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89610閱讀:25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光模塊,尤其涉及一種可隨著使用者的需要而變換發光 組件及實心透鏡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
背景技術
傳統的照明設備用來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光源,比如可用于單純照明或美 化室內環境等。然而,傳統的照明設備皆為固定規格(固定的散熱效果、固定 發光效果、固定投光角度),因此只要使用者選定后再也不能更換其它的零組 件。所以傳統的照明設備無任何更換或變化的彈性空間可言。
所以,由上可知,目前現有的照明設備,顯然具有不便與缺失存在,而待 加以改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本發明 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具有可隨著使用者的需要而任意變換的一發 光單元及一透鏡單元。因此,本發明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不僅能依 據"所需發光效果的不同"而更換該發光單元,并且也能依據"所需投光角度 的不同"而更換該透鏡單元。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種方案,提供一種改良型的 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包括 一發光單元及一透鏡單元。其中,該發光單 元的兩相反側端分別具有一向上延伸的第一卡固結構。該透鏡單元具有一實心 透鏡及兩個分別形成于該實心透鏡的兩相反側端的第二卡固結構,其中該透鏡 單元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的配合而可拆卸地
(detachably)設置于該發光單元的上方。此外,每一個第一卡固結構的外側 具有一內凹卡固部,并且該發光單元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以顛倒的方式 卡固在一卡勾單元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種方案,提供一種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包括 一發光單元及一透鏡單元。其中,該發光單 元的兩相反側端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固結構。該透鏡單元具有一實心透鏡及兩個 分別由該實心透鏡的兩相反側端向下延伸的第二卡固結構,其中該透鏡單元通 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的配合而可拆卸地
(detachably)設置于該發光單元的上方。此外,每一個第二卡固結構的外側 具有一內凹卡固部,并且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以顛倒的方式 卡固在一卡勾單元的下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種方案,提供一種改良型的 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包括 一發光單元、 一透鏡單元及兩個封蓋單元。其中, 該發光單元具有一電路基板、多個電性地設置于該電路基板上的發光組件、及 兩個形成于該電路基板的兩相反側端的第一卡固結構。該透鏡單元具有一中空 透明結構、 一與該中空透明結構一體成形的實心透鏡、及兩個分別成形于該中 空透明結構的內表面的第二卡固結構。此外,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相對應上 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因此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與上述兩個 第二卡固結構的配合而可拆卸地(detachably)設置于該中空透明結構內。
因此,本發明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的優點在于
一、 由于該發光單元的可抽換性,所以本發明可隨著使用者所想要的發光 效果來選用不同間距、不同顏色、不同顆數、不同功率大小的發光組件。
二、 由于該透鏡單元的可抽換性(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 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的配合而可拆卸地(detachably)設置于該發光單元 的上方),所以本發明可隨著使用者所想要呈現的投光角度來選用不同的實心 透鏡。
三、 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發光單元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以顛倒的方 式卡固在一卡勾單元內。因此,該等發光組件所產生的光源可穿透該實心透鏡 而以向下投光的方式產生使用者所需的照明效果(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投射 光源)。
四、 另外一實施例中,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以顛倒的方 式卡固在一卡勾單元的下端。因此,該等發光組件所產生的光源可穿透該實心 透鏡而以向下投光的方式產生使用者所需的照明效果(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 投射光源)。
5五、再一實施例中,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相對應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 因此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的配合
而可拆卸地(detachably)設置于該中空透明結構內。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 限定。


圖1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1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其中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 態);
圖1 C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其中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態); 圖1D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發光單元卡固在卡勾單元內的示意圖(其中
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態);
圖1E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使用另一種透鏡單元的側視示意圖(其中一封
蓋單元為開啟狀態);
圖2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2B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其中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 態);
圖2C為本發明第二實灘例的側視示意圖(其中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態); 圖2D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透鏡單元卡固在卡勾單元的下端的示意圖
(其中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態);
圖3 A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3B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其中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 態);以及
圖3 C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其中一封蓋單元為開啟狀態)。 其中,附圖標記
(第一實施例) 發光單元 2 a 電路基板 2 0 a
發光組件 2 1 a
第一卡固結構2 2 a內凹卡固部220
透鏡單元4
實心透鏡
第二卡固結構41a
封蓋單元5a
凸出部51
卡勾單元6
光源S
投射光源P1
投射光源P2
(第二實施例)
發光單元2b
發光組件21b
第一卡固結構22b
透鏡單元4b
第二卡固結構41b
內凹卡固部410
封蓋單元5b
凸出部51b
卡勾單元6b
光源S
投射光源P3
(第三實施例)
發光單元2c
發光組件21c
第一卡固結構22c
透鏡單元4c
內表面40c ,
實心透鏡40c
第二卡固結構41c
實心透鏡 4 0a
封蓋本體 5 0a
卡勾結構 6 0a
電路基板 2 0 b
實心透鏡 4 0b
封蓋本體 5 0b
卡勾結構 6 0b
電路基板 2 0c
中空透明結構4 c ,光源
投射光源
5 C 封蓋本體
5 1 c S
P 4
5 0c
說明書第5/8頁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1A至圖1D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 發光模塊包括 一發光單元2 a、 一透鏡單元4 a及兩個封蓋單元5 a。
其中,該發光單元2 a具有一電路基板2 0 a 、多個電性地設置于該電路 基板2 0 a上的發光組件2 1 a、及兩個從該電路基板2 0 a的底端分別向上 延伸的第一卡固結構2 2 a,并且每一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a的外側具有一內 凹卡固部2 2 0 a。另外,該發光單元2 a所使用的多個發光組件2 1 a可隨 著使用者所想要的發光效果,來選用不同間距、不同顏色、不同顆數、不同功 率大小的發光組件,例如發光二極管(LED)。
此外,該透鏡單元4 a具有一實心透鏡4 Q a及兩個分別形成于該實心透 鏡4 0 a的兩相反側端的第二卡固結構4 1 a,并且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a相對應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a 。因此,該透鏡單元4 a通過上述兩 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a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a的配合而可拆卸地 (detachably)設置于該發光單元2 a的上方。,以第一實施例而言,上述兩個 第一卡固結構2 2 a分別為兩個面對面的第一滑槽結構,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 構4 1 a分別為兩個背對背的第二滑槽結構,并且上述兩個第一滑槽結構及上 述兩個第二滑槽結構彼此可滑動地(slidably)配合在一起。然而,上述關于
"上述兩個第一滑槽結構及上述兩個第二滑槽結構的配合"只是用來舉例而 已,該透鏡單元4 a可通過任何的配合方式而可拆卸地(detachably)設置于 該發光單元2 a的上方。
另外,上述兩個封蓋單元5 a分別用于封閉該發光單元2 a的兩相反側 端,并且每一個封蓋單元5 a具有一封蓋本體5 0 a及一從該封蓋本體5 0 a 凸出并緊配合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a之間的凸出部5 1 a。
如圖1C所示,該等發光組件2 1 a所產生的光源S可穿透該實心透鏡4 0 a而投射出一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投射光源P 1 。因此,本發明可隨著使
8用者所想要呈現的投光角度來選用不同的實心透鏡。
如圖1D所示,該發光單元2 a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2 2 0 a,以顛倒的方式卡固在一卡勾單元6 a內。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欲將本發明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設置于一天花板(亦可為墻壁或任何物體)上時,使用者可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2 2 Q a分別與上述預先固定于該天花板上的卡勾單元6 a的兩個卡勾結構6 0 a的卡固配合,以使得該發光單元2 a以顛倒的方式卡固在上述兩個卡勾結構6 0 a之間,其中該電路基板2 0 a埋藏于該卡勾單元6 a內,而該實心透鏡4 0 a顯露于該卡勾單元6 a的外部。因此,該等發光組件2 1 a所產生的光源S可穿透該實心透鏡4 0 a而以向下投光
的方式產生使用者所需的照明效果(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投射光源P 1 ),并且可配合該實心透鏡4 0 a的更換而得到不同的投光角度。
請參閱圖1E所示,圖1E與圖1C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圖1E中,第一實施例原先的實心透鏡4 0 a被更換為另一種實心透鏡L,該等發光組件2 1 a所產生的光源S可穿透該實心透鏡4 0 a而投射出一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投射光源P2。
請參閱圖2A至圖2D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包括 一發光單元2 b 、 一透鏡單元4 b及兩個封蓋單元5 b 。
其中,該發光單元2 b具有一電路基板2 0 b、多個電性地設置于該電路基板2 0 b上的發光組件2.1 b、及兩個從該電路基板2 0 b的底端分別向上延伸的第一卡固結構2.2 b。另外,該發光單元2 b所使用的多個發光組件2.1 b可隨著使用者所想要的發光效果,來選用不同間距、不同顏色、不同顆數、不同功率大小的發光組件。
此外,該透鏡單元4 b具有一實心透鏡4 0 b及兩個分別由該實心透鏡40 b的兩相反側端向下延伸的第二卡固結構4 1 b,并且每一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b的外側具有一內凹卡固部4 1 0 b 。此夕卜,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b相對應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b ,因此該透鏡單元4 b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b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b的配合而可拆卸地(detachably)設置于該發光單元2 b的上方。以第二實施例而言,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b分別為兩個面對面的第一滑槽結構,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b分別為兩個背對背的第二滑槽結構,并且上述兩個第一滑槽結構及上述兩個第二滑槽結構彼此可滑動地(slidably)配合在一起。然而,上述關于"上述兩個第一滑槽結構及上述兩個第二滑槽結構的配合"只是用來舉例而已,該透鏡單元4 b可通過任何的配合方式而可拆卸地(detachably)設置于該發光單元2 b的上方。
另外,上述兩個封蓋單元5 b分別用于封閉該發光單元2 b的兩相反側端,并且每一個封蓋單元5 b具有一封蓋本體5 0 b及一從該封蓋本體5 0 b凸出并緊配合于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1b之間的凸出部51b。
如圖2C所示,該等發光組件2 1 b所產生的光源S可穿透該實心透鏡40 b而投射出一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投射光源P 3 。因此,本發明可隨著使
用者所想要呈現的投光角度來選用不同的實心透鏡。
如圖2D所示,該透鏡單元4 b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4 1 0 b,以顛倒的方式卡固在一卡勾單元6 b的下端。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欲將本發明改良
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設置于一天花板(亦可為墻壁或任何物體)上時,使用者可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4 1 0 b分別與上述預先固定于該天花板上的卡勾單元6 b的兩個卡勾結構6 0 b的卡固配合,以使得該發光單元2 b以顛倒的方式卡固在上述兩個卡勾結構6 0 b之間,其中該發光單元2 b埋藏于該卡勾單元6 b內,而該實心透鏡4 0 b顯露于該卡勾單元6 b的外部。因此,該等發光組件2 1 b所產生的光源S可穿透該實心透鏡4 0 b而以向下投光的方式產生使用者所需的照明效果(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投射光源P 3 ),并且可配合該實心透鏡4 0 b的更換而得到不同的投光角度。
請參閱圖3A至圖.3C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包括 一發光單元2 c、 一透鏡單元4 c及兩個封蓋單元5 c。
其中,該發光單元2 c具有一電路基板2 0 c、多個電性地設置于該電路基板2 0 c上的發光組件2 1 c 、及兩個形成于該電路基板2 0 c的兩相反側端的第一卡固結構2 2 c 。另外,該發光單元2 c所使用的多個發光組件2 1c可隨著使用者所想要的發光效果,來選用不同間距、不同顏色、不同顆數、不同功率大小的發光組件。
此外,該透鏡單元4 c具有一中空透明結構4 c'、 一與該中空透明結構4 c'一體成形的實心透鏡4 Q c、及兩個分別成形于該中空透明結構4 c'的內表面4 Q c,的第二卡固結構4 1 c,并且該實心透鏡4 0 c設置于該中空透明結構4 c,的頂部并且位于該發光單元2 c的上方。此外,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c相對應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c,因此該透鏡單元4 c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c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c的配合而可拆卸地(detachably)設置于該中空透明結構4 c,內。以第三實施例而言,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c為背對背的形式,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c面對面地成形于該中空透明結構4 c,的內表面,并且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2 2 c及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4 1 c彼此可滑動地(slidably)配合在一起。
另外,上述兩個封蓋單元5 c分別用于封閉該透鏡單元4 c的兩相反側端,并且每一個封蓋單元5 c具有一封蓋本體5 0 c及一從該封蓋本體5 0 c凸出并緊配合于該中空透明結構4 c'內的凸出部5 1 c。
如圖3C所示,該等發光組件2 1 c所產生的光源S可穿透該實心透鏡40 c而投射出一具有一預定投光角度的投射光源P4。因此,本發明可隨著使用者所想要呈現的投光角度來選用不同的實心透鏡。
綜上所述,本發明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不僅能依據"所需發光效果的不同"而更換該發光單元,并且也能依據"所需投光角度的不同"而更換該透鏡單元。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發光單元,其具有兩個第一卡固結構,該發光單元具有一電路基板及多個電性地設置于該電路基板上的發光組件;以及一透鏡單元,其具兩個第二卡固結構,其中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的配合而可拆卸地與該發光單元組合在一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從該電路基板的底端分別向上延伸,該透鏡單元具有一 實心透鏡,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分別成形于該實心透鏡的兩相反側端,并且 該透鏡單元可拆卸地設置于該發光單元的上方。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分別為兩個面對面的第一滑槽結構,上述兩個第二卡固 結構分別為兩個背對背的第二滑槽結構,并且上述兩個第一滑槽結構及上述兩 個第二滑槽結構彼此滑動地配合在一起。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第一卡固結構的外側具有一內凹卡固部,該發光單元通過上述兩個內凹 卡固部,以顛倒的方式卡固在一卡勾單元內。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還進一步包括兩個分別用于封閉該發光單元的兩相反側端的封蓋單元,每一 個封蓋單元具有一封蓋本體及一從該封蓋本體凸出并緊配合于上述兩個第一 卡固結構之間的凸出部。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成形于該發光單元的兩相反側端,該透鏡單元具有一實 心透鏡,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分別由該實心透鏡的兩相反側端向下延伸而 出,并且該透鏡單元可拆卸地設置于該發光單元的上方;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 構從該電路基板的底端分別向上延伸。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分別為兩個面對面的第一滑槽結構,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分別為兩個背對背的第二滑槽結構,并且上述兩個第一滑槽結構及上述兩 個第二滑槽結構彼此滑動地配合在一起。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第二卡固結構的外側具有一內凹卡固部,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內凹 卡固部,以顛倒的方式卡固在一卡勾單元的下端。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還進一步包括兩個分別用于封閉該發光單元的兩相反側端的封蓋單元,每一 個封蓋單元具有一封蓋本體及一從該封蓋本體凸出并緊配合于上述兩個第二 卡固結構之間的凸出部。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特征在 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成形于該發光單元的兩相反側端,該透鏡單元具有 一中空透明結構及一與該中空透明結構一體成形的實心透鏡,上述兩個第二卡 固結構分別成形于該中空透明結構內,并且該發光單元可拆卸地設置于該透鏡 單元的中空透明結構內;該實心透鏡設置于該中空透明結構的頂部并且位于該 發光單元的上方;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面對面地成形于該中空透明結構的內 表面。
全文摘要
一種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其包括一發光單元及一透鏡單元。該發光單元的兩相反側端分別具有一向上延伸的第一卡固結構。該透鏡單元具有一實心透鏡及兩個分別形成于該實心透鏡的兩相反側端的第二卡固結構,該透鏡單元通過上述兩個第一卡固結構與上述兩個第二卡固結構的配合而可拆卸地設置于該發光單元的上方。因此,本發明改良型的客制化組合式發光模塊的發光單元及透鏡單元可隨著使用者的需要而任意變換。此外,每一個第一卡固結構的外側具有一內凹卡固部,該發光單元通過上述兩個內凹卡固部,以顛倒的方式卡固在一卡勾單元內。
文檔編號F21V19/00GK101672456SQ20081014960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1日
發明者張簡文杰, 王方波, 董建成 申請人:華興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