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剝離部分和殘存部分被交互設置的片料(web) 上,連接所述剝離部分彼此而粘貼粘膠標簽的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例如,在液晶面板用基板、印刷布線用基板、PDP面板用基板中,在 基板表面上粘貼有具有感光材料(感光性樹脂)層的感光性片體(感光性 片料)。在感光性薄膜體中,在可撓性塑料支承體上層疊有感光材料層和 保護膜。因此,用于粘貼這種感光性薄膜體的粘貼裝置,通常釆用使玻璃基板 和樹脂基板等基板分別隔開規定的距離而對其進行搬運,同時對應被粘貼 在所述基板上的感光材料層的范圍,將保護膜從所述感光性薄膜體上剝離 的方式。例如,如圖14所示,在特開2001-6995號公報中公開的薄膜粘貼方法 中,經方向轉換棍2對多層膜1變更瘢運方向,并且鄰接該方向轉換輥2, 配置有覆蓋膜剝離機構3。多層膜l由基膜la、抗蝕膜lb及覆蓋膜lc層 疊而成,在所述覆蓋膜lc上,預先以規定的間隔形成由縫紉口造成的斷 開處4。覆蓋膜剝離機構3具備供給粘接膠帶5的粘接膠帶供給輥6;對所 述粘接膠帶5進行切斷的粘接膠帶刀7;將所述粘接膠帶5壓接到覆蓋膜 lc上的粘接膠帶壓接輥8;通過真空吸附保持所述粘接膠帶5的粘接膠帶 保持臺9;對所述覆蓋膜lc進行巻取的覆蓋膜巻取輥10。在覆蓋膜巻取輥10和粘接膠帶壓接輥8之間,配設有覆蓋膜lc的保持輥11和控制輥 12。在此構成中,粘接膠帶5的前端被粘貼在剛從多層膜1上剝離的覆蓋膜lc的末端上,當所述覆蓋膜lc被覆蓋膜巻取輥10巻取時,所述粘接 膠帶5被從粘接膠帶供給輥6中拉出。而且,由于多層膜l被搬運,位于覆蓋膜lc和殘存覆蓋膜ld之間的斷開處4在將要靠近粘接膠帶壓接輥8 的正上方之前,所述粘接膠帶壓接輥8向上方移動,將粘接膠帶5粘貼在 所述覆蓋膜lc的前端上。其次,在粘接膠帶5被粘接膠帶保持臺9真空吸附的狀態下,所述粘 接膠帶保持臺9下降,該粘接膠帶5經粘接膠帶刀7被切斷。所以,粘接 膠帶5夾著殘存覆蓋膜ld,被粘貼在被剝離的覆蓋膜lc和多層膜1的覆 蓋膜lc上。因此,覆蓋膜lc被從多層膜l上剝離,另一方面,殘存覆蓋 膜ld殘留在所述多層膜l上。然而,近來隨著基板尺寸的大型化,寬幅的基板得到廣泛應用。因此, 粘貼在上述的寬幅基板上的多層膜1,其幅寬非常大,需要在所述多層膜 l的覆蓋膜lc上,沿著寬度方向壓接多個粘接膠帶5。但是,上述的覆蓋膜剝離機構3中,使粘接膠帶壓接輥8及粘接膠帶 保持臺9搖動變位,其構造被設計的相當復雜。因此,為了快速地進行粘 接膠帶5的粘貼作業,必須沿著膜寬度方向排列多臺覆蓋膜剝離機構3。 由此,不僅導致裝置整體的大型化,還存在成本大幅提高而導致非經濟性 的問題。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這樣的問題,提供一種在粘貼于特別寬幅的基 板上的片料上快速而準確地粘貼粘膠標簽,同時實現結構小型化及簡化、 且經濟性的粘膠標簽粘貼方法及裝置。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剝離部分和殘存部分被交互設置的片料上,連 接所述剝離部分彼此而粘貼粘膠標簽的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及方法。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具備收納多個粘膠標簽,并且將所述粘膠標簽送 出的標簽供給機構;從設有被粘接在片料上的粘接部的粘接面的相反的標 簽面側,保持從所述標簽供給機構送出的所述粘膠標簽的標簽接收機構; 將被所述標簽接收機構保持的所述粘膠標簽,從所述粘接面一側接受,并 且可以沿著所述片料的面上移動的標簽分配機構;將對應所述片料的標簽粘接位置被配列的、被所述標簽分配機構保持的所述粘膠標簽,從所述標 簽面側進行保持,并且將多個所述粘膠標簽粘貼在所述粘貼位置上的多個 標簽粘貼機構。另外,優選為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具備對應與片料的搬運方向交叉的 寬度方向的兩側而被配設的第一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第一及第二標簽接 收機構;以及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再者,優選為多個標簽粘貼機構,相對于片料的搬運方向一起移動, 同時具備能夠將多個所述的粘膠標簽粘貼在所述片料的所述粘貼位置上 的驅動部。再者還有,優選為標簽供給機構、標簽接收機構、標簽分配機構以及 多個標簽粘貼機構,相對于片料的搬運方向能夠一起進行位置調整。另外,本發明的粘膠標簽粘貼方法具有從與設有被粘接在片料上的 粘接部的粘接面相反的標簽面側對粘膠標簽進行保持的工序;從所述粘接 面側對被所述標簽面側保持的所述粘膠標簽進行接收,同時使該粘膠標簽沿著所述片料的面上移動的工序;從所述標簽面側使所述粘膠標簽保持在與所述片料的標簽粘貼位置對應配列的多個標簽粘貼機構上,同時在多個 所述標簽粘貼機構的作用下,將多個所述粘膠標簽粘貼在所述粘貼位置上 的工序。再者,優選為搬運片料,同時將多個粘膠標簽粘貼在所述片料的粘貼 位置上。在本發明中,從標簽供給機構送出的粘膠標簽,暫且被標簽接收機構 保持后,被傳遞到標簽分配機構。接著,標簽分配機構沿著片料的面上移 動,將粘膠標簽搬運到各個標簽粘貼機構,并且所述標簽粘貼機構同時或 者連續地將多個所述粘膠標簽粘貼在所述片料的規定粘貼位置上。所以,即使對于寬幅的片料,也可以迅速且準確地粘貼多個粘膠標簽 貼。而且,能夠有效地使裝置整體小型化,同時可以簡化其構成而實現經 濟性。相信通過參考附圖及其優選實施例的說明,可以進一步明白上述的目 的及其它的目的、特征以及優點。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及其方法所適用的 制造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2是表示用于所述制造裝置的長尺狀感光性片料的剖面圖。 圖3是表示具有被粘貼在所述感光性片料上的粘膠標簽的標簽輥的說 明圖。圖4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的概略正視說明圖。圖5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的俯視說明圖。圖6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的概略立體說明圖。圖7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的側面說明圖。圖8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9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IO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11是表示所述粘膠標簽被粘貼在所述感光性片料上時的說明圖。圖12是表示從所述感光性片料上剝離保護膜時的說明圖。圖13是表示感光性樹脂層被轉印到玻璃基板上的狀態的說明圖。圖14是表示現有技術的概略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及其方法所適用的 制造裝置的概略構成圖。該制造裝置20進行在液晶或PDP用彩色濾光器 制作工序中,將長尺狀感光性片料22的感光性樹脂層28 (后述)熱轉印 到玻璃基板24上的作業。圖2是表示用于所述制造裝置20的長尺狀感光性片料22的剖面圖。 該感光性片料22由可撓性基膜(支承體)26、和感光性樹脂層(感光材 料層)28、以及保護膜30層疊構成。如圖1所示,制造裝置20;具備收納將感光性片料22巻繞成輥狀的 感光性片料輥22a,從該感光性片料輥22a將所述感光性片料送出的片料 送出機構32;在被送出的所述感光性片料22的保護膜30上形成可以在寬 度方向上切斷的半切部位34的半切刀具36;使一部分上具有非粘接部38a的粘膠標簽38 (參考圖3)與保護膜30粘接的本實施方式的粘膠標簽粘 貼裝置40;用于將所述感光性片料22從單個搬送變更為連續搬運的浮輥 機構42;以規定的長度間隔使保護膜30從所述感光性片料22剝離的剝離 機構44;將經所述保護膜30的剝離而露出的感光性樹脂層28接合在玻璃 基板24上的接合機構46;對各玻璃基板24之間的所述感光性片料22進 行切斷的片料切斷機構48。在該片料切斷機構48的上游,設有開始作業 時使用的片料切斷機構48a。半切刀具36被配置在用于算出被片料送出機構32收納巻繞的感光性 片料輥22a的輥徑的輥對50的下游,緊鄰粘膠標簽粘貼裝置40。如圖4~ 圖6所示,半切刀具36具備被固定在可以向箭頭A方向進退的可動桌52 上而向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箭頭B方向)延伸的導引構件53。如圖5及圖6所示,導引構件53支承未圖示的、經電動機和滾珠絲 杠等促動器可以沿著箭頭B方向移動的走行臺54。在該走行臺54上設置 一對圓刀56a、 56b。圓刀56a、 56b在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上移動, 夾著殘存部分30b將兩個半切部位34同時形成在所述感光性片料22的規 定位置上(參考圖2)。走行臺54自由配置在從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的兩端向外側突出 的兩個退避位置(參考圖4中的雙點劃線)上。在走行臺54的下方,在 可動桌52上配設通過圓刀56a、 56b進行半切時,用于吸附保持感光性片 料22的吸附臺57,該吸附臺57被配設為經升降氣缸可以進行升降。如圖2所示,半切部位34至少需要對保護膜30進行切斷,實際上, 為了確實地對該保護膜30進行切斷,圓刀56a、 56b的切入深度被設定為 切入到感光性樹脂層28。 一般采用如下的方式圓刀56a、 56b以不旋轉 被固定的狀態,在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移動而形成半切部位34的方 式,或者圓刀56a、 56b不在所述感光性片料22上滑動而旋轉,同時在所 述寬度方向移動而形成半切部位34的方式。也可以代替圓刀56a、 56b,采用激光或超聲波進行切割的方式,以及用刮片刀、推切刀(湯姆森刀) 等形成半切部位34。此外,半切刀具36既可以具備單一的圓刀,也可以僅隔開規定的距 離在感光性片料22的搬運方向(箭頭A方向)上配設兩臺圓刀。半切部位34對玻璃基板24的間隔進行設定,例如,半切部位34被 設定在分別切入到兩側的所述玻璃基板24的10mm深度的位置上。被玻 璃基板24間的半切部位34夾住的部分,目的在于防止在后述的接合機構 46中,將感光性樹脂層28粘貼在所述玻璃基板24上時不弄臟薄片軋輥(后 述的橡膠輥136a、 136b)。如圖4所示,粘膠標簽粘貼裝置40具備用于對應玻璃基板24之間保 留保護膜30的殘存部分30b,供給將剝離側前方的剝離部分30aa和剝離 側后方的剝離部分30ab連接的粘膠標簽38的第一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 58a、 58b。如圖2所示,隔著殘存部分30b,保護膜30先被剝離的部分成 為前方的剝離部分30aa,另一方面,后被剝離的部分成為后方的剝離部分 30ab。如圖3所示,粘膠標簽38被形成為長方形,例如可以由與保護膜30 相同的樹脂材構成。多個粘膠標簽38分別隔開規定的間隔被粘貼在剝離 紙60上,全體構成呈巻狀巻取的標簽輥62。粘膠標簽38在相對于剝離紙60的粘接面的中央部上具有沒有涂敷粘 接劑的非粘接部(包含弱粘接)38a,同時在該非粘接部38a的兩側,即 所述粘膠標簽38的背面長度方向的兩端部上,具有被粘接在前方的剝離 部分30aa上的第一粘接部38b,和被粘接在后方的剝離部分30ab上的第 二粘接部38c。在第一粘接部38b和第二粘接部38c上,設有例如水溶性 (水、溫水、堿水等)的粘著劑,或者感熱時容易剝離的粘著劑(例如參 考特開平7-219439號公報)。第一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對應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 的兩側配設。如圖6所示,第一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分別設有 旋轉軸66,該旋轉軸66安裝有將粘貼有粘膠標簽38的剝離紙60巻狀巻 取的標簽輥62的軸心,在電動機64的作用下旋轉驅動。通過該旋轉軸66 的旋轉,粘貼有粘膠標簽38的剝離紙60被從標簽輥62送出。剝離紙60以粘貼有粘膠標簽38的狀態,在多個導輥68的引導作用 下, 一旦被向水平方向送出后,被折返構件70翻折為銳角狀。剝離紙60 以粘膠標簽38脫離的狀態,經導輥72被巻軸74巻取。該巻軸74經電動 機76旋轉驅動。在第一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的近旁,位于各折返構件70的 上方,設有第一及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 (參考圖4 圖6)。第一及 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分別具備被配置在折返構件70的上方、向水 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氣缸80,在從所述水平氣缸80向相互鄰接的方向上延 伸的桿82上,固定有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氣缸84。在從各垂直氣缸84向下方延伸的桿86上安裝吸盤88,各吸盤88從 與粘接面相反的標簽面38d(參考圖3)—側對粘膠標簽38進行吸附保持, 被設定為能夠將所述粘膠標簽38從剝離紙60上剝離的吸附力。粘膠標簽粘貼裝置40,具備從粘接面側接收被第一及第二接受機構 78a、 78b保持的粘膠標簽38,同時可以沿著感光性片料22的面上向箭頭 B方向移動的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 90b。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 90b,具備在同軸上向箭頭B方向延 伸的導引構件92,在各導引構件92的端部上安裝電動機94。經未圖示的 滾珠絲杠可動臺96被連接在該電動機94上,該可動臺96沿著各個導引 構件92可以在箭頭B方向上進退。在可動臺96上安裝垂直方向延伸的氣缸98,在該氣缸98的下端一體 設置有吸附臺IOO,該吸附臺IOO僅能夠在規定距離內自由升降。在該吸 附臺100的表面上,設有可以吸附兩張的粘膠標簽38的吸盤102a、 102b。 吸盤102a、 102b可以被配置為與第一及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的吸 盤88在上下方向上相對。在可動桌52上,裝設框架104,同時在該框架104上經安裝部106 裝設多個標簽粘貼機構108。標簽粘貼機構108裝設為僅可以對規定數, 例如12~18個安裝部106進行位置調整。如圖6及圖7所示,在構成各標簽粘貼機構108、在垂直方向延伸的 氣缸110的下端,設有吸盤1'12。吸盤112在垂直下方面上具有吸附面, 從標簽面38d側對被構成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 90b的吸附臺100 吸附保持的粘膠標簽38進行吸附保持,可以將所述粘膠標簽38粘貼在感 光性片料22的粘貼位置上。可動桌52具備在半切刀具36形成半切部位34以及多個標簽粘貼機 構108粘貼粘膠標簽38時,隨著感光性片料22的移動向箭頭A方向移動的移動部(驅動部)114。如圖4及圖5所示,移動部114具備一對電動機116,在所述電動機116的旋轉作用下,在箭頭A方向進退的可動臺118 被裝設在可動桌52上。經移動部114被可動桌52支承,同時安裝有第一 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的基臺120,可以經一對可動部122在箭頭 A方向上進行位置調整(參考圖4)。如圖1所示,浮輥機構42具備用于吸收上游一側的感光性片料22的 單個搬運和下游一側的所述感光性片料22的連續搬運之間的速度差的自 由搖動的浮輥130。被配置在該浮輥機構42的下游的剝離機構44,具備對感光性片料22 的送出側的張力變動進行遮斷,層疊時使張力穩定的抽吸圓筒132。在抽 吸圓筒132的附近,配置有用于將保護膜30從除了殘存部分30b的感光 性片料22上剝離后進行巻取的保護膜巻取部134。接合機構46具備被配設在上下方同時被加熱到規定溫度的層疊用橡 膠輥136a、 136b。在橡膠輥136a、 136b上,墊輥138a、 138b與之滑動接 觸,同時所述墊輥138b經加壓氣缸140被推壓向橡膠輥136b—側。玻璃 基板24從接合機構46起經過片料切斷機構48,再經過向箭頭B方向延 伸的基板搬運道142被搬運向箭頭C方向。以下,與本發明相關的粘貼方法相關聯,對具有上述構成的制造裝置 20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在片料送出機構32上安裝有感光性片料輥22a,感光性片料 22被從該感光性片料輥22a送出。感光性片料22被半切刀具36搬運,暫且停止在規定位置上后又被微動搬運。如圖5及圖6所示,在半切刀具36中,走行臺54通過向箭頭B1移 動,從而圓刀56a、 56b向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移動。因此,在感光 性片料22上同時形成從保護膜30切入到感光性樹脂層為止的兩個半切部 位34。由此,感光性片料22夾著殘存部分30b設置前方的剝離部分30aa 和后方的剝離部分30ab (參考圖2)。其次,如圖6所示,在粘膠標簽粘貼裝置40中,在構成第一及第二 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的旋轉軸66上裝設有標簽輥62。在電動機64的 驅動作用下,該標簽輥62被驅動,剝離紙60與粘膠標簽38—起從標簽輥62送出。剝離紙60及粘膠標簽38在導輥68的導引作用下在水平方向搬運后, 被折返構件70翻折成銳角狀。因此,粘膠標簽38的端部從剝離紙60上 剝離,所述粘膠標簽38被構成第一及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的各個 吸盤88吸附保持(參考圖8)。此狀態下,在圖8中通過使折返構件70在箭頭B2方向移動,從而粘 膠標簽38與剝離紙60分離。吸盤88經垂直氣缸上升,從而導致其吸附 粘膠標簽38的表面,以從剝離紙60上分離的狀態對該粘膠標簽38進行 保持。此時,被折返構件70翻折成銳角狀的剝離紙60,在粘膠標簽38被剝 離后,在導輥72的導引作用下被搬運向巻軸74。巻軸74經電動機76旋 轉,使剝離紙60巻取在所述巻軸74上(參考圖6)。另一方面,在第一及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中,各吸盤88從標 簽面38d —側對粘膠標簽38進行吸附保持并上升后,水平氣缸80被驅動。 因此,吸盤與垂直氣缸84—起在箭頭B方向移動,所述吸盤88被配置在 構成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 90b的各個吸附臺100的上方(參考 圖9)。此狀態下,氣缸98被驅動而吸附臺IOO上升,在所述吸附臺100開 始吸附時,吸盤88的吸附解除。所以,原來被吸盤88吸附保持的粘膠標 簽38,其粘接面一側被吸附臺100的吸盤102a吸附保持。此時,吸盤102a與非粘接部38a—起,對第一及第二粘接部38b、 38c 進行吸附保持。此外,吸附臺100與第一及第二粘接部38b、 38c接觸的 部分上施加有氟樹脂圖層處理或難以粘接的梨地處理等非粘接處理。此 外,吸附臺IOO在箭頭B方向移動時,為了確實地對粘膠標簽38進行保 持,也可以對應施加了非粘接處理的部分,在所述吸附臺IOO上設置吸附 孔,通過該吸附孔適當進行吸附。另外,沒有施加非粘接處理的情況下, 優選為吸附臺IOO被構成為使下面的傳遞變得容易的、無吸附孔的平面。第一及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分別將一張粘膠標簽38傳遞給 各吸附臺100的吸盤102a之后,由第一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對 第二張的粘膠標簽38進行接收。而且,與上述相同,被構成第一及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的吸盤88吸附保持的粘膠標簽38,被傳遞給構成 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 90b的吸附臺100的吸盤102b。在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 90b中,各個吸附臺100上分別吸 附保持兩張粘膠標簽38后,在電動機94的作用下,可動臺96沿著導引 構件92在箭頭B方向移動(參考圖10)。而且,吸附臺IOO被配置為與 標簽粘貼機構108的各吸盤112對應之后,氣缸98被驅動后上升。由此, 被吸附保持在吸附臺100的吸盤102a上的粘膠標簽38的標簽面38a與吸 盤112相接。該狀態下,吸盤112開始吸引,另一方面,吸盤102a吸附被解除, 粘膠標簽38被從該吸盤102a傳遞給吸盤112。此外,吸附臺100對應別 的標簽粘貼機構108而配置,被吸附保持在吸附臺100的吸盤102b上的 粘膠標簽38傳遞給構成所述別的標簽粘貼機構108的吸盤112。如上所述,粘膠標簽38的標簽面38d —側被吸附保持在構成規定數 量的標簽粘貼機構108的各吸盤112上。而且,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 90a、 90b退避到規定的退避位置。另一方面,半切刀具36被配置在箭頭 Bl方向的端部,或者箭頭B2方向的端部上設置的退避位置上。其次,感光性片料22被微動搬運向箭頭A方向時,在構成移動部114 的電動機116的作用下,可動桌52經可動臺118與所述感光性片料22同 步在箭頭A方向移動。此時,在各標簽粘貼機構108中,吸盤112在氣缸 110的作用下下降,被所述吸盤112吸附保持的粘膠標簽38被粘貼在感光 性片料22的規定位置上。具體地說,如圖11所示,粘膠標簽38橫跨保護膜30的殘存部分30b, 被與前方的剝離部分30aa和后方的剝離部分30ab粘接為一體。在此,粘膠標簽38的第一粘接部38b,被以規定的長度偏移粘貼在從 前方的剝離部分30aa和殘存部分30b的邊界位置到所述前方的剝離部分 30aa—側上。另一方面,粘膠標簽38的第二粘接部38c,僅以規定的長度 突出到從后方的剝離部分30ab和殘存部分30b的邊界位置到殘存部分30b 一側(箭頭A方向)。在感光性片料22上,以隔開每個規定的間隔Tl粘貼粘膠標簽38, 同時所述感光性片料22的箭頭B方向的兩端部和所述粘膠標簽38僅相隔規定的間隔T2。此時,例如通過將間隔Tl設定在250mm以下,可以進 行良好的層疊處理,不會出現因感光性片料22的薄膜張力造成的延伸、 剝離或者牽連等問題。另一方面,例如將間隔T2設定為小于15mm。這種情況下,在本實施方式中,具備將粘膠標簽18從標簽輥62中 反復送出的第一及第二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從標簽面38b—側對所述 粘膠標簽38的一端進行吸附保持,將其從所述標簽輥62中取出的第一及 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從粘接面一側對所述粘接標簽38進行吸附 保持,沿著感光性片料22的面上移動的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90b; 從所述第一及第二標簽分配機構90a、 90b依次接收所述粘膠標簽38,在 所述感光性片料22的粘貼部上粘貼規定張數的所述粘膠標簽38的標簽粘 貼機構108。如此,因為對標簽粘貼處理的每個作業的功能及構成進行分割,粘膠 標簽粘貼裝置40可以取得以簡單的構成,迅速且準確地將多個粘膠標簽 38粘貼在感光性片料22上的效果。而且,在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兩側上,配置有第一及第二標簽 供給機構58a、 58b、第一及第二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以及第一及第二 標簽分配機構卯a、 90b。因此,尤其是對于寬幅的感光性片料22或多張 并列的感光性片料,粘貼多個粘膠標簽38時,可以以短節拍進行所述粘 膠標簽38的粘貼處理。由此,可以良好地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以實現 簡單的構成,具有經濟性的優點。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半切刀具36及多個標簽粘貼機構108被可 動桌52支承,該可動桌52可以在移動部114的作用下,與感光性片料22 同步在箭頭A方向移動。因此,在將感光性片料22在箭頭A方向微動搬 運,同時進行通過半切刀具36形成半切部位34的處理,和通過標簽粘貼 機構108粘貼粘接標簽38的處理,具有有效提高制造裝置20的整體效率 的效果。再者,支承粘膠標簽粘貼裝置40整體的基臺120,通過可動部122 可以在箭頭A方向上進行位置調整。所以,例如更換標簽輥62時,檢測 出粘膠標簽38的位置偏移等問題時,可以在箭頭A方向上對基臺120整 體進行位置調整。此時,也可以通過圖像傳感器等,檢測出粘膠標簽38的位置及半切部位34的位置,同時通過演算處理對位置偏移進行確認, 通過未圖示的驅動機構對基臺120的位置進行自動調整。然而,如圖1所示,粘貼了規定張數的粘膠標簽38的感光性片料22, 經浮輥機構42送出側的張力變動被遮斷后,被連續搬運向剝離機構44。 如圖12所示,在剝離機構44中,感光性片料22的基膜26被抽吸圓筒132 吸附保持,同時保護膜30留下殘存部分30b被從所述感光性片料22上剝 離。該保護膜30被保護膜巻取部134巻取(參考圖l)。此時,感光性片料22被抽吸圓筒132牢固保持,從該感光性片料22 上剝離保護膜30時的沖擊不會對下游的所述感光性片料22產生影響。由 此,剝離的沖擊不會傳遞到接合機構46,可以很好地防止在玻璃基板24 的層疊部分上出現筋狀或濃度不均等品質不良的地方。在剝離機構44的作用下,保護膜30留下殘存部分30b被從基膜26 上剝離后,感光性片料22被動送向接合機構46。玻璃基板24在預先被加 熱的狀態下,以分別隔開規定的間隔投入到接合機構46中,該玻璃基板 24與感光性片料22的感光性樹脂層28相接進入到橡膠輥136a、 136b間。 因此,玻璃基板24被規定的擠壓壓力夾持,通過加熱熔融將感光性樹脂 層28轉印到該玻璃基板24上。在此,進行層疊的條件如下速度為2.7m/min;橡膠輥136a、 136b 的溫度為130°C;所述橡膠輥136a、 136b的硬度為50度;該橡膠輥136a、 136b的擠壓壓力(線壓)為250N/cm;感光性片料22的薄膜張力為120N。如圖13所示,被轉印了感光性樹脂層28的玻璃基板24,各自的端部 相互被殘存部分30b覆蓋。所以,將感光性樹脂層28轉印到玻璃基板24 上時,可以不使所述感光性樹脂層28對橡膠輥136a、 136b造成污染,而 以潔凈的狀態,將所述感光性樹脂層28框狀地粘貼在所述玻璃基板24上。 而且,通過片料切斷機構48在玻璃基板24之間對感光性片料22進行切 斷后,基膜26及殘存部分30b被從所述玻璃基板24上剝離。由此,制造 出感光性疊層體144。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將單一的長尺狀感光性片料22的感光性 樹脂層28熱轉印到玻璃基板24上的制造裝置20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 并不局限于此。雖未圖示,但即使是將兩個以上的長尺狀感光性片料的各個感光性樹脂層并列熱轉印到同一玻璃基板上的制造裝置,其實施方式也 是相同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粘膠標簽粘貼裝置(40),其用于在剝離部分(30aa)和殘存部分(30b)交互設置的片料(22)上,連接所述剝離部分(30aa)彼此而粘貼粘膠標簽(38),其特征在于,具備收納多個所述粘膠標簽(38),并且將所述粘膠標簽(38)送出的標簽供給機構(58a);標簽接收機構(78a),其從與設有被粘接在所述片料(22)上的粘接部(38b)的粘接面相反的標簽面一側,對從所述標簽供給機構(58a)送出的所述粘膠標簽(38)進行保持;標簽分配機構(90a),其從所述粘接面一側接收被所述標簽接收機構(78a)保持的所述粘交標簽(38),并且能夠沿著所述片料(22)的面上移動;多個標簽粘貼機構(108),其從所述標簽面一側對與所述片料(22)的標簽粘貼位置對應而配列、被所述標簽分配機構(90a)保持的所述粘膠標簽(38)進行保持,并且將多個所述粘膠標簽(38)粘貼在所述粘貼位置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第一及第二所述標簽供給機構(58a、 58b),其與和所述片料(22)的搬運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兩側對應而配設; 第一及第二所述標簽接收機構(78a、 78b); 第一及第二所述標簽分配機構(90a、卯b)。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多個所述標簽粘貼機構(108)具備相對于所述片料(20)的搬運方向一起移動,同時能夠將多個所述粘膠標簽(38)粘貼在所述片料(20) 的所述粘貼位置上的驅動部(114)。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粘膠標簽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標 簽供給機構(58a)、所述標簽接收機構(78a)、所述標簽分配機構(90a) 以及多個所述標簽粘貼機構(108)能夠相對于所述片料(22)的搬運方向一體地進行位置調整。
5. —種粘膠標簽的粘貼方法,用于在剝離部分(30aa)和殘存部分 (30b)交互設置的片料(22)上,連接所述剝離部分(30aa)彼此而粘貼粘膠標簽(38),其特征在于,具有從設有被粘接在所述片料(22)上的粘接部(38b)的粘接面相反的 標簽面一側,對所述粘膠標簽(28)進行保持的工序;從所述粘接面一側接收所述標簽面一側保持的所述粘接標簽(38), 并且使其沿著所述片料(22)的面上移動的工序;在與所述片料(22)的標簽粘貼位置對應而配列的多個標簽粘貼機構 (108)中,使所述粘膠標簽(38)從所述標簽面一側保持,并且在多個 所述標簽粘貼機構(108)的作用下,將多個所述粘膠標簽(38)粘貼在 所述粘貼位置上的工序。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粘膠標簽粘貼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 片料(22)進行搬運,同時將多個所述粘膠標簽(38)粘貼在所述片料(22) 的粘貼位置上。
全文摘要
一種粘膠標簽粘貼裝置(40)具備將粘膠標簽(38)送出的第一標簽供給機構(58a);從所述第一標簽供給機構(58a)接收所述粘膠標簽(38)的第一標簽接收機構(78a);從所述第一標簽接收機構(78a)接收粘膠標簽(38),同時能夠沿著感光性片料(22)的面上移動的第一標簽分配機構(90a);被配列在所述感光性片料(22)的寬度方向上,將從所述第一標簽分配機構(90a)接收的所述粘膠標簽(38)粘貼在所述感光性片料(22)上的多個標簽粘貼機構(108)。
文檔編號G02B5/20GK101269712SQ200710088790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2日
發明者中桐政幸, 末原和芳, 清水誠, 渡邊泰壽 申請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