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虛擬粘接標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用于在物品的搬送和管理等中使用的配送單據、在各種保險和票券的申請等中使用的記錄單據等的虛擬粘接標簽。
背景技術:
例如,在郵政、住宅專遞、函售等中,為了管理由商品的訂貨、發送、顧客的簽收等構成的流通過程,而使用配送單據等。作為廣泛使用的配送單據的ー種,存在壓カ復寫紙多張重合而成的單據。在這種配送單據中,當寫上商品名、送達地點等信息吋,為了將信息寫 入到最下層的單據上,必須施加較強的壓力,因此需要圓珠筆、打字機、點式打印機等。但是,使用圓珠筆、打字機的寫入為繁雜的手工操作,并且由于錯字、漏字、抄寫錯誤等,而成為錯誤配送的原因。并且,在使用點式打印機的情況下,存在打字費時間的缺點。此外,壓カ復寫紙多張重合而成的配送單據也存在其一部分在流通過程中破損和剝落的情況。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例如,將表面基材、虛擬粘接層、粘接劑層、以及剝離片以這樣的順序層疊,表面基材和虛擬粘接層之間以能夠剝離的方式被虛擬粘接的虛擬粘接標簽使用于配送單據。虛擬粘接標簽在剝離片被剝離之后,粘接劑層貼附于配送物,而被作為配送單據使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在這種虛擬粘接標簽的配送單據上,裁切線進入被實施各種印刷的表面基材的表面,將I張表面基材作為2個標簽部分離并能夠剝離。并且,例如,在一個標簽部作為投遞單使用的同時,另ー個標簽部作為接收單使用,并且在蓋章/簽字后被剝下并被帶回,用于單據整理等。如果使用虛擬粘接標簽,在郵政、住宅專遞、函售等中,從商品的訂貨到顧客的簽收,能夠利用I張片材來管理流通過程,此外,也能夠防止流通過程中單據的破損和遺失等。并且,由于能夠利用激光打印機、熱轉印等進行信息的寫入,因此能夠迅速地進行填寫,同時也能夠減少錯字/漏字等。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公昭55-1503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于是,在虛擬粘接標簽中,在裁切線未切入其他層而是僅切入表面基材,為所謂的半切的情況下,裁切線一般由一根連續的直線狀的切入線構成。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從剝離片剝離的虛擬粘接標簽在裁切線處折曲,產生粘接劑之間互相粘接等不良情況,貼付操作性不夠。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將虛擬粘接標簽從剝離片剝離時,防止虛擬粘接標簽折曲,并且貼付操作性良好的虛擬粘接標簽。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具有將表面基材、虛擬粘接于表面基材的虛擬粘接層、以及粘接劑層以這樣的順序層疊的層疊構造,在粘接劑層貼附于被貼物的狀態下,能夠將表面基材從虛擬粘接層剝離,虛擬粘接標簽的特征在于,表面基材具有裁切線,該裁切線以俯視可見橫穿表面基材的方式延伸,將表面基材分離成2個以上的標簽部而能夠從虛擬粘接層剝離,裁切線為連續的切入線,并且以至少一部分相對于將其兩端連接的直線偏移的方式延伸。在本發明中,裁切線以防止虛擬粘接標簽折曲的方式構成。
優選的是,裁切線中的中途部具有相對于其兩側的線狀部傾斜的形狀。并且,裁切線中的中途部也可以具有以相對于其兩側的線狀部形成凹狀的方式折曲的形狀,在該情況下,兩側的線狀部例如為配置在同一線上的直線。此外,裁切線也可以為波線狀。(發明的效果)本發明能夠提供防止在裁切線處折曲,并且貼付操作性良好的虛擬粘接標簽。
圖I是示意性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的剖視圖。圖2是示意性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的俯視圖。圖3是示意性示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的俯視圖。圖4是示意性示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的俯視圖。圖5是用于示出利用折曲試驗測量的折曲角度的示意圖。符號說明10虛擬粘接標簽11表面基材12虛擬粘接層13粘接劑層14剝離基材18、19 標簽部2O、3O、40 裁切線21、23、31、33 線狀部22、32 中途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I是示意性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的剖視圖,圖2是其俯視圖。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10具有表面基材11、虛擬粘接于表面基材11的虛擬粘接層12、粘接于虛擬粘接層12的粘接劑層13以這樣的順序層疊的層疊構造,此外,剝離基材14貼附于粘接劑層13。虛擬粘接標簽10通過剝離基材14從粘接劑層13剝離而露出的粘接劑層13,貼附于被貼物(未圖示)而使用。虛擬粘接層12可剝離地虛擬粘接于表面基材11,在標簽10被貼附于被貼物的狀態下,表面基材11被從虛擬粘接層12剝離。在虛擬粘接標簽10上,從表面基材11的表面切入一根裁切線20。如圖I所示,裁切線20從表面基材11的表面切入,貫通到表面基材11的背面,完全沒有切入虛擬粘接層12以及粘接劑層13,為所謂的半切。但是,在表面基材11在其背面具有后述的熱塑性樹脂層和脫模劑層的情況下,這些層也被切入。表面基材11例如使用優質紙、熱轉印用紙、牛皮紙、玻璃紙、熱敏紙、合成紙、或者塑料薄膜。表面基材11的厚度為例如15 120 μ m,優選為20 110 μ m,更優選為30 100 μ m。表面基材11的表面例如被使用于用于顯不文字等信息的面。虛擬粘接層12只要可剝離地虛擬粘接于表面基材11,沒有特別的限定,優選為熱塑性樹脂層。熱塑性樹脂層例如通過將被加熱熔融的熱塑性樹脂擠出層疊于表面基材11的背面而形成。作為用于形成熱塑性樹脂層的熱塑性樹脂,例如將聚こ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單獨或者2種以上混合而使用。熱塑性樹脂層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為3 70 μ m,優選為5 50 μ m。
為使得能夠從虛擬粘接層12將表面基材11容易地剝離,在表面基材11的背面上也可以涂覆脫模劑層。脫模劑層沒有特別的限定,通過脫模劑而形成,脫模劑由苯こ烯-丙烯酸類共聚物、聚苯こ烯、苯こ烯-丁ニ烯共聚物,こ烯-醋酸こ烯酯共聚物、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こ烯-丙烯酸共聚物等構成。并且,表面基材11在設置有脫模劑層的情況下,在虛擬粘接層12和脫模劑層的界面被剝離。并且,表面基材11也可以為,在其背面上,由上述熱塑性樹脂形成的熱塑性樹脂層、和脫模劑層以這樣的順序設置。粘接劑層13為設置于虛擬粘接層12的背面側并且用于使虛擬粘接標簽10粘接于被貼物的層,由丙烯酸類粘接劑、天然橡膠類粘接劑、合成橡膠類粘接劑、有機娃類粘接劑等現有公知的粘接劑形成。粘接劑層13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為5 50 μ m,優選為10 40 μ m。剝離基材14為用于貼附于粘接劑層13的表面通過有機硅類剝離劑等被脫模處理的剝離片等。粘接劑層13例如通過在剝離基材14上涂布粘接劑而形成。并且,通過在形成于該剝離基材14上的粘接劑層13上貼合層疊在表面基材11上的虛擬粘接層12,得到虛擬粘接標簽10。但是,粘接劑層13也可以通過在層疊于表面基材11的虛擬粘接層12上直接涂布而形成,并且在其上貼合剝離基材14而形成虛擬粘接標簽10。如圖2所示,虛擬粘接標簽10通過實施沖裁加工,在表面基材11、虛擬粘接層12、以及粘接劑層13被沖裁切斷之后,通過除去殘留物將不需要部分從剝離基材14去除,而形成下邊IOA以及上邊IOB為長邊、左右的側邊10CU0D為短邊的大致矩形的標簽。虛擬粘接標簽10在沖裁加工的同時被實施半切加工,而在表面基材11上形成裁切線20。沖裁加エ以及半切加工例如使用沖刀(ダイカツタ)來進行,也可以通過激光照射等來進行。如圖2所示,裁切線20由一根連續的切入線構成,從表面基材11的下邊IOA至上 邊10B,以俯視可見沿縱向橫穿表面基材11的方式延伸。表面基材11通過裁切線20而分離成左右的大致矩形的片材(將其稱為標簽部18、19),并能夠從虛擬粘接層12剝離。裁切線20的中途部22相對于其兩側的線狀部21、23傾斜,俯視可見形成曲柄狀的折曲線狀。線狀部21、23為相互平行并且沿縱向延伸的直線,分別延伸至作為表面基材11的外緣的下邊IOA以及上邊10B。中途部22為以鈍角(優選為95° 165°,更優選為100° 145° )連接于線狀部21、23的上端以及下端的直線狀的傾斜部。中途部22配置于裁切線20的大致中央位置。這樣,裁切線20形成上側的線狀部23經由中途部22相對于下側的線狀部21在橫向上偏移的折曲線狀。并且,裁切線20整體的寬度Xl為兩根線狀部21、23在橫向上的間隔距離(S卩,折曲寬度)。寬度Xl優選為2mm 20mm,更優選為3mm 10mm。如果寬度Xl過大,則標簽的形狀不佳,如果過小,則虛擬粘接標簽易于產生折曲。在裁切線20將虛擬粘接標簽在橫向上3等分的情況下,優選是配置在其中央區域,如圖2所示,更優選是配置在橫向上的大致中央。如果裁切線20未在中央區域,即使裁切線20為一直線狀,由于虛擬粘接標簽10在裁切線處難以折曲,因此將裁切線20形成折曲線狀的效果變小。在本實施方式中,表面基材11的標簽部18的斷開,例如通過將標簽部18的角部18A 18D中的任一個作為剝離開始部并捏住,并且剝下表面基材11而進行。此時,標簽部18以將標簽部19側殘留的方式,一邊沿著裁切線20將表面基材11斷開,一邊被從虛擬粘 接層12剝離。標簽部19側也與之前被剝離的情況相同。此外,在一側的標簽部被剝離之后,殘留的標簽部被從虛擬粘接層12適當剝離。如上所述,由于本實施方式中的裁切線20為折曲線狀,因此沒有形成橫穿表面基材11的一直線狀,而是相對于連接裁切線20的兩端的假想直線LI,一部分偏移。因此,即使虛擬粘接標簽10被從剝離基材14剝離,也能夠防止在裁切線20處產生折曲,從而貼付操作性良好。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連接于上邊IOB的線狀部23相對于連接于下邊IOA的線狀部21在橫向上偏移,因此直線LI形成相對于縱向傾斜的線。在本實施方式中,中途部22以鈍角連接于線狀部21、23,但是也可以以直角連接。此外,中途部22并不限定于直線,也可以含有曲線。并且,在中途部22上設置多個傾斜部而形成階梯狀也可以。同樣,線狀部21、23也可以含有曲線。此外,在線狀部21、23上也可以還連接有別的線狀部,并且該線狀部連接于下邊10A、上邊10B。圖3是本發明涉及的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虛擬粘接標簽的俯視圖。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僅為裁切線的形狀。以下,對于第二實施方式的虛擬粘接標簽,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裁切線30中,中途部32相對于其兩側的線狀部31、33以形成凹狀的方式具有折曲的形狀。這里,兩側的線狀部31、33分別為沿縱向延伸的直線狀,在連接于下邊10A、上邊IOB的同時,相互配置在同一線上。并且,凹狀的中途部32由以鈍角連接于兩側的線狀部31、33的上端或者下端的傾斜部32a、32c,以及將這些傾斜部32a、32c連接的線狀部32b構成。中途部32的傾斜部32a、32c以及線狀部32b都為直線狀,并且線狀部32b平行于線狀部31、33。裁切線30的寬度X2( S卩,折曲寬度)為線狀部32b和線狀部31、33的橫向上的間隔距離,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寬度Xl相同,優選為2mm 20mm,更優選為3mm 10mm。本實施方式中的裁切線30,由于在中途部32以相對于連接裁切線30的兩端的假想直線L2偏移的方式延伸,因此未成為一直線狀。因此,即使虛擬粘接標簽被從剝離基材剝離,也能夠防止在裁切線30處產生折曲,從而貼付操作性良好。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連接于下邊10A、上邊IOB的線狀部31、33位于同一直線上,因此,直線L2形成重疊于線狀部31、33并平行于縱向的線。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中途部32也可以含有曲線并彎曲成曲線狀,線狀部31、33也可以含有曲線。此外,在線狀部31、33上也可以還連接有別的線狀部,并且該線狀部連接于下邊10A、上邊10B。圖4是本發明涉及的第三實施方式中的虛擬粘接標簽的俯視圖。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僅為裁切線的形狀。以下,對于第三實施方式涉及的虛擬粘接標簽,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第三實施方式中,裁切線40形成從下邊IOA延伸至上邊IOB的正弦波形的波線狀。裁切線40的寬度X3為波線的振幅,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寬度Xl相同,優選為2mm 20mm,更優選為3_ 10mnin在本實施方式中,裁切線40由于以其一部分從連接裁切線40的兩端的假想直線L3偏移的方式延伸,因此,即使虛擬粘接標簽被從剝離基材剝離,也能夠防止在裁切線40處產生折曲,從而貼付操作性良好。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裁切線40并不限定于正弦波,即使是三角波、鋸齒波、矩形波等其他波線狀也可以。并且,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雖然標簽部18、19為大致矩形,但是其形狀并不限定于矩形,例如也可以為三角形等其他多邊形,也可以為圓形等。并且,虛擬粘接標簽10的構造和材質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即使具有表面基材11、虛擬粘接層12、粘接劑層13以外的層也可以。并且,雖然裁切線20沿虛擬粘接標簽的縱向橫穿,但是即使沿橫向或斜向橫穿也可以。(實施例)接著,使用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實施例的構成。(實施例I)作為表面基材,使用厚度60 μ m的合成紙(ュポ コーポレーシヨン株式會社制,商品名ュポタツク蠟紙60SGS)。作為用于形成虛擬粘接層的熱塑性樹脂,使用聚丙烯(サンァロマー株式會社制,商品名サンァロマーPHA03A)。熱塑性樹脂以擠出溫度290で、成為厚度20 μ m的方式利用T模(Tダィ)進行擠出,并在粘性蠟紙(タツク原紙)的背面層疊熱塑性樹脂而成為虛擬粘接片。接著,以在有機硅類剝離紙的脫模劑面上使丙烯酸類粘接劑成為厚度25 μ m的方式進行涂布而形成粘接劑層,并貼合于先前形成的虛擬粘接片的虛擬粘接層。之后,進行沖裁加工以及半切加工、除去殘留物,得到如圖2所示的虛擬粘接標簽。裁切線為僅切入表面基材的半切線,并且為一根連續的線。虛擬粘接標簽為橫150mm,縱100mm,在橫向中央設置裁切線。并且,線狀部21、23的長度為48. 6mm,中途部22的長度為5. 8mm,中途部22以120度連接于線狀部21、23。此夕卜,裁切線的寬度Xl為5mm。(實施例2)除了線狀部21、23的長度為49. 3mm,中途部22的長度為8. Imm,中途部22以100度連接于線狀部21、23,裁切線的寬度Xl為8mm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作成虛擬粘接標 簽。(實施例3)
除了線狀部21、23的長度為42. 9mm,中途部22的長度為17. 4mm,中途部22以145度連接于線狀部21、23,裁切線的寬度Xl為IOmm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作成虛擬粘接標簽。(實施例4)除了以如圖3的方式加工裁切線的形狀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制作虛擬粘接標簽。并且,線狀部31、33的長度為20mm,中途部32中的線狀部32b的長度為54. 2mm,傾斜部32a、32c的長度為5. 8mm,傾斜部32a、32c以120度連接于線狀部31、33。此外,裁切線的寬度X2為5mm。(實施例5)除了線狀部31、33的長度為20mm,中途部32中的線狀部32b的長度為57. 2mm,傾斜部32a、32c的長度為8. 1mm,傾斜部32a、32c以100度連接于線狀部31、33,裁切線的寬度X2為8mm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作成虛擬粘接標簽。(實施例6)除了線狀部31、33的長度為20mm,中途部32中的線狀部32b的長度為31. 4mm,傾斜部32a、32c的長度為17. 4mm,傾斜部32a、32c以145度連接于線狀部31、33,裁切線的寬度X2為IOmm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作成虛擬粘接標簽。(實施例7)除了以如圖4的方式加工裁切線的形狀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制作虛擬粘接標簽。并且,裁切線的寬度X3為5mm。(實施例8)除了以如圖4的方式加工裁切線的形狀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制作虛擬粘接標簽。并且,裁切線的寬度X3為8mm。(實施例9)除了以如圖4的方式加工裁切線的形狀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制作虛擬粘接標簽。并且,裁切線的寬度X3為10mm。(比較例I)除了在虛擬粘接標簽的中央部以沿縱向直線地延伸的方式形成裁切線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實施。(評價方法折曲試驗)對于利用實施例以及比較例得到的虛擬粘接標簽,在將剝離基材剝下去除之后,如圖5所示保持虛擬粘接標簽的一端成為水平,測量此時的虛擬粘接標簽10的折曲角度A。將其結果在表I中示出。(表 I)
權利要求
1.一種虛擬粘接標簽,具有將表面基材、虛擬粘接于所述表面基材的虛擬粘接層、以及粘接劑層以這樣的順序層疊的層疊構造,在所述粘接劑層貼附于被貼物的狀態下,能夠將所述表面基材從所述虛擬粘接層剝離,所述虛擬粘接標簽的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基材具有裁切線,所述裁切線以俯視可見橫穿所述表面基材的方式延伸,將所述表面基材分離成2個以上的標簽部而能夠從所述虛擬粘接層剝離, 所述裁切線為連續的切入線,并且以至少一部分相對于將其兩端連接的直線偏移的方式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虛擬粘接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線中的中途部具有相對于其兩側的線狀部傾斜的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虛擬粘接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線中的中途部具有以相對于其兩側的線狀部形成凹狀的方式折曲的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虛擬粘接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的線狀部為配置在同一線上的直線。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虛擬粘接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線為波線狀。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虛擬粘接標簽,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線以防止虛擬粘接標簽折曲的方式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虛擬粘接標簽,防止虛擬粘接標簽在裁切線處折曲,并且使貼付操作性提高。在虛擬粘接標簽(10)中,表面基材、虛擬粘接于表面基材的虛擬粘接層、以及粘接劑層以這樣的順序層疊。表面基材(11)能夠沿裁切線(20)作為標簽部(18、19)分離并從虛擬粘接層剝離。裁切線(20)為一根連續的切入線。裁切線(20)具有中途部(22)相對于其兩側的線狀部(21、23)傾斜的形狀,而形成折曲線狀。由此,裁切線(20)以其一部分相對于將裁切線(20)的兩端連接的線(L1)偏移的方式延伸。
文檔編號G09F3/02GK102682660SQ20121006124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4日
發明者富田大介, 高野忍 申請人:琳得科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