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車燈零配件,尤其涉及一種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人們在追求舒適性和易操控性的同時,汽車整體的安全性和節能環保也被越來越重視,對此,汽車車用車燈尤其是前照燈現在多使用LED燈并采用平面集群封裝技術,可以實現大功率、低能耗的要求;然而,現有技術中,前照燈燈杯通常包括燈罩和散熱器,燈罩采用密閉的形式扣合在散熱器上,LED光源和LED電源固定在前照燈燈杯內部;由于結構設計的問題,前照燈燈杯內通常容易進水,于是當前照燈處于照明狀態時,其所處的密閉環境將由于熱量聚集而產生較高的溫度,在燈杯內部產生霧氣,影響照明效果,除此之外,較高的溫度又容易導致車燈內零部件熔化變形。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防止燈杯內產生霧氣、提高照明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散熱效果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
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包括燈罩、套管和散熱器,所述套管的前端設置有環形的開槽,所述開槽將所述套管分為環狀的外夾片和內夾片,所述內夾片包括兩個半圓環形的內半夾片,所述套管的內徑由中部至前端逐漸變小;所述散熱器包括圓臺形的前安裝座和圓柱形的后安裝座,所述前安裝座和后安裝座固定在所述套管的內側,并且所述前安裝座的外側面頂壓在所述內半夾片的內側,所述前安裝座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固定有LED光源和LED電源,所述后安裝座頂壓在所述前安裝座的后端并頂壓固定所述LED電源;所述前安裝座和后安裝座頂部對應位置均設置有貫穿并相互連通的出氣道,所述前安裝座和后安裝座底部對應位置均設置有貫穿并相互連通的進氣道,所述進氣道的外側開口設置有散熱風扇,所述出氣道的外側開口設置有排氣管,并在所述排氣管上設置有單向氣閥。
進一步的,所述進氣道外側開口處與散熱風扇之間設置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內設置有干燥劑。
進一步的,所述套管的后部內壁設置有卡槽,所述后安裝座的后端設置有凹槽,并在徑向對稱設置有與凹槽相連通的滑孔,所述滑孔內設置有卡條,所述卡條的外端與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卡條的內端設置有牽拉柄,所述卡條的中部設置有復位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外夾片的內側以及內半夾片的外側均設置有第一密封墊槽,所述密封墊槽內設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后安裝座的外側設置有第二密封墊槽,所述密封墊槽內設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前安裝座的后端位于進氣道和出氣道的開口處設置有插槽,所述后安裝座的前端位于進氣道和出氣道的開口處設置有插座,所述插座與所述插槽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套管的前端外側還套裝有環形的固定環。
進一步的,所述前安裝座的后端和后安裝座的前端分別設置有用于固定LED電源的電源固定槽和電源限位槽,所述電源固定槽內設置有電源定位樁,所述電源限位槽內設置有導熱硅膠。
借由上述方案,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將LED光源固定安裝在前安裝座的前端,將LED電源安裝在前安裝座的后端,然后通過固定后安裝座的方式,頂壓固定前安裝座,而前安裝座通過頂壓內半夾片實現對燈罩的夾緊作用,由于沒有設置任何具有間隙的固定件,水分不會通過燈罩與套管的間隙進入燈罩內,有效防止燈杯內產生霧氣并提高照明效果;由于前安裝座和后安裝座上設置有進氣道和出氣道,將兩者準確對接后,即可實現對燈罩內部送入循環的散熱氣流,有效提高散熱效果。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參見圖1所示,一種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包括燈罩1、套管2和散熱器,套管2的前端設置有環形的開槽,開槽將套管分為環狀的外夾片21和內夾片22,內夾片22包括兩個半圓環形的內半夾片,套管2的內徑由中部至前端逐漸變小;散熱器包括圓臺形的前安裝座3和圓柱形的后安裝座4,前安裝座3和后安裝座4固定在套管2的內側,并且前安裝座3的外側面頂壓在內半夾片的內側,前安裝座3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固定有LED光源5和LED電源6,后安裝座4頂壓在前安裝座3的后端并頂壓固定LED電源6;前安裝座3和后安裝座4頂部對應位置均設置有貫穿并相互連通的出氣道7,前安裝座3和后安裝座4底部對應位置均設置有貫穿并相互連通的進氣道8,進氣道8的外側開口設置有散熱風扇9,出氣道7的外側開口設置有排氣管10,并在排氣管10上設置有單向氣閥11。
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套管2的后部內壁設置有卡槽23,后安裝座4的后端設置有凹槽41,并在徑向對稱設置有與凹槽相連通的滑孔,滑孔內設置有卡條42,卡條42的外端與卡槽41相配合,卡條42的內端設置有牽拉柄43,卡條42的中部設置有復位彈簧44;這樣,當需要固定后安裝座時,僅需將后安裝座推入套管內即可,當需要取出后安裝座時,僅需捏動牽拉柄,將卡條的端部由卡槽脫出即可。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將LED光源固定安裝在前安裝座的前端,將LED電源安裝在前安裝座的后端,然后通過固定后安裝座的方式,頂壓固定前安裝座,而前安裝座通過頂壓內半夾片實現對燈罩的夾緊作用,由于沒有設置任何具有間隙的固定件,水分不會通過燈罩與套管的間隙進入燈罩內;由于前安裝座和后安裝座上設置有進氣道和出氣道,將兩者準確對接后,即可實現對燈罩內部送入循環的散熱氣流,進氣道和出氣道的對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例如在套管內部設置導向滑槽,或是在前安裝座和后安裝座之間設置定位樁等方式。
為了保證送入燈罩內的空氣為干燥的冷空氣,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進氣道8外側開口處與散熱風扇9之間設置有過濾器12,過濾器12內設置有干燥劑。
為了有效夾緊燈罩邊緣,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外夾片21的內側以及內半夾片的外側均設置有第一密封墊槽,密封墊槽內設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24。
為了有效密封散熱器和套管,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后安裝座4的外側設置有第二密封墊槽,密封墊槽內設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45。
為了有效對準前安裝座和后安裝座,同時防止兩者間的導熱硅膠進入進氣道和出氣道,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前安裝座3的后端位于進氣道和出氣道的開口處設置有插槽31,后安裝座4的前端位于進氣道和出氣道的開口處設置有插座46,插座46與插槽31相配合。
為了防止外夾片變形,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套管2的前端外側還套裝有環形的固定環25。
本發明的防霧型汽車車燈燈杯,前安裝座3的后端和后安裝座4的前端分別設置有用于固定LED電源的電源固定槽和電源限位槽,電源固定槽內設置有電源定位樁32,電源限位槽內設置有導熱硅膠47;這樣,當后安裝座頂壓前安裝座后,導熱硅膠可以緊密地分布于兩者之間,有效提高導熱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