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552228閱讀:406來源:國知局
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具有:定影器,其從入口部導入轉印有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使調色劑圖像加熱定影于記錄介質,并將該記錄介質從出口部排出;吸附部,其從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吸引在通向所述入口部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上通過的記錄介質;排氣路,其將所述吸附部吸引的氣體向外部排出;過濾器,其設于所述排氣路,捕集從所述定影器產生并由吸附部吸引的微粒。
【專利說明】
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為了使調色劑圖像定影于記錄介質而使用的定影器的圖像形成裝置。特別是在能夠除去由定影器產生的微粒等方面具有特征。
【背景技術】
[0002]—直以來,在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及它們的復合機等采用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一般將從感光體等像載體轉印了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導向定影器,在該定影器中使調色劑圖像定影于記錄介質。
[0003]并且,作為使用這樣的定影器的圖像形成裝置,如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10-134133號公報)所公開地,存在設有專用的排氣路、利用設于該排氣路的過濾器除去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排氣路將由設于定影輥的端部的罩包圍的區域的氣體向外部排出。
[0004]另外,在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219246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具有吸引輸送記錄介質的吸附部,并且具有將吸引壓力控制為特定壓力以不在記錄介質的吸引輸送中產生過度輸送阻力的壓力控制機構。
[0005]但是,在專利文獻I公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由于為了除去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而設置專用的排氣路,因此導致圖像形成裝置大型化及高成本化。另外,專利文獻2公開的圖像形成裝置雖具有吸引輸送記錄介質的吸附部,但無法除去從定影器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微粒等。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技術問題在于,不設置專用的排氣路就能夠將從定影器產生的微粒等除去。
[0007]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008]定影器,其從入口部導入轉印有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使調色劑圖像加熱定影于導入的該記錄介質,并將該記錄介質從出口部排出;吸附部,其從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吸引在通向所述入口部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上通過的記錄介質;排氣路,其將該吸附部吸引的氣體向外部排出;過濾器,其設于該排氣路,捕集從所述定影器產生并由所述吸附部吸引的微粒。
[0009]根據上述結構,利用吸引記錄介質的吸附部就能夠吸引捕集從所述定影器產生的微粒等,因此不需要設置吸引從定影器產生的微粒等的專用的排氣路,可實現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0010]在此,可以在所述吸附部,朝向所述入口部形成有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不同的吸引捕集用的開口。這樣一來,能夠利用所述吸附部從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高效地吸引捕集從所述入口部出來的微粒等。
[0011]另外,在具有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可以設置判斷是否是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靠近了所述入口部的狀態的判斷部,在由該判斷部判斷為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靠近了所述入口部時,使所述吸附部的吸引力降低。這樣一來,在使記錄介質進入所述入口部時,能夠減弱因從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進行的吸引而產生的氣流,因此能夠將記錄介質穩定地導向定影器。
[0012]另外,在具有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可以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設置在通過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動作的蓋,該蓋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之前,不受到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打開,若因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的記錄介質的前端側而受到通過壓力,則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關閉,之后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打開。這樣一來,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之前,能夠利用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及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雙方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外,在記錄介質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而向定影器前進時,利用所述蓋使吸引捕集用的開口被暫時關閉,減弱因從該吸引捕集用的開口進行的吸引而產生的氣流,因此可減少對記錄介質的輸送的不良影響。并且,若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被蓋暫時關閉之后,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打開,則可再次開始對微粒等的吸引捕集。注意,該吸引捕集的再次開始,例如也可以是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極力地靠近了所述定影器后進行。
[0013]另外,還可以形成將所述吸附部的內部和所述定影器的內部連通的連通部。這樣一來,能夠利用所述連通部從所述定影器內直接向吸附部內吸引并捕集微粒。另外,不需要具有吸引捕集用的開口,能夠避免產生對記錄介質的輸送造成不良影響的氣流。
[0014]另外,在具有所述連通部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可以在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設置在通過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動作的蓋,該蓋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到達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之前,不受到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關閉,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開始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時,受到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打開。這樣一來,在不需要所述吸附部對記錄介質的吸引輸送時,能夠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關閉,從而從所述連通部高效地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外,在記錄介質開始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時,執行所述吸附部對記錄介質的吸引輸送,并且繼續從所述連通部對微粒等進行吸引捕集。
[0015]另外,在具有所述連通部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也可以在所述入口部設置關閉該入口部的入口扇門部,該入口扇門部在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打開而使該記錄介質通過。這樣一來,能夠防止所述定影器內的微粒等從所述入口扇門部向機內擴散,并且能夠從所述連通部吸引并捕集微粒等。
[0016]另外,在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也可以在所述出口部設置關閉該出口部的出口扇門部,該出口扇門部在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打開而使該記錄介質通過。這樣一來,能夠防止所述定影器內的微粒等從所述出口扇門部向外部或機內擴散,并且能夠從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或所述連通部吸引并捕集微粒等。
[0017]另外,在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也可以如下:即使不進行記錄介質的供給,在對所述定影器進行通電時,也使所述吸附部動作。而且,也可以如下:在所述定影器起動時,以產生比應用于記錄介質的吸引輸送中的吸引力大的吸引力的方式使所述吸附部動作。
[0018]在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起到不設置專用的排氣路就能夠將從定影器產生的微粒等除去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例子的概略說明圖。
[0020]圖2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21]圖3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控制系統的概略情況的框圖。
[0022]圖4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23]圖5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24]圖6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25]圖7是將圖6的吸附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并且對設于該吸附部的蓋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概略說明圖。
[0026]圖8是將圖6的吸附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并且對設于該吸附部的蓋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概略說明圖。
[0027]圖9是將圖6的吸附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并且對設于該吸附部的蓋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概略說明圖。
[0028]圖10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29]圖11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30]圖12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31]圖13是例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說明圖。
[0032]圖14是表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動作例的流程圖。
[0033]圖15是例示從圖像形成裝置的定影器產生的微粒等的量隨著時間經過而發生的變化和定影輥的溫度隨著時間經過而發生的變化的曲線圖。
[0034]附圖標記說明
[0035]1:圖像形成裝置
[0036]10A、10B、10C、10D:成像盒
[0037]11:感光體
[0038]12:帶電裝置
[0039]13:曝光裝置
[0040]14:顯影裝置[0041 ] 15:清潔裝置
[0042]21:中間轉印帶
[0043]22:供紙輥
[0044]23:定時輥
[0045]24:轉印輥
[0046]25:第二清潔裝置
[0047]27:排紙輥
[0048]30:定影器
[0049]30a:入口部
[0050]30b:出口部[0051 ]30c:引導部
[0052]300:殼體
[0053]31:定影輥
[0054]32:加熱裝置
[0055]33:加壓輥
[0056]35:入口扇門部
[0057]36:出口扇門部
[0058]300:殼體
[0059]40:吸附部
[0000]40a: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0061 ]40b: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0062]40c:連通部
[0063]41:風扇
[0064]42:排氣路
[0065]43:過濾器
[0066]44:蓋
[0067]45:蓋
[0068]S:記錄介質
[0069]t:調色劑圖像
【具體實施方式】
[0070]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進行具體說明。注意,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并不限定于下述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圖像形成裝置,在不變更其主旨的范圍內可以適當變更來實施。
[0071]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中,如圖1所示,在其內部安裝有四個成像盒 1A ?1D0
[0072]在此,在所述各成像盒1A?1D中設有感光體11、帶電裝置12、曝光裝置13、顯影裝置14和清潔裝置15,帶電裝置12使該感光體11的表面帶電,曝光裝置13根據圖像信息對帶電的感光體11的表面曝光而在感光體11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像,顯影裝置14向形成于感光體11的表面的靜電潛像供給調色劑來形成調色劑圖像,清潔裝置15在形成于感光體11的表面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中間轉印帶21之后,將殘留的調色劑從感光體11的表面除去。
[0073]另外,在所述各成像盒1A?1D的各顯影裝置14中,分別使收納的調色劑的色彩不同,收納有黑色、黃色、洋紅色、青色的調色劑。
[0074]并且,在該圖像形成裝置I中,在所述各成像盒1A?1D中,分別利用帶電裝置12使感光體11的表面帶電,分別利用曝光裝置13根據圖像信息對這樣帶電的各感光體11的表面曝光,分別在各感光體11的表面形成與圖像信息對應的靜電潛像,從所述各顯影裝置14向形成于各感光體11的表面的靜電潛像供給各個色彩的調色劑,在各感光體11的表面形成各個色彩的調色劑圖像。
[0075]接著,使這樣的在各成像盒1A?1D的各感光體11的表面形成的各色彩的調色劑圖像依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21,在該中間轉印帶21上形成經過合成的調色劑圖像,并且分別利用清潔裝置15將殘留在轉印后的各感光體11的表面的調色劑從各感光體11的表面除去。
[0076]另一方面,利用供紙輥22供給收納在該圖像形成裝置I內的記錄介質S并將其導向定時$昆23,利用該定時棍23在適當的時刻將記錄介質S導向所述中間轉印帶21和轉印棍24之間,使形成在中間轉印帶21上的所述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該記錄介質S。并且,利用第二清潔裝置25將未轉印到記錄介質S而殘留在中間轉印帶21上的調色劑從中間轉印帶21除去。
[0077]另外,利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6輸送如前所述地轉印了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S并將其導向定影器30,在該定影器30中,使所述調色劑圖像定影于記錄介質S,之后,利用排紙輥27將調色劑圖像被定影的記錄介質S排出。
[0078]在此,所述定影器30例如是在定影輥31的內周側設置鹵素加熱器等加熱裝置32,利用該加熱裝置32加熱定影輥31。
[0079]另外,以與該定影輥31對置的方式設置加壓輥33,使該加壓輥33壓接于定影輥31,在加壓輥33和定影輥31之間形成捏合部N,在該狀態下使加壓輥33旋轉,使所述定影輥31伴隨該加壓輥33的旋轉而從動旋轉。
[0080]并且,將轉印有調色劑圖像t的記錄介質S導向所述加壓輥33和定影輥31之間的捏合部N,在該捏合部N中對所述記錄介質S進行加熱、加壓,使調色劑圖像t定影于記錄介質S。
[0081]另外,在所述定影器30中,所述加壓輥33及定影輥31由殼體300覆蓋。在所述殼體300的下表面側,如圖2所示,形成有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6輸送的記錄介質S所進入的入口部30a,在殼體300的上表面側,形成有將調色劑圖像t被定影的記錄介質S排出的出口部30b。而且,在所述入口部30a的附近部位,形成有用于將記錄介質S導向所述捏合部N的引導部30c。
[0082]并且,在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6的輸送面的背側且所述入口部30a下側的附近位置,設有從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吸引記錄介質S的吸附部40,以使在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6上通過的記錄介質S穩定地從所述入口部30a導向捏合部N。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例如形成為狹縫狀。
[0083]所述吸附部40具有用于吸引記錄介質S的風扇41。另外,在該吸附部40,設有將所述風扇41吸引的氣體向圖像形成裝置I的外部排出的排氣路42。并且,在該排氣路42上,設有捕集從所述定影器30產生并由所述吸附部40吸引的包括超微粒子(UFP:UltrafinePart i c I e)的微粒等的過濾器43。
[0084]在圖3中示出了圖像形成裝置I的控制結構的一例。在圖像形成裝置I中,設有對所述成像盒1A?1D等進行控制的CPU201。另外,CPU201還對紙張輸送、調色劑補給、圖像制作所用的各馬達、所述定影器30、所述吸附部40等的各種負載202進行控制。
[0085]另外,在CPU201上,連接著本體附屬的可改寫的非易失性存儲器203,能夠將由CPU201計測到的數據等存儲于非易失性存儲器203。而且,在消耗品單元中,附屬地配有可改寫的非易失性存儲器204,通過CPU201的控制,能夠對消耗品單元的信息等進行存儲。
[0086]在這樣的圖像形成裝置I中,從所述定影器30產生并存在于所述入口部30a的周圍的微粒等,如圖2中的空心箭頭所示,在記錄介質S的印刷時被從所述吸附部40的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吸引,能夠防止微粒等向機內擴散。并且,由于在該吸附部40設有所述過濾器43,因此被吸引的微粒等由該過濾器43捕集,向外部則是排出清潔的空氣。這樣,利用所述吸附部40吸引并捕集從所述定影器30產生的微粒等,因此即使不設置對這樣的微粒等進行吸引的專用的排氣路也可以,可實現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0087]接下來,參照圖4對其他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說明。在該圖像形成裝置I中,在吸附部40的上表面部位,形成有朝向所述入口部30a的、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不同的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據此,能夠利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高效地吸引從所述定影器30產生的微粒等。另外,由于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40b形成于吸附部40,因此具有不需要在所述定影器30中進行特別變更的優點。
[0088]接下來,參照圖5對其他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說明。該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與圖4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I 一樣,具有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而且還設置例如光學式的傳感器5作為判斷部,該判斷部判斷是否是記錄介質S的前端側靠近了所述入口部30a的狀態。在圖5中,作為記錄介質S的前端側接近了所述入口部30a的狀態,示出了記錄介質S的前端側在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40a上通過的時刻,但這是例示,也可以將記錄介質S進一步前進而使前端位于所述吸附部40和入口部30a之間的狀態作為接近狀態。另夕卜,設置傳感器5的部位并不限于圖5所示的部位,例如,也可以比它更靠記錄介質輸送的上游側設置,通過計測從記錄介質的檢測時刻起的經過時間,判定記錄介質S的前端是否靠近了入口部30a。
[0089]CPU201在利用傳感器5判斷為記錄介質S靠近了所述入口部30a時,使所述吸附部40的吸引力與應用于記錄介質S的吸引輸送中的本來的吸引力相比更低。若進行這樣的控制,則在將記錄介質S導向所述入口部30a時,能夠減弱從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進行吸引而產生的氣流,因此能夠減少對記錄介質S的輸送的不良影響。即,能夠調整所述吸附部40的吸引力,在不損失本來的輸送功能的情況下,與所述吸附部40上的記錄介質S的行進狀態相匹配地調整吸附部40的吸氣量。注意,雖然在記錄介質S的前端處于吸附部40和定影器30之間的微小時間內,對微粒等的吸引力變弱,但基本上無論有無記錄介質S都能夠始終對微粒等進彳丁吸引。
[0090]接下來,參照圖6、圖7、圖8及圖9對其他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說明。該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與圖4的圖像形成裝置I 一樣,具有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而且還在該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設有在通過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6的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下動作的蓋44。
[0091]如圖7放大所示,所述蓋44例如由板簧或螺旋彈簧等具有撓性的部件構成,該蓋44將一端側作為位于受到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的部位的檢測片44a,使另一端側位于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來作為蓋部44b。并且,這些檢測片44a及蓋部44b以軸部44c為中心一體地轉動,所述軸部44c位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的上部側,且在與記錄介質S的輸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軸心。關于具有這樣的結構的蓋44,在記錄介質S的前端側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之前,檢測片44a不受到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打開。
[0092]而且,關于所述蓋44,如圖8所示,若所述檢測片44a因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40a的記錄介質的前端側而受到通過壓力,則該蓋44克服未圖示的復位彈簧而以所述軸部44c為中心轉動,利用蓋部44b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關閉。此時,蓋部44b與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的內壁接觸,使蓋44變為發生撓曲的狀態。
[0093]并且,由于檢測片44a受到與輸送狀態的記錄介質S接觸而引起的摩擦力,因此,所述蓋44 一邊使蓋部44b的前端側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的內壁接觸一邊轉動。若所述蓋部44b的前端側越過吸引捕集用的開口40b的內壁的下角部,則如圖9所示,所述蓋部44b的前端側進入到吸附部40內,變為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被打開的狀態,再次開始利用該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進行吸引捕集。若記錄介質S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則利用所述復位彈簧,回到圖7的狀態。
[0094]這樣一來,能夠利用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40a及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雙方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并且,在記錄介質S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并向定影器30靠近時,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被暫時關閉而減少氣流的影響,能夠穩定地向定影器30輸送記錄介質S。另外,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被暫時關閉之后,該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打開,再次開始對微粒等的吸引捕集。
[0095]接下來,參照圖10對其他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說明。在該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中,形成有將所述吸附部40的內部和所述定影器30的內部連通的連通部40c。由此,能夠利用所述連通部40c從所述定影器30內直接向吸附部40內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夕卜,由于不具有吸引捕集用的開口40b,因此能夠避免產生對記錄介質S的輸送造成不良影響的氣流。
[0096]接下來,參照圖11對其他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說明。該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與圖10的圖像形成裝置I 一樣,具有連通部40c,而且還在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設有在通過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6的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下動作的蓋45。
[0097]該蓋45具有受到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的檢測片45a和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封閉的蓋部45b,并且該蓋45以軸部45c為中心轉動,所述軸部45c位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的下部側,并且在與記錄介質S的輸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軸心。另夕卜,該蓋45被設成,在記錄介質S的前端側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之前,不受到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40a關閉。并且,具有這樣向關閉方向對所述蓋45施力的未圖示的復位彈簧。
[0098]根據具有這樣的蓋45的結構,在圖11中如雙點劃線所示,在記錄介質S的前端側開始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40a時,檢測片45a受到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克服所述復位彈簧,將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打開。這樣一來,在記錄介質S被導向所述吸附部40之前,能夠在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被蓋45關閉的狀態下,通過所述連通部40c從定影器30的內部高效地向吸附部40內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外,在記錄介質S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時,該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打開,執行所述吸附部40對記錄介質S的吸引輸送,并且繼續從所述連通部40c對微粒等進行吸引捕集。注意,在記錄介質S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 40a而使得對所述檢測片45a的通過壓力消失之后,蓋45利用所述復位彈簧,自動地將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40a關閉。
[0099]接下來,參照圖12對其他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說明。該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與圖10的圖像形成裝置I 一樣,具有連通部40c,而且還在所述入口部30a具有關閉該入口部30a的入口扇門部35。該入口扇門部35在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下打開而使該記錄介質S通過。另外,該入口扇門部35在記錄介質S通過之后,利用未圖示的復位彈簧將入口部30a自動地關閉。據此,能夠防止所述定影器30內的微粒等從所述入口扇門部35向機內擴散,并且能夠從所述連通部40c高效地吸弓I并捕集微粒等。
[0100]接下來,參照圖13對其他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說明。該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與圖10的圖像形成裝置I 一樣,具有所述連通部40c,而且還在所述出口部30b具有關閉該出口部30b的出口扇門部36。該出口扇門部36在記錄介質S的通過壓力下打開而使該記錄介質S通過。另外,所述出口扇門部36在記錄介質S通過之后,利用未圖示的復位彈簧將出口部30b自動地關閉。據此,能夠防止所述定影器30內的微粒等從所述出口扇門部36向機內擴散,并且能夠從所述連通部40c高效地吸引并捕集微粒等。注意,也可以設為具有關閉入口部30a的入口扇門部35、并且還具有關閉出口部30b的出口扇門部36的結構。另外,具有所述出口扇門部36的結構并不限于具有所述連通部40c的結構,還可以用于形成有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 40b的結構。
[0101]接下來,參照圖14及圖15對圖像形成裝置I的CPU201的控制例進行說明。注意,在圖14及圖15中,將微粒等標記為UFP。
[0102]首先,在圖像形成裝置I中開始印刷動作(步驟SI),若定影器30的動作開始(步驟S2),則發生初期爆釋。在該初期爆釋中,如圖15所示,隨著定影輥31的溫度上升,微粒等的產生量增加。并且,若時間經過而使得定影輥31的溫度大致一定,則微粒等的產生量以大致一定量不斷推移。
[0103]接下來,CPU201將吸附部40的風扇41啟動(步驟S3),將該風扇41控制為初期爆釋用(步驟S4)。在該控制中,使風扇41的轉速比用于記錄介質S的吸引輸送的本來的轉速高,使吸附部40的吸引力比應用于記錄介質S的吸引輸送中的本來的吸引力強。由此,能夠強力地吸引并捕集產生量隨著定影輥31的溫度上升而急劇增加的微粒等。即,即使尚未供給記錄介質S,吸附部40也進行驅動來吸引并捕集微粒等。
[0?04]接下來,CPU201確定所印刷的記錄介質S的種類(步驟S5),再推定微粒等的產生量(步驟S6)。例如可以基于印刷圖像中使用的調色劑量和定影溫度來推定微粒等的產生量。例如,如果定影溫度高,則微粒等的產生量增大。另外,關于推定微粒等的產生量所用的定影溫度,既可以利用熱敏電阻等實際檢測定影輥31的溫度,也可以利用在定影器30中設定的設定溫度。
[0105]接下來,CPU201使供紙輥22等動作,開始供紙(步驟S7),將風扇41控制為適合記錄介質S的穩定輸送的轉速(步驟S8)。注意,例如也可以在從通電開始起一分鐘后開始供紙。另外,CPU201例如在記錄介質S通過了定影器30之后(步驟S9),停止風扇41(步驟S10),結束印刷動作(步驟S11)。注意,不限于在記錄介質S通過了定影器30的同時停止風扇41,也可以從通過時刻起間隔一定時間再停止風扇41,由此暫時繼續微粒等的吸引捕集狀態。
[0106]另外,在執行圖5所示的傳感器5對記錄介質S的前端檢測的情況下,當在圖14的步驟S8之后的時刻,利用所述傳感器5檢測到記錄介質S的前端時,使所述吸附部40的吸引力與應用于通常時的記錄介質S的吸引輸送中的吸引力(在步驟S8中執行的吸引力)相比更低,實現記錄介質S的穩定輸送。在此,例如,也可以在利用傳感器5檢測到記錄介質S的后端時,或者在從利用傳感器5檢測到記錄介質S的前端起經過一定時間時(例如,記錄介質S到達捏合部N時),恢復到通常時的吸引力,之后進入步驟S9。
[0107]在此,在微粒等的產生量多時增大了吸附部40的吸引力的情況下,微粒等向過濾器43的流入量增大,另一方面,在這樣增大了吸引力的情況下,出于風速的上升的原因,過濾器43對微粒等的捕集率發生降低。因此,并非只是單純地增大吸附部40的吸引力即可,期望的是,在吸附部40的吸引力能夠進行記錄介質S的穩定輸送的范圍內,考慮與微粒等的產生量相關的微粒等向過濾器43的流入量的變化以及與流向過濾器43的氣流的風速相關的過濾器43的捕集率的變化,來控制風扇41的轉速。注意,在所述初期爆釋時的微粒等的吸引捕集中,不特別需要考慮記錄介質S的穩定輸送。
【主權項】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影器,其從入口部導入轉印有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使調色劑圖像加熱定影于導入的該記錄介質,并將該記錄介質從出口部排出;吸附部,其從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吸引在通向所述入口部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上通過的記錄介質;排氣路,其將該吸附部吸引的氣體向外部排出;過濾器,其設于該排氣路,捕集從所述定影器產生并由所述吸附部吸引的微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部,朝向所述入口部形成有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不同的吸引捕集用的開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判斷是否是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靠近了所述入口部的狀態的判斷部,在由該判斷部判斷為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靠近了所述入口部時,使所述吸附部的吸引力降低。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設有在通過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動作的蓋,該蓋以如下方式動作: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之前,不受到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打開,若因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的記錄介質的前端側而受到通過壓力,則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關閉,之后將所述吸引捕集用的開口打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將所述吸附部的內部和所述定影器的內部連通的連通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設有在通過所述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動作的蓋,該蓋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到達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之前,不受到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關閉,在記錄介質的前端側開始通過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時,受到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吸引用的開口打開。7.根據權利要求5或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口部設有關閉該入口部的入口扇門部,該入口扇門部在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打開而使該記錄介質通過。8.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口部設有關閉該出口部的出口扇門部,該出口扇門部在記錄介質的通過壓力下打開而使該記錄介質通過。9.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對所述定影器進行通電時,使所述吸附部動作。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影器啟動時,以產生比應用于記錄介質的吸引輸送中的吸引力大的吸引力的方式使所述吸附部動作。
【文檔編號】G03G21/20GK105911838SQ20161009517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2日
【發明人】矢吹信, 矢吹信一, 關岡忠康, 大本升, 齊藤慶太
【申請人】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