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信模塊的生產設備領域,特別與一種耦合裝置的耦合平臺有關。
背景技術:
目前光纖通信中很多器件都有耦合,原理是將廣元發射的光通過光纖傳輸到光敏元件的光敏面上,利用精準對位將光對準光敏面,使得光能量最大限度讓光敏面接收,并使其光能量的噪聲對光傳輸信號誤碼率將至最低。所以很多時候耦合位置會影響光傳輸過程中的可靠性和各項指標,因此在BOSA等通信器件生產過程中必須要有一個耦合工序。
現有的耦合裝置或者設備比較傳統,大部分需要依靠手工來耦合最佳點,效率低下。本申請人對此做了一番研究和改進,設計出一種耦合裝置的耦合平臺,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耦合裝置的耦合平臺,使得BOSA器件中的發射端自動耦合到最佳點,結構簡單,效率高。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耦合裝置的耦合平臺,包括安裝在滑移座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裝耦合工件;固定座內連接出數據信號線到耦合板并通過串口連接至計算機上;同時計算機連接滑移座控制器移動位置距離。
所述的固定座包括用于安裝BOSA基座的夾具、支撐夾具的支架、安裝支架且與滑移座連接的固定盤。
所述的滑移座包括上滑板、上固定基板、下滑板、下固定基板、上驅動電機和下驅動電機;上驅動電機安裝固定于上固定基板,上滑板與上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上固定基板與下滑板連接;下驅動電機安裝在下固定基板上,下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下滑板,上驅動電機和下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互垂直。
所述的上驅動電機和下驅動電機與計算機連受其控制工作。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諸多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耦合時通過計算機中上反應出的耦合信號數據,控制滑移座的移動位置距離從而找到最佳耦合點,實現耦合。本實用新型實現自動耦合,自動化程度高,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耦合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BOSA元件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正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側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應用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應用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滑移座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滑移座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2-圖7,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耦合裝置的耦合平臺,主要包括固定座1、滑移座2。固定座1主要用來固定安裝BOSA的基座10,滑移座2主要來調節固定座1的位置。
固定座1包括下夾具11、支架12、固定盤13,下夾具11主要 形成一個座體供基座10放置,支架12連接支撐下夾具11,固定盤13作為一個單元小基座,承載支架12和下夾具11,同時安裝固定在滑移座2上。
滑移座2實現十字調節,也就是說可以沿兩條相互垂直的軸線移動,實現位置的變化。主要包括上滑板21、上固定基板22,下滑板23、下固定基板24、上驅動電機25和下驅動電機26。上驅動電機25安裝固定于上固定基板22,同時上滑板21與上驅動電機25的輸出軸連接,使得上滑板21在上固定基板22上移動,同時,上固定基板22與下滑板23連接。下驅動電機26同樣原理安裝在下固定基板24上,下驅動電機26的輸出軸連接下滑板23,上驅動電機25和下驅動電機26的輸出軸相互垂直,使得下滑板23的移動軌跡和上滑板21移動軌跡也垂直。
通過上驅動電機25和下驅動電機26的作用可以實現固定座1的細微間距調節。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耦合的信號通過固定座1內部連接的數據線接出,與耦合板連接后通過串口接入到計算機上,而計算機同時控制連接滑移座2上驅動電機25和下驅動電機26工作,耦合信號數據經過計算機判斷后產生命令控制兩個上驅動電機25和下驅動電機26的工作狀態,調節固定座1的微小移動距離,實現最佳的耦合點。
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