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及其液晶顯示模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920741閱讀:453來源:國知局
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及其液晶顯示模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它包括導光板本體,它還包括形成在所述導光板本體出光面和底面上透明導光件,所述透明導光件的邊緣與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對齊,或其邊緣延伸至超出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或者通過在導光板本體入光面上設置透明導光件;這樣可以有效增加入光效率,降低光學損失,而不需要減小導光板本體的厚度,降低整機超薄設計的難度。本申請還涉及一種液晶顯示模組。
【專利說明】
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及其液晶顯示模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顯示器件領域,涉及一種導光板,具體涉及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及其液晶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液晶模組如圖1所示,通常由液晶玻璃1、光學膜片組合2、導光板本體3、光源
4、反射片5及后殼6組成,反射片5和導光板3依次放置在后殼6的腔體內,后殼6作為結構支撐及部分外觀功能,此種結構復雜,導致整機厚度較厚、成本較高,而且背板一般為金屬或者塑膠件,其顏色單一,很難制作不同的外觀效果。
[0003]導光板本體3—般使用PMMA,其折射率η = 1.49,而空氣折射率η= I。當光線在PMMA中傳播時,根據斯涅爾定律(Snell’s Law),如果光線與PMMA法線的夾角大于全反射角,光線一直在PMMA內傳播,而不會漏出,從而實現導光效果。現有的導光板本體3結構通常如圖2所示,它位于光源4的一側,整體呈長方體結構;如圖2所示,定義它與光源4相向的一面為其入光面31、與入光面31相對應的一面為背光面33、與光學膜片組合2相鄰的一面為出光面32以及與反射片5相鄰的一面為底面34,底面34上形成有若干網點35。為了達到顯示模組的超薄設計,常規方法是降低導光板的厚度,導光板厚度的降低后,與之匹配的LED厚度也要降低,而現有超薄LED亮度無法滿足大尺寸TV高亮度的需求。同時PMMA變薄后,其容易變形,導致入光不均勾,容易出現局部漏光。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復合型導光板。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它包括導光板本體,它還包括形成在所述導光板本體出光面和底面上透明導光件,所述透明導光件的邊緣與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對齊,或其邊緣延伸至超出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
[0006]優化地,所述透明導光件包含與所述導光板本體出光面或底面相貼合的貼合面、與所述入光面相平行的導光件入光面、與所述導光件入光面相對應的導光件反光面以及連接所述導光件入光面和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連接面;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寬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導光件入光面的寬度。
[0007]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面為弧形面。
[0008]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面包括與所述貼合面相平行且與所述導光件入光面相交的第一平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第二平面;或者所述連接面包括與所述貼合面相平行的第一平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兩個第二平面。
[0009]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它包括導光板本體,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光板本體入光面上的透明導光件。
[0010]優化地,所述透明導光件的端面呈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帶凹槽的梯形、六邊形或六邊棱形。
[0011]進一步地,所述導光板本體和所述透明導光件一體成形或者通過設置于其間的光學膠層粘貼。
[0012]進一步地,所述光學膠層的折射率與透明導光件或導光板本體的相同或相近。
[0013]進一步地,所述透明導光件的材質為PMMA、PC、PS或玻璃,所述導光板本體為PMMA、PC、PS或玻璃。
[0014]本發明的再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它包含有上述的復合型導光板。
[0015]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復合型導光板,它包括導光板本體,通過在導光板本體出光面和底面上形成透明導光件,該透明導光件的邊緣與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對齊,或其邊緣延伸至超出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或者通過在導光板本體入光面上設置透明導光件;可以有效增加入光效率,降低光學損失,而不需要減小導光板本體的厚度,降低整機超薄設計的難度。
【附圖說明】
[0016]附圖1為現有液晶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2為現有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復合型導光板第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復合型導光板第一實施例中透明導光件端面的不同結構示意圖:(a)第一結構示意圖;(b)第二結構示意圖;(C)第三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復合型導光板第二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復合型導光板第三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復合型導光板第三實施例中透明導光件的不同結構示意圖:(a)第一結構示意圖;(b)第二結構示意圖;(C)第三結構示意圖;(d)第四結構示意圖;(f)第五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液晶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1、液晶玻璃;2、光學膜片組合;3、導光板本體;31、入光面;32、出光面;33、背光面;34、底面;35、網點;4、光源;5、光學膠;6、反射膜;7、光學膠層;8、透明導光件;8’、透明導光件;8”、透明導光件;81、連接面;81’、連接面;81”、連接面;82、貼合面;82’、貼合面;82”、貼合面;83、導光件入光面;83 ’、導光件入光面;83”、導光件入光面;84、導光件反光面;84’、導光件反光面;84”、導光件反光面;811、第一平面;811’、第一平面;812、第二平面;812’、第二平面;9、透明導光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26]實施例1
[0027]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如圖3所示,它主要包括導光板本體3以及透明導光件8。透明導光件8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導光板本體3的出光面32和底面34上,使得透明導光件8的端面與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平齊;由于透明導光件8的尺寸小于導光板本體3的尺寸,使得導光板本體3的底面34留有制作網點35的空間(可以通過絲網印刷、激光、亥_等工藝制作)。
[0028]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本體3和透明導光件8通過設置在它們其間的光學膠層7進行粘貼,它可以是熱固型,也可以是UV型;光學膠層7的折射率與導光板本體3和透明導光件8接近,最好是相同,從而可以降低光學膠層7與導光板本體3和透明導光件8的界面反射,減少光損失。
[0029]在本實施例中,透明導光件8與導光板本體3相配合,它的端面結構如圖4(a)所示,它具有連接面81、貼合面82、導光件入光面83和導光件反光面84;貼合面82通過光學膠層7與導光板本體3的出光面32或底面34相貼合,導光件入光面83與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31平齊;導光件反光面84則與導光件入光面83相對應,它的寬度小于或等于導光件入光面83的寬度(此處寬度是指圖4(a)中導光件入光面83、導光件反光面84的高度);連接面81則包括與貼合面82相平行且與導光件入光面83相交的第一平面811以及連接第一平面811和導光件反光面84的第二平面812。
[0030]導光板本體3可以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或玻璃,透明導光件8可以是PMMA、PC、PS(聚苯乙烯)或玻璃等透明材質;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本體3為玻璃,透明導光件8為PMMA,使得復合型導光板具有優良的入光效率。
[0031]實施例2
[003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其結構與實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使用了不同的透明導光件8’。該透明導光件8’的端面結構如圖4(b)所示,它也具有連接面81’、貼合面82 ’、導光件入光面83 ’和導光件反光面84 ’ ;貼合面82 ’通過光學膠層7與導光板本體3的出光面32或底面34相貼合(或者透明導光件8 ’與導光板本體3—體成型),導光件入光面83’與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31平齊;導光件反光面84’則與導光件入光面83’相對應,它的寬度小于或等于導光件入光面83’的寬度;連接面81’則包括第一平面811’和兩個第二平面812’,第一平面811’與貼合面82’相平行,兩個第二平面812’分別連接第一平面811’和導光件入光面83’、第一平面811’和導光件反光面84’。
[0033]實施例3
[003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其結構與實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使用了不同的透明導光件8”。該透明導光件8”的端面結構如圖4(c)所示,它也具有連接面81”、貼合面82”、導光件入光面83”和導光件反光面84” ;貼合面82”通過光學膠層7與導光板本體3的出光面32或底面34相貼合(或者透明導光件8 ’與導光板本體3—體成型),導光件入光面83”與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31平齊;導光件反光面84”則與導光件入光面83”相對應,它的寬度小于或等于導光件入光面83”的寬度;連接面81”呈弧形,連接導光件反光面84”和導光件入光面83”。
[0035]實施例4
[0036]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其結構與實施例2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透明導光件8’的位置和形狀略有不同。如圖5所示,透明導光件8’中導光件入光面83’所在的一端向光源4方向水平延伸使得其邊緣超出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83’。
[0037]實施例5
[0038]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如圖6所不,它包括導光板本體3和透明導光件9,透明導光件9設置在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31上,其連接方式為采用膠水或膠膜導光板本體3和透明導光件9進行粘結。導光板本體3可以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或玻璃,透明導光件9可以是PMMA、PC、PS(聚苯乙烯)或玻璃等透明材質;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本體3為玻璃,透明導光件9為PMMA,使得復合型導光板具有優良的入光效率。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本體3和透明導光件8通過設置在它們其間的光學膠層7進行粘貼,它可以是熱固型,也可以是UV型;光學膠層7的折射率與導光板本體3和透明導光件9的折射率接近,最好是相同,從而可以降低膠層與導光板本體3、透明導光件9的界面反射,減少光損失。
[0039]透明導光件9與導光板本體3相配合,它的端面結構為等腰梯形(如圖7(a)所示)、直角梯形(如圖7(b)所示)、帶凹槽的梯形(如圖7(c)所示)、六邊形(如圖7(d)所示)或六邊棱形(如圖7(e)所示);當其端面結構如圖7(a)、如圖7(b)或如圖7(c)所示時,透明導光件9的厚度向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31方向逐漸減小。具體地:當其端面結構如圖7(a)或圖7(b)所示時,透明導光件9除了出光面(與導光板本體3的入光面31相貼合的表面)外,其他三面均為光滑表面;當其端面結構如圖7(c)所示時,凹槽中間的入光面、兩個斜面為光滑表面,而與入光面相交的兩個水平面以及入光面上下位置的兩個豎直平面需要做反射涂層或遮光處理;當其端面結構如圖7(d)所示時,透明導光件9入光面尺寸較其出光面小,出光面的寬度與導光板本體3的寬度相同,它的與入光面相鄰的2個斜面角度為0-15°,當光線反射到斜面上時,其反射光與導光板本體3的入射角增大,可以增加導光效果(除出光面544外,其它5個面均為光滑表面);當其端面結構如圖7(e)所示時,它的入光面寬度可以根據匹配的LED寬度而定,四個斜面可以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3。當然根據需要,將其端面設置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多邊形等結構。
[0040]實施例6
[004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如圖8所示,包含有實施例2中的復合型導光板,它還包括光源4、液晶玻璃I和光學膜片組合2。光學膜片組合2與玻璃導光板3用于出光的出光面32(未被透明導光件8’貼合的部分)相對應,液晶玻璃I則對應設置于光學膜片組合2的上方;光源4與玻璃導光板的入光面31相對應;玻璃導光板3的底面34設有多個網點35,并通過光學膠5貼有反射膜6(未被透明導光件8 ’貼合的部分)。
[0042]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它包括導光板本體,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形成在所述導光板本體出光面和底面上透明導光件,所述透明導光件的邊緣與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對齊,或其邊緣延伸至超出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導光件包含與所述導光板本體出光面或底面相貼合的貼合面、與所述入光面相平行的導光件入光面、與所述導光件入光面相對應的導光件反光面以及連接所述導光件入光面和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連接面;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寬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導光件入光面的寬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面為弧形面。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面包括與所述貼合面相平行且與所述導光件入光面相交的第一平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第二平面;或者所述連接面包括與所述貼合面相平行的第一平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導光件反光面的兩個第二平面。5.一種復合型導光板,它包括導光板本體,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光板本體入光面上的透明導光件。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導光件的端面呈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帶凹槽的梯形、六邊形或六邊棱形。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本體和所述透明導光件一體成形或者通過設置于其間的光學膠層粘貼。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膠層的折射率與透明導光件或導光板本體的相同或相近。9.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導光件的材質為PMMA、PC、PS或玻璃,所述導光板本體為PMMA、PC、PS或玻璃。10.—種液晶顯示模組,它包含有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復合型導光板。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205608234SQ201620214036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發明人】張興國, 馬路, 蒙世創, 朱義榮
【申請人】安比斯特殊玻璃(蘇州)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