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包括機架,機架上分別連接有電機和路面模擬機構,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差速器的殼體相連,差速器設置有自鎖機構,差速器的兩端分別通過右半軸和左半軸與機架相連,右半軸與右車輪相連,左半軸與左車輪相連,路面模擬機構設置在差速器的下方。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差速器自鎖系統模擬機構能夠較好的反應機械自鎖式差速器的自鎖原理,路面模擬機構可模擬車輪正常運動及打滑時差速器的工作過程,解決了現有差速器無法實現模擬現實車輛的實際運動的問題,質量輕,便于移動,方便學生觀察內部結構及運動狀態。
【專利說明】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絕大多數院校可供學生使用的差速器教具都屬于現有車輛上拆卸下來的差速器,體積大,質量重,而且都屬于剛性材質,包括差速器殼、行星齒輪、差速器軸及半軸齒輪等,上課時不易隨意搬動,學生又無法觀察到內部結構及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0003]而目前市場上,機械自鎖式差速器逐漸在取代普通差速器,因為兩驅車在裝有機械鎖式差速器后,越野性能及通過性能甚至超過了四輪驅動的車輛,機械效率又高。但大部分高校所有教具還局限在普通差速器范疇,學生無法直接觀察結構相對更為復雜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另外,現有差速器教具均無法實現模擬現實車輛的實際運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解決了現有差速器無法模擬現實車輛的實際運動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包括機架,機架上分別連接有電機和路面模擬機構,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差速器的殼體相連,差速器設置有自鎖機構,差速器的兩端分別通過右半軸和左半軸與機架相連,右半軸與右車輪相連,左半軸與左車輪相連,路面模擬機構設置在差速器的下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0007]路面模擬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連接軸,連接軸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右路面模擬輪盤和左路面模擬輪盤,右路面模擬輪盤與右車輪嚙合,左路面模擬輪盤與左車輪嚙合。
[0008]傳動機構包括與電機通過電機傳動軸相連的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與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嚙合,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與差速器的殼體通過螺釘連接。
[0009]差速器包括分別與右半軸和左半軸相連的半軸齒輪,半軸齒輪與一對行星齒輪嚙合,行星齒輪設置在差速器軸上。
[0010]自鎖機構包括套在差速器軸外的兩個固定套環,兩個固定套環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銷連接,兩個固定套環之間還設置有兩個自鎖甩塊,兩個自鎖甩塊間連接有限位彈簧。
[0011]右半軸和左半軸分別通過軸承與機架連接。
[0012]右路面模擬輪盤與左路面模擬輪盤上分別設置有缺口。
[0013]連接軸外套有套筒,套筒與機架間還連接有拉緊彈簧。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差速器自鎖系統模擬機構能夠較好的反應機械自鎖式差速器的自鎖原理,路面模擬機構可模擬車輪正常運動及打滑時差速器的工作過程,解決了現有差速器無法實現模擬現實車輛的實際運動的問題,質量輕,便于移動,方便學生觀察內部結構及運動狀態。【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路面模擬機構模擬正常路面的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路面模擬機構模擬打滑路面的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中差速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在模擬正常路面時自鎖機構的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在模擬打滑時自鎖機構的示意圖。
[0021]圖中,1.機架,2.右路面模擬輪盤,3.連接軸,4.右車輪,5.右半軸,6.套筒,7.差速器,71.行星齒輪,72.差速器軸,721.固定套環,722.限位彈簧,723.連接銷,724.自鎖甩塊,73.半軸齒輪,8.左路面模擬輪盤,9.左車輪,10.左半軸,11.軸承,12.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13.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14.電機,15.電機傳動軸,16.拉緊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3]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機架1,機架I上分別連接有電機14和路面模擬機構,如圖2和圖3所示,路面模擬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I上的連接軸3,連接軸3外套有套筒6,套筒6與機架I間還連接有拉緊彈簧16,用于拉緊套筒6與連接軸3,保證路面模擬機構與左車輪9和右車輪4良好嚙合,連接軸3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右路面模擬輪盤2和左路面模擬輪盤8,右路面模擬輪盤2與左路面模擬輪盤8上分別設置有缺口,用來模擬打滑路面,右路面模擬輪盤2與右車輪4嚙合,左路面模擬輪盤8與左車輪9哨合,電機14通過傳動機構與差速器7的殼體相連,傳動機構包括與電機14通過電機傳動軸15相連的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13,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13與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12嚙合,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12與差速器7的殼體通過螺釘連接,如圖4所示,差速器7包括分別與右半軸5和左半軸10相連的半軸齒輪73,半軸齒輪73與一對行星齒輪71嚙合,行星齒輪71設置在差速器軸72上,差速器7設置有自鎖機構,如圖5和圖6所示,自鎖機構包括套在差速器軸72外的兩個固定套環721,兩個固定套環721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銷723連接,兩個固定套環721之間還設置有兩個自鎖甩塊724,兩個自鎖甩塊724間連接有限位彈簧722,差速器7的兩端分別通過右半軸5和左半軸10與機架I相連,右半軸5和左半軸10分別通過軸承11與機架I連接,右半軸5與右車輪4相連,左半軸10與左車輪9相連,路面模擬機構設置在差速器7的下方。
[0024]如圖2所示,當右路面模擬輪盤2上的凹槽不在最上方時,右路面模擬輪盤2模擬正常路面;如圖3所示,當右路面模擬輪盤2上的凹槽運動到最上方時,模擬打滑路面。
[0025]如圖6所示,當遇到打滑路面左車輪9與右車輪4出現差速,差速器軸72旋轉達到一定轉速時,連接銷723克服彈簧的拉力被甩開,卡在差速器7的殼體上,實現自鎖。
[0026]使用時,打開電機14的電源開關,動力經電機傳動軸15傳遞給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13,通過與其嚙合的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12傳遞給差速器7,差速器7兩端的右半軸5和左半軸10分別帶動右車輪4和左車輪9同時運動,右車輪4與右路面模擬輪盤2、左車輪9與左路面模擬輪盤8均嚙合,模擬差速器正常運動;當左路面模擬輪盤8上的凹槽運動到最上方時,左車輪9懸空滑轉,模擬左車輪9打滑,左車輪9和右車輪4出現差速,自鎖機構實現自鎖;當自鎖機構鎖合時,左車輪9和右車輪4完全被鎖死,動力直接傳遞給右車輪4,使左車輪9駛出凹槽,正常行駛;當右路面模擬輪盤2上的凹槽運動到最上方時,右車輪4懸空滑轉,模擬右車輪4打滑,右車輪4與左車輪9出現差速,自鎖機構實現自鎖;當自鎖機構鎖合時,右車輪4和左車輪9完全被鎖死,動力直接傳遞給左車輪9,使右車輪4駛出凹槽,正常行駛;重復上述步驟模擬正常行駛、左車輪9打滑、右車輪4打滑的循環過程。
[0027]本實用新型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差速器自鎖系統模擬機構能夠較好的反應機械自鎖式差速器的自鎖原理,路面模擬機構可模擬車輪正常運動及打滑時差速器的工作過程,解決了現有差速器無法實現模擬現實車輛的實際運動的問題,質量輕,便于移動,差速器殼體采用有機玻璃方便學生觀察內部結構及運動狀態。
【權利要求】
1.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I),所述機架(I)上分別連接有電機(14)和路面模擬機構,所述電機(14)通過傳動機構與差速器(7)的殼體相連,所述差速器(7)設置有自鎖機構,所述差速器(7)的兩端分別通過右半軸(5)和左半軸(10)與機架(I)相連,所述右半軸(5)與右車輪(4)相連,所述左半軸(10)與左車輪(9)相連,所述路面模擬機構設置在所述差速器(7)的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模擬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機架(I)上的連接軸(3),所述連接軸(3)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右路面模擬輪盤(2 )和左路面模擬輪盤(8 ),所述右路面模擬輪盤(2 )與所述右車輪(4 )嚙合,所述左路面模擬輪盤(8)與所述左車輪(9)嚙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電機(14)通過電機傳動軸(15)相連的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13),所述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13)與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12)嚙合,所述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12)與所述差速器(7)的殼體通過螺釘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7)包括分別與所述右半軸(5)和所述左半軸(10)相連的半軸齒輪(73),所述半軸齒輪(73)與一對行星齒輪(71)嚙合,所述行星齒輪(71)設置在差速器軸(72)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鎖機構包括套在所述差速器軸(72)外的兩個固定套環(721),所述兩個固定套環(721)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銷(723)連接,所述兩個固定套環(721)之間還設置有兩個自鎖甩塊(724),所述兩個自鎖甩塊(724)間連接有限位彈簧(72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半軸(5)和所述左半軸(10)分別通過軸承(11)與所述機架(I)連接。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路面模擬輪盤(2)與所述左路面模擬輪盤(8)上分別設置有缺口。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自鎖式差速器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3)外套有套筒(6),所述套筒(6)與所述機架(I)間還連接有拉緊彈簧(16)。
【文檔編號】G09B25/02GK203686051SQ201320822600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明者】芮宏斌, 李秀軍, 金森, 蔣耀峰, 陳英 申請人: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