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纖套塑生產線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與套塑生產線的成套設備,該設備包括一個光纖供送裝置,光纖由該裝置被導向一個擠出機,以包繞光纖形成一層涂層;該設備還包括一個冷卻裝置,用于對由涂層形成的導管和光纖進行冷卻;以及一個牽拉裝置,由該裝置將涂層所形成的導管和光纖再從擠出機中拉出;以及用于將導管在冷卻后導引向下一級處理工藝的裝置,其中的牽拉裝置布置在生產線的上方,從而使牽拉裝置上的最低點也基本處于生產線的高度位置上。
在光纖纜的生產中,目前一個普遍的需求是盡量減小光纖余長,在本領域內實現理想光纖余長的通常的思路是通過將一個由鞘套形成的導管與光纖或光纖束纏繞到一個具有確定直徑的轉輪上,這樣就使光纖擠壓到鞘套的內表面上,并在鞘套和光纖之間形成一個負的光纖余長。在下一級的處理工藝中,由于進行了冷卻,鞘套發生收縮,這樣就使光纖最終相對于鞘套具有通常為正的光纖余長。
在目前,在光纜的二次套塑線設計方面,這樣的設備是廣泛公知的,例如,在本領域內用一個輪式牽拉裝置或一個皮帶式牽拉裝置作為牽拉裝置是公知的。美國專利文獻US 4893998和歐洲專利EP 0286819和EP 0275994中所公開的方案就是本領域內現有技術方案的實例。在這些方案中,牽拉裝置位于套塑生產線的下方,并安裝成生產線的一個固定部件。
在一個通常的單轉輪牽拉裝置中,由擠出機供放出的產品必須在牽引輪上纏繞一次或兩次,然后該產品必須用一個合適的控制器從線股中分牽出來。但是,該控制器要產生摩擦作用并會刮傷鞘套的表面。控制器所產生的摩擦作用還形成了這樣的現實條件生產線的生產率不能提高,這是由于提高生產率會使摩擦力變得非常大。將牽拉裝置布置在生產線的下方通常在技術上也是困難的,且由于從擠出機供放出的產品必須要經過牽拉裝置進行輸送,因而生產線上的固定安裝的牽拉結構使得生產線的啟動更加困難。生產線上固定定位的牽拉結構也限制了將生產線應用于其它的處理工藝。
現有技術中已經具有將牽拉裝置布置在套塑線上方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的問題。歐洲專利公開文件EP 0443701就公開了一種可例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構。但是,該現有結構所表現出來的缺點涵蓋了單轉輪牽拉裝置上述所有的缺點。此外,該技術方案還表現出另一個缺陷在生產線的啟動過程中,將產品引過牽拉裝置是一個困難的階段。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可消除現有技術中所有缺陷的設備。這一目的借助于本發明的設備得以實現,該設備的特征在于其中的牽拉裝置可在大體垂直的方向上向上抬起,使整個牽拉裝置都能高于生產線。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突出優點在于在現有技術中先前非常困難和費事的、在生產線啟動時的穿纖過程可非常便利地完成,換句話說,在牽拉裝置被從用作冷卻裝置的槽中抬起一定高度之后,操作者可以非常容易地將擠出機供放出的鞘套引入到牽拉裝置中。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點在于本發明非常便利地應用到具有更高生產率的生產線中。本發明的還一優點在于由于牽拉裝置布置在一個含水空間(水槽)內,可非常便利地實施對鞘套的冷卻和加熱。本發明的再一個優點在于牽拉裝置的位置可根據生產工藝的要求便利地進行改動。
下文通過附圖中表示的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為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
圖1示意地表示了采用了本發明設備的一條光纖套塑線;圖2是本發明的設備的側示意圖;圖3是從套塑線的縱長方向對圖2中的設備所作的視圖;圖4是對圖2中的設備所作的俯視圖;以及圖5是圖2、3、4中的設備在抬起位置時的視圖。
圖1示意地表示了一條光纖套塑線。圖中數字標號1指代一個光纖供送裝置,數字標號2指代一個擠出機,由該裝置用塑性材料環繞從光纖導出裝置1中輸出的光纖形成一個管狀鞘套;數字標號3指代一個冷卻裝置,其例如可以是一個冷卻槽或一個冷卻渠,圖1中的數字標號4指代一個牽拉裝置,下文將更為詳細地描述該裝置的工作過程。數字標號5指代一個皮帶式驅動裝置,而數字標號6則用來指代一個浮輥,而圖1中的數字標號7指代一個雙線收卷軸(Double-take-up-spooler)。
光纖套塑線各個部件的結構和工作過程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公知的,因而在此處將不再對這些項目進行詳細的描述。
圖2到圖4示意地表示了使用在本發明設備中的牽拉裝置4的最佳實施例。在圖2到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牽拉裝置4包括兩個轉輪8、9,轉輪8、9可轉動地安裝在水平轉軸上,并在光纖運動的方向上順次排列。圖2到圖4中所示的牽拉裝置在光纖套塑線上的安裝位置要高于生產線的高度,因而當生產線在工作時,牽拉裝置的最低點基本位于生產線的高度面上。舉例來說,從圖3可清楚地了解該設備的布置,從該圖還可看出轉輪8的下緣處于冷卻槽3中。
牽拉裝置在生產線上的位置是根據各個尺寸、材料、所要實現的生產率、產品中光纖根數等參數來確定的。
本發明的基本思想是將牽拉裝置4在大體垂直的方向上可上抬到完全高于生產線的位置。如上所述,該特征在生產線啟動階段尤為有利。圖1中的箭頭M示意地表示了牽拉裝置的垂直移動,在這一點上,可進一步參照圖3和圖5,圖3所示的情況表示了在生產線工作時牽拉裝置的位置狀態,而圖5表示了當生產線在啟動時牽拉裝置處于向上抬起的位置狀態,由此工作人員可將擠出機2供放出的鞘套引向牽拉裝置4并穿到前方。當然,牽拉裝置所能上抬的行程可根據需要自由地進行選擇。作為一個示例,此處給出的移動高度為200mm。顯然,在生產工藝正式開始之前,要將牽拉裝置回位到圖3中的“低”位處。
如上所述,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牽拉裝置是由兩個轉輪8、9組成的。在兩個轉輪8、9之間設置一個小的角度差(angulardifference)將具有顯著的優點。換句話說,將轉輪8、9設置在二個具有小角差的高度上,從而使得從擠出機2供放出的產品可在無須設置其它控制器的條件下,自然正確定位并平穩地進行輸送。
本發明設備的另一個優點在于保持鞘套溫度穩定的方式可極為便利。這可以通過在牽拉裝置上設置噴水器10、并通過調節所噴灑水的溫度來降低或提高鞘套的溫度來實現。采用本發明的雙轉輪方案,鞘套可獲得一個更寬大的冷卻表面,從而實現最佳的冷卻溫度。這樣,就有可能消除現有技術方案中由于冷卻效能有限且不穩定而使最終產品的可靠性很低的缺陷。
對于本發明中,已經發現將牽拉裝置和一個電機11相連接是非常有利的,這將使得牽拉裝置可直接從電機軸獲得牽引力,該方案的優點在于其可以有效地減小由動力傳動中的間隙量所引起的振動沖擊。本技術方案采用了一個功率相對較高的電機,例如為4千瓦的電機,但這并沒有產生任何實質上的缺點。
上述的應用實例在任何意義上都不對本發明產生任何限定作用,本發明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自由地進行改動。因而,很顯然本發明的設備或其具體結構并不一定要和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完全一致,而是可采用多種其它的形式。牽拉裝置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動也可自由地以多種方式實施。牽拉裝置例如可通過在地板上布置幾個合適的安裝點來設置在光纖生產線的特定位置處,牽拉裝置的垂直運動可通過任何合適的方法來實現,例如液壓、機械等手段。其移動可以由人力來執行或借助于合適的動力裝置,雖然上述設備是采用了具有兩個轉輪的牽拉裝置,但顯然本發明在任何意義上都不僅限于這樣的應用方式。還可采用其它形式的牽拉裝置來實施本發明,例如如果設備需要,采用單轉輪裝置等也是完全可行。轉輪的表面可以是光滑的或設置了溝槽。轉輪結構可包括一個安裝了幾個轉輪的轉輪座,轉輪座上的各個轉輪位于同一軸線,以利于相互進行轉動。此外,還應注意到,盡管本發明是以一個光纖套塑線為例進行描述的,但本發明在任何意義上都并不僅限于應用在光纖領域。本發明當然也可以應用于其它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套塑生產線所用的成套設備,其包括一個光纖供送裝置(1),光纖由該裝置被導向一個擠出機(2),由該擠出機包繞光纖形成一層涂層;該設備還包括一個冷卻裝置(3),用于對由涂層形成的導管和光纖進行冷卻;以及一個牽拉裝置(4),由該裝置將涂層所形成的導管和光纖再從擠出機(2)中拉出;以及用于將導管在冷卻后導引向下一級處理工藝的裝置,其中的牽拉裝置(4)布置在生產線的上方,從而使牽拉裝置的最低點基本處于生產線的高度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拉裝置(4)可在大體垂直的方向上向上抬起,使整個裝置都高于套塑線所處的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牽拉裝置(4)包括兩個轉輪(8、9),所述轉輪可轉動地安裝在水平轉軸上,并在光纖運動的方向上依次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牽拉裝置(4)的兩個轉輪(8、9)被設置在具有一個小角度差的兩個平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牽拉裝置(4)上的卷拉輪(8)直接連接到作為動力源的電機(11)的轉軸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牽拉裝置(4)上設置了至少一個噴灑器(10),以對經過牽拉裝置(4)的產品表面噴灑冷卻和/或加熱介質。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套塑生產線所用的設備,其包括一個光纖供送裝置(1),光纖由該裝置被導向一個擠出機(2),由該擠出機包繞光纖形成一層涂層;該設備還包括一個冷卻裝置(3),用于對由涂層形成的導管和光纖進行冷卻;以及一個牽拉裝置(4),由該裝置將涂層所形成的導管和光纖再從擠出機(2)中拉出;以及用于將導管在冷卻后導引向下一級處理工藝的裝置,其中的牽拉裝置(4)布置在生產線的上方,從而使牽拉裝置的最低點基本處于生產線的高度面上。為便于生產線的啟動,所述的牽拉裝置(4)可在大體垂直的方向上向上抬起,使整個裝置都高于套塑線所處的高度。
文檔編號G02B6/44GK1295537SQ99804514
公開日2001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26日
發明者基莫·奧拉, 尤卡·希爾伯格, 西莫·吉科寧, 保利·凱圖寧, 帕沃·維嘉寧 申請人:奈克斯特羅姆·霍爾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