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提高線路板成型后返工綠油曝光手工對位精度和效率的輔助定位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業界在制作線路板因外觀異常單SET綠油返工時,要對所印綠油進行曝光顯影,以達到影像轉移的目的,從而將需要裸露的pad顯現出來。對于曝光設備來說,目前業界還存有相當比例的手動曝光機,這類設備因成本低深受線路板廠家的喜愛。在操作手動曝光機的時候,需要使用雙面膠紙手工將菲林和線路板板上的圖形對準并固定住,然后將線路板送入曝光機進行曝光。采用這種對位方法對位,對位的精度受到 操作人員的經驗、技術以及情緒影響,特別是鑼板后的綠油返工板,采用這種對位方法的操作難度大、對位精度低、效率低下且線路板品質不穩定,尤其是由新操作人員操作時,以上缺點將尤為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位工具,其可以降低返工板曝光手工對位的操作難度,提高手工對位的精度和效率的定位工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所述定位工具包括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所述第一圓柱體和所述第二圓柱體垂直連接,且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圓柱體的底部邊緣為直角。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圓柱體的頂部邊緣為倒角。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倒角的角度為3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為3. 175mm。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為6mm,厚度為O. 1mm。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可以降低返工板曝光手工對位的操作難度,大大提高手工對位的精度和效率,最終實現綠油手動曝光的優點最大化,缺點最小化。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一較佳實施例的切面結構圖;[0014]圖2是圖I所示定位工具用于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所述定位工具包括第一圓柱體I和第二圓柱體2,且所述第一圓柱體I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直徑。所述第一圓柱體I和所述第二圓柱體2均為不銹鋼材質,兩者的中軸線重合,所述定位工具的結構從切面圖上看來為“T”形,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圓柱體I和所述第二圓柱體2垂直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圓柱體I為帽體結構,其頂部邊緣為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為 3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圓柱體I的直徑優選為6mm,厚度優選為O. 1mm。所述第二圓柱體2為釘體結構,其底部邊緣為直角,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直徑優選為3. 175mm,長度為優選的。其中,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底端制作直角的設計旨在提高對位精度,同時可將第二面菲林連同線路板套在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另一端不脫落,從而提高作業的效率,詳細如下所述。請參閱圖2,當所述定位工具用于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時,其具體步驟操作如下I、在第一菲林3和第二菲林4的四角根據板面定位孔位置利用沖孔機沖出四個直徑為3. 175mm的圓孔6,也就是說,沖出的圓孔6的直徑等于第二圓柱體2的直徑;2、將定位工具從第一菲林3的反面插入四角的圓孔6內,第一圓柱體I露出在圓孔6的外面,第二圓柱體2在圓孔6內,用單面膠將第一圓柱體I固定在第一菲林3上;3、利用線路板5的四角各有一個直徑也為3. 175_的定位孔9,將第二圓柱體2套入定位孔9,定位孔9與第一菲林3和第二菲林4四角的圓孔6的位置對應、大小匹配;4、將第二菲林4四角的正面套在第二圓柱體2上,優選的第二圓柱體2的底端保持與第二菲林4的菲林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即第二圓柱體2的厚度和線路板5的厚度相匹配;5、將第二菲林4的正面用雙面膠與線路板5相粘結,此步的目的是保證在第一塊線路板菲林曝光時不走位,可在第二塊線路板曝光時撕下;6、在第一菲林3和第二菲林4的反面的四個邊緣分別貼上雙面膠紙7,兩面對位完成后,將線路板5按照第一圓柱體I貼著玻璃臺面的方式送入手動曝光機抽真空曝光;7、第一塊線路板菲林曝光完成,機臺無真空的狀態下,第一菲林3和第二菲林4因為反面貼有雙面膠7,因此將分別粘留在曝光機的Mayla框和玻璃臺面上,撕下第二菲林4與線路板5粘連的雙面膠8,此時分別粘留在Mayla框和玻璃臺面上的第一菲林3和第二菲林4上下配套對齊,整體像一個模具一樣;8、將分別粘留在Mayla和玻璃臺面上的第一菲林3和第二菲林4用單面膠從邊緣固定住,確保第一菲林3和第二菲林4不移位;[0028]9、從第二塊線路板開始,按照線路板線路走向與菲林匹配的原則,可直接將線路板壓入第二圓柱體2內,直接進入手動曝光機曝光。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的有益效果是I、結構簡單,制作方便;2、采用此定位工具定位,只需要一次手工對位,從而提高了返工板手工對位的效率,降低了作業的難度;3、此定位工具和返工板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大大提高了曝光手工對位的精度;4、此定位工具不會傷害到綠油板面,可保證線路板的外觀美觀;5、促使曝光吸真空良好,防止曝光不良。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可以降低返工板曝光手工對位的操作難度,大大提高手工對位的精度和效率,最終實現綠油手動曝光的優點最大化,缺點最小化。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具包括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所述第一圓柱體和所述第二圓柱體垂直連接,且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底部邊緣為直角。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柱體的頂部邊緣為倒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的角度為30°。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為3.175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為6mm,厚度為 O. Imm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所述定位工具包括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所述第一圓柱體和所述第二圓柱體垂直連接,且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本實用新型的返工線路板綠油曝光對位的定位工具可以降低返工板曝光手工對位的操作難度,大大提高手工對位的精度和效率,最終實現綠油手動曝光的優點最大化,缺點最小化。
文檔編號G03F7/20GK202693996SQ20122039777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冉彥祥, 孟昭光 申請人:東莞市五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