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顯示器具有機身薄、省電、無輻射等眾多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有市場上的顯示器大部分為背光型顯示器,其包括顯示面板及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顯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兩片平行的基板當中放置液晶分子,并在兩片基板上施加驅動電壓來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轉方向,以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
其中,薄膜晶體管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由于具有低的功耗、優異的畫面品質以及較高的生產良率等性能,目前已經逐漸占據了顯示領域的主導地位。同樣,薄膜晶體管顯示器包含顯示面板和背光模組,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CF Substrate,也稱彩色濾光片基板)和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TFT Substrate),上述基板的相對內側存在透明電極。兩片基板之間夾一層液晶分子(Liquid Crystal,LC)。顯示面板是通過電場對液晶分子取向的控制,改變光的偏振狀態,并藉由偏光板實現光路的穿透與阻擋,實現顯示的目的。
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經過組立機組立后,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在框膠固化前會發生位置偏移導致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止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位置發生偏移的顯示面板。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設有第一卡扣部;
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一基板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設有與第一卡扣部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
其中,圍繞所述第一卡扣部設有第一標記,圍繞所述第二卡扣部設有第二標記。
圍繞第一卡扣部、第二卡扣部設有第一標記和第二標記,通過這些第一標記和第二標記可以監控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前廠發生的形變量,以便在制程上進行補正。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與所述第一凹槽卡扣配合的第一凸塊。
通過第一凹槽與第一凸塊進行卡扣配合固定,易于實現,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改變小,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深度大于第一凸塊的高度。
第一凹槽深度大于第一凸塊的高度以便能配對形成卡扣。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至少包括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垂直連通,所述第一凸塊包括與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卡扣配合的第一子凸塊和第二子凸塊。
第一凹槽包括成直角設置的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第一凸塊對應包括直角設置的第一子凸塊和第二子凸塊,卡接效果好。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子凹槽、第二子凹槽、第三子凹槽和第四子凹槽,所述第一子凹槽和第四子凹槽連通,所述第一子凹槽和第三子凹槽平行,所述第二子凹槽和第四子凹槽平行,所述第一凸塊包括與第一子凹槽、第二子凹槽、第三子凹槽和第四子凹槽卡扣配合的第一子凸塊、第二子凸塊、第三子凸塊和第四子凸塊。
第一凹槽包括方形的子凹槽,子凹槽連通,凸塊對應包括與方形子凹槽卡扣配合的方向子凸塊,卡扣配合更好,第一凹槽的兩個側壁和底面都能很好的限制位移,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發生位移,方形的子凹槽可以設置在第一基板的非顯示區,也可以圍繞顯示區設置,節約空間。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環狀子凹槽,所述第一凸塊包括與環狀子凹槽卡扣配合的環狀子凸塊。
第一凹槽的環狀子凹槽與第一凸塊的環狀子凸塊的卡扣配合,沒有直角,任意角度的卡接效果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多個第一子卡扣部,所述多個第一子卡扣部間隔設置在第一基板非顯示區上,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多個第二子卡扣部,所述多個第二子卡扣部對應第一子卡扣部間隔設置在第二基板上。
多個第一子卡扣部間隔設置在第一基板非顯示區上,可以根據第一基板的具體情況設置,有效利用空間,提高固定效果,多個第一子卡扣部可以設置成一樣大小,方便制造,多個第一子卡扣部也可以設置成不同大小,方便設置在第一基板的不同地方。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設置在第一基板的側邊,所述第二卡扣部對應第一卡扣部設置在第二基板的側邊。
第一卡扣部設置在第一基板的側邊方便制造,不影響第一基板內部區域,減少對第一基板的影響。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與所述第一凹槽卡扣配合的第一凸塊,所述第一卡扣部還包括第二凸塊,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與所述第二凸塊卡扣配合的第二凹槽。
第一基板上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凸塊,第二基板上設有第一凸塊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塊卡扣配合,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塊卡扣配合,能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
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
附圖說明
所包括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實施例的進一步的理解,其構成了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并與文字描述一起來闡釋本申請的原理。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組合后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對位截面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一卡扣部和第一標記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圖2的截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二卡扣部和第二標記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圖4的截面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一卡扣部和第一標記另一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一基板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二基板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一卡扣部再一截面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Pixel沒有重合區示意圖。
其中:10、第一基板,11、第一卡扣部,111、第一子卡扣部,12、第一標記,13、第一凹槽,14、第二凸塊,15、第一子凹槽,16、第二子凹槽,17、第三子凹槽,18、第四子凹槽,19、環狀子凹槽,20、第二基板,21、第二卡扣部,211、第二子卡扣部,22、第二標記,23、第一凸塊,30、Pixel沒有重合區。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所公開的具體結構和功能細節僅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發明可以通過許多替換形式來具體實現,并且不應當被解釋成僅僅受限于這里所闡述的實施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橫向”、“上”、“下”、“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另外,術語“包括”及其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而不意圖限制示例性實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確地另有所指,否則這里所使用的單數形式“一個”、“一項”還意圖包括復數。還應當理解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包括”和/或“包含”規定所陳述的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單元和/或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單元、組件和/或其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和較佳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下面參考圖1至圖10描述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
如圖1所示,在圖1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所述第一基板10設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基板20,與所述第一基板1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20設有與第一卡扣部11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2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如圖10所示,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經過組立機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在框膠固化前會發生位置偏移導致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Pixel沒有重合區30會出現漏光,通過組立后防止位置發生偏移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減少或者杜絕這些問題點的發生。可減少漏光失效問題,并維持光學性能要求。其中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的數量和位置可以根據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需要進行設計。
如圖1、圖2和圖4所示,在圖1、圖2和圖4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所述第一基板10設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基板20,與所述第一基板1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20設有與第一卡扣部11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2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
其中,圍繞所述第一卡扣部11設有第一標記12,圍繞所述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二標記22。圍繞第一卡扣部11、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通過這些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可以監控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在前廠發生的形變量,以便在制程上進行補正。
如圖1至圖5所示,在圖1至圖5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所述第一基板10設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基板20,與所述第一基板1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20設有與第一卡扣部11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2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
其中,圍繞所述第一卡扣部11設有第一標記12,圍繞所述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二標記22。圍繞第一卡扣部11、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通過這些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可以監控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在前廠發生的形變量,以便在制程上進行補正。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1包括第一凹槽13,所述第二卡扣部21包括與所述第一凹槽13卡扣配合的第一凸塊23。通過第一凹槽13與第一凸塊23進行卡扣配合固定,易于實現,對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改變小。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深度大于第一凸塊23的高度。第一凹槽13深度大于第一凸塊23的高度以便能配對形成卡扣。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至少包括第一子凹槽15和第二子凹槽16,所述第一子凹槽15和第二子凹槽16垂直連通,所述第一凸塊23包括與第一子凹槽15和第二子凹槽16卡扣配合的第一子凸塊和第二子凸塊。第一凹槽13包括成直角設置的第一子凹槽15和第二子凹槽16,第一凸塊23對應包括直角設置的第一子凸塊和第二子凸塊,卡接效果好。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子凹槽15、第二子凹槽16、第三子凹槽17和第四子凹槽18,所述第一子凹槽15和第四子凹槽18連通,所述第一子凹槽15和第三子凹槽17平行,所述第二子凹槽16和第四子凹槽18平行,所述第一凸塊23包括與第一子凹槽15、第二子凹槽16、第三子凹槽17和第四子凹槽18卡扣配合的第一子凸塊、第二子凸塊、第三子凸塊和第四子凸塊。第一凹槽13包括方形的子凹槽,子凹槽連通,凸塊對應包括與方形子凹槽卡扣配合的方向子凸塊,卡扣配合更好,第一凹槽13的兩個側壁和底面都能很好的限制位移,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方形的子凹槽可以設置在第一基板10的非顯示區,也可以圍繞顯示區設置,節約空間。
如圖1和圖6所示,在圖1和圖6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所述第一基板10設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基板20,與所述第一基板1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20設有與第一卡扣部11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2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
其中,圍繞所述第一卡扣部11設有第一標記12,圍繞所述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二標記22。圍繞第一卡扣部11、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通過這些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可以監控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在前廠發生的形變量,以便在制程上進行補正。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1包括第一凹槽13,所述第二卡扣部21包括與所述第一凹槽13卡扣配合的第一凸塊23。通過第一凹槽13與第一凸塊23進行卡扣配合固定,易于實現,對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改變小。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深度大于第一凸塊23的高度。第一凹槽13深度大于第一凸塊23的高度以便能配對形成卡扣。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包括環狀子凹槽19,所述第一凸塊23包括與環狀子凹槽19卡扣配合的環狀子凸塊。第一凹槽13的環狀子凹槽19與第一凸塊23的環狀子凸塊的卡扣配合,沒有直角,任意角度的卡接效果相同。
如圖1、圖7和圖8所示,在圖1、圖7和圖8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所述第一基板10設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基板20,與所述第一基板1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20設有與第一卡扣部11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2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
可選的,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1包括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所述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間隔設置在第一基板10非顯示區上,所述第二卡扣部21包括多個第二子卡扣部211,所述多個第二子卡扣部211對應第一子卡扣部111間隔設置在第二基板20上。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間隔設置在第一基板10非顯示區上,可以根據第一基板10的具體情況設置,有效利用空間,提高固定效果,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可以設置成一樣大小,方便制造,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也可以設置成不同大小,方便設置在第一基板10的不同地方。
可選的,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1設置在第一基板10的側邊,所述第二卡扣部21對應第一卡扣部11設置在第二基板20的側邊。第一卡扣部11設置在第一基板10的側邊方便制造,不影響第一基板10內部區域,減少對第一基板10的影響。
如圖1、圖2、圖4、圖7和圖8所示,在圖1、、圖2、圖4、圖7和圖8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所述第一基板10設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基板20,與所述第一基板1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20設有與第一卡扣部11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2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
其中,圍繞所述第一卡扣部11設有第一標記12,圍繞所述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二標記22。圍繞第一卡扣部11、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通過這些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可以監控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在前廠發生的形變量,以便在制程上進行補正。
可選的,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1包括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所述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間隔設置在第一基板10非顯示區上,所述第二卡扣部21包括多個第二子卡扣部211,所述多個第二子卡扣部211對應第一子卡扣部111間隔設置在第二基板20上。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間隔設置在第一基板10非顯示區上,可以根據第一基板10的具體情況設置,有效利用空間,提高固定效果,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可以設置成一樣大小,方便制造,多個第一子卡扣部111也可以設置成不同大小,方便設置在第一基板10的不同地方。第一子卡扣部111在第一基板10的排布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第二子卡扣部211在第二基板20的排布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可選的,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1設置在第一基板10的側邊,所述第二卡扣部21對應第一卡扣部11設置在第二基板20的側邊。第一卡扣部11設置在第一基板10的側邊方便制造,不影響第一基板10內部區域,減少對第一基板10的影響。
如圖1、圖2、圖4和圖9所示,在圖1、圖2、圖4和圖9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所述第一基板10設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基板20,與所述第一基板1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基板20設有與第一卡扣部11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2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上設置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在面板制造過程中的組立機組立過程時,因為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彼此之間的卡扣配合,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彼此位置發生位移,進而防止面板出現漏光或報廢等不良發生,提高面板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設置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21來防止組立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發生位移,在制程上無需增加成本。
其中,圍繞所述第一卡扣部11設有第一標記12,圍繞所述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二標記22。圍繞第一卡扣部11、第二卡扣部21設有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通過這些第一標記12和第二標記22可以監控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在前廠發生的形變量,以便在制程上進行補正。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1包括第一凹槽13,所述第二卡扣部21包括與所述第一凹槽13卡扣配合的第一凸塊23,所述第一卡扣部11還包括第二凸塊14,所述第二卡扣部21包括與所述第二凸塊14卡扣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基板10上設有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凸塊14,第二基板20上設有第一凸塊23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13和第一凸塊23卡扣配合,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塊14卡扣配合,能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深度大于第一凸塊23的高度。第一凹槽13深度大于第一凸塊23的高度以便能配對形成卡扣。所述第二凹槽深度大于第二凸塊14的高度。第二凹槽深度大于第二凸塊14的高度以便能配對形成卡扣。
在上述實施例中,經過MASK設計后經過PHT和刻蝕來形成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以及第一標記和第二標記,通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對組實現。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基板為陣列基板也可以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為彩膜基板,也可以第一基板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為陣列基板。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材料可以選用玻璃、塑料等。
在上述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液晶面板、OLED面板、曲面面板和等離子面板等,以液晶面板為例,液晶面板包括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CF),所述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相對設置,所述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設有液晶和間隔單元(photo spacer,PS),所述陣列基板上設有薄膜晶體管(TFT),彩膜基板上設有彩色濾光層。
在上述實施例中,彩膜基板可包括TFT陣列,彩膜及TFT陣列可形成于同一基板上,陣列基本可包括彩色濾光層。
在上述實施例中,本發明的顯示面板可為曲面型面板。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