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VR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VR設備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VR眼鏡又稱虛擬現實眼鏡或3D眼鏡,隨著VR技術的發展,VR眼鏡作為一種實用性強、經濟適用的虛擬現實設備,越來越廣泛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VR眼鏡通常是將手機置于面殼上,利用后座上的左、右兩個透鏡來分別觀看手機的左、右分屏來實現3D觀影效果。
現有技術的VR眼鏡通常包括鏡片、頭帶、容納腔、調節鏡片間距和鏡片到手機距離的裝置,其中調節鏡片間距和鏡片到手機距離的方式為分別調節左右鏡片在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容易造成兩只鏡片到手機屏幕的距離不等,長時間觀看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另外,由于手機屏幕尺寸的差異性較大,而鏡片的尺寸一般足夠大,使得調節鏡片到手機屏幕的距離這一功能很重要,而鏡片間距調節功能比較雞肋。
現有的VR眼鏡是將手機放入一個可拆卸的手機擱置板,使用時將手機擱置板從容納腔中抽出,放入手機后再將手機擱置板放回容納腔,受到結構、材質和形狀的限制,手機擱置板在抽出和放回的時候和容納腔的摩擦力較大,比較費力。
此外,現有VR眼鏡都有一個增加佩戴舒適度的軟墊,固定于接觸人臉的一端,不可拆卸,軟墊中間是蓬松的海綿,外面是柔性材料。軟墊容易吸汗以及弄臟,而現有的VR眼鏡不支持將軟墊卸下清洗,佩戴不清潔的眼鏡,會影響佩戴者健康。現有VR眼鏡在使用時,手機固定不穩,容易隨著頭部的運動而晃動,當佩戴者頭圍較大時,頭帶對佩戴者壓強很大,易造成佩戴者的疲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VR設備固定裝置,通過固定裝置將手機擱置板固定于VR眼鏡外殼上,并通過鎖扣使手機擱置板可以打開和閉合,達到不用抽拉手機擱置板并且簡化VR眼鏡結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還解決了現有VR眼鏡使用時手機固定不穩,長時間佩戴易疲勞的問題。
一種VR設備固定裝置,包括外殼、固定在外殼靠近眼端的軟墊、安裝于外殼內部的鏡片、用于固定的橫向頭帶和縱向頭帶、固定于外殼上遠離人眼一端的手機擱置板以及距離調節裝置。所述橫向頭帶兩端為硬部,中間為軟部;所述硬部固定于所述外殼兩側且其內表面有若干用于按摩的凸點;所述軟部兩端連接所述硬部,所述橫向頭帶中間處通過縱向頭帶和所述外殼的頂部相連;所述手機擱置板和外殼通過鉸鏈連接,手機擱置板和外殼上有配合使用的鎖扣,手機擱置板和外殼扣合時,形成中空的容納腔,容納腔用于容納手機以及給鏡片前后移動提供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距離調節裝置包括滑塊以及連接在滑塊下端的倒T型支架,所述鏡片連接在支架的倒T型結構兩端;所述外殼頂部開有供所述滑塊滑動的導滑槽,導滑槽兩側的外殼有鋸齒,滑塊的兩側設有與導滑槽相匹配的限位槽,限位槽內設有與滑塊固定連接并位于外殼上方的彈性件,限位槽的底端有向上凸起用于固定滑塊位置的卡槽片。
進一步的,所述手機擱置板為中間部位內凹且邊緣設有擋板的蓋狀長方體,手機擱置板的內側設有擋塊和兩個壓縮卡,所述兩個壓縮卡通過彈性裝置和手機擱置板的左右兩個相對的邊緣擋板相連,以實現彈性地夾持、固定手機。
進一步的,所述軟墊分為內墊和外墊,內墊固定于外殼內部;外墊通過子母扣和內墊連接,外墊的外框呈長方形,中間留有兩個直徑大于鏡片的觀看孔,所述觀看孔的位置和鏡片的位置相對應。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頭帶分硬部和軟部,即可對頭部按摩又確保佩戴的牢固性。
2、兩個鏡片同時移動,避免鏡片和手機屏幕距離不一致。
3、導滑槽上的鋸齒結構避免鏡片在觀看過程中滑動。
4、更好的固定手機,避免手機在觀看過程中脫落。
5、軟墊可拆卸,弄臟以后方便清洗。
6、外殼和手機擱置板鉸接,簡化了眼鏡結構,節約生產成本,使用更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又一立體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滑槽和滑塊的俯視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滑槽和滑塊的剖視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機擱置板和壓縮卡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VR設備固定裝置,包括外殼1、固定在外殼1靠近眼端的軟墊2、安裝于外殼內部的鏡片3、用于固定的橫向頭帶4和縱向頭帶5、手機擱置板7以及距離調節裝置。
其中,橫向頭帶4兩端為硬部41,其中間為軟部42;硬部41固定于外殼1兩側且其內表面有若干用于按摩的凸點43;軟部42兩端連接硬部41,其中間處通過縱向頭帶5和外殼1的頂部相連。橫向頭帶4和縱向頭帶5配合使用以實現將外殼1固定在人體頭部,縱向頭帶5為彈性好質地柔軟的橡膠,橫向頭帶4的軟部42材質和縱向頭帶5一樣,橫向頭帶4的硬部材質為彈性系數低于縱向頭帶5的橡膠,在使用過程中,橫向頭帶4的硬部41有一定的彈性使它能夠根據佩戴者的不同頭型來調節張度,硬部41上有若干直徑0.8cm左右的圓形凸點,凸點能起到按摩的作用,并且當頭帶的張力越大,也就是佩戴者覺得越緊的時候,按摩的力度越大,因此凸點能有效的緩解佩戴者的疲勞。
如附圖3所示,距離調節裝置包括滑塊6以及連接在滑塊6下端的倒T型支架15,支架15兩端各連接一個鏡片3,外殼1頂部開有供滑塊6滑動的導滑槽11,導滑槽11兩側的外殼有鋸齒,滑塊6的兩側設有與導滑槽11相匹配的限位槽61,限位槽61內設有與滑塊6固定連接并位于外殼1上方的彈性件14,限位槽61的底端有向上凸起用于固定滑塊6位置的卡槽片12。在使用過程中,佩戴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向前或者向后滑動滑塊6,從而改變鏡片3到手機屏幕的距離,調節的方式為,摁住滑塊6,使彈性件14發生形變,帶動卡槽片12從導滑槽11的鋸齒上脫離,滑動滑塊6到合適的位置,然后松開滑塊6,使卡槽片12卡住導滑槽11,從而固定鏡片3不會晃動。
手機擱置板7和外殼1通過鉸鏈連接,手機擱置板7和外殼1上有配合使用的鎖扣8,手機擱置板7和外殼1扣合時,形成中空的容納腔,容納腔用于容納手機以及給鏡片3前后移動提供空間,容納腔遮光性良好保障VR眼鏡能夠正常使用。手機擱置板7為中間部位內凹的蓋狀長方體且其邊緣設有擋板,手機擱置板7的內側設有擋塊10和兩個壓縮卡9,其中兩個壓縮卡9通過彈性裝置和分別手機擱置板7的左右兩個相對的邊緣擋板相連,所述擋塊10的截面呈L型以用于將手機兜住,將手機放入手機擱置板7時,將兩個壓縮卡9相背地向手機擱置板7的左右兩側壓縮,不同尺寸的手機使壓縮卡9產生不同程度的形變,兩個壓縮卡9和手機擱置板7的擋塊10配合使用,以實現彈性地夾持、固定手機,避免在觀看途中由于頭部的晃動而跌落。
軟墊2分為內墊和外墊,內墊固定于外殼1內部,外墊通過子母扣和內墊連接,外墊的外框呈長方形,中間留有兩個直徑大于鏡片3的觀看孔13,所述觀看孔13的位置和鏡片3的位置相對應,保證觀看時鏡片3不會被外墊遮擋,外墊的主要作用是增強佩戴舒適感,貼近人臉的一面為和人面部曲線相吻合的曲面。當VR眼鏡使用一段時間或者某次使用不慎弄臟,可以拆卸子母扣,將外墊卸下清洗消毒,然后再裝入外殼1的內部和內墊相扣合,為保證觀看過程中外墊和機體的牢固性,可以在內墊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均裝上兩個母扣,在外墊相應的位置裝上子扣。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