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05017閱讀:365來源:國知局
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晶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上設置有第一光間隙物,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上設置有襯墊,所述襯墊與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對應,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上還設置有TFT,所述TFT設置有垂直相交的多條掃描線和多條數據線;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上還設置有第二光間隙物和第三光間隙物,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有效避免掃描線邊緣區域出現漏光的現象,提高了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顯示效果。
【專利說明】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尤其涉及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顯示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已經無法或缺,顯示器的類型包括CRT (Cathode RayTube,陰極射線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TFT-LCD (Thin Film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體管液晶顯不器)、PDP (Plasma DisplayPanel,等離子)等,目前市面上顯示器絕大多數為TFT-1XD類型。
[0003]TFT-1XD顯示器主要是由對立設置的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組成,陣列基板經過陣列工藝在基板上形成電路矩陣(掃描線、數據線等)等,彩膜基板經過彩色濾光片工藝在基板上形成黑色矩陣及紅綠藍相間的彩膜,然后通過對組工藝將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對組貼合,并在兩片基板間滴上液晶,涂上封框膠然后對盒,再經過后續模組工序就形成了成品(例如,TFT-1XD電視、顯示器等)。
[0004]然而,隨著TFT-1XD顯示器尺寸越來越大(一般在32寸以上),在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對組的過程中,處于對組上方的基板容易發生彎曲形變,使得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對位發生偏移,造成遮擋掃描線邊緣區域的黑色矩陣的位置也發生偏移,不再遮擋掃描線邊緣區域,導致掃描線邊緣區域出現漏光的現象,嚴重影響了 TFT-LCD顯示器的顯示效果。
[0005]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主要目的為提供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旨在實現有效避免掃描線邊緣區域出現漏光的現象,提高了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顯示效果。。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液晶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上設置有第一光間隙物,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上設置有襯墊,所述襯墊與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對應,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上還設置有TFT,所述TFT設置有垂直相交的多條掃描線和多條數據線,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上還設置有第二光間隙物和第三光間隙物,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
[0008]優選地,所述第三間隙物遠離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間隙。
[0009]優選地,所述第三間隙物靠近所述TFT的一側與所述TFT具有間隙。
[0010]優選地,所述第一間隙物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與所述第三間隙物的厚度相同。
[0011 ] 優選地,所述第一基板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為陣列基板,所述TFT包括位于陣列基板朝向彩膜基板一側的柵絕緣層、有源層、鈍化層,所述襯墊包括所述形成的柵絕緣層、有源層或鈍化層材料中的單層或多層。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基板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為陣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朝所述陣列基板的一側設置有黑色矩陣、設置于黑色矩陣之間的色阻及覆蓋所述色阻和所述黑色矩陣的公用電極,所述第一間隙物、所述第二間隙物及所述第三間隙物設置在所述公用電極上。
[0013]優選地,所述第一基板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為陣列基板,所述多條掃描線和所述多條數據線圍成多個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與TFT的漏極相連的像素電極。
[0014]本發明進一步提出一種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
[0015]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光間隙物、第二光間隙物及第三間隙物;
[0016]提供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依次形成TFT的柵極、柵絕緣層、有源層、源極/漏極金屬層、鈍化層,同時,在對應第一光間隙物處形成襯墊,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
[0017]在鈍化層內形成接觸孔,在鈍化層上形成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通過接觸孔和漏極金屬層電連接;
[0018]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灌注液晶層,并貼合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形成液晶面板。
[0019]優選地,所述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光間隙物、第二光間隙物及第三間隙物的步驟包括:
[0020]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沉積并蝕刻出黑色矩陣,在所述黑色矩陣之間的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色阻;
[0021]形成覆蓋所述色阻和所述黑色矩陣的公用電極;
[0022]在所述公用電極上形成第一間隙物、第二間隙物和第三間隙物。
[0023]優選地,所述第一間隙物、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同步形成,所述第一間隙物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與所述第三間隙物的厚度相同。
[0024]相對現有技術,本發明在TFT沿掃描線方向的兩側,設置有第二間隙物和第三間隙物,在所述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之間形成一個凹槽,將TFT卡持在這個凹槽內,不容易發生偏移,進而避免由于液晶面板尺寸較大,第二基板和第一基板的對位發生偏移,而造成掃描線邊緣區域出現漏光的現象,提高液晶面板的顯示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發明液晶面板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發明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0027]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0028]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29]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面板,參照圖1,在一實施例中,該液晶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所述第一基板10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的一側上設置有第一光間隙物(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基板20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的一側上設置有襯墊(圖中未示出),所述襯墊與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對應,所述第二基板20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的一側上還設置有TFT201,所述TFT201設置有垂直相交的多條掃描線和多條數據線(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基板10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的一側上還設置有第二光間隙物101和第三光間隙物102,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與所述TFT201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與所述TFT201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
[003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為彩膜基板10,所述第二基板20為陣列基板20,所述液晶面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彩膜基板10和所述陣列基板20之間的液晶層;在所述彩膜基板10上設置有黑色矩陣103、設置于黑色矩陣103之間的色阻104、覆蓋于色阻104和黑色矩陣103上的公用電極105,所述第一間隙物、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形成于所述公用電極105上。
[0031]所述陣列基板20上形成有多條掃描線和多條數據線,所述掃描線和所述數據線垂直相交,在所述多條掃描線和所述多條數據線相交位置處形成有TFT201,所述多條掃描線和所述多條數據線圍成多個像素單元(圖中未示出),每個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與TFT201漏極202相連的像素電極20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TFT201為底柵結構,所述TFT201包括依次位于陣列基板20上的柵極203(掃描線)、柵絕緣層204、有源層205、源極206、漏極203及鈍化層207 ;所述漏極202與所述像素電極208相連的位置設置一接觸孔209,用于將所述鈍化層207打斷,以使所述像素電極208能與所述漏極202連接。所述陣列基板20上還形成有位于柵絕緣層204上的襯墊,所述襯墊的位置與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0上的第一光間隙物相對應,且所述襯墊與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接觸。所述襯墊與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0上的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配合,用于支持液晶面板在不受外力下的第一盒厚。
[0032]所述液晶面板包括顯示區域和非顯示區域(圖中未示出),所述黑色矩陣103用于遮擋所述非顯示區域,例如,將所述TFT201遮擋;所述色阻104與所述陣列基板20上的像素單元一一對應,所述色阻104包括紅色阻、綠色阻及藍色阻(圖中未一一示出),與相應的像素單元相互配合形成所要顯示的顏色;所述公用電極105和所述像素電極208均為透明電極,所述液晶層,即位于所述公用電極105和所述像素電極208之間。在液晶顯示面板顯示過程中,所述公用電極105上加載有公共電壓、各個像素單元的像素電極208上加載有相應的像素電壓,所述公用電極105和所述像素電極208相配合控制位于所述公用電極105和所述像素電極208之間的液晶分子的偏轉,以形成所要顯示的顏色。
[0033]為了提高所述公用電極105和所述像素電極208的導電性,所述像素電極208和所述公用電極105的材料為氧化銦錫(ITO),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像素電極208和所述公用電極105的材料也還可以是其他導電材料。
[0034]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與所述TFT201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與所述TFT201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即,所述第一光間隙物和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與TFT201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兩側分別相對應,且所述TFT201處在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之間;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0上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相對彩膜基板10凸出,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構成一個凹槽,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將所述TFT201卡持在所述凹槽內。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遠離所述彩膜基板10的一端與所述陣列基板20具有間隙,當液晶面板受到外力按壓發生變形,或者,由于液晶面板自身尺寸過大導致基板變形時,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及/或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分別與所述陣列基板20相配合,用于支撐液晶面板的第二盒厚。
[0035]在本實施例在TFT201沿掃描線方向的兩側,設置有第二光間隙物101和第三光間隙物102,在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之間形成一個凹槽,將TFT201卡持在這個凹槽內,不容易發生偏移,進而避免由于液晶面板尺寸較大,陣列基板20和彩膜基板10的對位發生偏移而造成掃描線邊緣區域出現漏光的現象,提高液晶面板的顯示效果。
[0036]進一步地,為了節約工藝,加快液晶面板的制作過程,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同步形成,且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與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的厚度相同,即,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遠離所述彩膜基板10的一端到所述陣列基板20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遠離所述彩膜基板10的一端到所述陣列基板20的距離,但本發明不僅限于此。為了更加節約工藝,加快液晶面板的制作過程,所述第一間隙物、第二光間隙物101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102同步形成。所述第一間隙物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光間隙物101的厚度,但本發明不僅限于此。
[0037]進一步地,為了節約工藝,所述襯墊包括所述形成的柵絕緣層204、有源層205或鈍化層207材料中的單層或多層。即,所述襯墊與所述形成的柵絕緣層204、有源層205或鈍化層207材料中的單層或多層同步形成。
[0038]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所述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9]步驟S11,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光間隙物、第二光間隙物及第三間隙物;
[0040]步驟S12,提供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依次形成TFT的柵極、柵絕緣層、有源層、源極/漏極金屬層、鈍化層,同時,在對應第一光間隙物處形成襯墊,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
[0041]步驟S13,在鈍化層內形成接觸孔,在鈍化層上形成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通過接觸孔和漏極金屬層電連接。
[0042]步驟S14,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灌注液晶層,并貼合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形成液晶面板。
[0043]在本實施例中,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沉積并蝕刻出黑色矩陣,在所述黑色矩陣之間的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色阻,所述色阻包括但不限于紅色阻、綠色阻和藍色阻;形成覆蓋所述色阻和所述黑色矩陣的公用電極,在所述公用電極上形成第一間隙物、第二間隙物和第三間隙物;提供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依次形成TFT的柵極、柵絕緣層、有源層、源極/漏極金屬層、鈍化層,同時,在對應第一光間隙物處形成襯墊,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在鈍化層內形成接觸孔,在鈍化層上形成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通過接觸孔和漏極金屬層電連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按上述步驟制作完成后,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灌注液晶層,并貼合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以形成液晶面板。
[0044]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有多條掃描線和多條數據線,所述掃描線和所述數據線垂直相交,在所述多條掃描線和所述多條數據線相交位置處形成有TFT,所述多條掃描線和所述多條數據線圍成多個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與TFT漏極相連的像素電極。在本實施例中,所述TFT為底柵結構,所述TFT包括依次位于第二基板上的柵極、柵絕緣層、有源層、源極、漏極、鈍化層;所述漏極與所述像素電極相連的位置設置一接觸孔,用于將所述鈍化層打斷,以使所述像素電極能與所述漏極連接。所述第二基板上還形成有位于柵絕緣層上的襯墊,所述襯墊的位置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光間隙物相對應,且所述襯墊與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接觸。所述襯墊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配合,用于支持液晶面板在不受外力下的第一盒厚。
[0045]所述液晶面板包括顯示區域和非顯示區域,所述黑色矩陣用于遮擋所述非顯示區域,例如,將所述TFT遮擋;所述色阻與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像素單元一一對應,所述色阻包括紅色阻、綠色阻及藍色阻,與相應的像素單元相互配合形成所要顯示的顏色;所述公共電極和所述像素電極均為透明電極,所述液晶層,即位于所述公用電極和所述像素電極之間。在液晶顯示面板顯示過程中,所述公共電極上加載有公共電壓、各個像素單元的像素電極上加載有相應的像素電壓,所述公共電極和所述像素電極相配合控制位于所述公共電極和所述像素電極之間的液晶分子的偏轉,以形成所要顯示的顏色。
[0046]為了提高所述公用電極和所述像素電極的導電性,所述像素電極和所述公共電極的材料為氧化銦錫(ITO),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像素電極和所述公共電極的材料也還可以是其他導電材料。
[0047]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即,所述第一光間隙物和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兩側分別相對應,且所述TFT處在所述第二光間隙物和所述第三光間隙物之間;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相對第一基板凸出,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所述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構成一個凹槽,所述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將所述TFT卡持在所述凹槽內。所述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遠離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間隙,當液晶面板受到外力按壓發生變形,或者,由于液晶面板自身尺寸過大導致基板變形時,所述第二間隙物及/或所述第三間隙物分別與所述第二基板相配合,用于支撐液晶面板的第二盒厚。
[0048]在本實施例在TFT沿掃描線方向的兩側,設置有第二間隙物和第三間隙物,在所述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之間形成一個凹槽,將TFT卡持在這個凹槽內,不容易發生偏移,進而避免由于液晶面板尺寸較大,第二基板和第一基板的對位發生偏移而造成掃描線邊緣區域出現漏光的現象,提高液晶面板的顯示效果。
[0049]進一步地,為了節約工藝,加快液晶面板的制作過程,所述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同步形成,且所述第二間隙物與所述第三間隙物的厚度相同,即,所述第二間隙物遠離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到所述第二基板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三間隙物遠離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到所述第二基板的距離,但本發明不僅限于此。為了更加節約工藝,加快液晶面板的制作過程,所述第一間隙物、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同步形成。所述第一間隙物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但本發明不僅限于此。
[0050]進一步地,為了節約工藝,所述襯墊包括所述形成的柵絕緣層、有源層或鈍化層材料中的單層或多層。即,所述襯墊與所述形成的柵絕緣層、有源層或鈍化層材料中的單層或多層同步形成。
[005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上設置有第一光間隙物,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上設置有襯墊,所述襯墊與所述第一光間隙物相對應,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上還設置有TFT,所述TFT設置有垂直相交的多條掃描線和多條數據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上還設置有第二光間隙物和第三光間隙物,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間隙物遠離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間隙物靠近所述TFT的一側與所述TFT具有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間隙物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與所述第三間隙物的厚度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為陣列基板,所述TFT包括位于陣列基板朝向彩膜基板一側的柵絕緣層、有源層、鈍化層,所述襯墊包括所述形成的柵絕緣層、有源層或鈍化層材料中的單層或多層。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為陣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朝所述陣列基板的一側設置有黑色矩陣、設置于黑色矩陣之間的色阻及覆蓋所述色阻和所述黑色矩陣的公用電極,所述第一間隙物、所述第二間隙物及所述第三間隙物設置在所述公用電極上。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為陣列基板,所述多條掃描線和所述多條數據線圍成多個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與TFT的漏極相連的像素電極。
8.一種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光間隙物、第二光間隙物及第三間隙物; 提供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依次形成TFT的柵極、柵絕緣層、有源層、源極/漏極金屬層、鈍化層,同時,在對應第一光間隙物處形成襯墊,所述第二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一側相對應,所述第三間隙物與所述TFT沿所述掃描線方向的另一側相對應; 在鈍化層內形成接觸孔,在鈍化層上形成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通過接觸孔和漏極金屬層電連接; 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灌注液晶層,并貼合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形成液晶面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光間隙物、第二光間隙物及第三間隙物的步驟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沉積并蝕刻出黑色矩陣,在所述黑色矩陣之間的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色阻; 形成覆蓋所述色阻和所述黑色矩陣的公用電極;在所述公用電極上形成第一間隙物、第二間隙物和第三間隙物。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間隙物、第二間隙物和所述第三間隙物同步形成,所述第一間隙物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所述第二間隙物的厚度與所述第三間隙物的厚度相同。
【文檔編號】G02F1/1333GK103728763SQ20131075057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1日
【發明者】呂啟標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