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激光投影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藍光光源全光纖傳輸激光投影機。
背景技術:
投影機按照光源不同主要分為燈泡、LED和激光三種類型,其中激光投影機是目前最先進的投影技術,而熒光輪方式的激光投影機是性價比最高的機型。傳統的反射式熒光輪方式使藍光透過熒光輪,反射式熒光出黃綠光,再將黃綠光和藍光分別用透鏡準直合束。
現有技術中的這類投影機,反射的黃綠熒光會產生部分衰減損耗,其有效利用率低,激光在傳輸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衰減,并且這類投影機的體積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藍光光源全光纖傳輸激光投影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激光和熒光衰減造成光利用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藍光光源全光纖傳輸激光投影機,包括傳導光纖、耦合微透鏡組、熒光輪、光纖合束器、分光裝置、聚焦裝置,所述傳導光纖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將激光光源發出的激光傳導至熒光輪、另一部分用于將透過熒光輪的激光傳導至光纖合束器,第三部分用于將熒光輪發出的熒光從光出口傳導至光纖合束器;耦合微透鏡組用于將透過熒光輪的激光耦合至傳導光纖中;光纖合束器用于將熒光和通過熒光輪的激光進行合束輸出;分光裝置將激光分光后進行二次聚焦后發射至熒光輪;聚焦裝置用于將分光后的激光進行聚焦處理。
所述耦合微透鏡組包括兩個透鏡。
所述聚焦裝置包括兩個聚焦透鏡,兩個聚焦透鏡之間設置準直透鏡。
所述熒光輪包括黃色熒光粉段、綠色熒光粉段、激光透射段。
激光光源為藍色激光,波長為455n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單光源全光纖化傳輸的方案,分別將透過的藍光和熒光產生的黃綠光,用微棱鏡耦合到傳輸光纖里,然后將三種光通過光纖合束器實現合束,極大縮小了光路的體積和光路傳輸的穩定性。
2、減小了光傳播途徑中的衰減損耗,有效提高了光源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投影機的功能模塊結構簡圖及光路傳輸簡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熒光輪的結構簡圖。
其中,圖中的標識為:
1-激光發射器;2-第一傳導光纖;3-第一準直透鏡;4-分光片;5-第一聚焦透鏡;6-第二聚焦透鏡;7-第二傳導光纖;8-第三傳導光纖;9-第二準直透鏡;10-第三聚焦透鏡;11-第一偶爾透鏡;12-第二耦合透鏡;13-光纖合束器;14-熒光輪;15-黃色熒光粉段;16-綠色熒光粉段;17-激光透射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工作過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藍光光源全光纖傳輸激光投影機,包括傳導光纖、耦合微透鏡組、熒光輪、光纖合束器、分光裝置、聚焦裝置,所述傳導光纖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將激光光源發出的激光傳導至熒光輪、另一部分用于將透過熒光輪的激光傳導至光纖合束器,第三部分用于將熒光輪發出的熒光從光出口傳導至光纖合束器;耦合微透鏡組用于將透過熒光輪的激光耦合至傳導光纖中;光纖合束器用于將熒光和通過熒光輪的激光進行合束輸出;分光裝置將激光分光后進行二次聚焦后發射至熒光輪;聚焦裝置用于將分光后的激光進行聚焦處理。
所述耦合微透鏡組包括兩個透鏡。
所述聚焦裝置包括兩個聚焦透鏡,兩個聚焦透鏡之間設置準直透鏡。
所述熒光輪包括黃色熒光粉段、綠色熒光粉段、激光透射段。
激光光源為藍色激光,波長為455nm。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投影機具體功能模塊、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
本實施例的激光發射器選擇藍色激光發射器。
如圖1、圖2所示,激光發射器1發出455nm波長的藍光,經過一系列的透鏡耦合后,以一定的光斑大小和角度進入第一傳導光纖2中傳播,傳播過程中激光的角度不變,通過第一準直透鏡3光束被準直為平行光,準直后的平行光通過分光片4光束不變,激光經過分光片4后穿過第一聚焦透鏡5,在聚焦透鏡的作用下,藍光激光再次被聚焦,并耦合到傳輸光纖中,透過傳輸光纖后以一定角度出射,出射的藍光激光射向第二準直透鏡9,經過透鏡9后藍光激光被準直被平行光,準直后的藍光平行光射向第三聚焦透鏡10,經過聚焦透鏡10后,藍光激光被聚焦,聚焦的光斑打到達熒光輪14,隨著熒光輪14的旋轉,激光照射到黃光熒光粉段15和綠光熒光粉段16,分別產生黃光、綠光,黃光和綠光被熒光碟片表面的全反射層反射,反射后的黃綠光以一定的發散角射向第三聚焦透鏡10,第三透鏡10將黃綠光收集并做第一次準直,第一次準直后的黃綠光,變為平行光,然后反向射向第二準直透鏡9,第二準直透鏡9對黃綠光進行聚焦,聚焦后的黃綠光進入傳輸光纖中傳導,黃綠光從傳輸光纖中出射后反向進入聚焦透鏡5后,黃綠被準直為平行光,平行光再經過分光片4后被90度反射,反射后的黃綠光通過聚焦透鏡6后被聚焦,聚焦后的黃綠光被耦合進入第二傳導光纖7。隨著熒光輪旋轉,激光照射到激光透射段17,藍光透過熒光輪,透射過的藍光以一定的發散角度射向第一耦合透鏡11,耦合透鏡收集藍光激光并將藍光整形為平行光,準直后的藍光平行光進入第二耦合透鏡12后被聚焦為一定大小和角度的光斑并被耦合進入第三傳導光纖8,并在8中傳導。在光纖中傳導的黃綠光和藍光通過光纖合束器13實現合束,這樣黃綠藍三束光就實現了在一根光纖中傳播,并最終輸出RGB三基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