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lcm模組裝配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LCM裝配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包括有機架,機架上按裝配工序順序依次設有LCM模組上料裝置、送料自動校正裝置、貼ACF膜裝置、IC預壓合裝配裝置、LCM模組壓合裝置、LCM模組下料裝置,機架上設有在各個裝配工序之間進行物料傳輸的物料傳輸系統,本發明能夠自動完成LCM模組整個裝配過程,實現智能化裝配,裝配精度高,工序間能夠自動上下料,不僅改善了作業員勞動條件,而且機器作業每一個動作至始至終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生產裝配效率,同時由于節省了作業員人數,亦大大降低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嚴格保證產品質量高質穩定。
【專利說明】智能LCM模組裝配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LCM裝配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智能LCM模組裝配機。
【背景技術】:
[0002] LCMOXD Module)即IXD顯示模組、液晶模塊,是指將液晶顯示器件、連接件、控制 與驅動等外圍電路、PCB電路板、背光源、結構件等裝配在一起的組件。
[0003] LCM模組在裝配時,都需要先在玻璃基板表面貼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異方性導電膠膜)并進行預壓貼合,然后裝上控制1C并進行預壓貼合,最后將1C與 LCM模組進行正式壓緊貼合形成成品,但是目前沒有能夠自動裝配LCM模組的設備,LCM模 組裝配過程中的貼ACF膜、安裝1C并預壓貼合、1C正式壓緊貼合等工序都是分開在不同 的設備上進行,每道工序都采用人工上料、人工取料模式,由于LCM模組裝配屬于高精度裝 配,人工上料取料動作不一致,很難保證模組的裝配精度,裝配效率很低,同時裝配的材料 屬于易損壞品,人工的裝配很容易對產品造成劃傷,在與產品接觸過程中,會把污染物移接 到產品上,這對產品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完成LCM模組 整個裝配過程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 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包括有機架,機架上按裝配工序順序依次設有LCM模組上料 裝置、送料自動校正裝置、貼ACF膜裝置、1C預壓合裝配裝置、LCM模組壓合裝置、LCM模組 下料裝置,機架上設有在各個裝配工序之間進行物料傳輸的物料傳輸系統。
[0007] 所述物料傳輸系統包括有將LCM模組從LCM模組上料裝置移送到送料自動校正裝 置上然后再移送到貼ACF膜裝置上的第一物料傳輸機構、將LCM模組從貼ACF膜裝置移送 到1C預壓合裝配裝置上的第二物料傳輸機構、將LCM模組從1C預壓合裝配裝置移送到LCM 模組壓合裝置上的第三物料傳輸機構。
[0008] 所述送料自動校正裝置包括有校正底座,校正底座上固定有用于承放物料的物料 承放臺板,物料承放臺板的外側分別設有沿X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的X軸平推校正機構、沿 Y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的Y軸平推校正機構。
[0009] 所述貼ACF膜裝置包括有貼ACF膜座體,貼ACF膜座體上設有用于承放LCM模組 的貼ACF膜臺板、將ACF膜料帶送至貼ACF膜臺板上方的ACF膜送料裝置、將貼ACF膜臺板 上方的ACF膜向下預壓貼合到LCM模組上的ACF膜壓合機構、將貼合后的ACF膜剪斷的ACF 膜剪料機構,ACF膜壓合機構位于貼ACF膜臺板上方,ACF膜剪料機構設置在ACF膜壓合機 構與貼ACF膜臺板之間。
[0010] 所述ACF膜送料裝置包括有卷繞有ACF膜料帶的料帶放卷物料盤、收卷ACF膜料 帶的離型紙的離型紙收卷物料盤、收卷ACF膜料帶的基帶的基帶收卷物料盤、將基帶張緊 送至基帶收卷物料盤的料帶張緊送料機構、分別位于ACF膜壓合機構底部兩側的兩根料帶 導向滑桿,料帶放卷物料盤的ACF膜料帶經過兩根料帶導向滑桿過程中離型紙分離收卷在 離型紙收卷物料盤上,且ACF膜在ACF膜壓合機構的貼合作用下貼合到LCM模組上,同時基 帶在料帶張緊送料機構的帶動下收卷在基帶收卷物料盤上。
[0011] 所述1C預壓合裝配裝置包括有1C預壓合座體,1C預壓合座體上設有用于承放 LCM模組的1C預壓合臺板、將1C送至1C預壓合臺板的LCM模組上的1C送料裝置、將1C向 下壓合到LCM模組上的1C預壓合機構,1C預壓合機構位于1C預壓合臺板上方;1C預壓合 機構包括有固定在1C預壓合座體上的1C預壓合基座、設置在1C預壓合基座上的1C預壓 合伺服馬達、沿Z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預壓合基座上的馬達壓合滑座、1C預壓合氣缸、沿Z 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預壓合基座上的氣缸壓合滑座、設置在氣缸壓合滑座底部的1C預壓 合壓頭,1C預壓合伺服馬達的輸出端通過沿Z軸方向傳動的1C預壓合絲桿傳動機構驅動 連接馬達壓合滑座,1C預壓合氣缸固定在氣缸壓合滑座上,1C預壓合氣缸的輸出端朝上并 與馬達壓合滑座連接。
[0012] 所述1C預壓合壓頭通過預壓合調節機構連接在氣缸壓合滑座上,預壓合調節機 構包括有前后擺動調節座、沿X軸方向設置在氣缸壓合滑座上的X旋轉軸,前后擺動調節座 的頂部通過X旋轉軸轉動連接在氣缸壓合滑座上,前后擺動調節座與氣缸壓合滑座之間設 有間隙,X旋轉軸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沿Y軸方向設置的前后擺動調節螺絲,每個前后擺動 調節螺絲的螺紋端分別螺紋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上且穿過前后擺動調節座頂壓在氣缸 壓合滑座上,1C預壓合壓頭通過上下擺動調節座、以及沿Y軸方向設置在前后擺動調節座 上的Y旋轉軸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底部,上下擺動調節座的頂部通過Y旋轉軸轉動連接 在前后擺動調節座的底部,上下擺動調節座與前后擺動調節座之間設有間隙,Y旋轉軸的左 右兩側分別設有沿Z軸方向設置的上下擺動調節螺絲,每個上下擺動調節螺絲的螺紋端分 別螺紋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上且穿過前后擺動調節座頂壓在上下擺動調節座上,1C預壓 合壓頭固定在上下擺動調節座底部。
[0013] 所述1C送料裝置包括有1C送料架,1C送料架上設有用于放置1C的1C入料盤、 用于對1C進行X軸及Y軸方向校正的1C校正裝置、將1C由1C入料盤移送到1C校正裝置 上進行校正再移送到1C預壓合臺板上的1C移送機構,1C校正裝置和1C入料盤位于1C移 送機構下方,1C校正裝置包括有1C校正底座、設置在1C校正底座上的1C校正塊,1C校正 塊上開設有供1C放入并校正的1C校正槽,1C校正槽至少有一側面與X軸垂直,1C校正槽 至少有一側面與γ軸垂直。
[0014] 所述1C預壓合臺板與1C預壓合座體之間連接有1C預壓合自動定位裝置,1C預 壓合自動定位裝置包括有連接在1C預壓合座體上的R軸旋轉馬達、用于對LCM模組的標識 點進行定位識別的CCD鏡頭,CCD鏡頭位于1C預壓合臺板的下方,R軸旋轉馬達的輸出端朝 上并驅動連接1C預壓合臺板,R軸旋轉馬達通過可帶動R軸旋轉馬達沿X軸、Y軸方向平移 的1C預壓合X-Y軸平移機構連接在1C預壓合座體上
[0015] 所述LCM模組壓合裝置包括有LCM模組壓合座體,其特征在于:所述LCM模組壓合 座體上設有用于承放LCM模組的LCM模組壓合臺板、將鐵氟龍料帶送至LCM模組壓合臺板 上方的鐵氟龍料帶送料裝置、將LCM模組壓合臺板上方的鐵氟龍料帶向下頂壓到LCM模組 上的模組壓合機構,模組壓合機構位于LCM模組壓合臺板上方。
[0016] 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包括有機架,機架上按裝配工序順序依次設有LCM 模組上料裝置、送料自動校正裝置、貼ACF膜裝置、1C預壓合裝配裝置、LCM模組壓合裝置、 LCM模組下料裝置,機架上設有在各個裝配工序之間進行物料傳輸的物料傳輸系統,本發明 通過LCM模組上料裝置提供LCM模組上料操作,并通過送料自動校正裝置對LCM模組的擺 放位置進行校正,再將LCM模組移送到貼ACF膜裝置上進行貼ACF膜,然后將LCM模組移送 到1C預壓合裝配裝置上與1C進行預壓貼合,接著移送到LCM模組壓合裝置上進行正式壓 合,最后由LCM模組下料裝置送出下料,能夠自動完成LCM模組整個裝配過程,實現智能化 裝配,裝配精度高,工序間能夠自動上下料,不僅改善了作業員勞動條件,而且機器作業每 一個動作至始至終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生產裝配效率,同時由于節省了作業員人數, 亦大大降低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嚴格保證產品質量高質穩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8] 圖2是本發明送料自動校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 圖3是本發明送料自動校正裝置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4是本發明貼ACF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5是本發明ACF膜送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 圖6是本發明料帶張緊送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 圖7是本發明1C預壓合裝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 圖8是本發明1C送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 圖9是本發明1C校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 圖10是本發明1C預壓合自動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7] 圖11是本發明1C預壓合升降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 圖12是本發明1C預壓合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9] 圖13是本發明預壓合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0] 圖14是本發明預壓合調節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0031] 圖15是本發明LCM模組壓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2] 圖16是本發明壓合角度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3] 圖17是本發明壓合角度調節機構的剖示圖。
[0034] 圖18是本發明壓合角度調節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 下面結合附圖及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見圖1?18所示,本發明包 括有機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按裝配工序順序依次設有LCM模組上料裝置11、送 料自動校正裝置2、貼ACF膜裝置3、1C預壓合裝配裝置、LCM模組壓合裝置7、LCM模組下 料裝置12,機架1上設有在各個裝配工序之間進行物料傳輸的物料傳輸系統。LCM模組上 料裝置11和LCM模組下料裝置12都為傳送帶輸送機構,上下料方便。
[0036] 物料傳輸系統包括有將LCM模組從LCM模組上料裝置11移送到送料自動校正裝 置2上然后再移送到貼ACF膜裝置3上的第一物料傳輸機構13、將LCM模組從貼ACF膜裝 置3移送到1C預壓合裝配裝置上的第二物料傳輸機構14、將LCM模組從1C預壓合裝配裝 置移送到LCM模組壓合裝置7上的第三物料傳輸機構15,第一物料傳輸機構13、第二物料 傳輸機構14和第三物料傳輸機構15都是由吸頭配合可沿X軸和Y軸方向平移的X-Y軸平 移機構實現對物料的移送,X-Y軸平移機構可以通過X軸方向的絲桿傳動機構和Y軸方向 的絲桿傳動機構組合而成,能夠精確控制移送的位置,提高裝配精度。
[0037] 本發明通過LCM模組上料裝置11提供LCM模組上料操作,并通過送料自動校正裝 置2對LCM模組的擺放位置進行校正,再將LCM模組移送到貼ACF膜裝置3上進行貼ACF 膜,然后將LCM模組移送到1C預壓合裝配裝置上與1C進行預壓貼合,接著移送到LCM模組 壓合裝置7上進行正式壓合,最后由LCM模組下料裝置12送出下料,能夠自動完成LCM模組 整個裝配過程,實現智能化裝配,裝配精度高,工序間能夠自動上下料,不僅改善了作業員 勞動條件,而且機器作業每一個動作至始至終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生產裝配效率,同 時由于節省了作業員人數,亦大大降低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嚴格保證產品質量高質穩定。
[0038] 送料自動校正裝置2包括有校正底座21,校正底座21上固定有用于承放物料的物 料承放臺板22,物料承放臺板22的外側分別設有沿X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的X軸平推校正 機構23、沿Y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的Y軸平推校正機構24。物料承放臺板22的其中兩個 相鄰的側面分別垂直于X軸和Y軸,X軸平推校正機構23和Y軸平推校正機構24分別位 于該兩個側面的外側。
[0039] X軸平推校正機構23包括有沿X軸方向滑動連接在校正底座21上的X軸校正板 231、沿X軸方向設置在校正底座21上的X軸校正氣缸232, X軸校正氣缸232的輸出端連 接X軸校正板231,X軸校正板231延伸出物料承放臺板22的上端面,通過X軸校正氣缸 232推動X軸校正板231沿X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推動物料平穩、快速。X軸校正板231 通過X軸導向柱233滑動連接在校正底座21上,推動物料更平穩,校正精度高。X軸校正氣 缸232的輸出端通過X軸校正浮動接頭234連接X軸校正板231,連接更可靠。
[0040] Y軸平推校正機構24包括有沿Y軸方向滑動連接在校正底座21上的Y軸校正板 241、沿Y軸方向設置在校正底座21上的Y軸校正氣缸242, Y軸校正氣缸242的輸出端連 接Y軸校正板241,Y軸校正板241延伸出物料承放臺板22的上端面,通過Y軸校正氣缸 242推動Y軸校正板241沿Y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推動物料平穩、快速。Y軸校正板241 通過Y軸導向柱243滑動連接在校正底座21上,推動物料更平穩,校正精度高。Y軸校正氣 缸242的輸出端通過Y軸校正浮動接頭244連接Y軸校正板241,連接更可靠。
[0041] X軸平推校正機構23和Y軸平推校正機構24上分別設有位置傳感器25,控制精 度高,提高校正的精度。物料承放臺板22上端面開設有真空吸附槽221,能夠方便吸附固定 物料,不需要夾具,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方便。
[0042] 本發明的送料自動校正裝置2通過X軸平推校正機構23和Y軸平推校正機構24 分別從X軸方向和Y軸方向將物料承放臺板22上的物料平移推動到設定的位置,能夠對物 料同時進行X軸方向和Y軸方向的校正,從而能夠自動校正物料的擺放角度,校正精度較 1?,并且操作方便,提1?裝配效率。
[0043] 貼ACF膜裝置3包括有貼ACF膜座體31,貼ACF膜座體31上設有用于承放LCM模 組的貼ACF膜臺板32、將ACF膜料帶送至貼ACF膜臺板32上方的ACF膜送料裝置33、將貼 ACF膜臺板32上方的ACF膜向下預壓貼合到LCM模組上的ACF膜壓合機構34、將貼合后的 ACF膜剪斷的ACF膜剪料機構35, ACF膜壓合機構34位于貼ACF膜臺板32上方,ACF膜剪 料機構35設置在ACF膜壓合機構34與貼ACF膜臺板32之間。
[0044] 貼ACF膜臺板32通過可帶動貼ACF膜臺板32沿X軸和Y軸方向平移的貼ACF膜 X-Y軸平移機構36連接在貼ACF膜座體31上,能夠自動控制貼ACF膜臺板32的位置,提高 貼ACF膜精度。X-Y軸平移機構可以通過X軸方向的絲桿傳動機構和Y軸方向的絲桿傳動 機構組合而成。
[0045] ACF膜送料裝置33包括有卷繞有ACF膜料帶的料帶放卷物料盤331、收卷ACF膜 料帶330的離型紙的離型紙收卷物料盤332、收卷ACF膜料帶330的基帶的基帶收卷物料盤 333、將基帶張緊送至基帶收卷物料盤333的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分別位于ACF膜壓合 機構34底部兩側的兩根料帶導向滑桿335,通過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拉動基帶從而帶動 料帶放卷物料盤331的ACF膜料帶330放卷進行送料,料帶放卷物料盤331的ACF膜料帶 330經過兩根料帶導向滑桿335過程中離型紙自動分離收卷在離型紙收卷物料盤332上, 且ACF膜在ACF膜壓合機構34的貼合作用下貼合到LCM模組上,同時基帶在料帶張緊送料 機構334的帶動下收卷在基帶收卷物料盤333上,本發明的ACF膜送料裝置33能夠自動完 成ACF膜料帶放卷、送ACF膜料帶、剝離離型紙并收卷、剝離基帶并收卷等整個ACF膜送料 過程,送ACF膜控制精度高,并且操作方便,節省人力,提高裝配效率。
[0046] 貼ACF膜座體31上設有料帶張力馬達336、離型紙張力馬達337、基帶張力馬達 338,料帶張力馬達336的輸出端連接料帶放卷物料盤331使料帶放卷物料盤331保持在收 卷張緊狀態,離型紙張力馬達337的輸出端連接離型紙收卷物料盤332使離型紙收卷物料 盤332保持在收卷張緊狀態,基帶張力馬達338的輸出端連接基帶收卷物料盤333使基帶 收卷物料盤333保持在收卷張緊狀態,利用張力馬達使ACF膜料帶料帶、離型紙和基帶都保 持在張緊狀態,并通過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送料來控制ACF膜料帶的傳送距離,能夠保 證料帶的精確傳送,送料精度高。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對基帶的拉力大于料帶張力馬達 336、離型紙張力馬達337和基帶張力馬達338的輸出扭力,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不送料 時,料帶放卷物料盤331、離型紙收卷物料盤332和基帶收卷物料盤333都處理靜止狀態,料 帶張緊送料機構334送料時,料帶放卷物料盤331受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的拉動自動放 卷,離型紙收卷物料盤332和基帶收卷物料盤333分別在離型紙張力馬達337、基帶張力馬 達338的作用下自動收卷。
[0047] 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包括有料帶張緊送料基座3341、設置在料帶張緊送料基座 3341上的料帶張緊送料馬達3342、轉動連接在料帶張緊送料基座3341上的料帶張緊送料 輪3343、與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相互滾壓的摩擦送料輪3344,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套接 在料帶張緊送料馬達3342的輸出軸上,基帶由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與摩擦送料輪3344之 間穿過并夾壓在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與摩擦送料輪3344之間,本發明的料帶張緊送料機 構334通過摩擦送料輪3344將基帶壓緊在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上,并利用料帶張緊送料 輪3343轉動時與摩擦送料輪3344之間對基帶產生的摩擦力帶動基帶運動,基帶傳送的距 離與料帶張緊送料馬達3342轉動的圈數成正比,能夠精確控制基帶傳送的距離,保證料帶 的精確傳送,送料精度高。
[0048] 摩擦送料輪3344通過料帶壓緊機構連接在料帶張緊送料基座3341上,料帶壓緊 機構包括有設置在料帶張緊送料基座3341上的料帶壓緊氣缸3345、設置在料帶壓緊氣缸 3345與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之間的料帶張緊滑座3346,料帶張緊滑座3346滑動連接在料 帶張緊送料基座3341上,料帶壓緊氣缸3345的輸出端朝向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并與料帶 張緊滑座3346連接,摩擦送料輪3344轉動連接在料帶張緊滑座3346上,通過料帶壓緊氣 缸3345帶動料帶張緊滑座3346持續推動摩擦送料輪3344壓向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能 夠保證摩擦送料輪3344持續將基帶壓緊在料帶張緊送料輪3343上以保持具有足夠的摩擦 力,防止基帶打滑,送料可罪,提商送料精度。
[0049] 料帶張緊滑座3346通過料帶張緊導軌3347滑動連接在料帶張緊送料基座3341 上,使得料帶張緊滑座3346滑動更平穩、順暢。料帶張緊送料基座3341上開設有料帶張緊 送料安裝槽3348,料帶張緊導軌3347設置在料帶張緊送料安裝槽3348中,安裝方便,安裝 槽又對料帶張緊滑座3346起到限位的作用。
[0050] ACF膜壓合機構34包括有設置在貼ACF膜座體31上的ACF膜壓合氣缸341、沿Z 軸方向滑動連接在貼ACF膜座體31上的ACF膜壓合滑座342、內置有加熱管的ACF膜壓合 壓頭343, ACF膜壓合氣缸341的輸出端朝下設置并連接ACF膜壓合滑座342的頂部,ACF膜 壓合壓頭343設置在ACF膜壓合滑座342的底部,ACF膜壓合機構34能夠對ACF膜與LCM 模組進行熱壓合。
[0051] ACF膜壓合機構34與貼ACF膜臺板32之間設有將ACF膜料帶的基帶推離ACF膜 的ACF膜料帶推料機構37,使得基帶與ACF膜之間能夠更好地脫離,ACF膜料帶推料機構 37通過氣缸和推板組合實現推料的功能。ACF膜剪料機構35通過刀片和氣缸結合實現剪 料功能。
[0052] 本發明貼ACF膜裝置3的工作原理為:ACF膜送料裝置33將ACF膜料帶送至貼ACF 膜臺板32上的LCM模組上方,并由ACF膜壓合機構34將ACF膜向下預壓貼合到LCM模組 上,再由ACF膜剪料機構35將貼合后的ACF膜剪斷,最后由ACF膜料帶推料機構37將ACF 膜料帶的基帶推離ACF膜,本發明能夠自動完成整個貼ACF膜過程,貼ACF膜精度較高,并 且操作方便,節省人力,提高裝配效率。
[0053] 1C預壓合裝配裝置包括有1C預壓合座體8,1C預壓合座體8上設有用于承放LCM 模組的1C預壓合臺板9、將1C送至1C預壓合臺板9的LCM模組上的1C送料裝置4、將1C 向下壓合到LCM模組上的1C預壓合機構5,1C預壓合機構5位于1C預壓合臺板9上方,本 發明的1C預壓合裝配裝置通過1C送料裝置4自動將1C送至1C預壓合臺板9的LCM模組 上,再通過1C預壓合機構5自動將1C向下壓合到LCM模組上完成1C預壓合,能夠自動完 成1C安裝并與LCM模組預壓貼合整個過程,裝配精度較高,并且操作方便,節省人力,提高 裝配效率。
[0054] 1C預壓合機構5包括有固定在1C預壓合座體8上的1C預壓合基座51、設置在1C 預壓合基座51上的1C預壓合伺服馬達52、沿Z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預壓合基座51上的 馬達壓合滑座53、IC預壓合氣缸54、沿Z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預壓合基座51上的氣缸壓 合滑座55、設置在氣缸壓合滑座55底部的1C預壓合壓頭56, 1C預壓合伺服馬達52的輸 出端通過沿Z軸方向傳動的1C預壓合絲桿傳動機構57驅動連接馬達壓合滑座53,1C預壓 合氣缸54固定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1C預壓合氣缸54的輸出端朝上并與馬達壓合滑座 53連接,1C預壓合伺服馬達52通過1C預壓合絲桿傳動機構57帶動1C預壓合氣缸54、1C 預壓合壓頭56精確到達壓合位置,然后通過1C預壓合氣缸54可伸縮的上下柔性壓力對產 品高度差進行壓合,采用伺服馬達能精確保證壓合的高度,1C預壓合氣缸54可伸縮的柔性 特性能夠避免對產品因過壓而造成損傷,提高LCM模組的裝配質量。
[0055] 1C預壓合壓頭56通過預壓合調節機構58連接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預壓合調 節機構58包括有前后擺動調節座581、沿X軸方向設置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的X旋轉軸 582,前后擺動調節座581的頂部通過X旋轉軸582轉動連接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前后擺 動調節座581與氣缸壓合滑座55之間設有間隙,X旋轉軸582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沿Y軸 方向設置的前后擺動調節螺絲583,每個前后擺動調節螺絲583的螺紋端分別螺紋連接在 前后擺動調節座581上且穿過前后擺動調節座581頂壓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通過旋轉前 后擺動調節螺絲583能夠調節前后擺動調節座581與氣缸壓合滑座55之間距離,從而使前 后擺動調節座581向前偏轉或向后偏轉,進而能夠自由調節控制1C預壓合壓頭56的角度, 能夠通過調節前后擺動調節螺絲583使得1C預壓合壓頭56與1C預壓合臺板9達到很高 的平行度,消除平行度、垂直度等誤差,實現精密裝配,提高裝配質量。
[0056] 1C預壓合壓頭56通過上下擺動調節座584、以及沿Y軸方向設置在前后擺動調節 座581上的Y旋轉軸585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581底部,上下擺動調節座584的頂部通 過Y旋轉軸585轉動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581的底部,上下擺動調節座584與前后擺動 調節座581之間設有間隙,Y旋轉軸585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沿Z軸方向設置的上下擺動 調節螺絲586,每個上下擺動調節螺絲586的螺紋端分別螺紋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581上 且穿過前后擺動調節座581頂壓在上下擺動調節座584上,1C預壓合壓頭56固定在上下 擺動調節座584底部,通過旋轉上下擺動調節螺絲586能夠調節上下擺動調節座584與前 后擺動調節座581之間距離,從而使上下擺動調節座584向上偏轉或向下偏轉,進而能夠自 由調節控制1C預壓合壓頭56的角度,能夠通過調節上下擺動調節螺絲586使得1C預壓合 壓頭56與1C預壓合臺板9達到很高的平行度,消除平行度、垂直度等誤差,實現精密裝配, 提高裝配質量。通過上述結構的組合能夠實現自由調節控制1C預壓合壓頭56向各個方向 偏轉,能夠實現全方位自由調節角度,實現精密裝配。
[0057] 前后擺動調節座581的頂部向上凸起有擺動調節凸柱587形成倒T型結構,氣缸 壓合滑座55的前端設有η型安裝凸座588,擺動調節凸柱587通過X旋轉軸582轉動連接 在η型安裝凸座588的內腔中,使得前后擺動調節座581相對于氣缸壓合滑座55轉動更平 穩。
[0058] 1C送料裝置4包括有1C送料架41,1C送料架41上設有用于放置1C的1C入料 盤42、用于對1C進行X軸及Υ軸方向校正的1C校正裝置43、將1C由1C入料盤42移送到 1C校正裝置43上進行校正再移送到1C預壓合臺板9上的1C移送機構44,1C校正裝置43 和1C入料盤42位于1C移送機構44下方,1C送料裝置4通過1C移送機構44先將1C由 1C入料盤42移送到1C校正裝置43上進行校正,再移送到1C預壓合臺板9上,能夠對自動 對1C進行送料操作和校正操作,裝配精度較高,并且操作方便,節省人力,提高裝配效率。
[0059] 1C入料盤42沿Υ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送料架41上,1C送料架41上沿Υ軸方向 設有1C入料氣缸45, 1C入料氣缸45的輸出端連接1C入料盤42,通過1C入料氣缸45通 過自動將1C入料盤42向1C移送機構44推送,提高送料效率。
[0060] 1C校正裝置43包括有1C校正底座431、設置在1C校正底座431上的1C校正塊 432,1C校正塊432上開設有供1C放入并校正的1C校正槽433,1C校正槽433至少有一側 面與X軸垂直,1C校正槽433至少有一側面與Y軸垂直,1C移送機構44先將1C送到1C校 正槽433中,再將1C分別與1C校正槽433中與X軸垂直的側面、與Y軸垂直的側面靠一下, 使1C自動對X軸、Y軸方向進行校正,結構簡單,校正方便,校正速度快、效率高。
[0061] 1C移送機構44包括有用于吸附1C的真空吸頭441,真空吸頭441通過可帶動真空 吸頭441沿X軸、Y軸、Z軸方向平移的1C送料三軸平移機構442連接在1C送料架41上, 通過真空吸頭441能夠快速方便取放IC,1C送料三軸平移機構442可以通過X軸方向的絲 桿傳動機構、Y軸方向的絲桿傳動機構和Z軸方向的絲桿傳動機構組合而成,能夠帶動真空 吸頭441沿X軸、Y軸、Z軸方向平移送料,控制精度高。
[0062] 1C預壓合臺板9與1C預壓合座體8之間連接有1C預壓合自動定位裝置6,1C預 壓合自動定位裝置6包括有連接在1C預壓合座體8上的R軸旋轉馬達61、用于對LCM模組 的標識點進行定位識別的CCD鏡頭62, CCD鏡頭62位于1C預壓合臺板9的下方,R軸旋轉 馬達61的輸出端朝上并驅動連接1C預壓合臺板9, R軸旋轉馬達61通過可帶動R軸旋轉 馬達61沿X軸、Y軸方向平移的1C預壓合X-Y軸平移機構63連接在1C預壓合座體8上, 利用CCD鏡頭62對裝配兩物料的標識點進行定位識別,將偏移位置差傳送給控制系統,控 制系統將調整位置的信息傳送PLC,由PLC通過脈沖形式給R軸旋轉馬達61,通過控制R軸 旋轉馬達61旋轉對物料的擺放角度進行調整,同時通過控制X-Y軸平移機構沿X軸、Y軸 方向運動對物料的擺放位置進行調整,能夠對對LCM模組進行自動校正定位操作,裝配精 度較高,并且操作方便,節省人力,提高裝配效率。
[0063] 1C預壓合臺板9底部通過1C預壓合升降調節機構連接在R軸旋轉馬達61的輸 出端上,1C預壓合升降調節機構包括有固定在1C預壓合臺板9底部的1C預壓合升降滑座 64、固定在R軸旋轉馬達61的輸出端上的1C預壓合升降底座65,1C預壓合升降滑座64沿 Z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預壓合升降底座65上,1C預壓合升降滑座64上沿Z軸方向設有 1C預壓合升降螺桿66, 1C預壓合升降底座65上轉動連接有1C預壓合調節螺母67, 1C預 壓合調節螺母67螺紋連接在1C預壓合升降螺桿66上,通過旋轉1C預壓合調節螺母67即 可控制1C預壓合升降滑座64與1C預壓合臺板9 一起上升或下降,能夠在Z軸方向上控制 調節物料的擺放高度,適用各種不同厚度的物料,結構簡單,調節方便。
[0064] LCM模組壓合裝置7包括有LCM模組壓合座體71,LCM模組壓合座體71上設有用 于承放LCM模組的LCM模組壓合臺板72、將鐵氟龍料帶送至LCM模組壓合臺板72上方的鐵 氟龍料帶送料裝置73、將LCM模組壓合臺板72上方的鐵氟龍料帶向下頂壓到LCM模組上的 模組壓合機構74,模組壓合機構74位于LCM模組壓合臺板72上方。
[0065] LCM模組壓合臺板72通過可帶動LCM模組壓合臺板72沿Y軸方向平移的LCM模 組壓合Y軸平移機構75連接在LCM模組壓合座體71上,能夠自動控制LCM模組壓合臺板 72的位置,提高LCM模組壓合裝配精度,LCM模組壓合Y軸平移機構75為Y軸方向的絲桿 傳動機構。
[0066] 鐵氟龍料帶送料裝置73包括有卷繞有鐵氟龍料帶730的鐵氟龍料帶放卷盤731、 收卷鐵氟龍料帶730的鐵氟龍料帶收卷盤732、將鐵氟龍料帶730張緊送至鐵氟龍料帶收卷 盤732的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鐵氟龍料帶放卷盤731放卷出來的鐵氟龍料帶730經過 模組壓合機構74與LCM模組壓合臺板72之間,并在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的帶動下收 卷在鐵氟龍料帶收卷盤732上,本發明的鐵氟龍料帶送料裝置73能夠自動完成鐵氟龍料帶 放卷、送鐵氟龍料帶、鐵氟龍料帶收卷等整個鐵氟龍料帶送料過程,送鐵氟龍料帶控制精度 1?,并且操作方便,節省人力,提1?裝配效率。
[0067] LCM模組壓合座體71上設有鐵氟龍放卷張力馬達734、鐵氟龍收卷張力馬達735, 鐵氟龍放卷張力馬達734的輸出端連接鐵氟龍料帶放卷盤731使鐵氟龍料帶放卷盤731保 持在收卷張緊狀態,鐵氟龍收卷張力馬達735的輸出端連接鐵氟龍料帶收卷盤732使鐵氟 龍料帶收卷盤732保持在收卷張緊狀態。利用張力馬達使鐵氟龍料帶保持在張緊狀態,并 通過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送料來控制鐵氟龍料帶的傳送距離,能夠保證鐵氟龍料帶的 精確傳送,送料精度高。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對鐵氟龍料帶的拉力大于鐵氟龍放卷張 力馬達734、鐵氟龍收卷張力馬達735的輸出扭力,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不送料時,鐵氟 龍料帶放卷盤731、鐵氟龍料帶收卷盤732都處理靜止狀態,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送料 時,鐵氟龍料帶放卷盤731受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的拉動自動放卷,鐵氟龍料帶放卷盤 731在鐵氟龍收卷張力馬達735的作用下自動收卷。鐵氟龍張緊送料機構733通過送料輪 和摩擦輪相互滾壓實現料帶的傳送。
[0068] 模組壓合機構74包括有設置在LCM模組壓合座體71上的模組壓合氣缸741、沿Z 軸方向滑動連接在LCM模組壓合座體71上的模組壓合滑座742、內置有加熱管的模組壓合 壓頭743,模組壓合氣缸741的輸出端朝下設置并通過模組壓合浮動接頭744連接模組壓 合滑座742的頂部,模組壓合壓頭743設置在模組壓合滑座742的底部,模組壓合機構74 能夠對1C與LCM模組進行熱壓合。模組壓合氣缸741為膜片式低摩擦氣缸,能夠緩慢將模 組壓合壓頭743壓在LCM模組上,壓合可靠,防止壓頭對LCM模組產生損傷,并且緩慢壓合 對LCM模組的裝配效果更好。LCM模組壓合裝置7可以有多組,在本實施方式中LCM模組壓 合裝置7為3組,由于模組壓合氣缸741為緩慢將模組壓合壓頭743壓在LCM模組上,多組 LCM模組壓合裝置7同時工作可以提高模組壓合效率。
[0069] 模組壓合滑座742通過壓合角度調節機構76連接在LCM模組壓合座體71上,壓 合角度調節機構76包括有沿Z軸方向滑動連接在LCM模組壓合座體71上的壓合角度調 節座761,壓合角度調節座761的前端凸伸成型有彈性變形部7611,彈性變形部7611與壓 合角度調節座761之間設有為彈性變形部7611提供變形空間的彈性變形槽7612,模組壓 合滑座742安裝在彈性變形部7611上,彈性變形部7611與壓合角度調節座761之間連接 有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絲762,彈性變形槽7612后側槽壁上開設有與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 絲762對應配合的模組壓合螺紋孔7613,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絲762的螺紋端穿過彈性變 形部7611后螺紋連接在模組壓合螺紋孔7613中,本發明的壓合角度調節機構76利用彈性 變形部7611的彈性形變,通過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絲762調節松緊,從而控制彈性變形部 7611與模組壓合滑座742 -起向前偏轉或向后偏轉,進而控制模組壓合壓頭743的角度,能 夠通過調節使得模組壓合壓頭743與LCM模組壓合臺板72達到很高的平行度,實現精密裝 配,提高裝配質量。彈性變形部7611與壓合角度調節座761之間形成U型結構,結構簡單, 加工方便,彈性性能好。
[0070] 彈性變形部7611前端凸設有調節鎖緊凸臺763,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絲762的螺 紋端依次穿過調節鎖緊凸臺763、彈性變形部7611后螺紋連接在模組壓合螺紋孔7613中。 彈性變形部7611與壓合角度調節座761之間連接有模組壓合調松螺絲764,模組壓合調松 螺絲764穿過調節鎖緊凸臺763后螺紋連接在彈性變形部7611上且穿過彈性變形部7611 頂壓在彈性變形槽7612后側槽壁上,當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絲762擰緊時會將彈性變形部 7611向壓合角度調節座761夾壓,使彈性變形部7611在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絲762的鎖緊 力作用下向后偏轉,當模組壓合調松螺絲764擰緊時會將彈性變形部7611頂離壓合角度調 節座761,使彈性變形部7611在模組壓合調松螺絲764的頂推力作用下向前偏轉,模組壓合 調松螺絲764與模組壓合調節鎖緊螺絲762配合調節使用能夠自己調節控制模組壓合滑座 742向前后方向偏轉,調節簡單方便,結構簡單。
[0071] 模組壓合滑座742安裝在彈性變形部7611前端面上,彈性變形部7611前端設有 模組壓合轉軸765,模組壓合滑座742轉動連接在模組壓合轉軸765上,模組壓合滑座742 上開設有角度調節槽7421,調節鎖緊凸臺763設置在角度調節槽7421中,調節鎖緊凸臺 763的左右兩側與角度調節槽7421的槽壁之間分別設有間隙,模組壓合滑座742的兩側分 別開設有連通角度調節槽7421的側向調節螺紋孔7422,每個側向調節螺紋孔7422分別螺 紋連接有側向調節螺絲766,每個側向調節螺絲766的螺紋端穿過相應的側向調節螺紋孔 7422頂壓在調節鎖緊凸臺763相應的側面上,擰緊其中一側的側向調節螺絲766時,側向調 節螺絲766會頂推調節鎖緊凸臺763,使得模組壓合滑座742在側向調節螺絲766的頂推力 的作用下沿模組壓合轉軸765向同一側偏轉,通過兩側的側向調節螺絲766進行調節控制 能夠自由調節模組壓合滑座742向左右兩側偏轉,調節簡單方便,結構簡單。通過上述結構 的組合能夠實現自由調節控制模組壓合滑座742向前方、后方、左側、右側偏轉,能夠實現 全方位自由調節角度,實現精密裝配。
[0072] 本發明的LCM模組壓合裝置7通過鐵氟龍料帶送料裝置73將鐵氟龍料帶送至LCM 模組壓合臺板72上方,并由模組壓合機構74將鐵氟龍料帶向下壓到LCM模組上,利用鐵氟 龍料帶的緩沖和隔壓作用,防止模組壓合機構74對LCM模組造成損傷,LCM模組壓合效果 好,提高LCM模組的裝配質量,本發明能夠自動完成整個1C正式壓緊貼合過程,裝配精度較 1?,并且操作方便,節省人力,提1?裝配效率。
[0073] 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 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包括有機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按裝配工序順 序依次設有LCM模組上料裝置(11)、送料自動校正裝置(2)、貼ACF膜裝置(3)、1C預壓合 裝配裝置、LCM模組壓合裝置(7)、LCM模組下料裝置(12),機架(1)上設有在各個裝配工序 之間進行物料傳輸的物料傳輸系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傳輸系統包括 有將LCM模組從LCM模組上料裝置(11)移送到送料自動校正裝置(2)上然后再移送到貼 ACF膜裝置(3)上的第一物料傳輸機構(13)、將LCM模組從貼ACF膜裝置(3)移送到1C預 壓合裝配裝置上的第二物料傳輸機構(14)、將LCM模組從1C預壓合裝配裝置移送到LCM模 組壓合裝置(7)上的第三物料傳輸機構(15)。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自動校正裝置 (2)包括有校正底座(21),校正底座(21)上固定有用于承放物料的物料承放臺板(22),物 料承放臺板(22)的外側分別設有沿X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的X軸平推校正機構(23)、沿Y 軸方向平移推動物料的Y軸平推校正機構(24)。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貼ACF膜裝置(3) 包括有貼ACF膜座體(31),貼ACF膜座體(31)上設有用于承放LCM模組的貼ACF膜臺板 (32)、將ACF膜料帶送至貼ACF膜臺板(32)上方的ACF膜送料裝置(33)、將貼ACF膜臺板 (32)上方的ACF膜向下預壓貼合到LCM模組上的ACF膜壓合機構(34)、將貼合后的ACF膜 剪斷的ACF膜剪料機構(35),ACF膜壓合機構(34)位于貼ACF膜臺板(32)上方,ACF膜剪 料機構(35)設置在ACF膜壓合機構(34)與貼ACF膜臺板(32)之間。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ACF膜送料裝置(33) 包括有卷繞有ACF膜料帶的料帶放卷物料盤(331)、收卷ACF膜料帶的離型紙的離型紙收 卷物料盤(332)、收卷ACF膜料帶的基帶的基帶收卷物料盤(333)、將基帶張緊送至基帶收 卷物料盤(333)的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分別位于ACF膜壓合機構(34)底部兩側的兩 根料帶導向滑桿(335),料帶放卷物料盤(331)的ACF膜料帶經過兩根料帶導向滑桿(335) 過程中離型紙分離收卷在離型紙收卷物料盤(332)上,且ACF膜在ACF膜壓合機構(34)的 貼合作用下貼合到LCM模組上,同時基帶在料帶張緊送料機構(334)的帶動下收卷在基帶 收卷物料盤(333)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1C預壓合裝配裝置 包括有1C預壓合座體(8),1C預壓合座體(8)上設有用于承放LCM模組的1C預壓合臺板 (9)、將1C送至1C預壓合臺板(9)的LCM模組上的1C送料裝置(4)、將1C向下壓合到LCM 模組上的1C預壓合機構(5),1C預壓合機構(5)位于1C預壓合臺板(9)上方;1C預壓合 機構(5)包括有固定在1C預壓合座體(8)上的1C預壓合基座(51)、設置在1C預壓合基 座(51)上的1C預壓合伺服馬達(52)、沿Z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預壓合基座(51)上的馬 達壓合滑座(53)、IC預壓合氣缸(54)、沿Z軸方向滑動連接在1C預壓合基座(51)上的氣 缸壓合滑座(55)、設置在氣缸壓合滑座(55)底部的1C預壓合壓頭(56),1C預壓合伺服馬 達(52)的輸出端通過沿Z軸方向傳動的1C預壓合絲桿傳動機構(57)驅動連接馬達壓合 滑座(53),1C預壓合氣缸(54)固定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1C預壓合氣缸(54)的輸出 端朝上并與馬達壓合滑座(53)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1C預壓合壓頭(56) 通過預壓合調節機構(58)連接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預壓合調節機構(58)包括有前后 擺動調節座(581)、沿X軸方向設置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的X旋轉軸(582),前后擺動調 節座(581)的頂部通過X旋轉軸(582)轉動連接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前后擺動調節座 (581)與氣缸壓合滑座(55)之間設有間隙,X旋轉軸(582)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沿Y軸方向 設置的前后擺動調節螺絲(583),每個前后擺動調節螺絲(583)的螺紋端分別螺紋連接在 前后擺動調節座(581)上且穿過前后擺動調節座(581)頂壓在氣缸壓合滑座(55)上,1C預 壓合壓頭(56)通過上下擺動調節座(584)、以及沿Y軸方向設置在前后擺動調節座(581) 上的Y旋轉軸(585)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581)底部,上下擺動調節座(584)的頂部通 過Y旋轉軸(585)轉動連接在前后擺動調節座(581)的底部,上下擺動調節座(584)與前 后擺動調節座(581)之間設有間隙,Y旋轉軸(585)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沿Z軸方向設置 的上下擺動調節螺絲(586),每個上下擺動調節螺絲(586)的螺紋端分別螺紋連接在前后 擺動調節座(581)上且穿過前后擺動調節座(581)頂壓在上下擺動調節座(584)上,1C預 壓合壓頭(56)固定在上下擺動調節座(584)底部。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1C送料裝置(4)包 括有1C送料架(41),1C送料架(41)上設有用于放置1C的1C入料盤(42)、用于對1C進 行X軸及Y軸方向校正的1C校正裝置(43)、將1C由1C入料盤(42)移送到1C校正裝置 (43)上進行校正再移送到1C預壓合臺板(9)上的1C移送機構(44),1C校正裝置(43)和 1C入料盤(42)位于1C移送機構(44)下方,1C校正裝置(43)包括有1C校正底座(431)、 設置在1C校正底座(431)上的1C校正塊(432),1C校正塊(432)上開設有供1C放入并校 正的1C校正槽(433),1C校正槽(433)至少有一側面與X軸垂直,1C校正槽(433)至少有 一側面與Y軸垂直。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1C預壓合臺板(9) 與1C預壓合座體(8)之間連接有1C預壓合自動定位裝置(6),1C預壓合自動定位裝置(6) 包括有連接在1C預壓合座體(8)上的R軸旋轉馬達(61)、用于對LCM模組的標識點進行定 位識別的CCD鏡頭¢2),CCD鏡頭¢2)位于1C預壓合臺板(9)的下方,R軸旋轉馬達(61) 的輸出端朝上并驅動連接1C預壓合臺板(9),R軸旋轉馬達(61)通過可帶動R軸旋轉馬 達(61)沿X軸、Y軸方向平移的1C預壓合X-Y軸平移機構¢3)連接在1C預壓合座體(8) 上。
10. 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智能LCM模組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LCM 模組壓合裝置(7)包括有LCM模組壓合座體(71),其特征在于:所述LCM模組壓合座體(71) 上設有用于承放LCM模組的LCM模組壓合臺板(72)、將鐵氟龍料帶送至LCM模組壓合臺板 (72)上方的鐵氟龍料帶送料裝置(73)、將LCM模組壓合臺板(72)上方的鐵氟龍料帶向下 頂壓到LCM模組上的模組壓合機構(74),模組壓合機構(74)位于LCM模組壓合臺板(72) 上方。
【文檔編號】G02F1/13GK104090397SQ201410351602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明者】張高強 申請人:東莞市力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