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立體打印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517769閱讀:273來源:國知局
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立體打印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包括處理裝置、路徑生成裝置、驅動控制裝置及噴頭控制裝置。處理裝置生成輪廓線及多個掃描線、確定掃描線在輪廓線內的第一側端點及第二側端點及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路徑生成裝置搜索掃描線以判斷當前掃描線是否作為警示線及判斷當前掃描線是填充掃描線還是輔助掃描線以得到判斷結果,并根據結果將當前掃描線生成為填充子路徑,或將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生成為填充連接點,或將第一側端點生成為填充分割點,并將填充子路徑及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的所有填充連接點的連接路徑生成為填充路徑。驅動控制裝置根據填充路徑驅動噴頭運動。噴頭控制裝置根據填充路徑控制噴頭噴出材料及根據填充分割點停止噴頭噴出材料。
【專利說明】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立體打印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關于打印領域,且特別是關于一種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一種立體打印機。
【背景技術】
[0002]在立體打印(3D打印)【技術領域】中,模型的打印實際上是分層制造技術,通過將模型分析后得到模型的層片數據,然后在模型的每一層依靠加熱噴頭融化噴頭內部材料,噴擠出熱熔絲,根據模型的層片數據以填充的方式得到當前層截面,通過逐層的材料堆積最終實現模型的制造。但是,一般的填充方式獲得的路徑連續性較低,會導致較多的空行程。這導致打印效率的降低及模型強度的下降。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夠克服上述問題的一種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一種立體打印機。
[0004]一種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包括:處理裝置、路徑生成裝置、驅動控制裝置及噴頭控制裝置。該處理裝置用于根據模型層片數據生成模型輪廓線及多個掃描線,該多個掃描線由多個輔助掃描線及多個填充掃描線組成,兩相鄰的填充掃描線之間設有至少一個輔助掃描線,該處理裝置還用于確定每個掃描線在該模型輪廓線內的第一側端點及與該第一側端點相背的第二側端點及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該路徑生成裝置用于按照預定方向搜索該多個掃描線以判斷當前掃描線是否作為警示線,以及判斷該當前掃描線是填充掃描線還是輔助掃描線以得到判斷結果,并根據該判斷結果將該當前掃描線生成為填充子路徑,或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填充連接點,或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填充分割點,并將該填充子路徑及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的所有填充連接點的連接路徑生成為填充路徑。該驅動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驅動單元驅動噴頭運動。該噴頭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該噴頭噴出材料及根據該填充分割點停止該噴頭噴出材料。
[0005]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中,該處理裝置將該多個掃描線按照該預定方向升序排列,并在排最前的填充掃描線前設有至少另一個輔助掃描線,該路徑生成裝置用于將該至少另一個輔助掃描線的每個第一側端點和該最前的填充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的連接線作為起始填充路徑,或將該至少另一個輔助掃描線的每個第二側端點和該最前的填充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的連接線作為起始填充路徑,該驅動控制裝置根據該起始填充連接路徑控制該驅動單元驅動該噴頭運動,該噴頭控制裝置根據該起始填充路徑控制該噴頭噴出材料。
[0006]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中,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填充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生成為該填充子路徑;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輔助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輔助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是作為警示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還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或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與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若是,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及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否,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分割點。
[0007]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中,該預定條件為該連線長度的約束公式:W〈=H〈=kXW,其中,Η代表該連線長度,W代表柵格掃描的最小間距,k為常數,k的取值范圍為大于等于1及小于等于1.5。
[0008]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中,該處理裝置按以下設定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當前掃描線的前一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的掃描線數目與該當前掃描線的后一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的掃描線數目發生變化時,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
[0009]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中,該模型輪廓線包括外輪廓線及內輪廓線,該內輪廓線位于該外輪廓線內,該處理裝置按以下設定之一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1)按照該預定方向,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首次進入該內輪廓線所圍成的空間,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2)按照該預定方向,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進入該內輪廓線所圍成的空間的所有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中的最后坐標位置,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
[0010]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中,該處理裝置用于根據該模型層片數據將模型的原輪廓線偏置后得到該模型輪廓線。
[0011]一種立體打印機,包括上述立體打印控制系統、驅動單元及噴頭。該驅動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該驅動單元驅動噴頭運動。該噴頭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該噴頭噴出材料及根據該填充分割點停止該噴頭噴出材料。
[0012]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機中,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填充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生成為該填充子路徑,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輔助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輔助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該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是作為警示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還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或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與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若是,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及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否,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分割點。
[0013]在上述的立體打印機中,該預定條件為該連線長度的約束公式:W〈=H〈=kXW,其中,Η代表該連線長度,W代表柵格掃描的最小間距,k為常數,k的取值范圍為大于等于1及小于等于1.5。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發明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立體打印機,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之間的連接是通過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的所有填充連接點的連接路徑所形成,因此,這樣的填充方式獲得的路徑連續性較高,減少了空行程,從而提高了打印效率及模型強度,而且還能更好地貼合模型輪廓線。另外,本發明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立體打印機設置了警示線,使得模型打印的過程中能正確分區打印。
[0015]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個立體打印機的模塊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的立體打印機生成的填充路徑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及立體打印機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下:
[0019]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呈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說明,當可對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是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0020]請參圖1,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立體打印機10包括立體打印控制系統100、噴頭200及驅動單元300。該驅動單元300包括三個步進電機302。該立體打印控制系統100適用于熔絲沉積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工藝。而FDM工藝需滿足的一個原則為:不相交原則,即生成的填充路徑不允許和輪廓以及已經生成的填充路徑出現交叉,保證平面上每一個點只經過一次,否則會出現材料溢出或者過固化等問題。以下的揭露均滿足這個原則,否則不會生成填充路徑而會生成填充分割點。
[0021]該立體打印控制系統100包括:處理裝置102、路徑生成裝置104、噴頭控制裝置106及驅動控制裝置108。
[0022]該處理裝置102用于根據模型層片數據生成模型輪廓線及多個掃描線。該處理裝置利用專門的切片算法對模型切片后獲得多個模型層片數據。本實施方式里,討論的是該多個模型層片數據的一個中間模型層片數據,也就是對應打印模型的一個中間層片。該處理裝置利用柵格掃描法生成該多個掃描線。柵格掃描法就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同層片之間設置不同方向,可以實現網格填充),一定行間距,逐行對模型二維層面進行掃描,獲得與模型輪廓的交點,進而得到多個掃描線。而掃描線的端點是掃描線與模型輪廓線的交點向模型輪廓線內沿掃描線偏置一預定距離后所得到的點。請參圖2,處理裝置102以沿Y軸正方向(預定方向)及固定的柵格掃描間距L對模型二維層面進行掃描,得到多個掃描線600及掃描線的端點606、608。另外,在掃描前,為了增加強度及避免與輪廓的擠壓,柵格掃描時的模型輪廓線700是該處理裝置102將模型的原輪廓線經800過尺寸偏置后的輪廓線。本實施方式中,該模型輪廓線700包括外輪廓線702及內輪廓線704,該內輪廓線704位于該外輪廓線702內。該內輪廓線704所圍成的圖形、空間900為該模型的內嵌套結構。外輪廓線702及內輪廓線704之間的區域為本實施方式中需要打印填充的區域。
[0023]該多個掃描線600由多個輔助掃描線602及多個填充掃描線604組成。輔助掃描線602是指與填充無關的掃描線,本發明中只是利用該輔助掃描線的端點606、608作為填充掃描線604間的連接或分割參考點。填充掃描線604是指用于填充的掃描線。填充掃描線604數量占掃描線600數量的百分比理解為填充密度。設置合適的填充密度能夠在模型打印過程中節約材料及時間。為了方便圖示區分,在圖2中,虛線的掃描線表示輔助掃描線602,實線的掃描線表不填充掃描線604。
[0024]處理裝置102還用于確定每個掃描線600在該模型輪廓線700內的第一側端點606及與該第一側端點606相背的第二側端點608及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具體地,在圖2中,該第一側端點606為掃描線600的左端點606,第二側端點608為同一掃描線600的右端點608。本實施方式中,兩相鄰的填充掃描線604之間設有二個輔助掃描線602,在排最前的填充掃描線604前設有三個輔助掃描線602。
[0025]本實施方式中,考慮到模型輪廓線具有該內輪廓線704所圍成的空間的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在進行分區時,該處理裝置102按以下設定之一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
(I)當前掃描線的前一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的掃描線數目與該當前掃描線的后一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的掃描線數目發生變化時,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2)按照該預定方向,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首次進入該內輪廓線704所圍成的空間,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這里可以理解為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該內輪廓線704所圍成的空間的起始位置;(3)按照該預定方向,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進入該內輪廓線704所圍成的空間的所有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中的最后坐標位置,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這里可以理解為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該內輪廓線704所圍成的空間的結束位置。該處理裝置102將所有作為警示線的的掃描線的坐標位置存儲。
[0026]該路徑生成裝置104用于按照預定方向(圖2的Y軸正方向)搜索該多個掃描線以判斷當前掃描線600是否作為警示線,以及判斷該當前掃描線600是填充掃描線604還是輔助掃描線602以得到判斷結果,并根據該判斷結果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生成為填充子路徑,或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一側端點606或第二側端點608生成為填充連接點,或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一側端點606或第二側端點608生成為填充分割點,并將該填充子路徑及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的所有填充連接點的連接路徑生成為填充路徑。進一步地,為了使模型的起始部分具有更大的強度,該多個掃描線600按照預定方向(如圖2中的Y軸正方向)升序排列中,該路徑生成裝置用于將該三個輔助掃描線602的所有右端點608和該最前的填充掃描線604的右端點608的連接線作為起始填充路徑612。
[0027]本實施方式中,同時為了使刀路連續,減少換刀路的次數,提高打印效率,該路徑生成裝置104生成的填充路徑為“Z”字形路徑,在填充掃描線按Y軸正方向升序排列情況下,當前的填充掃描線的序號為奇數時,填充掃描線端點按照從左至右(或者從右至左)連接,接著按照相反的次序連接偶數行的端點,后面依次重復該過程直至遇到填充分割點。
[0028]具體地,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600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600為填充掃描線604時,則該路徑生成裝置104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生成為該填充子路徑。
[0029]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600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600為輔助掃描線602時,則該路徑生成裝置104將該輔助掃描線602的第一側端點606或該第二側端點608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將第一側端點606 (左端點)還是該第二側端點608 (右端點)生成為填充連接點的原則是,若已生成的填充路徑最后一個端點是左端點,則生成左端點606為該填充連接點;若已生成的填充路徑的最后一個端點是右端點,則生成右端點608為該填充連接點。
[0030]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600是作為警示線時,則該路徑生成裝置還判斷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一側端點606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606的連線長度,或判斷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二側端點608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608的連線長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若是,則該路徑生成裝置104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一側端點606或第二側端點608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否,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一側端點606或第二側端點608生成為該填充分割點。是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一側端點606(左端點)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606 (左端點)的連線長度,還是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第二側端點608 (右端點)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608 (右端點)的連線長度作為判斷對像的原則是:若已生成的填充路徑最后一個端點是該當前掃描線600的左端點606,則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左端點606與下一掃描線的左端點606的連線長度作為判斷對像;若已生成的填充路徑的最后一個端點是該當前掃描線600的右端點608,則將該當前掃描線600的右端點608與下一掃描線的右端點608的連線長度作為判斷對像。
[0031]該預定條件為連線長度的約束公式:1〈=!1〈=1^\1,其中,!1代表該連線長度,1代表柵格掃描的最小間距,k為常數。若k較大,則生成的填充路徑具有較少的分區,但是有可能出現與輪廓相交的情況;若k較小,則生成的填充路徑具有較多的轉換刀路,增大空行程。因此,k的取值范圍為大于等于I及小于等于1.5。本實施方式中,k=l.2,柵格掃描的最小間距W為固定的柵格掃描間 距L。
[0032]該驅動控制裝置108根據該填充路徑及起始填充路徑612控制驅動單元300驅動噴頭200運動,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驅動控制裝置108控制驅動單元300驅動噴頭200沿XY平面運動。另外,該驅動控制裝置108還用于驅動放置待打印實體模型的平臺(圖未示)沿垂直于上述平面的方向上運動,以在一模型層片打印完成后下降一預設高度以進行下一層片的打印。該驅動控制裝置108采用3軸步進電機控制卡控制XYZ三軸運動和狀態檢測,并控制輸出至該驅動單元300。三軸步進電機控制卡具有各自獨立的3個通道,每個通道都有自己獨立的寄存器,可以控制三軸互不干擾的運動。該驅動單元300的三個步進電機302,其中兩個負責噴頭200的平面運動,另一個負責平臺的垂直運動。
[0033]該噴頭控制裝置106根據該填充路徑及起始填充路徑612控制該噴頭200噴出材料及根據該填充分割點停止該噴頭200噴出材料。該噴頭控制裝置106采用兩通道D/A控制卡控制噴頭200的噴絲速度。D/A控制卡輸出電壓經過功率放大控制兩臺小型直流電機,分別帶動、支撐實體材料進入噴頭200。材料進入噴頭后經加熱熔化從噴頭200的噴嘴噴出。在制作不同模型時,根據要求,該噴頭控制裝置106可以改變D/A控制卡的輸出電壓以設置不同的噴絲速度。
[0034]工作時,請結合圖2,處理裝置102在確定警示線的過程中,假設在坐標位置Yl(以點畫線表示坐標位置,下同)時,由于當前掃描線610的前一掃描線613的數目為1,而當前掃描線610的后一掃描線614的數目為2,即當前掃描線610的前后掃描線的數目發生變化,那當前掃描線610標記為警示線;同時,當前掃描線610所處的坐標位置也是首次進入該內輪廓線704所圍成的空間,而且該當前掃描線610為輔助掃描線。[0035]當路徑生成裝置104在搜索掃描線600遇到作為警示線的當前掃描線610時,路徑生成裝置104判斷該當前掃描線610的左端點606與下一掃描線614的左端點606的連線長度H是否滿足約束公式:W〈=H〈=kXW。若是,則該路徑生成裝置104將該當前掃描線610的左端點606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噴頭控制裝置106則控制噴頭200在當前掃描線610的左端點606與下一掃描線614的左端點606間噴出材料連接該兩左端點。若否,則該路徑生成裝置104將該當前掃描線610的左端點606生成為該填充分割點,噴頭控制裝置106則控制噴頭200在當前掃描線610的左端點606時停止噴出材料。
[0036]按照同樣的方法,處理裝置102還確定了位于坐標位置Y2、Y3及Y4的掃描線作為警示線并作存儲,且在路徑生成裝置104在搜索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600時,則作上述的判斷,而最后將實體模型填充打印完成。
[003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發明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100及立體打印機10,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之間的連接是通過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的所有填充連接點的連接路徑所形成,因此,這樣的填充方式獲得的路徑連續性較高,減少了空行程,從而提高了打印效率及模型強度,而且還能更好地貼合模型輪廓線。另外,本發明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設置了警示線,在模型內還設有內嵌套結構時,使得模型打印的過程中能正確分區打印。
[003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39]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掃描線、填充線及警示線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裝置,該處理裝置用于根據模型層片數據生成模型輪廓線及多個掃描線,該多個掃描線由多個輔助掃描線及多個填充掃描線組成,兩相鄰的填充掃描線之間設有至少一個輔助掃描線,該處理裝置還用于確定每個掃描線在該模型輪廓線內的第一側端點及與該第一側端點相背的第二側端點及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路徑生成裝置,該路徑生成裝置用于按照預定方向搜索該多個掃描線以判斷當前掃描線是否作為警示線,以及判斷該當前掃描線是填充掃描線還是輔助掃描線以得到判斷結果,并根據該判斷結果將該當前掃描線生成為填充子路徑,或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填充連接點,或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填充分割點,并將該填充子路徑及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的所有填充連接點的連接路徑生成為填充路徑;驅動控制裝置,該驅動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驅動單元驅動噴頭運動;及噴頭控制裝置,該噴頭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該噴頭噴出材料及根據該填充分割點停止該噴頭噴出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處理裝置將該多個掃描線按照該預定方向升序排列,并在排最前的填充掃描線前設有至少另一個輔助掃描線,該路徑生成裝置用于將該至少另一個輔助掃描線的每個第一側端點和該最前的填充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的連接線作為起始填充路徑,或將該至少另一個輔助掃描線的每個第二側端點和該最前的填充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的連接線作為起始填充路徑,該驅動控制裝置根據該起始填充連接路徑控制該驅動單元驅動該噴頭運動,該噴頭控制裝置根據該起始填充路徑控制該噴頭噴出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填充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生成為該填充子路徑;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輔助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輔助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是作為警示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還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或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與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若是,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及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否,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分割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預定條件為該連線長度的約束公式:W〈=H〈=kXW,其中,Η代表該連線長度,W代表柵格掃描的最小間距,k為常數,k的取值范圍為大于等于1及小于等于1.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處理裝置按以下設定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當前掃描線的前一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的掃描線數目與該當前掃描線的后一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的掃描線數目發生變化時,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模型輪廓線包括外輪廓線及內輪廓線,該內輪廓線位于該外輪廓線內,該處理裝置按以下設定之一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1)按照該預定方向,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首次進入該內輪廓線所圍成的空間,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2)按照該預定方向,當前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是進入該內輪廓線所圍成的空間的所有掃描線所處的坐標位置中的最后坐標位置,則該當前掃描線確定為警示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處理裝置用于根據該模型層片數據將模型的原輪廓線偏置后得到該模型輪廓線。
8.一種立體打印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體打印控制系統、驅動單元及噴頭,該立體打印控制系統包括: 處理裝置,該處理裝置用于根據模型層片數據生成模型輪廓線及多個掃描線,該多個掃描線由多個輔助掃描線及多個填充掃描線組成,兩相鄰的填充掃描線之間設有至少一個輔助掃描線,該處理裝置還確定每個掃描線在該模型輪廓線內的第一側端點及與該第一側端點相背的第二側端點及確定作為警示線的掃描線;路徑生成裝置,該路徑生成裝置用于按預定方向搜索該多個掃描線以判斷當前掃描線是否作為警示線,以及判斷該當前掃描線是填充掃描線還是輔助掃描線以得到判斷結果,并根據該判斷結果將該當前掃描線生成為填充子路徑,或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填充連接點,或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填充分割點,并將該填充子路徑及兩相鄰的填充子路徑的所有填充連接點的連接路徑生成為填充路徑;驅動控制裝置,該驅動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該驅動單元驅動該噴頭運動;及噴頭控制裝置,該噴頭控制裝置根據該填充路徑控制該噴頭噴出材料及根據該填充分割點停止該噴頭噴出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立體打印機,其特征在于,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填充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生成為該填充子路徑,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不是作為警示線且該當前掃描線為輔助掃描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輔助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該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該判斷結果表明該當前掃描線是作為警示線,則該路徑生成裝置還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與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或判斷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與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二側端點的連線長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若是,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及該下一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連接點;若否,則該路徑生成裝置將該當前掃描線的第一側端點或第二側端點生成為該填充分割點。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立體打印機,其特征在于,該預定條件為該連線長度的約束公式:W〈=H〈=kXW,其中,Η代表該連線長度,W代表柵格掃描的最小間距,k為常數,k的取值范圍為大于等于1及小于等于1.5。
【文檔編號】B41J29/38GK103722898SQ201410025829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1日
【發明者】唐庭閣, 王海炳, 趙曉波 申請人: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