酯基本以平行的形式形成復 合纖維。如申請號為201410141786. 9、201410143391. 2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技術方案與 之也較為接近,名稱分別為一種高取向改性聚酰胺酯纖維絲的制備方法和一種聚酰胺酯并 列型共軛復合纖維。也就是說儀征化纖通過把聚酯分子和聚酰胺分子以"并聯"的方式復 合起來,使得復合纖維兼具聚酯和聚酰胺的特性,只是這種特性的兼備不是通過"疊加"獲 得,而是通過"中和"獲得。這也解釋了復合纖維的強力明顯低于聚酯而手感低于聚酰胺。
[0007] 本發明采用預聚物共聚的手段,使得雙組份的預聚物先充分混合,然后形成復合 纖維。雖然聚酰胺和聚酯都是線型分子,但由于混合共聚的兩種預聚物沒有確定的聚合方 向,共聚時它們能夠相互交聯纏結并形成網狀,使得復合纖維的強力得到顯著的提高。現有 技術中,添加的是聚酰胺而非聚酰胺預聚體。聚酰胺是線型大分子物質,在其存在下,尤其 是在添加了添加劑A、B、C之后解決了相容性問題,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單體就會順著聚酰 胺線型大分子進行共聚,從而很容易得到高取向度的共軛的復合纖維,相對來說,也使得該 材料更光滑更適合制備DTY/FDY長絲。而本發明更適合制備短纖。
[0008]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聚酰胺酯短纖與棉纖的混紡紗線,具體由以下 方法制得: (1) 精選229級棉花或者經配棉獲得與229級棉花性能相當的棉花,依次進行清花、精 梳,并在精梳工序中,梳下30-40%的短絨和雜質,制得棉條; (2) 對聚酰胺酯短纖進行清花、梳棉操作,制得化纖條;梳棉過程中,通過下調整錫林齒 距,減小齒溝深度,解決梳棉機發燙問題; (3) 將所述棉條和化纖條進行至少5次的并條操作后,再經過牽伸使纖維伸直平行,制 得熟條; (4) 對熟條進行粗紗的操作; (5 )采用賽絡紡進行細紗操作,制得所述混紡紗線。
[0009]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在梳棉程中,還使用抗靜電油劑,所述抗靜電油劑是以 環氧丙烷、環氧乙烯嵌段共聚得到的聚醚為主體,與其他表面活性劑復配制得。
[0010]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抗靜電油劑包含脂肪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57%, 異丙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9%,抗靜電劑1%,防腐劑5%,加水至100%。
[0011]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優選,所述抗靜電油劑包含聚醚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6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鉀鹽1%,辛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5%,乙二醇8%,加水至 100% 〇
[0012]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優選,所述抗靜電油劑包含聚醚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9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鉀鹽3%,乳化劑、潤濕劑、防霉劑1%。
[0013]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將聚酯預聚體和聚酰胺預聚體共聚,制得相互交聯纏結的復合纖維,使得 復合纖維的手感與回潮率得到顯著提高; 本發明用復合纖維與優質棉纖進行混紡,獲得了手感更好的回潮率更高的混紡紗線; 本發明在復合纖維的梳棉時,通過下調錫林齒距,減小齒鉤深度,添加抗靜電油劑,解 決梳棉機容易發燙的技術問題,從而使得工藝順利實施; 本發明通過賽絡紡工藝制得混紡紗線,賽絡紡有效地結合了化學纖維和棉纖的特點, 增加紗線強力,并降低紗線強力的不勻率,同時賽絡紡的風格相當于半線,可以提高面料的 豐滿度與手感。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本【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 員在閱讀了本發明的說明書之后所做的任何改變只要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都將受到專 利法的保護。
[0015] 實施例一 聚酰胺酯短纖與棉纖的混紡紗線,由聚酰胺酯短纖和棉纖各自清花和梳棉后經并條、 粗紗、細紗工序制得; 所述混紡紗線成分為20%聚酰胺酯,80%棉; 所述聚酰胺酯短纖是將10質量份的脂肪族聚酰胺預聚體和100質量份的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預聚體(聚合度2-100)進行共聚制得一種切片,并由該切片經抽絲工藝制成。 [0016] 上述混紡紗線,具體由以下方法制得: (1) 精選229級棉花或者經配棉獲得與229級棉花性能相當的棉花,依次進行清花、精 梳,并在精梳工序中,梳下30-40%的短絨和雜質,制得棉條; (2) 對聚酰胺酯短纖進行清花、梳棉操作,制得化纖條;梳棉時下調錫林齒距,減小齒溝 深度,解決梳棉機發燙的問題; (3) 將所述棉條和化纖條進行至少5次的并條操作后,再經過牽伸使纖維伸直平行,制 得熟條; (4) 對熟條進行粗紗的操作; (5) 采用賽絡紡進行細紗操作,由兩根粗紗制得一根細紗,制得所述混紡紗線。
[0017] 在步驟(2)過程中,還使用抗靜電油劑,所述抗靜電油劑是以環氧丙烷、環氧乙烯 嵌段共聚得到的聚醚為主體,與其他表面活性劑復配制得。
[0018] 實施例二 聚酰胺酯短纖與棉纖的混紡紗線,由聚酰胺酯短纖和棉纖各自清花和梳棉后經并條、 粗紗、細紗工序制得; 所述混紡紗線成分為35%聚酰胺酯,65%棉; 所述聚酰胺酯短纖是將14質量份的脂肪族聚酰胺預聚體和86質量份的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