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光纜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裝配的光纖接頭,主要應用在入戶光纖/光纜末端。
背景技術:
光纖是當今信息傳輸的主要通路,也是網絡連接的基本要素。光纖到戶,光網絡進用戶終端是目前網絡提速的先決條件。通常光纖入戶以后,需要預留接口,以備跟設備間用光纖跳線連接。目前已有的此類產品,相同接口型號的,多是采用預埋光纖的方式實現光纖對接。由于預埋光纖需要增加長度尺寸,所以外形尺寸會加長(通常多在60mm或以上長度)。當接頭安裝到86*86mm的標準墻盒里,尾部光纜會被墻盒限制不能正常盤繞(通常光纜的盤繞半徑不能小于30_),光纜彎曲半徑過小,導致光能量損失,甚至光纖移位,不通光,光不能正常穿到室內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快速在現場裝配并安裝在墻盒里的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包括插芯組件、套置在插芯組件上的內框套、光纜線槽以及內置于光纜線槽內的導向槽,所述插芯組件為短尾柄結構,所述導向槽采用單一續子結構,該槽的插入端為便于光纖插入的喇叭口結構。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光纜線槽上一體化的設有與插芯組件連接的聯接器。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連接頭還包括一套裝在內框套上的外框套,該外框套的側邊設有防滑凹槽。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光纜線槽的末端設有光纜壓緊螺孔,壓緊螺絲配合該螺孔通過光纜夾子固定光纜,所述插芯組件與壓緊螺孔之間預留有光纖彎曲空間。本方案以光纖直通方式減小接頭的外形尺寸,同時在光纖通道上預置匹配油,修整切割后的光纖端面,解決了光纖端面由于切割不平整而不能有效跟外接光纖對接的技術難題;同時,接頭的總長度縮短到38mm以下,解決了在86*86mm標準墻盒里安裝接頭后,尾部光纜可以在墻盒里自由盤繞。避免了由于接頭過長,尾部光纜彎曲半徑過小,影響接頭的正常連接;此外,光纖經過端面切割后直接穿入接頭,與外接的連接頭直接對接,比預埋光纖型接頭少一個接點,減少了連接頭在連接時的光能量損失,且可以直接觀察到光纖穿入到預定位置,保證墻內光纖跟外接光纖的接通。
圖1為現有技術的連接頭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頭結構示意圖;[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頭結構爆炸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頭使用過程中的結構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皮線光纜的結構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外框套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一種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他包括插芯組件1、套置在插芯組件上的內框套7、光纜線槽2以及內置于光纜線槽內的導向槽3,所述插芯組件I為短尾柄結構,所述導向槽2采用單一續子結構,該槽的插入端為便于光纖插入的喇叭口結構。結合圖1和2敘述如下,傳統的連接頭采用止動環10和光纜線槽2做為獨立的部件組裝,插芯組件I較長,為使光纖能穿入,一般內置多段續子支撐。其外形較大,在一些安裝空間較小的地方無法使用。而本實用新型采用緊湊的結構,與傳統的連接器相比,精簡了產品的結構,使整體尺寸偏小,更便于組裝和操作。插芯組件I與導向槽2 :插芯組件I在設計上,采用短尾柄設計。傳統的插芯組件I內部采用多段續子支撐導向。本設計的導向槽采用單一續子結構,同時在插入端采用喇叭口設計,便于裸光纖的插入。插芯組件I和導向槽2組裝后的長度比傳統的設計減少,利于光纖的快速插入,減少了光纖插入過程中的端面磨損。光纜線槽2 :傳統的聯接器采用止動環10和光纜線槽作為兩個部件壓接組裝,本新實用新型采用一體化的設計。本設計既縮短了產品的尺寸,同時減少了產品組裝的工序,避免了傳統組裝工序造成的壓接不良,抗拉力不夠的問題。外框套6 :如圖6所示,本設計的外框套的長度較短,既能與通用適配器適用的設計,同時在側邊增加了幾道凹槽61,起到抽出連接器防滑作用。本實用新型的快速連接頭采用預彎曲設計。光纖插入快接頭的前端并露出,光纜線槽2的末端設有光纜壓緊螺孔,壓緊螺絲4配合該螺孔通過光纜夾子5固定光纜,所述插芯組件與壓緊螺孔之間預留有光纖彎曲空間92,如圖4所示。當前端與其他連接頭連接時,光纖可稍微往后彎曲,從而起到保護光纖端面不被硬性碰傷。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因為采用了緊湊型的結構設計,簡化了內部結構,使產品在施工安裝上更方便。具體的操作步驟A、按接頭實際需要的長度開剝光纜9外皮91、光纖涂覆92,預留需要插入光纖93長度,切斷多余光纖,如圖5所示。B、將制備好的光纖93沿導向槽孔穿入,直至光纖93露出約0. 3mm。C、待光纖93插入到位以后,用小板手旋緊線槽后側面的壓緊螺釘4,壓緊光纜外皮91。D、將預先穿入到光纜的橡膠尾套8套在接頭的尾部。E、將外框套6套入接頭正常位置。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包括插芯組件、套置在插芯組件上的內框套、光纜線槽以及內置于光纜線槽內的導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組件為短尾柄結構,所述導向槽采用單一續子結構,該槽的插入端為便于光纖插入的喇叭口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纜線槽上一體化的設有與插芯組件連接的聯接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頭還包括一套裝在內框套上的外框套,該外框套的側邊設有防滑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纜線槽的末端設有光纜壓緊螺孔,壓緊螺絲配合該螺孔通過光纜夾子固定光纜,所述插芯組件與壓緊螺孔之間預留有光纖彎曲空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纖直通SC型光纖光纜連接頭,包括插芯組件、套置在插芯組件上的內框套、光纜線槽以及內置于光纜線槽內的導向槽,所述插芯組件為短尾柄結構,所述導向槽采用單一續子結構,該槽的插入端為便于光纖插入的喇叭口結構,纜線槽上一體化的設有與插芯組件連接的聯接器。本方案以光纖直通方式減小接頭的外形尺寸,光纖經過端面切割后直接穿入接頭,與外接的連接頭直接對接,比預埋光纖型接頭少一個接點,減少了連接頭在連接時的光能量損失,且可以直接觀察到光纖穿入到預定位置,保證墻內光纖跟外接光纖的接通。
文檔編號G02B6/36GK202837600SQ2012204960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徐秋霜, 王小明 申請人: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