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體顯示器件,包括陣列基板和光柵,所述陣列基板包括多條數據線、多條柵極線以及由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柵極線相交圍成的多個像素單元,所述像素單元內包括多個子像素,各子像素互不重疊,所述光柵包括多個光柵條,所述光柵條與所述像素單元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并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光柵條與所述像素單元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的方式設置,可以實現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觀看3D顯示器件,提高了3D顯示效果,避免出現光柵與顯示器件不匹配引起的視線串擾的問題,提高立體顯示器件的顯示質量。
【專利說明】
一種立體顯示器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立體顯示器件。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進步,裸眼3D顯示技術,或稱自由立體顯示技術,取得很大發展。裸眼3D顯示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光的遮擋或光的折射等方式將顯示面板上的具有細微視差的圖像分別送到觀看者的左右眼中,在大腦中進行融合從而產生立體感覺。目前主要的裸眼3D顯示技術主要分為狹縫光柵式和柱鏡光柵式兩種。
[0003]現有技術中,光柵是與像素單元的長度方向垂直設置的,顯示屏橫屏時才能看到3D效果,豎屏時無法看到3D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光柵進行傾斜設置,可以在橫屏和豎屏時都可以看到3D效果。但是,這種方式始終都有右眼像素的光以同樣的角度進入到左目艮,會造成串擾,從而降低顯示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左右眼觀看的出現視線串擾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立體顯示器件,包括:
[0006]陣列基板和光柵;
[0007]所述陣列基板包括多條數據線、多條柵極線以及由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柵極線相交圍成的多個像素單元;
[0008]所述像素單元內包括多個子像素,各子像素互不重疊;
[0009]所述光柵包括多個光柵條,所述光柵條與所述像素單元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并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
[0010]優選地,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各子像素的以階梯方式排列,所述子像素垂直于所述柵極線。
[0011]優選地,所述柵極線是以所述像素單元為周期的周期性的方波線。
[0012]優選地,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各子像素以相同的傾斜方式傾斜于所述柵極線。
[0013]優選地,所述像素單元內的多個子像素相互平行且所述像素單元內的多個子像素的中心點位于同一直線上。
[0014]優選地,所述像素單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
[0015]位于相鄰兩條光柵條的像素單元內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分別為第一排列方式與第二排列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排列方式為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一側;所述第二排列方式為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二側。
[0016]優選地,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各子像素垂直于所述柵極線且各子像素的中心點位于同一水平線。
[0017]優選地,所述子像素為平行四邊形,所述柵極線為鋸齒形。
[0018]優選地,所述光柵條與所述數據線的夾角β為40°至50°。
[0019]優選地,所述β為45°。
[002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立體顯示器件,包括陣列基板和光柵,所述陣列基板包括多條數據線、多條柵極線以及由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柵極線相交圍成的多個像素單元,所述像素單元內包括多個子像素,各子像素互不重疊,所述光柵包括多個光柵條,所述光柵條與所述像素單元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并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光柵條與所述像素單元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的方式設置,可以實現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觀看3D顯示器件,提高了 3D顯示效果,避免出現光柵與顯示器件不匹配引起的視線串擾的問題,提高立體顯示器件的顯示質量。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要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柵極線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6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7為圖6中ΑΑ’區域的剖面圖;
[0029]圖8為圖4中ΑΑ’區域的剖面圖;
[0030]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1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柵極線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平方向是柵極線所在的方向,子像素的長度方向是指子像素的長邊所指向的方向。
[0037]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體顯示器件,包括陣列基板和光柵,陣列基板包括多條數據線101、多條柵極線102以及由數據線101和柵極線102相交圍成的多個像素單元103,像素單元103內包括多個子像素,各子像素互不重疊,光柵包括多個光柵條104,光柵條104與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并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通過這種方式設置光柵條104,在垂直于光柵條104的方向進行剖面,在剖面圖中可以看到進入左眼的像素和進入到右眼中的像素相同,從而實現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觀看3D顯示器件,提高了 3D顯示效果,避免出現光柵與顯示器件不匹配引起的視線串擾的問題,提高立體顯示器件的顯示質量。本實施例中所說的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通常是指像素單元所在的矩形區域,若子像素的排布或形狀不規則,則以可涵蓋像素單元內的子像素的矩形區域為準。本實施例中所說的平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在實際生產中可能會有微調,均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指的范圍內。
[0038]具體的,以常規的三個子像素為例,如圖1所示,像素單元103包括第一子像素1031、第二子像素1032和第三子像素1033,各子像素的形狀為矩形,各子像素的長度相同,以階梯形式排列,第三子像素1033的位置最高,第一子像素1031的位置最低,每個子像素之間的高度差相同。圖2示出了像素單元103內第一子像素1031、第二子像素1032和第三子像素1033的另一種以階梯形式排列的方式,在圖2中,光柵條104與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在垂直于光柵條104的方向進行剖面,在剖面圖中可以看到進入左眼的像素和進入到右眼中的像素相同,從而實現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觀看3D顯示器件,減少串擾。
[0039]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柵極線102,該柵極線102是以像素單元103為周期的周期性的方波線。周期性的柵極線102可以使得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的排列更加緊密,提高顯示的效果。
[0040]優選地,如圖4和圖5所示,該像素單元103包括第一子像素1031、第二子像素1032、第三子像素1033,第一子像素1031、第二子像素1032、第三子像素1033之間相互平行,第一子像素1031、第二子像素1032、第三子像素1033的長度相同,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位于同一直線上。該光柵條104平行于該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并且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通過這種方式設置光柵條104,可以實現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觀看3D顯示器件,提高了 3D顯示效果,避免出現光柵與顯示器件不匹配引起的視線串擾的問題。
[0041]如圖6所示,現有技術中,像素單元內的各子像素橫向排列,光柵條以傾斜方向為45°的角度放置,對圖6中的AA’區域進行剖面,獲得如圖7所示的剖面圖,圖7中上面的L和R表示左眼和右眼,下面的L和R表示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像素。從圖7中可以看出,圖6中黑色虛線圍成的區域內像素的光是進入到人的左眼,但是會出現,右眼看的像素的光進入到左眼中,從而造成左右眼出現視線串擾,從而降低顯示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圖8是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圖4中的AA’區域進行剖面,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左右眼看到的像素發出的光相同,不會出現視線串擾的問題,提高了顯示效果。
[0042]優選地,像素單元103內的各子像素以相同的傾斜方式傾斜于柵極線102,如圖9和圖10所示,該光柵條104以平行于該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并且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通過這種方式設置光柵條104,可以實現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觀看3D顯示器件,提高了 3D顯示效果,避免出現光柵與顯示器件不匹配引起的視線串擾的問題。
[0043]具體的,如圖9和圖10所示,位于相鄰兩條光柵條104上的像素單元103內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分別為第一排列方式與第二排列方式,其中第一排列方式為第一子像素1031、第二子像素1032位于第三子像素1033的第一側,第二排列方式為第一子像素1031、第二子像素1032位于第三子像素1033的第二側。
[0044]上述第三子像素1033的長度方向與柵極線102的夾角為45°,第一子像素1031和第二子像素1032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位于同一直線上。
[0045]上述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的顯示部的形狀為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或橢圓形,具體應用時,可以依據經驗選擇。
[0046]優選地,如圖11和圖12所示的立體顯示器件的結構,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的形狀為平行四邊形,該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垂直于該柵極線102且各子像素的中心點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光柵條104平行于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所在的區域的對角線,該柵極線102為鋸齒形,或者稱為波浪形。如圖13所示,這種形狀的柵極線102可以使得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的排列更加緊密,提高了立體顯示器件的PPI以及顯示的效果。
[0047]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光柵條104與數據線101的夾角β為40°至50°,光柵條104與數據線101的夾角β在這個區間范圍內,用戶在橫屏或豎屏觀看立體顯示器件的3D顯示時,不會出現視線串擾的問題。優選地,該夾角β為45°,此時的角度為最優,實現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0048]上述光柵可以是狹縫光柵,也可以是柱鏡光柵,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僅是示例作用,對此不做限制。
[0049]上述實施例表明,該立體顯示器件包括陣列基板和光柵,陣列基板包括多條數據線101、多條柵極線102以及由數據線101和柵極線102相交圍成的多個像素單元103,像素單元103中的各子像素的以階梯方式排列,子像素垂直于所述柵極線102,各子像素互不重疊,光柵包括多個光柵條104,光柵條104與像素單元103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并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光柵條設置方式,可以實現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都可以觀看3D顯示器件,提高了 3D顯示效果,避免出現光柵與顯示器件不匹配引起的視線串擾的問題,提高立體顯示器件的顯示質量。
[0050]盡管已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0051]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主權項】
1.一種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陣列基板和光柵; 所述陣列基板包括多條數據線、多條柵極線以及由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柵極線相交圍成的多個像素單元; 所述像素單元內包括多個子像素,各子像素互不重疊; 所述光柵包括多個光柵條,所述光柵條與所述像素單元內各子像素所在區域的對角線平行,并至少與各子像素部分重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各子像素的以階梯方式排列,所述子像素垂直于所述柵極線。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極線是以所述像素單元為周期的周期性的方波線。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各子像素以相同的傾斜方式傾斜于所述柵極線。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單元內的多個子像素相互平行且所述像素單元內的多個子像素的中心點位于同一直線上。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單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 位于相鄰兩條光柵條的像素單元內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分別為第一排列方式與第二排列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排列方式為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一側;所述第二排列方式為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二側。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單元中的各子像素垂直于所述柵極線且各子像素的中心點位于同一水平線。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為平行四邊形,所述柵極線為鋸齒形。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柵條與所述數據線的夾角β為40° 至50°。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立體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β為45°。
【文檔編號】G02B27/22GK205620620SQ201620022283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
【發明人】蔣順
【申請人】擎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