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熒光粉調制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新建樓宇如雨后春筍,蓬勃涌現,而與樓宇建設相配套的可視對講系統也得 到了迅猛發展。目前,可視對講系統中,常使用黑白扁平顯像管CRT實現監視的功能。黑白扁平顯像管CRT是通過電光轉換重現電視圖像的一種窄束強流電子束管,它 的基本結構包括電子槍、偏轉系統、熒光屏和玻殼。黑白扁平顯像管CRT的基本工作原理 是電子槍發射出的電子束被加在電子槍柵極或陰極上的視頻電信號所調制后,經過加速、 聚焦、掃描、復合發光等一系列過程最終變成熒光屏上按空間分布的、亮度隨電信號強弱面 變化的相應光信號,從而得到與原被攝景物幾何相似、明暗對應的合適人眼視覺特性要求 的光學圖像。熒光屏是實現顯像管電光轉換的關鍵部位之一,要求發光亮度和發光效率足夠 高,發光光譜適合人眼觀察,圖像分辨率高、傳遞效果好,余輝時間適當,機械、化學、熱穩定 性好,壽命高。熒光屏由涂覆在玻殼內表面的熒光粉層和疊于熒光粉層上面的鋁膜共同組 成。黑白扁平顯像管CRT的熒光粉一般用兩種熒光粉混合制成,或采用單一白色粉,制作方 法一般采用沉積法把洗凈烘干的玻屏放在涂膠機上,玻屏的傾角和轉速都可由涂膠機控 制;向玻屏中心注入加油醋酸鋇等電解質的熒光粉和水玻璃懸浮液,開啟涂膠機使其均勻 涂布于玻璃基板上,經烘干后即形成牢固的絲印熒光粉層。黑白扁平顯像管CRT的發光性能首先取決于所用的絲印熒光粉材料,因此絲印熒 光粉的調制工藝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有的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中,在調制過程中對 雜質、灰塵、粉點等的控制不夠嚴格,使絲印熒光粉容易出現白點、粉點、黑點等不良現象, 且絲印熒光粉的組成調配不合理,使絲印熒光粉黏度和硬度不符合品質要求,嚴重影響黑 白扁平顯像管CRT的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 藝,該工藝能提高絲印熒光粉的品質,從而提高黑白扁平顯像管CRT的品質。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它包 括以下步驟步驟A,調制上粉油,上粉油的組成為乙基纖維素、松油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乳 酸乙酯;按每43克乙基纖維素配400毫升松油醇,100毫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100毫升乳 酸乙酯的比例進行調制;步驟B,對調制好的上油粉進行過濾處理;步驟C,調制絲印熒光粉,絲印熒光粉按組成重量比為P45熒光粉白粉P45熒光粉藍粉過濾后的上油粉=10 5.8 4. 8進行調制。步驟A中,所述調制上粉油具體為先按組成比例依次將松油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乳酸乙酯、乙基纖維素倒入燒杯 中調制;再將調制好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同時進行攪拌和加熱,攪拌時間為 12小時以上,加熱溫度為80度士5度。步驟B中,所述過濾處理具體為先使用400目過濾網進行兩次自然過濾;再使用600目過濾網進行加壓過濾。步驟C中,所述調制絲印熒光粉具體為將過濾后的上油粉加入攪拌罐中,再按組成重量比加入P45熒光粉白粉和P45熒 光粉藍粉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后,加熱放置4小時,再進行攪拌30分鐘,然后加熱放置4小 時;將攪拌罐中放置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進行加熱攪拌,攪拌時間為8小時以 上,加熱溫度為80度。將攪拌罐中放置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攪拌30分鐘后,對粘在攪拌機 罐壁上的材料進行清理后再繼續攪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實現在調 制過程中對雜質、灰塵、粉點等的嚴格控制,盡量避免絲印熒光粉出現白點、粉點、黑點等不 良現象,且絲印熒光粉的組成調配合理,使絲印熒光粉黏度和硬度符合品質要求,從而提高 黑白扁平顯像管CRT的品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先調制上粉油,上粉油的組成為乙基纖維素、松油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乳酸乙 酯;按每43克乙基纖維素配400毫升松油醇,100毫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100毫升乳酸乙 酯的比例進行調制。如調制1罐絲印熒光粉時,上粉油按組成為43克乙基纖維素,400毫 升松油醇,100毫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100毫升乳酸乙酯的比例進行配制;調制5罐絲印熒 光粉時,上粉油按組成為215克乙基纖維素,2000毫升松油醇,500毫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 500毫升乳酸乙酯的比例進行配制。將以上計量確切的材料,依次按松油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乳酸乙酯、乙基纖維 素的順序倒入燒杯中調制;將調制好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同時進行攪拌和加 熱,攪拌時間為12小時以上,加熱溫度為80度士5度。攪拌好的上粉油應該目視清澈透明, 不存在殘留的未溶解的乙基纖維素。為了保證品質,對調制好的上油粉進行過濾處理,具體為先使用400目過濾網進 行兩次自然過濾,將上粉油中的各種雜質、灰塵等進行清除;再使用600目過濾網進行加壓 過濾,將上粉油中乙基纖維素中的不溶解物進行清除。最后進行調制絲印熒光粉,絲印熒光粉按組成重量比為P45熒光粉白粉P45熒光粉藍粉過濾后的上油粉=10 5.8 4. 8進行調制。具體為將過濾后的480士 1克 上油粉加入攪拌罐中,再加入1000克P45熒光粉白粉和580克P45熒光粉藍粉進行手工攪拌,手工攪拌時觀察到基本攪拌均勻后,進行加熱放置4小時,再進行手工攪拌30分鐘,然 后加熱放置4小時;將攪拌罐中放置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進行加熱攪拌,攪拌 時間為8小時以上,加熱溫度為80度。將攪拌罐中放置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攪 拌30分鐘后,需要對粘在攪拌機罐壁上的材料進行清理后再繼續攪拌,注意調節合適的攪 拌速度。由此,完成絲印熒光粉的調制。本發明所述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通過對乙基纖維素的量進行適當的調 整可以改變上粉油的黏度,即可改變絲印粉的黏度。通過適當調整乳酸乙酯的量,可以改變 干燥速度。通過適當調整二甘醇丁醚乙酸酯的量可以改變干燥后的硬度。由于受材料和環境的限制和影響,對于絲印熒光粉調制后的粉點控制是一個長期 的控制工作,所以在絲印熒光粉的調制過程中需要全過程的嚴格控制,包括環境衛生、材料 包裝的檢查、保管、二次污染、灰塵、過濾等的控制。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 調制工藝,做到在調制過程中對雜質、灰塵、粉點等的嚴格控制,盡量避免絲印熒光粉出現 白點、粉點、黑點等不良現象,且絲印熒光粉的組成調配合理,使絲印熒光粉黏度和硬度符 合品質要求,從而提高黑白扁平顯像管CRT的品質。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調制上粉油,上粉油的組成為乙基纖維素、松油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乳酸乙酯;按每43克乙基纖維素配400毫升松油醇,100毫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100毫升乳酸乙酯的比例進行調制;步驟B,對調制好的上油粉進行過濾處理;步驟C,調制絲印熒光粉,絲印熒光粉按組成重量比為P45熒光粉白粉∶P45熒光粉藍粉∶過濾后的上油粉=10∶5.8∶4.8進行調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 調制上粉油具體為先按組成比例依次將松油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乳酸乙酯、乙基纖維素倒入燒杯中調制;再將調制好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同時進行攪拌和加熱,攪拌時間為12小 時以上,加熱溫度為80度士5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 過濾處理具體為先使用400目過濾網進行兩次自然過濾;再使用600目過濾網進行加壓過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所述 調制絲印熒光粉具體為將過濾后的上油粉加入攪拌罐中,再按組成重量比加入P45熒光粉白粉和P45熒光粉 藍粉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后,加熱放置4小時,再進行攪拌30分鐘,然后加熱放置4小時;將 攪拌罐中放置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進行加熱攪拌,攪拌時間為8小時以上,加 熱溫度為80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其特征在于將攪拌罐中放 置的材料放入帶加熱器的攪拌機中攪拌30分鐘后,對粘在攪拌機罐壁上的材料進行清理 后再繼續攪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熒光粉調制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扁平管絲印熒光粉的調制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調制上粉油,上粉油的組成為乙基纖維素、松油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乳酸乙酯;按每43克乙基纖維素配400毫升松油醇,100毫升二甘醇丁醚乙酸酯,100毫升乳酸乙酯進行調制;步驟B,對調制好的上油粉進行過濾處理;步驟C,調制絲印熒光粉,絲印熒光粉按組成重量比為P45熒光粉白粉∶P45熒光粉藍粉∶上油粉=10∶5.8∶4.8進行調制;本發明能提高絲印熒光粉的品質,從而提高黑白扁平顯像管CRT的品質。
文檔編號H01J9/22GK101840825SQ200910037979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7日
發明者趙堅 申請人:東莞市兆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