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及圖像形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可消除的圖像形成材料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以及消除利用可消除的圖像形成材料形成的圖像的圖像消除裝置等。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打印機中的打印方式有電子照相方式、噴墨方式、加熱記錄方式、熱轉印方式等各種方式。近年來,為了降低環境負擔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提出了對打 印機中所使用的紙張進行重新使用(reuse :重復利用)的方法。例如在日本專利特開平06-155906中,提出了使用可以利用熱量來發色或脫色的薄片,多次改寫圖像的方法。并且,在日本專利特開平11-268409中,提出了通過熱量來消除利用可脫色的色調劑而打印在紙張上的圖像,以重復利用該紙張的方法。并且,在日本專利特開平10-88046中提出了通過熱量來消除利用可脫色的墨水而打印在紙張上的圖像,以重復利用該紙張的方法。另一方面,在辦公室等實際的使用環境中,打印了不能消除的常規圖像的紙張(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打印了可消除圖像的紙張(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混在一起的情況很多。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可靠地將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可重復利用的紙張進行分類處理。例如,將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錯誤地當作可重復利用的紙張進行處理的情況下,很可能在沒有消除該紙張上的圖像的情況下,打印上其他圖像。此時,在該紙張上重疊打印有多個圖像,因此,不能作為文件使用。即、需要設想在辦公室等實際使用環境中,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混在一起使用的可能性很高的情況。并且,目前,作為重復利用紙張的方式,一般是利用熱量來消除紙張上的圖像。在這種方式中,圖像消除機構由加熱輥和熱敏棒等構成。但是,上述消除機構為了對使用者所提示的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付與用于立即消除圖像的熱量,平時需要保持余熱。在這樣的運用方式中,會浪費很多能量。并且,在熱敏頭中,由于在紙張面上摩擦,墨水或色調劑等附著在頭上,導致消除性能大幅度降低。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可防止錯誤地使用重復利用的紙張的圖像形成裝置。并且,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是提供耗電量低、且性能劣化少的圖像消除裝置。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防止錯誤地使用重復利用的紙張的圖像形成裝置。并且,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其目的是提供耗電量低、且性能劣化少的圖像消除裝置。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托盤,放置紙張;檢測傳感器,檢測上述托盤上的紙張是否被付與了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標記;收集部,收集通過上述檢測傳感器未檢測到上述標記的紙張;脫色部,對圖像形成材料進行脫色,該圖像形成材料附著在通過上述檢測傳感器檢測到上述標記的紙張上;紙盒,收納通過上述脫色部對上述圖像形成材料進行了脫色的紙張;圖像形成部,使上述圖像形成材料附著在被收納于上述紙盒內的紙張上并形成圖像。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托盤,放置紙張;檢測傳感器,檢測上述托盤上的紙張是否被付與了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標記;收集部,收集通過上述檢測傳感器未檢測到上述標記的紙張;紙盒,收納通過上述檢測傳感器檢測到上述標記的紙張;脫色部,對可脫色的圖像形成材料進行脫色,該圖像形成材料附著在從上述紙盒中取出的紙張上;以及,圖像形成部,使上述圖像形成材料附著在通過上述脫色部將上述圖像形成材料進行了脫色的紙張上并形成圖像。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圖像消除裝置,包括熱源,用于加熱利用圖像形成材料形成圖像的紙張,所述圖像形成材料可以通過加熱進行脫色;傳送帶,提供有來自所述熱源 的熱量,并利用由所述熱源提供的熱量,加熱在接觸狀態下被輸送的紙張;紙盒,收納通過所述傳送帶提供的、利用來自所述熱源的熱量被加熱的紙張。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圖像形成裝置所使用的紙張處理方法,包括檢測在紙張上是否被付與了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標記;將未檢測到所述標記的紙張收集在收集部;對附著在檢測到所述標記的紙張上的圖像形成材料進行脫色;將所述圖像形成材料被脫色了的紙張收納在紙盒中;以及使所述圖像形成材料附著在收納于所述紙盒中的紙張上并形成圖像。本發明的其它目的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將從該描述中變得顯而易見,或可以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優點可以通過下文中具體指出的手段及其組合來實現并獲得。
結合于說明書中并構成說明書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且與以上給出的概括性描述和以下給出的對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圖I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一結構例的圖;圖2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一結構例的圖;圖3是用于說明重復利用處理部內的動作例的流程圖;圖4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二結構例的圖;圖5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二結構例的圖;圖6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三結構例的圖;圖7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三結構例的圖;圖8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四結構例的圖;圖9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第四結構例的圖;圖10是用于說明第四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打印機的動作例的流程圖;圖11是用于說明第四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重復利用處理部的動作例的流程圖12是示出利用特殊墨打印標記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結構例的圖;圖13是示出消除機構的第一結構例的圖;圖14是示出用于圖13所示的消除機構的傳送帶的結構例的圖;圖15是示出消除機構的第二結構例的圖;以及圖16是示出用于圖15所示的消除機構的傳送帶的結構例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
下面,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首先,對本實施例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一結構例進行說明。圖I和圖2示出了圖像形成裝置IA的第一結構例。圖I和圖2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A包括紙盒10、收集部11、打印部12A、排紙托盤14、供紙托盤16以及重復利用處理部18等。上述紙盒10是用于收納紙張的盒。紙盒10保持通過上述打印機12A打印圖像的打印用紙張P。上述收集部11收集不進行重新使用(重復利用)的紙張。上述打印機12A在紙張P上形成圖像。在圖I和圖2所示的第一結構例中,上述打印機12A是噴墨式打印機。上述打印機12A是彩色打印機。上述排紙托盤14保持通過打印機12A進行了打印處理的紙張。上述供紙托盤16是紙張保持部,保持成為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的重復利用處理的對象的紙張。也可以將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混在一起放置在上述供紙托盤16上。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不用考慮是否可重復利用,只要將打印結束的紙張放置在供紙托盤16上即可。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進行分類。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也具有消除打印在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上的圖像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發揮圖像消除裝置的功能。下面,對上述打印機12A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上述打印機12A包括供紙輥102、輸送輥對103、對位輥對104、從動輥105、驅動輥106、輸送帶107、按壓輥108、噴墨頭109 (109Y、109M、109C、109Bk)、輸
送棍對110等。上述供紙輥102將保持在紙盒10中的紙張P逐張取出。上述供紙輥102將從紙盒10取出的紙張P輸送到輸送輥對103和對位輥對104。上述對位輥對104以規定的定時將紙張P輸送到輸送帶107上。利用驅動輥106和從動輥105付與上述輸送帶107張力。上述輸送帶107隨著驅動輥106的旋轉而被驅動。上述按壓輥108將紙張P按壓在輸送帶107 上。上述輸送輥107以規定的間隔在表面形成有孔。在上述輸送帶107的內側,設置有未圖示的風扇連接的未圖示的負壓室,該未圖示的風扇用于使紙張P吸附在輸送帶107上。紙張P被吸附在上述輸送帶107上,同時被輸送。上述噴墨頭群109由噴墨頭109Y、噴墨頭109M、噴墨頭109C和噴墨頭109Bk構成。各噴墨頭109Y、109M、109C和109Bk沿著輸送帶107依次設置。例如,在圖I和圖2所示的例子中,相對輸送帶107輸送紙張P的輸送方向,從上游側開始依次排列噴墨頭109Y、109MU09C 和 109Bk。
嗔墨頭109Y是排出可脫色的黃(Y)色墨水的嗔墨頭。嗔墨頭109M是排出可脫色的品紅(M)色墨水的噴墨頭。噴墨頭109C是排出可脫色的藍綠(C)色墨水的噴墨頭。噴墨頭109Bk是排出可脫色的黑(Bk)色墨水的噴墨頭。上述噴墨頭109Y、109M、109C和109Bk在紙張上分別形成各種顏色的圖像。噴墨頭109Y、109M、109C分別排出對應彩色圖像上的黃色成分、品紅色成分、藍綠色成分的墨水。上述噴墨頭群109通過將各種顏色的圖像反復打印在紙張上,從而在紙張上形成彩色圖像。上述輸送輥對110將通過上述噴墨頭群109打印了圖像的紙張排出至排紙托盤14。并且,在使用上述的可消除墨水的打印機12A中,在將圖像打印在紙張上的同時,也打印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信息。用于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信息,是由后述的檢測傳感器123檢測的信息。例如,上述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信息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打印在紙張上的標記。在這種情況下,上述打印機12A在每次將圖像打印在紙張上時,將上述標記打印在該紙張上。但是,也可以是事先在紙張上付與上述標記的方式。在這種 情況下,在上述打印機12A中,可不進行打印上述標記的處理。下面,對上述打印機12A所使用的圖像形成材料進行說明。在上述打印機12A中,使用作為具有一旦加熱到規定溫度則進行脫色的特性的圖像形成材料的墨水(脫色墨水)。上述打印機12A使用的墨水不局限于特定的材質,只要是加熱到規定溫度就進行脫色的墨水即可。另外,上述打印機12A可作為墨水使用的圖像形成材料在日本專利特開2007-21261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7-90704號公報或專利3711017號公報等公開。例如,可脫色的墨水或色調劑等圖像形成材料的基本成分可由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粘合劑樹脂等構成。這樣的圖像形成材料由于事先受到顯色劑的作用,呈色性化合物進行發色,因此使用者可識別顏色。如果對發色后的狀態下的圖像形成材料進行加熱,則粘合劑樹脂軟化,主要是顯色劑容易從粘合劑樹脂的內部向表面移動,容易向紙張中移動和擴散。因此,呈色化合物不再受到顯色劑的作用,呈色化合物進行脫色、不能作為圖像形成材料識別出顏色。呈色化合物是用于形成文字或圖形等發色圖像的色素的前體化合物。呈色化合物優選使用無色金胺類、二芳基苯酞類(7 u 7夕-J F類)、聚芳基甲醇類(t 'J r V一>力> e 7 — >類)、酰基金胺類、芳基金胺類、羅丹明B內酰胺類、吲哚目類、螺吡喃類、熒烷類等電子排斥性有機物。顯色劑是通過與呈色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電子或質子的授受)使呈色化合物發色的化合物。顯色劑優選使用酚類、酚金屬鹽類、羧酸金屬鹽類、二苯甲酮類、磺酸、磺酸鹽、磷酸類、磷酸金屬鹽類、酸性磷酸酯、酸性磷酸酯金屬鹽類、亞磷酸類、亞磷酸金屬鹽類等。并且,粘合劑樹脂是在發色狀態下使呈色化合物和顯色劑分散的物質。另一方面,是具有在加熱時與呈色化合物相溶,并且具有與顯色劑的無親和性的特性的物質。使用上述通過熱量可消除(脫色)的作為圖像形成材料的墨水來形成圖像的打印機,需要設計成在進行該打印處理時、不對墨水施加高于消除溫度的溫度。如果打印機內的溫度高于消除溫度,則有可能墨水在被打印到紙張上前脫色。這樣的情況下在紙張上當然不能形成正常的圖像。而且,考慮到打印機本身的能量消耗,優選將墨水的消除溫度盡可能地設定為低溫。因此,在打印機內,需要作出努力以盡可能地防止施加在墨水上的溫度升聞。 考慮到上述問題,需要將噴墨式打印機設計為在打印機內不向墨水施加高于消除溫度的溫度。例如,在噴墨式打印機中,作為噴墨頭優選使用壓電式的印字打印頭。而且,也可在打印頭部位設置散熱板(未 圖示)。假設在圖I、圖2 (或圖6、圖7、圖8、圖9、圖12)等所示的噴墨式打印機中使用設置了散熱板的壓電式打印頭。例如,在以使墨水的消除溫度為70度的方式進行材料設計的情況下,將噴墨式打印機設計為可以可靠地防止在打印頭上墨水溫度高于60度。通過在壓電式打印頭上設置散熱板等,可以容易地實現這樣的設計。下面,對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進行說明。重復利用處理部18將放置在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分成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并且,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也具有消除打印在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上的圖像的功能。即,在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使打印了可消除圖像的紙張(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成為可重新使用的狀態。使用者將應利用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進行重復利用處理的紙張(也可以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混合在一起)放置在上述供紙托盤16上。用于檢測設置在上述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的傳感器(未圖示)檢測紙張是否放置在供紙托盤16上。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對使用放置紙張的供紙托盤16作為紙張保持部的方式進行說明,該紙張保持部保持作為重復利用處理對象的紙張。但是,作為保持紙張的紙張保持部,并不局限于放置紙張的供紙托盤16。例如,紙張保持部也可以是在使多張紙張處于豎立的狀態下進行收納的部件。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具有搓紙輥121、輸送輥對122、檢測傳感器123、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消除機構125、紙張設置機構126以及紙張收集機構127。上述搓紙輥121將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逐張地取入重復利用處理部18。例如,上述供紙托盤16的傳感器一旦檢測到紙張,則上述搓紙輥121逐張搓起上述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上述搓紙輥121將搓起的紙張取入重復利用處理部18內。上述輸送輥對122將搓紙輥121供給的紙張向檢測傳感器123輸送。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判斷紙張是可重復利用(可消除圖像)的紙張還是不可重復利用(不可消除圖像)的紙張。上述檢測傳感器123檢測表示紙張是否是可重復利用的信息。例如,上述檢測傳感器123檢測在紙張的規定位置是否存在有規定的標記。在這種情況下,上述檢測傳感器123是掃描儀和檢測部構成,該掃描儀用于讀取規定位置的圖像,該檢測部從掃描儀所讀取的圖像中檢測規定的標記。關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所對應的紙張的重復利用判定,將在后面進行詳細說明。上述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基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轉換用于輸送該紙張的輸送路徑。例如,在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判斷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情況下,如圖I中的箭頭所示,上述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以使將該紙張向上述消除機構125輸送。并且,在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判斷是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情況下,如圖2中的箭頭所示,上述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以使將該紙張向上述收集部11輸送。在這種情況下,上述收集部11收集不能重新使用的、應該進行廢棄處理的紙張。另外,在上述收集部11中也可設置用于粉碎紙張的粉碎機。在這種情況下,上述收集部11也可以利用粉碎機粉碎輸送來的紙張,并收集粉碎的紙片。上述消除機構125消除紙張上的圖像。上述消除機構加熱紙張,以使例如達到作為圖像形成材料的墨水的消除溫度。通過上述消除機構125,在消除溫度下加熱的紙張可以被消除圖像。上述紙張設置機構126將通過上述消除機構125消除了圖像的紙張輸送到紙盒10并進行收納。在此,紙盒10是收納利用打印機12A進行打印處理的紙張的盒。S卩、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中,將通過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進行了圖像重復利用處理的紙張作為打印用紙張,可重新使用。下面,對上述結構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內的動作進行說明。圖3是用于說明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內的動作例的流程圖。另外,主要通過未 圖示的控制部控制后述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內的各動作。如果檢測設置在上述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的傳感器(未圖示)檢測到了紙張(ACTlI :是),則上述搓紙輥121將上述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逐張取入重復利用處理部18內(ACT12)。上述輸送輥對122將上述搓紙輥121取入的紙張向檢測傳感器123輸送(ACT13)。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從輸送輥對122輸送的紙張檢測表示是否可重復利用的信息(ACT14)。例如,上述檢測傳感器123檢測在紙張的規定位置是否存在有規定的標記。關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所對應的紙張的重復利用的判斷,將在后面進行詳細說明。通過基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的重復利用判斷,當判斷該紙張不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情況下(ACT15 :否),如圖2所示,上述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以使將該紙張向上述收集部11輸送(ACT16)。在該狀態下輸送的該紙張被收集在上述收集部 11 (ACT17)。并且,通過基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的重復利用判斷,當判斷該紙張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情況下(ACT15 :是),如圖I所示,上述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以使將該紙張向上述消除機構125和紙盒10側輸送(ACT18)。在該狀態下輸送的該紙張被輸送到上述消除機構125。上述消除機構125消除輸送來的紙張上的圖像(ACT19)。即、上述消除機構125為了對表面上的圖像進行脫色而加熱紙張,以使紙張表面達到高于消除溫度。紙張設置機構126等將實施了基于上述消除機構125的消除處理后的紙張收納到紙盒 10 (ACT20)。作為上述一系列處理的結果,對放置在托盤上的應進行重復利用處理的紙張進行了消除處理,并收納在紙盒內,將放置在托盤上的不應進行重復利用的紙張收集在收集部11。如上所述,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中,對放置在供紙托盤上的紙張逐張地判斷是否可重復利用。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中,將檢測到的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作為打印用紙張進行收納。上述圖像形成裝置將檢測到的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作為廢棄用紙張進行收納。這樣即使在使用者將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混在一起放置在供紙托盤上的情況下,上述圖像形成裝置也可區分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其結果是,即使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混在一起的使用方式,也可適當地處理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例如,即使在使用者錯將打印了不能消除的圖像的紙張(不能重復利用的紙張)放置了在供紙托盤上的情況下,也可以可靠地將不能重復利用的紙張作為廢棄處理用的紙張收集在收集部。下面,對第二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圖4和圖5示出了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二結構例。圖4和圖5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B的打印機12B的結構(圖像形成方式)與圖I和圖2所示的第一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A的打印機12A的結構不同。圖I和圖2所示的第一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A的打印機12A是噴墨式打印機,而圖4和圖5所示的第二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B的打印機12B是電子照相式打印機。另外,在第二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B上,打印機12B以外的各結構也可與上述 第一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A相同。例如,圖像形成裝置IB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的結構和動作與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A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的結構和動作相同。因此,省略對圖像形成裝置IB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的結構和動作的具體說明。在以下的圖像形成裝置IB的說明中,就上述打印機12B的結構和動作進行詳細說明。下面,對上述打印機12B進行詳細說明。如上所述,上述打印機12B是電子照相打印機。并且,上述打印機12B是彩色打印機。上述打印機12B包括供紙輥102、輸送輥對103、對位輥對104、多個圖像形成部141(141K、141C、141M、141Y)、中間轉印帶142、驅動輥143、支承輥144、二次轉印輥145以及定影器146等。并且,各圖像形成部141Y(141K、141C、141M)包括圖像承載體Y1(K1、C1、M1)、帶電輥 Y2 (K2、C2、M2)、曝光器 Y3 (K3、C3、M3)、顯影器 Y4 (K4、C4、M4)、轉印輥 Y5 (K5、〇5、] 5)、清潔器¥6 (K6、C6、M6)等。上述供紙輥102將保持在紙盒10中的紙張P逐張地取出。上述供紙輥102將從紙盒19取出的紙張P輸送到輸送輥對103和對位輥對104。上述對位輥對104以規定的定時輸送紙張P。多個圖像形成部(1411(、141(、141]\1、141¥)分別與作為被轉印體的中間轉印體的中間轉印帶142相對設置。利用驅動輥143和支撐輥144,以適當的張力保持作為被轉印體的中間轉印帶142。上述中間轉印帶142隨著上述驅動輥143的旋轉進行驅動。各圖像形成部(141K、141C、141M、141Y)在中間轉印帶142上分別形成由各種顏色的可脫色的色調劑形成的色調劑像。首先,在第一級的圖像形成部141Y上,圖像承載體Yl是將有機類或無定形硅等感光層設置在導電性基體上的感光鼓。例如,作為上述圖像承載體的感光鼓是負極性地帶電的有機感光體。上述帶電輥Y2使圖像承載體Yl均勻地帶電。例如,上述帶電輥Y2使作為上述圖像承載體Yl的感光鼓的表面均勻地帶電500v。曝光器Y3通過被圖像調制的激光束或LED等,對被上述帶電輥Y2帶電的圖像承載體Yl進行曝光。在通過曝光器Y3進行了曝光的圖像承載體Yl的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像。此時,作為被曝光的圖像承載體Yl的感光鼓的表面電位例如為一 80v左右。顯影器Y4使形成在作為圖像承載體Yl的感光鼓的表面的靜電潛像可視化。顯影器Y4是通過混合負極性地帶電的非磁性色調劑和磁性載體的2成分顯影方式對靜電潛像進行顯影。即、上述顯影器Y4在具有磁體的顯影輥上形成基于載體的尖,向顯影輥施加約-200 -400v的電壓。其結果是,在作為圖像承載體Y4的感光鼓的表面,色調劑不附著在非曝光部,而附著在曝光部。上述顯影器Y4內的色調劑是可脫色的黃色色調劑。因此,上述圖像形成部141Y利用從上述顯影器Y4供給的可脫色的黃色色調劑,將色調劑圖像形成在作為圖像承載體Y4的感光鼓的表面。另外,顯影方式不局限于2成分顯影方式,也可使用接觸I成分顯影、非接觸I成分顯影、導電性I成分顯影等方式。形成在作為圖像承載體Yl的感光鼓表面的色調劑圖像被轉印到作為被轉印體的中間轉印帶142上。從圖像承載體Yl側觀察,作為轉印部件的轉印輥Y5與中間轉印帶142的背面接觸。上述轉印輥Y5提供用于從中間轉印帶142的背面轉印色調劑圖像的電場。向轉印部件施加的電壓為300kv 2kv左右。清潔器Y6清除轉印后殘留在作為圖像承載體Yl的感光鼓表面上的殘留色調劑等。相對于作為圖像承載體Yl的感光鼓的旋轉方向,清潔器Y6設置在帶電輥Y2的前面。利用清潔器Y6從圖像承載體Yl清除的色調劑被回收到未圖示的廢色調劑盒中。各圖像形成部141M、141C以及141K具有與上述圖像形成部141Y相同的結構。即,·圖像承載體Ml (C1、K1)、帶電器M2 (C2、K2)、曝光器M3 (C3、K3)、顯影器M4 (C4、K4)以及轉印輥M5 (C5、K5)是與上述的圖像承載體Y1、帶電器Y2、曝光器Y3、顯影器Y4以及轉印輥Y5相同地構成。各圖像形成部將利用各種顏色的可脫色的色調劑顯影的色調劑像重疊轉印在中間轉印帶142上(進行一次轉印)。其結果是,在中間轉印帶142上形成各種顏色的可脫色的色調劑圖像重合的彩色圖像。基于轉印到作為被轉印體的中間轉印帶142上的多種顏色的色調劑的彩色圖像在規定的二次轉印位置被二次轉印到紙張P上。在將中間轉印輥142上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紙張上的二次轉印位置設置支承輥144和二次轉印輥145。這種情況下,上述抗蝕輥對104與中間轉印帶142上的色調劑圖像時間一致地將紙張輸送到二次轉印位置。上述中間轉印帶142上的色調劑圖像在二次轉印位置被轉印到紙張上。如果使支承輥144接地,則為了將色調劑轉印到作為第二被轉印體的紙張P上,向二次轉印輥145施加正(+ )極性的偏壓。轉印偏壓選擇根據二次轉印輥145的阻力或環境以及作為第二被轉印體的紙張阻力被調整的值。例如,轉印偏壓從+300kv 5kv的值中選擇。另外,也可以是二次轉印輥145接地且向支承輥144施加負極性偏壓的結構。在上述二次轉印位置轉印了色調劑圖像的紙張P通過定影器146排出至排紙托盤14。上述定影器146使轉印到紙張P上的色調劑像在該紙張P上定影。并且,如上所述,利用可脫色的各種顏色的色調劑形成通過定影器146定影在紙張上的色調劑圖像。因此,作為定影在紙張上的彩色圖像的色調劑圖像可脫色。例如,當紙張上的色調劑圖像被加熱到規定的脫色溫度(至少高于定影溫度的溫度)時,進行脫色。另外,轉印輥Y5、M5、C5、K6例如由調整了電阻的聚氨海棉構成。例如,轉印輥Y5、M5、C5、K5也可由在4 8mm的軸上形成電阻為106 Q ^cm的海綿的4 14mm的棍構成。并且,作為一次轉印部件的轉印輥也可使用轉印刷或轉印板等具有適當電阻的部件。中間轉印帶142例如通過將碳分散在100 厚的聚酰亞胺樹脂中進行電阻調整。帶電輥Y1、M1、CUKl可以是這樣的構成例如在金屬軸(4 8_)的周圍形成聚氨酯橡膠,在其表面涂上具有良好剝離性的尼龍樹脂。這種情況下,例如,帶電輥Yl、Ml、Cl、Kl可由聚氨酯橡膠層(t=3mm)為 2X107 Q cm、表面層(t = 0. 05mm)為 5X 108 Q cm 的電阻值構成。假定在上述的電子照相式打印機中,使用利用熱量可消除(脫色)的作為圖像形成材料的色調劑。這種情況下,需要設定成在該打印處理中,不向色調劑施加高于消除溫度的溫度。這是由于,如果圖像形成材料在被打印到紙張上之前以高于消除的溫度進行加熱,則有脫色的可能。但考慮到打印機本身的能量消耗,優選將色調劑的消除溫度設定成盡量低。因此,在打印機內,盡量將施加在色調劑上的溫度不設定成高溫。S卩、在如上所述的電子照相式打印機中,設計成在打印過程中施加在色調劑上的溫度不高于消除溫度。例如,在圖4或圖5所示的電子照相式的打印機中,將色調劑的消除溫度設定成高于定影處理(在打印處理中施加在色調劑上的溫度為最高溫度的處理)中的定影溫度。例如,假定定影溫度為120度,對電子照相式打印機使用的色調劑進行材料設計,以使其消除溫度為140度。
并且,在使用上述可消除的色調劑的打印機12B中,將圖像打印到紙張上,并且,打印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信息。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信息是利用后述的檢測傳感器123檢測的信息。例如,上述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信息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打印到紙張上的標記。這種情況下,上述打印機12B每次在將圖像打印到各紙張上時打印上述標記。也可事先將這樣的標記打印在紙張上。這種情況下,上述打印機12B也可不進行打印上述標記的處理。以下就第三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圖6和圖7示出了圖像形成裝置的第三結構例。在圖6和圖7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C中,作為收納紙張的紙盒設置成收納重復利用的紙張的重復利紙張盒和收納新紙的新紙盒。圖6和圖7所示的第三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C形成將圖I和圖2所示的第一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A中的紙盒10換成重復利紙張盒IOR和新紙用紙盒ION的構成。同樣,將圖像形成裝置IC的打印機12A換成圖4和圖5所示的電子照相式的打印機12B,也可以同樣地進行實施。如圖6或圖7所示,在具有作為收納打印用紙張的紙盒的重復利紙張盒IOR和新紙用紙盒ION的圖像形成裝置IC上,使用者可通過未圖示的操作面板選擇是形成圖像的紙張使用重復利用紙張還是新紙。例如,在圖像形成裝置IC上,使用者為了校正制作中的文件而進行打印的情況下,可選擇重復利用紙張,打印重要資料的情況下可選擇新紙。即、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C中,選擇符合使用者需要的打印紙張。上述打印機12C從收納使用者所選擇的紙張的紙盒(或者使用者直接選擇的紙盒)中逐張取出紙張進行打印處理。例如,使用者選擇重復利用紙張的情況下,上述打印機12C通過搓紙輥102R從重復利用紙盒IOR中取出紙張P。通過搓紙輥102R取出的紙張P通過輸送輥對103R等向對位輥對104輸送。如果將紙張P向對位輥對104輸送,則打印機12C與圖像形成裝置IA的打印機12A —樣,向該紙張P上打印圖像,并排紙至排紙托盤14。而且,在使用者選擇新紙的情況下,上述打印機12C通過搓紙輥102N從新紙用紙盒ION中取出新紙P’。通過搓紙輥102N取出的新紙P,通過輸送輥對103N和103R等向對位輥對104輸送。如果將紙張P’輸送到對位輥對104,則打印機12C與圖像形成裝置IA的打印機12A —樣,向該紙張P’上打印圖像,并排紙至排紙托盤14。并且,使用上述的可消除墨水的打印機12C與圖像形成裝置IA的打印機12A —樣,向重復利用紙張P或新紙P’上打印圖像,并且打印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信息(標記)。另外,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C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的結構和動作與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A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 —樣。但是,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C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中,收納通過消除機構125進行消除處理的紙張的地方是重復利紙張盒10R。因此,省略對圖像形成裝置IC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的結構和動作的詳細說明。并且,選擇新紙或重復利用的紙張(或選擇紙盒)不局限于通過未圖示的操作部直接選擇。例如,對新紙或重復利用的紙張的選擇(或紙盒的選擇)也可以通過要求該圖像形成裝置進行打印處理的打印驅動器進行動作的PC等外部裝置進行選擇。下面,對第四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圖8和圖9是圖像形成裝置的第四結構例。在圖8和圖9所示的第四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D上,將用于消除紙張上的圖像的消除機構151設置在打印機12D內。并且,圖8和圖9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D與第三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C相同,設置有收納重復利用的紙張的重復利紙張盒IOR和收納新紙的新紙用紙盒ION作為收納紙張的紙盒。·在圖8和圖9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D中,除了消除機構151不是設置在重復利用處理部18B內、而是設置在打印機12D內這點以外,具有與第三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C相同的結構。圖8和圖9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D將未進行圖像消除處理的紙張收納在重復利紙張盒IOR內。即,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D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B中,對紙張不進行圖像消除處理,而將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和不可重復利用的紙張進行分類、向重復利紙張盒IOR或收集部11輸送。另外,將圖像形成裝置IC的打印機12D換成在圖4和圖5所示的電子照相式的打印機12B上加上消除機構151的裝置,也可以同樣進行實施。下面,對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C的打印機12D進行說明。圖8和圖9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D與上述第三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C相同,使用者選擇進行打印處理的紙張是重復利用紙張還是新紙。使用者選擇新紙作為打印紙張的情況下,搓紙輥102N從新紙用紙盒ION中搓起新紙P,。輸送輥對103N和103R將搓紙輥102N搓起的紙張通過消除機構151向對位輥對104輸送。這種情況下,由于該紙是新紙,則無需進行圖像的消除處理。因此,在待機狀態下使該紙張P’通過消除機構151。上述對位輥對104以規定的定時將該紙張P’輸送到輸送帶107上。上述打印機12D與上述打印機12A —樣,在被送到輸送帶107上的紙張P’上打印圖像,并向排紙托盤14上排出。另一方面,使用者選擇重復利用紙作為打印紙的情況下(或不選擇新紙的情況下),搓紙輥102R搓起來自重復利用紙盒IOR的紙張P。輸送輥對103R將被搓紙輥102R搓起的紙張向消除機構151輸送。這種情況下,在重復利用紙P上未進行圖像消除處理。因此,消除機構151為了消除紙張上的圖像而進行動作。S卩,消除機構151將用于加熱紙張的加熱部件加熱到可對圖像進行脫色的規定溫度以上。在該狀態下,上述消除機構151將輸送來的紙張P在高于規定的消除溫度下加熱。在高于規定的消除溫度下加熱的紙張P上的圖像被消除。通過上述消除機構151消除了圖像的紙張P被輸送到對位輥對104。對位輥對104將進行了消除處理的紙張P以規定的定時輸送到輸送帶107上。上述打印機12D與上述打印機12A相同,在進行了消除處理的紙張P上再次打印圖像,并向排紙托盤14排出。下面,對上述結構的打印機12D內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0是用于說明上述打印機12D的動作例的流程圖。另外,主要通過未圖示的控制部控制后述的打印機12D的各動作。使用者選擇新紙作為打印紙張的情況下(ACT31、新紙),上述搓紙輥102N從新紙用紙盒ION取入一張紙P’(ACT32)。這種情況下,消除機構151不加熱紙張,形成停止狀態(ACT33)。在該狀態下,從上述新紙用紙盒ION中取出的紙張P’被向對位輥對104輸送。另外,從上述新紙用紙盒ION中取出的新紙也可不通過消除機構151、而利用可向對位輥對104輸送的輸送路徑進行輸送。
并且,使用者選擇重復利用的紙張作為打印紙張的情況下(ACT31 :重復利用),上述搓紙輥102R從重復利用紙盒IOR取入一張紙P(ACT34)。這種情況下,因為消除機構151將紙張加熱到高于規定的消除溫度,從而形成驅動狀態(ACT35)。在該狀態下,從上述重復利用紙盒IOR取出的紙張P通過消除機構151。上述消除機構151以高于規定的消除溫度的溫度加熱通過的紙張P,從而消除紙張P上的圖像(ACT36)。將通過上述消除機構151消除了圖像的紙張P向對位輥對104輸送。紙張到達上述對位輥對104后,上述對位輥對104將該紙張P’或進行了消除處理的紙張P以規定的定時輸送到輸送帶107上。在向輸送帶107供給的紙張P’或紙張P上形成期望的打印圖像(ACT37)。此時,將作為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紙張的信息的標記也與打印圖像一起打印在重復利紙張張P或新紙P’上。將打印了上述打印圖像和上述標記的紙張P’或P向排紙托盤14上排出(ACT38)。作為上述的打印處理結果,在從重復利用紙盒取出的紙張上,在消除圖像之后,再次用可脫色的墨打印圖像。下面,對圖像形成裝置ID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B進行說明。在上述圖像形成裝置ID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B上未設置消除機構151。因此,重復利用處理部18B進行從上述圖像形成裝置1A、1B或IC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的處理中省略了圖像消除處理的處理。S卩,在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B中,搓紙輥121逐張取入放置在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輸送輥對122輸送搓紙輥121取入的紙張。檢測傳感器123檢測輸送輥對122輸送的紙張是否是應該重復利用的紙張。在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判斷不是應該重復使用的紙張的情況下,如圖9中箭頭所示,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這種情況下,該紙張被收集在收集部11。并且,在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判斷是應該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情況下,如圖8中的箭頭所示,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這種情況下,該紙張被收納在重復利紙張盒IOR內。在重復利用處理部18B上未設置用于消除紙張上的圖像的消除機構。因此,重復利用處理部18B在未對應該重復利用的紙張進行消除處理的狀態下將其收納在重復利紙張盒IOR內。下面,對如上所述地構成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B內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1是用于說明上述重復利用處理部18B內的動作例的流程圖。另外,主要通過未圖示的控制部控制后述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B內的各動作。檢測設置在上述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的傳感器(未圖示)一旦檢測到紙張(ACT41,YES),則上述搓紙輥121將上述供紙托盤16上的紙張逐張取入重復利用處理部18內(ACT42)。上述輸送輥對122將上述搓紙輥121取入的紙張向檢測傳感器123輸送(ACT43)。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從輸送輥對122輸送的紙張中檢測表示是否可重復利用的信息(ACT44)。在根據基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的重復利用判斷,判斷該紙張不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情況下(ACT45 :N0),如圖9所示,上述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以使將該紙張向上述收集部11輸送(ACT46)。在該狀態下,紙張通過紙張收集機構127等被收集在上述收集部11 (ACT47) 中。并且,根據基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的重復利用判斷,判斷該紙張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情況下(ACT45 :YES),如圖8所示,上述輸送路徑轉換機構124轉換輸送路徑,以使將該紙張向重復利用紙盒IOR側輸送(ACT48)。在該狀態下,該紙張通過輸送輥128以及紙張設置機構126等向重復利用紙盒IOR輸送并收納于其中(ACT49)。作為上述處理的結果,放置在托盤上的應重復利用的紙張以未處理的狀態(圖像不脫色的狀態)收納在重復利用紙盒內,放置在托盤上的不應進行重復利用的紙張被收集在收集部。下面,對基于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的重復利用判斷進行說明。在上述各圖像形成裝置1A、1B、1C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或圖像形成裝置ID的重復利用處理部18B中,根據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的檢測結果,判斷紙張是否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即,上述檢測傳感器123檢測在紙張上是否存在表示可重復使用的信息。在此,上述檢測傳感器123檢測作為表示是否可重復利用的信息的規定的標記。上述檢測傳感器123也可由掃描儀和檢測部構成,該掃描儀讀取包括紙張上的標記的打印位置的區域的圖像,該檢測部從根據掃描儀讀取的圖像檢測規定的標記。而且,上述檢測傳感器123也可以由掃描儀構成,未圖示的控制部判斷是否有標記(判斷重復利用)。但是,作為表示是否是可重復利用的信息的標記,可根據使用方式,以各種方式實現。例如,可以在圖像形成裝置的打印機進行打印處理時打印上述標記,也可以事先在紙張上形成上述標記。并且,上述標記不局限于特定的形狀或顏色等。而且,打印標記的位置只要是不影響主要圖像的范圍即可,不限定在特定的位置。在此,假定以規定的條件在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上打印標記。例如,在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上,利用黃色的墨水(或色調劑)在從紙張的頂端起5mm且從右端起IOmm的位置上打印“R”形狀的標記。這種情況下,掃描從紙張的頂端起5mm且從右端起IOmm的區域,從該掃描后的圖像中判斷是否存在有黃色的“R”標記,從而檢測上述標記。在沒有打算滿足上述條件的標記的情況下,利用普通的打印機進行打印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因此,可實現根據是否檢測到上述的標記,來區分是否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方式。如上所述,表示可重復利用的標記不局限于特定的顏色或形狀等。也可以實現例如利用可視性高的Bk墨水(或色調劑)打印規定形狀的標記,以使使用者通過目視就可容易地判斷是否可重復利用。并且,也可考慮打印使用者不能視覺確認的標記的方式。而且,也可考慮使用一般的打印機不使用的特殊墨水或色調劑將標記打印在紙張上的方式。圖12是利用特殊的墨水打印標記的圖像形成裝置IE的結構例。在圖12所示結構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E中,在用于四種顏色墨水的打印頭之外還設置有記錄頭161。記錄頭161記錄在圖像的打印處理中不使用的特殊墨水。這種情況下,上述檢測傳感器123由檢測通過記錄頭161打印的特殊墨水的傳感器構成。例如,記錄頭161將可利用紫外線檢測的特殊墨水打印到紙張上。這種情況下,上述檢測傳感器123中,使用通過向紙張上照射紫外線來檢測利用上述記錄頭161打印的標記的傳感器。并且,上述記錄頭161也可以利用具有磁性的粒子的磁性墨水打印標記。這種情況下,使用檢測在紙張上形成標記的磁性墨水中具有的磁性的磁性傳感器作為上述檢測傳感器123。另外,標記的形狀不局限于“R”,可使用三角形、正方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星形、圓形等各種圖案。而且,標記的位置只要是在主要的圖像區域外,無論是在紙張的前端、 還是紙張的后端、右端、左端等都可以。即、表示可重復利用的標記只要根據運用形式適當地設定即可。并且,根據打印形式,有時在前端、后端、右端、左端,主要圖像以外的區域非常狹窄(或不存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不影響主要的圖像,很難打印使用者可目視的標記。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在人不能目視的狀態下打印表示紙張是可重復利用的標記。例如,可考慮利用不能目視的墨水打印表示可重復利用的標記的方式。并且,也可通過電子水印技術等將表示可重復利用的標記作為信息隱藏在向該紙張打印的主要圖像中。這種情況下,需要使上述檢測傳感器123構成為可檢測人不能目視的狀態的標記。下面,對作為消除上述紙張上的圖像的圖像消除裝置的消除機構進行說明。另外,在此說明的消除機構例如是可適用于重復利用處理部18上的消除機構125或消除機構151的結構例。在此,消除機構通過對紙張進行加熱來消除圖像的顏色。這種情況下,消除機構可考慮使用熱敏頭、熱敏棒或加熱輥的結構。使用加熱輥的類型需要花時間將加熱輥升溫到可進行消除處理的溫度。例如,事先不對加熱輥進行加熱的情況下,不能立即對放置在托盤上的應重復利用的紙張進行消除處理。因此,根據使用狀況,應消除的紙張有可能積存在托盤上。并且,在使用熱敏頭或熱敏棒的消除機構中,用于升溫的等待時間短。但是,在使熱敏頭或熱敏棒與紙張的表面接觸的結構中,由于墨水或色調劑等圖像形成材料容易附著在熱敏頭或熱敏棒的表面,因此,使消除性能大幅度劣化。作為上述的圖像形成裝置1A、1B、1C、1D的消除機構可使用后述結構例的消除機構 210、220。圖13示出了消除機構210的第一結構例。圖13示出的消除機構210具有傳送帶211、支承輥212、支承輥213、IH加熱器215以及對置輥214等。上述傳送帶211架設在支承輥212和支承輥213上。上述傳送帶211隨著支承輥212和支承輥213的轉動而被驅動。對置輥214隔著傳送帶211與支承輥212相對。紙張P通過上述對置輥214和被支承輥212支承的傳送帶211之間。上述IH加熱器215加熱上述傳送帶211的表面。上述IH加熱器215通過傳送帶211提供施加到紙張上的熱量。即,只要將上述IH加熱器215設置成通過傳送帶211向紙張供給高于規定溫度的熱即可。例如,在圖13所示的例中,以在IH加熱器215與支承輥213之間夾持著傳送帶211的方式進行設置。通過上述的結構,上述消除機構210向通過對置輥214和傳送帶211之間的紙張(紙張表面上的墨水或色調劑)提供高于規定的消除溫度的熱量。在上述消除機構210中,在提供了高于消除溫度的熱量的紙張上,作為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材料的墨水或色調劑的顏色被消除。下面,上述消除機構210使用的傳送帶211的結構進行說明。
在上述結構的消除機構210上,傳送帶211具有將來自IH加熱器215的熱量向紙張提供的功能。因此,要求傳送帶211具有以下功能,S卩、將來自IH加熱器215的熱量保持到提供至紙張為止的功能、將所保持的熱量高效率地向紙張提供的功能等。圖14是傳送帶211的結構例的圖。在圖14所示的例子中,傳送帶211形成三層機構。圖14所示的傳送帶211由底層211a、表面層211b以及中間層211c構成。底層211a是由基體材料為聚酰亞胺等的環形傳送帶構成。底層211a的厚度例如為75 u m。上述表面層211b是直接與紙張表面接觸的層。優選形成在上述表面層211b中,不附著加熱后的作為圖像形成材料的墨水或色調劑的結構。例如,如果圖像形成材料附著在表面層211b,則有可能導致消除性能降低。并且,如果附著在表面層211b的圖像形成材料再次附著到紙張上,則再次附著的圖像形成材料也有可能成為紙張上的噪聲圖像。因此,上述表面層211b由具有良好的剝離性的聚四氟乙烯纖維類、硅類等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在上述消除機構210上設置清潔傳送帶211的表面層211b的清潔機構(未圖示)。上述中間層211c用于在底層211a和表面層211b之間得到隔熱效果。因此,上述中間層211c的熱傳導率低于上述表面層211b。在圖13所示結構的消除機構210中,傳送帶211被作為熱源的IH加熱器215加熱的位置和傳送帶211加熱紙張P的位置不同。因此,上述中間層211c將IH加熱器215提供的熱量保持到加熱紙張P的位置。上述的消除機構210中,很難發生因墨水或色調劑等圖像形成材料的附著引起的問題。并且,上述消除機構210不需要用于升溫到消除溫度的等待時間。這樣,上述消除機構210可實現良好的消除處理。消除機構210是利用作為熱源的IH加熱器215加熱傳送帶211的機構。這樣的消除機構210耗電量少且消除性能不會因圖像形成材料(墨水或色調劑)的污染而受到破壞,可反復進行良好的消除。圖15示出了消除機構220的第二結構例。圖15所示的消除機構220具有傳送帶221、支承輥222、支承輥223、對置輥224以及加熱頭225等。上述傳送帶221架設在支承輥222、支承輥223以及加熱頭225上。上述傳送帶221隨著支承輥222和支承輥223的轉動而被驅動。對置輥224隔著傳送帶221與作為熱源的加熱頭225相對。上述加熱頭225面對對置輥224按壓傳送帶221。紙張P通過上述對置輥224和被上述加熱頭225支承的傳送帶211之間。上述加熱頭225由熱敏頭或熱敏棒構成。上述加熱頭225通過上述傳送帶221向紙張P提供高于圖像形成材料的消除溫度的熱量。即,上述加熱頭225在向紙張P按壓傳送帶221的同時進行加熱。下面,對上述消除機構220使用的傳送帶221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6示出了傳送帶221的結構例。在圖16所示的例子中,傳送帶221是兩層結構。
圖16所示的傳送帶221由底層221a和表面層221b構成。另外,在上述結構的消除機構220上,傳送帶221不需要保持熱量。因此,上述傳送帶221不具有像上述211那樣的中間層。并且,優選上述傳送帶221盡量將來自加熱頭225的熱量原封不動地傳遞到紙張P上。因此,優選傳送帶221的厚度盡量薄。但是,如果傳送帶221的厚度薄,則有可能傳送帶的強度不夠。如果強度不夠,則消除機構220 (傳送帶221)的使用壽命縮短。因此,優選傳送帶221形成為既保持高于規定使用壽命的強度又可高效率地傳導熱。上述底層221a是由聚酰亞胺類或金屬(Ni、SuS等)等材料形成。例如,上述底層221a的厚度為20 ii m 150 ii m。并且,上述傳送帶221的使用壽命也與構成底層221a的材料的楊式模量有關。考慮到這點,底層221a使用楊式模量高的聚酰亞胺類傳送帶或金屬傳送帶(Ni、SuS等)。上述表面層221b是直接與紙張表面接觸的層。優選上述表面層221b形成不附著加熱后的作為圖像形成材料的墨水或色調劑的結構。例如,如果圖像形成材料附著于表面層221b,則有可能導致消除性能降低。并且,如果附著在表面層221b的圖像形成材料再次附著到紙張上,則再次附著的圖像形成材料也有可能成為紙張上的干擾圖像。因此,上述表面層221b由具有良好的剝離性的聚四氟乙烯纖維類、硅類等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在上述消除機構220上設置清潔傳送帶221的表面層221b的清潔機構(未圖示)。·如上所述,在消除機構220中,利用傳送帶保護紙張表面的同時,直接向紙張P供給熱量。這樣結構的消除機構220不需要用于升溫到消除溫度的等待時間。并且,上述的消除機構220很難發生因圖像形成材料的附著引起的問題。其結果是,上述消除機構220可實現良好的消除處理。也就是說,消除機構220是利用熱敏頭或熱敏棒從背面加熱傳送帶的機構。這樣的消除機構220耗電量少且消除性能不會因圖像形成材料(墨或色調劑)的污染而受到破壞,可反復進行良好的消除。另外,圖13或圖15所示結構的消除機構210、220與用于電子照相式的打印機中的定影裝置的機構類似。但是,在電子照相式的定影裝置中,需要根據通過的紙張的種類或連續通過的紙張的數量進行適當的控制,以使定影部件的溫度不發生變化,并且在規定的溫度范圍內。例如,在定影溫度低于規定的溫度范圍的情況下,由于定影不足而產生低溫偏移,在定影溫度高于規定的溫度范圍的情況下,色調劑過分熔融,產生高溫偏移。例如,如果連續使尺寸小的紙張通過,則不通過紙張的兩端部分的溫度上升。如果不對這樣的現象進行適當的控制,就會產生高溫偏移。即,在定影裝置上,為了進行嚴格的溫度控制需要采取各種措施。而在圖13和圖15所示結構的脫色機構210、220中,如果是在紙張本身不受損的范圍內,也可以將紙張加熱到高于消除溫度。這就是說在消除機構210、220中,不需要嚴格的溫度控制。因此,圖13或圖15所示結構的脫色機構210、220可用簡單的溫度控制機構實現,并且可以用低成本容易地實現。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附加利用與修改是容易做到的。因此,對本發明的描述不限于本文描述的特定細節和典型實施例。因而,在不背離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確定的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對本發明做多種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保持紙張的供紙托盤; 檢測傳感器,檢測從所述供紙托盤取出的紙張是否可重復利用; 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所述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接收由所述檢測傳感器檢測為可重復利用的紙張; 搓紙輥,當選擇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作為打印用紙張時,所述搓紙輥從所述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搓起紙張; 脫色部,所述脫色部將由所述搓紙輥搓起的紙張上的圖像脫色并輸送圖像被脫色后的紙張;以及 打印部,在從所述脫色部輸送的紙張上打印圖像。
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脫色部通過加熱對紙張上的圖像進行脫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還包括 新紙張的托盤,保持新紙張;以及 第二搓紙輥,當選擇新紙張為打印用紙張時,所述第二搓紙輥從所述新紙張的托盤搓起紙張; 其中,當選擇新紙張為打印用紙張時,所述脫色部允許由所述第二搓紙輥搓起的紙張通過而不對其進行加熱,當選擇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為打印用紙張時,所述脫色部加熱由所述搓紙輥搓起的紙張并供給該紙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檢測傳感器檢測所述供紙托盤上的紙張是否被付與了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標記。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打印部在由所述打印部打印了可脫色圖像的紙張上打印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標記。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脫色部包括旋轉的環狀傳送帶以及通過所述環狀傳送帶在脫色溫度加熱紙張的熱源。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打印部使用可被所述脫色部脫色的墨水在紙張上打印圖像。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打印部使用可被所述脫色部脫色的色調劑在紙張上打印圖像。
9.一種圖像形成方法,包括 將紙張保持在供紙托盤上; 檢測從所述供紙托盤取出的紙張是否可重復利用; 把檢測為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接收在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上; 當選擇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為打印用紙張時,從所述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搓起紙張; 將從所述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搓起的紙張上的圖像脫色;以及 輸送圖像被脫色了的紙張至打印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上的圖像通過加熱而脫色,所述圖像形成方法還包括 將新紙張保持在新紙張的托盤上;以及 當選擇新紙張為打印用紙張時,從所述新紙張的托盤搓起新紙張,其中, 所述輸送允許未被加熱的新紙張通過, 供給為脫色而被加熱了的所述可重復利用的紙張。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檢測是檢測所述供紙托盤上的紙張是否被付與了表示是可重復利用的紙張的標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及圖像形成方法。其中,圖像形成裝置包括保持紙張的供紙托盤;檢測傳感器,檢測從供紙托盤取出的紙張是否可重復利用;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接收由檢測傳感器檢測為可重復利用的紙張;搓紙輥,當選擇可重復利用的紙張作為打印用紙張時,該搓紙輥從可重復利用紙張的托盤搓起紙張;脫色部,將由搓紙輥搓起的紙張上的圖像脫色并輸送圖像被脫色后的紙張;以及打印部,在從脫色部輸送的紙張上打印圖像。
文檔編號B41J11/46GK102744981SQ20121025488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3日
發明者吉田稔, 小倉一泰, 平野隆久, 橋爪弘, 石井潤, 谷誠, 高木修 申請人:東芝泰格有限公司, 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