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 2002-287512公開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涂布裝置和溫度調節裝置,該涂布裝置均勻地形成液體顯影劑的薄層。該涂布裝置包括涂布輥,其具有雕刻成規則圖案的表面;以及刮刀,其與涂布輥的表面接觸以調節待被涂布的液體顯影劑的量。溫度調節裝置調節涂布輥的表面的溫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顯影操作期間在將顯影劑層的粘度保持得低的同時通過充電操作來使顯影劑層中的色調劑容易地移動并且聚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顯影部件,其在旋轉的同時向圖像承載體供給液體顯影劑,并且利用所述液體顯影劑將形成在所述圖像承載體上的潛像顯影;層形成裝置,其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顯影劑層,所述顯影劑層是由所述液體顯影劑形成的層;充電裝置,其對由所述層形成裝置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顯影劑層充電,所述充電裝置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圖像承載體的上游;以及加熱裝置,其對由所述層形成裝置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顯影劑層加熱。所述加熱裝置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充電裝置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層形成裝置的下游。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還包括冷卻裝置,其將所述顯影部件上的所述顯影劑層冷卻。所述冷卻裝置將所述顯影劑層的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圖像承載體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充電裝置的下游的部分冷卻。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所述顯影部件是在多個輥子之間伸展的帶。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所述冷卻裝置接觸所述顯影劑層并且對所述冷卻裝置施加電壓。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所述顯影部件是中空的顯影輥,并且所述冷卻裝置設置在所述顯影輥的內部。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與不包括局部加熱顯影劑層位于充電裝置上游的部分的加熱裝置的構造相比,可以在顯影操作期間將顯影劑層的粘度保持得低的同時通過充電操作來更加容易地移動并且聚集顯影劑層中的色調劑。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與當采用不存在冷卻裝置的構造時的顯影劑層相比,已經過加熱裝置加熱的顯影劑層可以在顯影操作期間具有高的粘度,其中所述冷卻裝置對顯影劑層的位于充電裝置下游且位于圖像承載體上游的部分進行冷卻。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與顯影部件是顯影輥的構造相比,允許更加自由地布置諸如充電裝置或冷卻裝置等顯影部件周圍的組件。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與不包括冷卻裝置的構造相比,已經過加熱裝置加熱的顯影劑層在顯影操作期間進一步可靠地具有高粘度,其中所述冷卻裝置對顯影劑層的位于充電裝置下游且位于圖像承載體上游的部分進行冷卻。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與不包括冷卻裝置的構造相比,已經過加熱裝置加熱的顯影劑層在顯影操作期間進一步可靠地具有高粘度,其中所述冷卻裝置對顯影劑層的位于充電裝置下游且位于圖像承載體上游的部分進行冷卻。
將基于以下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的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一變型例的顯影裝置的示意圖;圖5A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二變型例的顯影裝置的示意圖;圖5B是沿著顯影輥的軸線方向截取的冷卻劑循環裝置的構造的示意圖;以及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圖像形成裝置的整體結構首先,將描述圖像形成裝置的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10包括作為圖像承載體實例的鼓形感光體12。在感光體12周圍布置有充電器20、曝光裝置22、顯影裝置100、轉印裝置30、感光體清潔器70等。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采用格柵電暈管充電器作為充電器20,其通過電暈放電對感光體12的表面充電。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采用LED曝光裝置作為曝光裝置22。曝光裝置22根據圖像信息對已經過充電器20充電的感光體12曝光,以在感光體12的表面上形成潛像。注意到曝光裝置22可以是除了 LED曝光裝置之外的其他曝光裝置,諸如為用激光束對感光體12曝光的曝光裝置。顯影裝置100利用液體顯影劑G (參見圖2)將已形成在感光體12上的潛像顯影(可視化)從而在感光體12的表面上形成色調劑圖像,其中液體顯影劑G包含載體液體和分布在載體液體中的色調劑顆粒。下面將進一步詳細地描述顯影裝置100和液體顯影劑G。轉印裝置30是包括鼓形中間轉印體32、中間轉印體清潔器40以及轉印輥34的中間轉印型的裝置。將已形成在感光體12的表面上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中間轉印體32上。轉印輥34將已被轉印在中間轉印體32的表面上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P上。轉印裝置30利用轉印輥34經由中間轉印體32將色調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P上。轉印裝置30可具有除了上述構造之外的其他構造。例如,轉印裝置30可具有包括帶狀中間轉印體(例如參見圖6)的構造,或者可具有直接轉印型的構造,該構造既不包括中間轉印體也不包括中間轉印體清潔器并且利用轉印輥34將色調劑圖像從感光體12直接轉印到記錄介質P上。感光體清潔器70包括第一廢色調劑罐78、接觸感光體12的清潔輥72以及由聚氨酯橡膠制成的清潔刮板74和76。清潔刮板74和76分別接觸清潔輥72和感光體12以便去除液體顯影劑G。所去除的液體顯影劑G被回收在第一廢色調劑罐78中。中間轉印體清潔器40包括第二廢色調劑罐48、接觸中間轉印體32的清潔輥42以及由聚氨酯橡膠制成的清潔刮板44和46。清潔刮板44和46分別接觸清潔輥42和中間轉印體32以便去除液體顯影劑G。將所去除的液體顯影劑G回收在第二廢色調劑罐48中。通過管道14將回收在第二廢色調劑罐48中的液體顯影劑G運送到第一廢色調劑罐78中。在示例性實施例中,中間轉印體清潔輥42和感光體清潔輥72各自為這樣的輥部件其包括表面覆蓋有諸如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或表氯醇橡膠(ECO)等耐油橡膠的諸如不銹鋼芯軸等芯軸。橡膠層的厚度例如處在5至20mm的范圍內。圖像形成裝置10還包括收容諸如紙張等記錄介質P的容器90。沿著傳送路徑K傳送記錄介質P。圖像形成裝置10還包括定影裝置92,該定影裝置92將已轉印在記錄介質P上的色調劑圖像定影到記錄介質P上。這里,定影裝置92可利用定影輥或定影帶進行接觸定影,或利用烘爐、閃光燈等進行非接觸定影。圖像形成處理現在,將描述圖像形成處理。通過未示出的驅動裝置或通過經驅動裝置旋轉而旋轉的其他輥子而使各輥子沿著圖中箭頭所指示的方向旋轉。充電器20對感光體12的表面充電,并且通過曝光裝置22形成基于圖像信息的潛像。顯影裝置100將潛像顯影,從而在感光體12的表面上形成色調劑圖像。當對中間轉印體32的芯軸施加偏置電壓時,將形成在感光體12上的色調劑圖像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體32的表面上。在對轉印輥34施加偏置電壓的情況下,將一次轉印的色調劑圖像二次轉印到記錄介質P上。將轉印有色調劑圖像的記錄介質P傳送到定影裝置92,并且隨后將色調劑圖像定影到記錄介質P上。將定影有色調劑圖像的記錄介質P輸出到未示出的輸出部分上。通過感光體清潔器70去除未被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體32上而殘留在感光體12上的一部分液體顯影劑G。通過中間轉印體清潔器40去除未被二次轉印到記錄介質P上而殘留在中間轉印體32上的一部分液體顯影劑G。當對中間轉印體清潔輥42和感光體清潔輥72各自的芯軸施加偏置電壓時,主要是液體顯影劑G的殘留部分中的色調劑附著到清潔輥42和72上并隨后被去除。其后,主要通過中間轉印體清潔刮板46和感光體清潔刮板76去除液體顯影劑G的殘留部分中的載體液體。根據這種構造,有效地防止色調劑殘留在中間轉印體32和感光體12上。相應地,有效地防止發生由殘留色調劑導致的諸如灰霧等圖像缺陷。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現在參考圖2,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100。如圖2所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100包括供給罐150、顯影輥110以及涂布棍(網紋棍,anilox roller) 120。供給罐150收容液體顯影劑G。供給罐150包括攪拌螺旋槳(未示出),其攪拌液體顯影劑G ;剩余量傳感器(未示出),其檢測液體顯影劑的剩余量;以及濃度傳感器(未示出)其測量液體顯影劑中的色調劑的濃度。當收容在供給罐150中的液體顯影劑G減少到需要補給的量時,未示出的補給裝置對供給罐150補給附加量的液體顯影劑G。涂布輥120設置為使得該涂布輥120的下端部分浸在供給罐150內的液體顯影劑G中。在涂布輥120的表面上雕刻有形成斜線圖案的凹槽。雕刻在涂布輥120的表面上的凹槽可形成除了斜線圖案之外的其他圖案,諸如為角錐圖案或網格圖案。顯影輥110與涂布輥120接觸。顯影輥110包括金屬芯輥112和位于芯輥112表面上的彈性層114。彈性層114是半導電的并且具有IXio5至1Χ1(ΓΩ cm的體積電阻率。對金屬芯輥112施加偏置電壓。涂布輥120與顯影輥110的彈性層114接觸。在顯影輥110的彈性層114與涂布輥120相接觸的層形成部分M處,在顯影輥110上形成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在顯影輥110的彈性層114與感光體12相接觸的部分處形成顯影咬合部分N (顯影部分)。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液體顯影劑G的顯影劑層GT被部分地轉移到感光體12的表面上。未被轉移到感光體12的表面上的液體顯影劑GX (未示出)殘留在顯影輥110上沿顯影輥110的旋轉方向位于顯影咬合部分N下游的一側上。被采用為充電裝置實例的充電器130設置在層形成部分M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在層形成部分M處顯影輥110與設置于顯影輥110外周的涂布輥120相接觸,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顯影輥110與感光體12相接觸。充電器130對位于層形成部分M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顯影劑層GT的表面充電。換句話說,沿顯影輥110的旋轉方向位于感光體12上游的充電器130對顯影劑層GT充電。這里,充電器130將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充電為與顯影劑層GT中的色調劑的極性相同的極性。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充電器130是通過電暈放電來進行充電的電暈管充電器。
加熱器140設置在層形成部分M與充電器130之間,其中層形成部分M設置在顯影輥Iio的外周。加熱器140局部地加熱由層形成部分M形成的顯影劑層GT的一部分(該一部分沿顯影輥110的旋轉方向位于充電器130的上游),以便升高顯影劑層GT的溫度。換句話說,在上游側對由層形成部分形成的顯影劑層GT進行局部加熱意味著不同于位于充電器上游的部分顯影劑層GT,位于充電器下游的部分顯影劑層GT未被加熱。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加熱器140是紅外線(IR)加熱器。簡言之,層形成部分M、加熱器140、充電器130以及顯影咬合部分N沿著顯影輥110的旋轉方向從上游側依次設置在顯影輥110的周圍。液體顯影劑現在,將描述在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所用的液體顯影劑G。液體顯影劑G含有載體液體和分布在載體液體中的色調劑(顆粒)。采用諸如植物油、流體石蠟油或硅油等絕緣液體作為載體液體。在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色調劑(顆粒)的平均粒度為O. 5至5 μ m,并且色調劑以15至35wt%的濃度均勻分布在載體液體中。另外,可對液體顯影劑G適當地添加充電控制劑或分散劑。液體顯影劑G (載體液體)的粘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隨著溫度的降低而上升。
在顯影輥上從液體顯影劑形成顯影劑層以及形成色調劑聚集層接下來,將描述如何在顯影輥110上從液體顯影劑G形成顯影劑層GT以及如何形成色調劑聚集層。通過未示出的驅動裝置沿著圖中所示箭頭方向使將要涉及到的輥子旋轉。在涂布輥120的表面上雕刻有形成斜線圖案的凹槽。對雕刻在涂布輥120的表面上的凹槽再充填收容在供給罐150中的液體顯影劑G。在顯影輥110的層形成部分M處將液體顯影劑G轉移到顯影輥110的表面上,從而在顯影輥110的表面上形成顯影劑層(薄膜層)GT。隨后,顯影劑層GT被加熱器140局部加熱并且溫度升高。隨著顯影劑層GT(液體顯影劑G)的溫度升高,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的粘度下降。在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的溫度高并且顯影劑層GT的粘度低的狀態下,充電器130對顯影劑層GT的表面充電。通過對顯影劑層GT的表面充電,在顯影劑層GT的表面與顯影輥110的表面之間產生電勢差。利用由于電勢差而產生的電場,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中的色調劑(顆粒)通過電泳而移向顯影輥110,然后被壓縮。隨著色調劑移動及被壓縮,在顯影劑層GT的顯影輥100側形成聚集色調劑的層(色調劑聚集層),并且在顯影劑層GT的表面側形成含有可忽略量的色調劑的載體液體層。其中形成有色調劑聚集層和載體液體層的顯影劑層GT進一步朝向顯影咬合部分N移動。由于顯影劑層GT的熱量被外界空氣和顯影輥110帶走,因此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的溫度在顯影劑層GT移動的同時降低,從而使顯影劑層GT冷卻下來。當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的溫度降低時,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的粘度升高。在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具有低溫度和高粘度的狀態下,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將形成在感光體12上的潛像顯影。操作和效果現在,將描述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關操作和效果。當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將形成在感光體12上的潛像顯影時,由于形成色調劑聚集層,因此潛像不大可能或被防止具有諸如為點偏移或灰霧等圖像缺陷。如上所述,在顯影劑層GT被加熱器140局部加熱為具有高溫度和低粘度之后,通過充電器130對顯影劑層GT的表面充電,從而使得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中的色調劑朝向顯影輥110移動并且被壓縮。這樣,形成色調劑聚集層。通過升高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的溫度(通過加熱顯影劑層GT)并且降低顯影劑層GT的粘度,可以更加容易地移動載體液體中的色調劑。為此,與顯影劑層GT的溫度未升高的情況(未加熱顯影劑層GT的情況或粘度高的情況)相比,可更加有效地形成色調劑聚集層。也就是說,通過升高溫度并且降低粘度,可更加有效地減少或防止發生圖像缺陷,結果,可改善圖像質量。在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向顯影咬合部分N移動的同時,隨著外部空氣和顯影輥Iio帶走顯影劑層GT的熱量,顯影劑層GT冷卻下來并且溫度降低。這樣,顯影劑層GT(液體顯影劑G)的粘度升高。在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具有低溫度和高粘度的狀態下,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將形成在感光體12上的潛像顯影。這樣,可防止發生或者不大可能發生這樣的現象即,當在色調劑聚集層尤其具有低粘度的情況下將顯影劑層GT(液體顯影劑G)用于顯影時會發生的現象(諸如圖像上的條紋狀不均勻等現象)。
這里,考慮這樣的比較例即,不局限于在充電器130上游的一側而是也在充電器130下游的一側加熱顯影劑層GT,例如,將顯影輥整個加熱。在比較例中,在顯影輥上高效地形成顯影劑層GT的色調劑聚集層。然而,由于顯影劑層GT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具有高溫度和低粘度,因此更易于發生條紋狀不均勻。另一方面,在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在顯影劑層GT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具有防止發生條紋狀不均勻的粘度的同時,在顯影輥110上形成色調劑聚集層的效率高。如上所述,利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可以實現迄今為止難以同時實現(或者處于折衷關系)的“通過降低粘度而提高形成色調劑聚集層的效率以便改善圖像質量”與“通過在顯影咬合部分處提高粘度(保持高粘度)來改善圖像質量”。此外,利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加熱器140局部地加熱顯影劑層GT。這樣,與例如由供給罐150加熱液體顯影劑G的構造相比,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可進一步節約更多的能量。這里,將液體顯影劑G設計為在從經加熱器140加熱之后所獲得的溫度變化為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所獲得的溫度的情況下,液體顯影劑G的粘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樣,可實現“通過降低粘度而提高形成色調劑聚集層的效率以便改善圖像質量”與“通過在顯影咬合部分處提高(確保)粘度來改善圖像質量”。根據設計液體顯影劑的公知技術來設計能夠在溫度變化小的情況下粘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的顯影劑。例如,可采用在日本專利No. 3007156中所公開的顯影劑設計方法。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現在參考圖3,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200。以相同的附圖標記指代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中相同的組件,并且將不再贅述。如圖3所示,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200包括作為冷卻裝置實例的冷空氣吹送裝置202。冷空氣吹送裝置202向位于充電器130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顯影劑層GT吹送冷卻空氣L。冷空氣吹送裝置202包括裝置主體204,其吸入外界空氣并且將空氣冷卻以形成冷卻空氣L ;以及噴嘴206,其向顯影劑層GT吹送冷卻空氣L。除了冷空氣吹送裝置202之外,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相同,從而不再進行描述。操作和效果現在,將描述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相關操作和效果。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位于充電器130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顯影劑層GT在由外界空氣和顯影輥110帶走熱量的情況下被冷卻,從而使溫度降低。另一方面,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冷空氣吹送裝置202向位于充電器130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顯影劑層GT吹送冷卻空氣L。這樣,將顯影劑層GT更加有效地冷卻下來。在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即使當經加熱器140加熱的顯影劑層GT比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的顯影劑層GT具有更高的溫度和更低的粘度時,也可使得顯影劑層GT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具有高粘度(保持高粘度)。充電器130對顯影劑層GT的表面充電,以允許具有較低粘度的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中的色調劑由于電泳而更加自由地移動。利用此充電操作,可進一步提高形成色調劑聚集層的效率。
此外,在第二實施例中,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的顯影劑層GT比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的顯影劑層GT具有更低的溫度和更高的粘度。也就是說,在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中,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不包括冷空氣吹送裝置202的顯影裝置相比,可進一步防止發生或不大可能發生條紋狀不均勻。此外,由于顯影裝置能夠應對較大的溫度變化,因此顯影劑層GT的粘度可在較大程度上變化而無需準備這樣的顯影劑該顯影劑被設計為在溫差小的情況下顯影劑的粘度在較大程度上變化。在以上描述中,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相比,“通過加熱使溫度升高”與“通過冷卻使溫度降低”兩者更加明顯,但本發明不限于此。可使“通過加熱使溫度升高”與“通過冷卻使溫度降低”中的任一者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相比更加明顯。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變型例現在,將描述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變型例。第一變型例現在參考圖4,將描述根據第一變型例的顯影裝置210。圖4中所示的根據第一變型例的顯影裝置210包括作為冷卻裝置實例的冷卻輥212。冷卻輥212由金屬制成,并且設置為能夠與顯影輥110間隔開或與顯影輥110相接觸。在冷卻輥212面向顯影輥110的部分處,由未示出的驅動機構使冷卻輥212沿著與顯影輥110相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率旋轉。此外,對冷卻輥212施加偏置電壓。偏置電壓的極性為使得色調劑向顯影輥110側移動(偏置電壓具有與充電器130相同的極性)。在此變型例中,冷卻輥212直接接觸顯影劑層GT并且帶走熱量以將顯影劑層GT冷卻。這樣,將顯影劑層GT(液體顯影劑G)有效地冷卻下來。這里,可設置散發冷卻輥212的熱量的散熱裝置。由于對冷卻輥212施加偏置電壓,因此色調劑不會附著于冷卻輥212。另外,對冷卻輥212施加偏置電壓產生形成色調劑進一步聚集的色調劑聚集層的效果。第二變型例現在參考圖5A和圖5B,將描述根據第二變型例的顯影裝置220。圖5A和圖5B中所示的根據第二變型例的顯影裝置220包括圖5B中所示的作為冷卻裝置實例的冷卻劑循環裝置229。冷卻劑循環裝置229包括裝置主體228和兩個金屬管224和226。裝置主體228吸入冷卻劑(此變型例中為水),將冷卻劑冷卻,并且排出冷卻齊U。兩個金屬管224和226允許經裝置主體228冷卻的冷卻劑在其中循環。如圖5A和圖5B所示,顯影輥111的金屬芯輥222在此變型例中為管道(圓筒狀)。兩個管224和226沿著軸線設置成使得管224和226在充電器130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部分處接觸芯輥222的內周表面并且在該內周表面上滑動。經過管224和226循環的冷卻劑局部地冷卻顯影輥111,從而將顯影劑層GT冷卻下來。由于管224和226接觸顯影輥111的芯輥222的內周表面以將顯影輥111冷卻,因此將形成在顯影輥111上的顯影劑層GT (液體顯影劑G)(其與顯影輥111相接觸)有效地冷卻下來。這里,管224可設置為在面向顯影咬合部分N的部分處接觸芯輥222的內周表面,以便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進一步有效地冷卻液體顯影劑G從而降低粘度。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現在參考圖6,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300。以相同的附圖標記指代與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相同的組件,并且將不再贅述。如圖6所示,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300包括驅動輥302,其由未示出的驅動裝置旋轉;張緊輥304 ;以及顯影帶308,其在驅動輥302與張緊輥304之間伸展。顯影帶308由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輥110的彈性層114 (參見圖2)相同的材料制成。對均由金屬制成的驅動輥302和張緊輥304分別施加偏置電壓。對雕刻在涂布輥120的表面上的凹槽再充填收容在供給罐150中的液體顯影劑G,并且在層形成部分M處將液體顯影劑G轉移到顯影帶308上。這樣,在顯影帶308的表面上形成液體顯影劑G的顯影劑層GT。然后,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將形成在感光體12上的潛像顯影。充電器130設置在層形成部分M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在層形成部分M處顯影帶308與涂布輥120相接觸,在顯影咬合部分N處顯影帶308與感光體12相接觸。充電器130對位于層形成部分M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顯影劑層GT的表面充電。顯影裝置300還包括冷空氣吹送裝置202,該冷空氣吹送裝置202向位于充電器130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顯影劑層GT吹送冷卻空氣L (此處的冷空氣吹送裝置202與圖3中所示的冷空氣吹送裝置202相同)。操作和效果在顯影劑層GT被加熱器140局部加熱為具有高溫度和低粘度之后,可以更加容易地移動載體液體中的色調劑。這樣,與不加熱顯影劑層GT的情況(顯影劑層GT的粘度高的情況)相比,可更加有效地形成色調劑聚集層。此外,由于冷空氣吹送裝置202向位于充電器130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顯影劑層GT吹送冷卻空氣L,因此顯影劑層GT被有效地冷卻并且粘度降低。這樣,可防止發生或不大可能發生條紋狀不均勻。在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采用呈帶狀部件的顯影帶308作為顯影部件。結果,可以更加自由地設置(設計)在顯影部件(顯影帶308)周圍布置的各組件,諸如為加熱器140、充電器130以及冷空氣吹送裝置202的噴嘴206等(例如,將圖3和圖6中的布置相互比較)。在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采用冷空氣吹送裝置202 (參見圖3)作為冷卻裝置的實例,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作為另一種選擇,可采用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一變型例的冷卻輥212 (參見圖4)或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二變型例的冷卻劑循環裝置229 (參見圖5)。反之,對于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裝置100 (參見圖2)的構造而言,可采用不包括冷卻裝置的構造。即使當顯影裝置300不包括冷卻裝置時,也可通過采用顯影帶308作為顯影部件來容易地確保充電器130與顯影咬合部分N之間的距離以冷卻顯影劑層GT。其他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例如,可一起安裝多個冷卻裝置。例如,可安裝兩個冷卻裝置,諸如為冷空氣吹送裝置212 (參見圖3和圖6)和冷卻劑循環裝置229 (參見圖5)。如果確保提供用于設置下述這些裝置的空間,則可設置冷卻劑循環裝置229和冷卻輥212。確保提供用于設置這些裝置的空間在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帶308 (參見圖6)的構造中比在顯影輥110 (參見圖2)的構造中更加容易。此外,可采用除了加熱器140之外的其他裝置作為加熱裝置。例如,用于冷卻顯影劑層GT的冷空氣吹送裝置可吹送熱空氣(熱空氣吹送裝置)。作為另一種選擇,可使用被加熱之后的冷卻輥(加熱輥)。反之,冷卻劑循環裝置可允許熱液體在管道中流過(熱液體裝置)。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采用涂布輥(網紋輥)120作為在顯影部件(顯影輥110和111以及顯影帶308)中的形成顯影劑層GT的層形成裝置的實例。然而,本發明不限于此。可由除了顯影部件(顯影輥110和111以及顯影帶308)之外的其他裝置來形成顯影劑層GT0例如,可采用諸如狹縫式模頭等涂布液體顯影劑的涂布裝置來在顯影部件(顯影輥110和111以及顯影帶308)上形成顯影劑層GT。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采用電暈管充電器作為充電器130,即充電裝置的實例,但本發明不限于此。充電裝置可以是除了電暈管充電器之外的其他裝置。例如,充電裝置可以是格柵電暈管充電器。作為代替,可采用諸如針狀電極或管腳陣列充電器等公知的充電器(充電裝置)。當將常溫時具有高粘度的液體顯影劑用于提高液體顯影劑的粘著性時,可能由于液體顯影劑具有低的流動性而難以形成顯影劑層GT。在這種情況下,可升高供給罐150中的液體顯影劑的溫度(可將液體顯影劑預熱),從而使液體顯影劑具有易于形成顯影劑層的粘度。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和變型例中,利用單色的液體顯影劑G在記錄介質P上形成圖像。然而,本發明不限于此。可利用多種顏色的液體顯影劑G在記錄介質P上形成圖像。例如,可采用這樣的圖像形成裝置其具有布置有根據任意示例性實施例和變型例的多個顯影裝置的構造。此外,毋庸置疑的是本發明可在不背離發明主旨的范圍內以各種方式來實施。出于示例和說明的目的提供了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述說明。其意圖不在于窮舉或將本發明限制為所公開的確切形式。顯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許多修改和變型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說明示例性實施例是為了最佳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其他人員能夠理解各種實施例的發明和適合于特定預期應用的各種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內容來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顯影部件,其在旋轉的同時向圖像承載體供給液體顯影劑,并且利用所述液體顯影劑將形成在所述圖像承載體上的潛像顯影; 層形成裝置,其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顯影劑層,所述顯影劑層是由所述液體顯影劑形成的層; 充電裝置,其對由所述層形成裝置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顯影劑層充電,所述充電裝置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圖像承載體的上游;以及 加熱裝置,其對由所述層形成裝置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顯影劑層加熱, 其中,所述加熱裝置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充電裝置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層形成裝置的下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還包括 冷卻裝置,其將所述顯影部件上的所述顯影劑層冷卻, 其中,所述冷卻裝置將所述顯影劑層的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圖像承載體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充電裝置的下游的部分冷卻。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顯影部件是在多個輥子之間伸展的帶。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冷卻裝置接觸所述顯影劑層并且對所述冷卻裝置施加電壓。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顯影部件是中空的顯影輥,并且 所述冷卻裝置設置在所述顯影輥的內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顯影部件,其在旋轉的同時向圖像承載體供給液體顯影劑并且利用所述液體顯影劑將形成在所述圖像承載體上的潛像顯影;層形成裝置,其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顯影劑層,所述顯影劑層是由所述液體顯影劑形成的層;充電裝置,其對由所述層形成裝置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顯影劑層充電,所述充電裝置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圖像承載體的上游;以及加熱裝置,其對由所述層形成裝置在所述顯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顯影劑層加熱。所述加熱裝置沿所述顯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所述充電裝置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層形成裝置的下游。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3034095SQ20121014162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7日
發明者辰浦智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