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微鏡目視觀察傾斜度調整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儀器,更具體地說是應用于顯微鏡的一種觀察設備。
背景技術:
顯微鏡是通過光學放大,目鏡觀察由物鏡等構件所放大的物體影像。目前使用的顯微鏡 由于目視觀察傾斜角度固定不變,不同身高的觀察者只能調整自身的目視高度來適應觀察的 需要,但這樣的方式極易造成疲勞。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顯微鏡目視觀察傾斜度 調整機構,使觀察者減輕疲勞、提高舒適度。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是其結構組成包括-一設置在物鏡側的90度入射光直角棱鏡; 一設置在目鏡側的90度出射光直角棱鏡;一設置在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之間的180度轉向棱鏡;來自物鏡的入射光 在入射光直角棱鏡中折轉90度后投向位于一側的轉向棱鏡;經轉向棱鏡的180度折轉投向 出射光直接棱鏡,并在出射光直角棱鏡中經90度折轉投向目鏡側;所述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相對于轉向棱鏡在縱平面中同步相向角度可調。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1、 本實用新型通過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相對于轉向棱鏡在縱平面中的同 步相向角度可調,達到顯微鏡目視觀察傾斜度可調的目的,觀察者根據自身的目視高度來調 節觀察傾斜角度,以保持舒適的觀察姿勢,減輕頸椎疲勞。2、 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可放置于任一無窮遠成像的顯微鏡中進行使用。3、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
圖l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光路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調整機構示意圖。圖中標號l基座、2入射光直角棱鏡、3顯微鏡雙目頭、4出射光直角棱鏡、5轉向棱 鏡、6入射光直角棱鏡座、7出射光直角棱鏡座、8轉向棱鏡座、9調整基罩、IO轉軸座、
11出射光傳動齒輪、12入射光傳動齒輪、13入射光直角棱鏡轉軸、14出射光直角棱鏡轉軸。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l、圖2和圖3,具體實施包括一設置在物鏡側、位于與基座1相連的入射光直角棱鏡座6中的90度入射光直角棱鏡2;一設置在目鏡側、位于與顯微鏡雙目頭3相連的出射光直角棱鏡座7中的90度出射光直角棱鏡4;一設置在入射光直角棱鏡2與出射光直角棱鏡4之間、位于轉向棱鏡座8中的180度轉 向棱鏡5。如圖2所示,來自物鏡的入射光在入射光直角棱鏡2中折轉90度后投向位于一側的轉 向棱鏡5;經轉向棱鏡5的180度折轉投向出射光直接棱鏡4,并在出射光直角棱鏡4中經 90度折轉投向目鏡側;設置入射光直角棱鏡2與出射光直角棱鏡4相對于轉向棱鏡5在縱平面中同步相向角度 可調。圖2所示,當影像經過入射光直角棱鏡2,并在其斜面上折轉后投向轉向棱鏡5時,由 于旋轉角度a的存在,則像面xoy也旋轉角度a ;同理,影像由轉向棱鏡5進入出射光直角 棱鏡4時,由于旋轉角度a '的存在,像面也旋轉角度a ',保持a與a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不出現像面傾斜的情況。具體實施中,如圖3所示,入射光直角棱鏡座6、入射光傳動齒輪12,以及入射光直角 棱鏡轉軸13固定設置為一體,并且可轉動地設置在轉軸座IO中;出射光直角棱鏡座7、出 射光傳動齒輪ll,以及出射光直角棱鏡轉軸14固定設置為一體,同樣可轉動地設置在轉軸 座10中。對應于相對設置的入射光直角棱鏡座6和出射光直角棱鏡座7,轉向棱鏡座8位 于其一側,在另一側設置調整基罩9;調整基座9、轉軸座10以及轉向棱鏡座8都固定安裝 在基座1上。當上下扳動顯微鏡雙目頭3,相互嚙合的入射光傳動齒輪12和出射光傳動齒輪U分別 帶動入射光直角棱鏡2與出射光直角棱鏡4相對于轉向棱鏡5在縱平面中同步相向角度可 調,形成在顯微鏡雙目頭3與目視攝影攝像基座l之間a+a'的調整角度,達到目視觀察 傾斜角度可調的目的。
權利要求1、顯微鏡目視觀察傾斜度調整機構,其特征是結構組成包括一設置在物鏡側的90度入射光直角棱鏡;一設置在目鏡側的90度出射光直角棱鏡;一設置在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之間的180度轉向棱鏡;來自物鏡的入射光在入射光直角棱鏡中折轉90度后投向位于一側的轉向棱鏡;經轉向棱鏡的180度折轉投向出射光直接棱鏡,并在出射光直角棱鏡中經90度折轉投向目鏡側;所述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相對于轉向棱鏡在縱平面中同步相向角度可調。
專利摘要顯微鏡目視觀察傾斜度調整機構,其特征是結構組成包括一設置在物鏡側的90度入射光直角棱鏡;一設置在目鏡側的90度出射光直角棱鏡;一設置在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之間的180度轉向棱鏡;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相對于轉向棱鏡在縱平面中同步相向角度可調。本實用新型通過入射光直角棱鏡與出射光直角棱鏡相對于轉向棱鏡在縱平面中的同步相向角度可調,達到顯微鏡目視觀察傾斜度可調的目的,觀察者根據自身的目視高度來調節觀察傾斜角度,以保持舒適的觀察姿勢,減輕頸椎疲勞。
文檔編號G02B25/00GK201035222SQ200720036748
公開日2008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0日
發明者劉榮和, 李秀明 申請人:蕪湖市皖江光電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