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儀器領域,具體地涉及了一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
ο
背景技術:
現有的顯微鏡系統,因觀察對象的需求或用途不同而需經常改變物鏡倍率。當改變物鏡倍率時,由于物鏡數值孔徑的不同而導致目視系統像面的光照度不同,從而導致視覺或成像傳感器視場發生明暗變化,不利于所觀察現象的一致性、可重復性和可比性。現有技術中,需要手動調節保持目視視場的光照度(或亮度),以便觀察到更最佳的成像。操作繁瑣、費時,效率不高。基于以上原因,實用新型一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由電子學系統自動檢測目視場的光照度及自動調節,以保持設定的光照度,是本技術領域內丞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該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手動調節目視場光照度的操作繁瑣、效率不高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包括由照明光源、反射鏡、照明光闌和激發光源構成的照明部分,包含有載物臺的機械部分,由物鏡、熒光落射激發模塊、分光棱鏡、目鏡和圖像傳感器構成的光學部分,其中,還包括信號控制處理系統,其中,信號控制處理系統的3個端口分別連接有光信號采集模塊、照明光源控制模塊和激發光源控制模塊,所述光信號采集模塊接收從光學部分的光信號采集裝置中采集到的光信號,所述照明光源控制模塊與照明光源連接,所述激發光源控制模塊與激發光源連接。優選的,所述光信號采集裝置包括光路分光模塊和光電探測敏感器件。優選的,所光路分光模塊置于光學部分的分光棱鏡和目鏡的光路之間。優選的,所光路分光模塊還可置于置于光學部分的分光棱鏡和圖像傳感器光路之間,所述圖像傳感器為⑶D圖像傳感器或CMOS圖像傳感器。優選的,所述光路分光模塊為分光棱鏡或比例透過反射鏡,且迎光面上鍍有比例反射分光光學薄膜。優選的,所述光電探測敏感器件為光電二極管、光電池或光敏電阻。優選的,所述照明光闌為孔徑光闌,能夠根據物面照度的不同改變光源的通光孔徑。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是在探測觀察裝置部分視場面上設置有光照度探測器(如光電二極管、光電池、光敏電阻等探測器),并由光電信號處理系統測量光電壓、光電流值,將其反饋至照明光源、激發光源或照明光闌,從而保持視場與物鏡切換前一致或使視場照度為設定值。從而實現保持視場光照度為設定值或物鏡切換前光照度,方便人或自動成像繪圖系統通過人眼或CCD、CMOS圖像傳感器等接收、探測顯微圖像獲得最佳觀察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的控制流程圖。圖中標號說明1.照明光源控制模塊,2.照明光源,3.反射鏡,4.照明光闌,5.載物臺,6.物鏡,7.熒光落射激發模塊,8.激發光源,9.激光光源控制模塊,10.分光棱鏡, 11.目鏡,12.圖像傳感器,13.光路分光模塊,14.光信號采集裝置,15.光電探測敏感器件, 16.光信號采集模塊,17.信號控制處理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介紹。如
圖1,一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包括由照明光源2、反射鏡3、照明光闌4和激發光源9構成的照明部分,包含有載物臺5的機械部分,由物鏡6、熒光落射激發模塊7、分光棱鏡10、目鏡11和圖像傳感器12 構成的光學部分,其中,還包括信號控制處理系統17,其中,信號控制處理系統17的3個端口分別連接有光信號采集模塊16、照明光源控制模塊1和激發光源控制模塊9,光信號采集模塊16 接收從光學部分的光電探測敏感器件15中采集到的光信號,照明光源控制模塊1與照明光源連接2,激發光源控制模塊9與激發光源8連接。優選的,所述光信號采集裝置14包括光路分光模塊13和光電探測敏感器件15。優選的,所光路分光模塊13置于光學部分的分光棱鏡10和目鏡11的光路之間。優選的,所光路分光模塊13還可置于光學部分的第二分光棱鏡10和圖像傳感器 12的光路之間,所述圖像傳感器12為CXD或CMOS圖像傳感器。所述光路分光模塊13用于將視場光照度按照比例分光至探測通道,傳遞給光電探測敏感器件,其中,光電探測敏感器件15將光信號傳遞給光信號采集模塊16,轉變為電壓或電流信號,再通過信號控制處理系統17,對輸入信號進行讀取、存儲、預設定值的比較及反饋,反饋給照明光源控制模塊1和激發光源控制模塊9,改變光源亮度,或通過照明光闌4對通光孔徑進行調節,改變物面照度。達到根據視場光照度的不同進行調節,保持顯微鏡視場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的目的。上述光電探測敏感器件特征為能夠靈敏探測其光敏面上的光照度,如光電二極管、光電池、光敏電阻等。上述將視場光強度按比例分光的光路分光模塊包含分光棱鏡等比例分光元件并在迎光面上鍍有比例反射分光光學薄膜。上述固定裝置用于將光電探測敏感器件與按照比例分光至探測通道的光學元件
4相對固定,并避免雜散光進入光學系統。上述照明光源2和激發光源8能根據視場光照度讀取并反饋,以控制裝置的輸出 (電流、電壓等)信號改變光照度。所述照明光源2和激發光源8具備與顯微鏡配合的接口固定裝置。結合圖2,具體的控制流程圖,進行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是在目鏡裝置部分視場面上設置有光照度(或亮度)探測器(如光電二極管、光電池、光敏電阻等探測器),并由光電信號處理系統測量光電壓、光電流值,將其反饋至光源或照明光闌保持視場與物鏡切換前一致或使視場照度為設定值。從而實現保持視場光照度(或亮度)為設定值或物鏡切換前光照度 (或亮度),方便人或自動成像繪圖系統通過人眼或CCD、C0MS等圖像傳感器接收、探測顯微圖像獲得最佳觀察效果。上述實施例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在于讓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實質所作出的等效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包括由照明光源(2)、反射鏡(3)、照明光闌(4)和激發光源(8)構成的照明部分,包含有載物臺(5)的機械部分,由物鏡(6)、熒光落射激發模塊(7)、分光棱鏡(10)、目鏡(11)和圖像傳感器(1 構成的光學部分,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信號控制處理系統(17),其中,信號控制處理系統(17)的3個端口分別連接有光信號采集模塊(16)、照明光源控制模塊(1)和激發光源控制模塊(9),所述光信號采集模塊(16)接收從光學部分的光信號采集裝置(14)中采集到的光信號,所述照明光源控制模塊(1)與照明光源( 連接,所述激發光源控制模塊(9)與激發光源(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號采集裝置(14)包括光路分光模塊(1 和光電探測敏感器件(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分光模塊(1 置于光學部分的分光棱鏡(10)和目鏡(11)的光路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分光模塊(1 還可置于光學部分的分光棱鏡(10)和圖像傳感器(1 的光路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傳感器(1 為⑶D圖像傳感器或CMOS圖像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分光模塊(1 為分光棱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分光模塊(13)為比例透過反射鏡。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分光模塊(1 的迎光面上鍍有比例反射分光光學薄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探測敏感器件(1 為光電二極管、光電池或光敏電阻。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闌 (4)為孔徑光闌,能夠根據物面照度的不同改變光源的通光孔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持視場光照度一致的顯微鏡,包括照明部分、機械部分和光學部分,其中,在光學部分中加入視場光信號采集裝置,還加入信號控制處理系統,將從光信號采集裝置采集到的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進行處理,然后將其反饋至照明光源、激發光源或照明光闌,達到保持視場光照度與物鏡切換前一致,保證樣本圖像結果具備可比性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顯微鏡可實現保持視場光光照度為設定值或物鏡切換前光照度,方便人或自動成像繪圖系統通過人眼或CCD、CMOS等光敏器件接收、探測顯微圖像獲得最佳觀察效果和使觀測結果具備可比性。
文檔編號G02B21/36GK201936066SQ201020650829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9日
發明者劉長安, 吳威, 夏忠平, 張麗, 王矛宏, 王策, 趙書濤, 陳忠祥 申請人: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