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插地燈用的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2095185A于2011年6月15日公布了一種光伏低壓光源螺式連接燈具,具體公開了包括燈頭和與所述燈頭螺合的燈座,所述燈頭和所述燈座中至少一者的側面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填充有沿所述燈頭的軸線延伸的彈性導電部件。所述彈性導電部件的固定端與所述燈頭的頂端側面固定連接。該結構不便于操作,而且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拆裝方便快捷、成本低、性能可靠的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包括燈座組件和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座組件上設有連接腔,燈具通過插設連接腔與燈座組件連接;所述連接腔上設有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燈具上設有兩互不干涉的接電部;燈具與燈座組件連接時,兩接電部分別電連接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
包括以下方案:
方案一,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內彈性復位設置的第一金屬插針。所述接電部為接電片,燈具與燈座組件連接時,兩第一金屬插針分別電連接對應的接電片。所述燈具上設有旋扣,連接腔上設有用于避讓旋扣的卡口,燈具通過旋扣拆卸式裝配于連接腔內。
方案二,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上內外布置的中心金屬片和環形金屬片;兩接電部分別為燈具上內外布置的中心接電片和環形接電片;燈具與燈座組件連接時,中心金屬片與中心接電片電連接,環形金屬片與環形接電片電連接。所述燈具上設有旋扣,連接腔上設有用于避讓旋扣的卡口,燈具通過旋扣拆卸式裝配于連接腔內。
方案三,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內的金屬插孔,所述接電部為第二金屬插針,第二金屬插針與對應的金屬插孔拆卸式插接,實現燈座組件與燈具的拆卸式連接。
方案四,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內的中心金屬片和內壁上的內螺紋結構,兩接電部分別為外螺紋結構和中心接電片;燈具與燈座組件連接時,內螺紋結構與外螺紋結構螺接,中心金屬片與中心接電片電連接。
方案五,所述連接腔內彈性復位設置有活動塊,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活動塊上的正極凸點和負極凸點,兩接電部分別為接電凸點;燈具與燈座組件連接時,活動塊彈性作用正極凸點和負極凸點分別電連接相應的接電凸點。所述連接腔上設有扣接部,燈具上設有凸柱,凸柱配合倒扣于扣接部上,實現燈座組件與燈具的拆卸式連接。
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多種方案實現燈座組件與燈具的拆卸式連接,而且操作簡單快捷,結構簡單。具體是:方案一,正負極連接部分別以彈性插針設置,并與燈具上的接電片電連接,該連接方式緊湊可靠;方案二,正負極連接部分別以內外環形式設置,接電部對應同為內外環形式設置,以確保正負極連接部與對應的接電部電連接,而且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方案一和二中的燈具均通過旋扣拆卸式連接在燈座組件上,進一步提高其裝配的便捷性;方案三,正負極連接部分別以插孔形式設置,接電部設置為插針,接電部對應插接正負極連接部,既可實現彼此之間的電連接,也實現了燈座組件與燈具的拆卸式連接,拆裝更加便捷;方案四:正負極連接部分別以金屬片和內螺紋方式設置,接電部對應以接電片和外螺紋設置,既可實現彼此之間的電連接,也實現了燈座組件與燈具的拆卸式連接;方案五,正負極連接部分別以凸點設置并設置于活動塊上,接電部對應以凸點設置,彼此對應電連接,此外,燈座組件和燈具通過扣接部與凸柱的配合相互連接。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拆裝方便快捷、成本低、性能可靠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的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燈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裝配狀態下的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裝配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燈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的分解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燈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裝配狀態下的局部剖視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的分解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燈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裝配狀態下的局部剖視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的分解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燈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燈座組件與燈具裝配狀態下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第一實施例
參見圖1-圖6,本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用于插地燈,該插地燈包括燈座組件1、燈具2和殼體3;其中,燈組組件1裝配于殼體3頂部,燈具2置于殼體3內腔,殼體3底部設置有插柱3.1,方便整體插設于地上,此外,殼體3還可通過設置其他結構裝配于墻上或擺放于平面上;燈座組件1頂面設置有太陽能板,其利用太陽能發電,達到節能環保目的,此外可擺脫電源線的限制,適用于任何環境。具體地講,所述燈座組件1上設有連接腔1.1,燈具2頂端通過插設連接腔1.1與燈座組件1連接;所述連接腔1.1上設有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正負極連接部分別電連接電源的正負極;燈具2頂端設有兩互不干涉的接電部;燈具2與燈座組件1連接時,兩接電部分別電連接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使燈具2通過正負極連接部獲得電能工作;燈座組件1上還設有用于放置電池的電池腔1.2,用于啟動燈具2工作。本結構裝配簡單快捷,而且成本低,電連接可靠。
進一步說,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1.1內彈性復位設置的第一金屬插針1.3。所述接電部為接電片2.1,燈具2與燈座組件1連接時,兩第一金屬插針1.3分別電連接對應的接電片2.1。由于第一金屬插針1.3具有一定彈力,其與接電片2.1彈性接觸,可進一步提高彼此的電連接可靠性,確保性能可靠。
進一步說,所述燈具2上設有旋扣2.2,連接腔1.1上設有用于避讓旋扣2.2的卡口1.4,燈具2通過旋扣2.2拆卸式裝配于連接腔1.1內。裝配時,將燈具2上的旋扣2.2對應卡口1.4插入連接腔1.1內,再沿指定方向自轉一定角度即可,拆卸方便快捷,而且裝配牢固可靠。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7和圖8,本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用于插地燈,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1.1上內外布置的中心金屬片1.5和環形金屬片1.6;兩接電部分別為燈具2上內外布置的中心接電片2.3和環形接電片2.4;燈具2與燈座組件1連接時,中心金屬片1.5與中心接電片2.3電連接,環形金屬片1.6與環形接電片2.4電連接。本結構的匹配性高,方便實現彼此的電連接。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分析說明。
第三實施例
參見圖9-圖12,本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用于插地燈,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1.1內的金屬插孔1.7,所述接電部為第二金屬插針2.5,第二金屬插針2.5與對應的金屬插孔1.7拆卸式插接,實現燈座組件1與燈具2的拆卸式連接。為提高彼此連接的可靠性,第二金屬插針2.5側邊上設有凹陷結構,金屬插孔1.7內壁設有凸起結構,第二金屬插針2.5插入金屬插孔1.7時,凹陷結構與凸起結構相配合,避免燈具2自然松脫。本結構拆裝十分簡單快捷,而且實現電連接的同時還可實現彼此的裝配連接。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分析說明。
第四實施例
圖13-圖16,本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用于插地燈,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所述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連接腔1.1內的中心金屬片1.5和內壁上的內螺紋結構1.8,兩接電部分別為外螺紋結構2.6和中心接電片2.3;燈具2與燈座組件1連接時,內螺紋結構1.8與外螺紋結構2.6螺接,中心金屬片1.5與中心接電片2.3電連接。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分析說明。
第五實施例
圖17-圖20,本燈座與燈具的連接結構用于插地燈,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所述連接腔1.1內彈性復位設置有活動塊1.9,正極連接部和負極連接部分別為活動塊1.9上的正極凸點和負極凸點,兩接電部分別為接電凸點2.7;燈具2與燈座組件1連接時,活動塊1.9彈性作用正極凸點和負極凸點分別電連接相應的接電凸點2.7。所述連接腔1.1上設有扣接部1.11,燈具2上設有凸柱2.8,凸柱2.8配合倒扣于扣接部1.11上,實現燈座組件1與燈具2的拆卸式連接。本結構以另一種形式實現彈性電連接,電連接可靠。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分析說明。
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