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背光模組、液晶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是目前常用的一種顯示器,液晶顯示器中的液晶模組主要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圖1所示為一種常見的液晶模組的剖面結構示意圖,該液晶模組包括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組20,背光模組20包括LED燈條21、框架22、背板23和光學膜材組24,光學膜材組24包括反射片241、導光板242和增光片243。框架22和背板23卡合連接,在理想裝配情況下,如圖1所示,框架22位于液晶面板10的顯示區域的一端應與液晶面板10和光學膜材組24中的各個膜材保持平行,即框架22位于液晶面板10的顯示區域的一端不應產生外翻現象,以防止框架22位于液晶面板10的顯示區域的一端與光學膜材組24之間的間隙過大,而在液晶面板10在靠近LED燈條21的一側產生的漏光現象。
然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參見圖2所示,由于框架22和背板23之間的卡合力過大或過小、或由于LED燈條21側面受到外力擠壓,而造成了框架22位于液晶面板10的顯示區域的一端產生了外翻現象,此時框架22位于液晶面板10的顯示區域的一端與光學膜材組24之間的間隙過大,參見圖2所示,在較大視角下,LED燈條21發出的光線會透過框架22與光學膜材組24之間的縫隙進入觀看者眼中,造成液晶面板10在靠近LED燈條21的一側產生漏光,從而降低了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液晶模組及顯示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背光模組里的框架在位于液晶顯示面板的一端出現外翻現象,而導致的液晶面板漏光和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品質下降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板、框架、光源和光學膜材,所述框架與所述背板連接、并具有與所述背板相對設置的連接部,所述光源和所述光學膜材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連接部和所述背板之間,還包括至少一個設置于所述連接部背離所述光源的一端的框架磁性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包括背板、框架、光源和光學膜材,光源和光學膜材的一部分設置于框架的連接部和背板之間,在連接部背離光源的一端受到框架與背板之間的裝配應力或外力影響時,會向背離背板的方向運動,產生外翻現象,進而導致光源發出的光線透過框架與光學膜材之間的縫隙進入觀看者眼中,造成背光模組發生漏光。而在連接部背離光源的一端設置至少一個對背板具有磁性吸引力的框架磁性件時,每個框架磁性件對背板具有磁性吸引力,在磁性吸引力的作用下會使連接部背離光源的一端朝向背板所在方向運動,使其恢復至正常位置,改善了連接部的外翻問題,從而改善了由于連接部外翻而導致的液晶面板漏光和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品質下降的問題。
優選地,每個框架磁性件設置于所述連接部朝向所述背板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朝向所述背板的一側具有至少一個凹槽,每個凹槽與一個框架磁性件對應設置,每個框架磁性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對應的凹槽內。
進一步地,每個凹槽的深度為對應的框架磁性件在沿從所述連接部到所述背板方向上的厚度的1/2~2/3。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背離所述光源的一端設有多個框架磁性件,所述多個框架磁性件沿所述連接部背離所述光源的一端的側邊的延伸方向排列。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背離所述光源的一端設有一個框架磁性件,所述框架磁性件為條狀且沿所述連接部背離所述光源的一端的側邊的延伸方向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框架磁性件的長度與所述光源的長度相同。
優選地,所述背板朝向所述連接部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背板磁性件,每個背板磁性件與一個框架磁性件相對,且每個背板磁性件與對應的框架磁性件之間相吸。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液晶模組,包括液晶面板,還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模組。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背光模組在產生漏光現象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提供的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液晶面板;20,背光模組;21,LED燈條;22,框架;23,背板;24,光學膜材組;241,反射片;242,導光板;243,增光片;30,背光模組;31,光源;32,框架;321,連接部,322,凹槽;33,背板;34,光學膜材組;341,反射片;342,導光板;343,增光片;35,框架磁性件;36,背板磁性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參見圖3-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30,包括背板33、框架32、光源31和光學膜材34,光學膜材組34具體包括反射片341、導光板342和增光片343,其中:
框架32與背板33連接、并具有與背板33相對設置的連接部321;光源31和光學膜材的一部分設置于連接部321和背板33之間;具體地,框架32與背板33之間卡合連接,且連接部321與背板33之間形成一個容置空間,光源31設置于該容置空間的底部,且光源31的出光面與導光板342的入光面正對;
還包括至少一個設置于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的框架磁性件35;具體實施中,框架磁性件35可為一個或多個,且其對背板33之間具有磁性吸引力,該磁性吸引力的大小應滿足在連接部321因框架32與背板33之間的裝配應力或外力的影響產生外翻現象時,可使框架磁性件35帶動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朝向背板33的方向運動,以使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返回到不產生外翻的位置處。框架磁性件35應選用軟性磁條或者與光學膜材組之間設有緩沖材料的磁條,以降低光學膜材組被框架磁性件35劃傷的概率,磁條優選采用軟磁材料磁條,例如硅鋼片或軟磁鐵氧體等,其矯頑力應不大于100A/m。
現有技術中的背光模組在連接部背離光源的一端受到框架與背板之間的裝配應力或外力影響時,會向背離背板的方向運動,產生外翻現象,進而導致光源發出的光線透過框架與光學膜材之間的縫隙進入觀看者眼中,造成背光模組發生漏光。本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組30中,在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設置至少一個對背板33具有磁性吸引力的框架磁性件35,每個框架磁性件35對背板33具有磁性吸引力,在磁性吸引力的作用下會使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朝向背板33所在方向運動,使其恢復至正常位置,改善了連接部321的外翻問題,從而改善了由于連接部321外翻而導致的液晶面板漏光和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品質下降的問題。
繼續參見圖1所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每個框架磁性件35設置于連接部321朝向背板33的一側,可縮短框架磁性件35與背板33之間的距離,增大框架磁性件35與背板33之間的磁性吸引力。
框架磁性件35與連接部321之間可采用熱熔接、粘接或卡合連接等方式進行連接,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為提高框架磁性件35與連接部321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參見圖4所示,連接部321朝向背板33的一側具有至少一個凹槽322,每個凹槽322與一個框架磁性件35對應設置,每個框架磁性件3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對應的凹槽322內。
具體地,為保證框架磁性件35與連接部321之間的連接穩定性,每個凹槽的深度為對應的框架磁性件35在沿從連接部321到背板33方向上的厚度的1/2~2/3。
本實施例提供的框架磁性件35可為一個或多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設有多個框架磁性件35,多個框架磁性件35沿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的側邊的延伸方向排列。
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設有一個框架磁性件35,框架磁性件35為條狀且沿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的側邊的延伸方向分布。優選地,在連接部321背離光源31的一端設有一個框架磁性件35時,保證框架磁性件35與背板33之間具有足夠的磁性吸引力以使連接部321復位,框架磁性件35的長度與光源31的長度相同。具體地,對于23寸的液晶顯示模組而言,其光源31的長度為513mm,則框架磁性件35的長度也為513mm,而對于27寸的液晶顯示模組而言,其光源31的長度為611mm,則框架磁性件35的長度也為611mm。
在連接部321的外翻現象較為嚴重,以至于僅設置框架磁性件35時不能解決連接部321的外翻問題時,參見圖5所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背板33朝向連接部321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背板磁性件36,每個背板磁性件36與一個框架磁性件35相對,且每個背板磁性件36與對應的框架磁性件35之間相吸。具體地,背板磁性件36同樣應選用軟性磁條或者與光學膜材組之間設有緩沖材料的磁條,以降低光學膜材組被劃傷的概率,磁條優選采用軟磁材料磁條,例如硅鋼片或軟磁鐵氧體等,其矯頑力應不大于100A/m。
背板磁性件36與背板33之間的連接方式同樣可采用熱熔入、粘接或卡合連接等方式,同樣也可在背板33上設置凹槽以安裝背板磁性件36,需要注意的是,在背板磁性件36安裝于背板33后,應控制背板磁性件36與光學膜材組之間的間隙,保證導光板的入光面與光源31的出光面對正,以防在光源31和導光板之間產生漏光。
實施例二
基于同一發明構思,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液晶模組,包括液晶面板,還包括如上述實施例一所提供的背光模組。
該液晶模組同樣可改善因背光模組里的框架在位于液晶顯示面板的一端出現外翻現象,而導致的液晶面板漏光和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品質下降的問題,其具體實現方式參見上述實施例一,不再贅述。
實施例三
基于同一發明構思,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上述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液晶模組。
該顯示裝置同樣可改善因背光模組里的框架在位于液晶顯示面板的一端出現外翻現象,而導致的液晶面板漏光和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品質下降的問題,其具體實現方式參見上述實施例一,不再贅述。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