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行車輪轂的制造方法,尤其是自行車鋁輪轂坯的制造方法。
在自行車行業,輪轂又稱花鼓。鋁制花鼓的重量輕,成形加工方便,而且外觀靚,加上一些措施,其強度達到要求。目前,鋁輪轂或花轂的制造方法有壓鑄成形、油壓機壓制和單件沖制焊接組成等。隨著市場的需求和對質量的要求,其制造方法發生了變化。采用壓鑄制造的花鼓質量不穩定,強度達不到要求,很少采用;而普遍采用油壓機壓制造方法的工藝流程,如
圖1所示,需在模具上進行放料、冷沖、退模和出料的工序,這一種方法制造花鼓的模具結構復雜,費用高,并需專用300T至400T油壓機,原材料浪費大,成本高,質量不穩定。雖然一直在該使用方法制造鋁花鼓,但存在的問題未得到解決。現在有人在搞鍛造沖壓工藝制造,其流程如附圖2,一般需經過放料、冷沖、退模、出料、焊接和成品多道工序,這種方法采用單件制造再焊接組合成花鼓,產品廢品率高,焊接處熱處理強度不一樣,費時費力,品質難保證。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它應是成本低,質量穩定,工藝簡單。
本發明包括原材料鋁棒、普通沖床、第一上模、下模和頂桿,以及第二上模和下開合模,其特征是鋁輪轂的鍛造分兩道工藝第一道工藝將原材料鋁棒放入下模→第一上模利用普通沖床沖壓鋁棒,鋁棒成形一半→第一上模退去→下模下的頂桿將成形一半的料件頂出→出料或形一半的料件;第二道工藝將一半成形的料件調頭裝入下開合模,未加工端的鋁棒向上→第二上模利用普通沖床沖壓鋁棒的未加工端,使之成形,即兩端成形為輪轂→第二上模退去→下開合模打開→出料鋁輪轂。
所述的下開合模由兩半塊模組成,而且,兩半模對稱。
上述自行車鋁輪轂或花鼓鍛造的方法,使用的主要設備是普通沖床,省去了壓鑄制造的專用油壓機,也免了鍛造沖壓流程的再焊接工序,從而降低了成本,質量穩定,成品率高,而且,工藝簡單和操作方便。是自行車鋁輪轂制造的一種優良方法。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介紹。
圖1所示,是自行車鋁輪轂壓鑄制造方法的工序圖。
圖2所示,是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沖壓方法的工序圖。
圖3所示,是本發明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的工序圖。
圖1所示,是自行車鉛輪轂壓鑄制造方法的工序圖,它采用了專用300~400噸的油壓機1,通過在上、左、右三個方向的上模3、左模2和右模4,對放在下模5上的原材料鋁棒6同時進行擠壓,使輪轂成型后,該三個方面的模各自反向退模,然后出料。其工藝為放料→冷沖→退模→出料。該制造方法原材料浪費大,成本高,各模的結構復雜,質量不穩定。
圖2所示,是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沖壓方法的工序圖,該工藝為放料→冷沖→退模→出料→焊接→成品,即在該制造方法的下模8中放入原材料鋁棒6,上模9通過沖床對著下模8上的鋁棒6沖壓,使之成為一半鋁輪轂10,上模9退出,然后出料一半鋁輪轂10。將兩半鋁輪轂10的相應端焊接成一體,其中間有一焊痕11。這樣,才成為鋁輪轂成品。該制造方法質量難保證,廢品率高。
圖3所示,是本發明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的工序圖。該方法綜合了上述兩種制造方法的優點,并采用了兩道工藝的方式,只利用了普通沖床、第一上模13、下模12和頂桿,以及第二上模17和下開合模16,就可制出一體化的鋁輪轂成品。該方法的第一道工藝為放料→沖壓→退模→出料;即在該制造方法的下模12中放入原材料鋁棒6,第一上模13通過普通沖床對著下模12中的鋁棒6沖壓,使之成形一半輪轂14,第一上模13退去,通過頂桿將成形一半的鋁輪轂14頂出模,出料成形一半鋁輪轂14;然后進入第二道工藝放料→沖壓→退模→出料,雖說工序的名稱與第一道工藝的相同,但其使用的模具和放的料不同。即將第一道工藝成形一半的鋁輪轂14從下開合模16的下方中心放入,未加工的一端鋁棒6向上,第二上模17通過普通沖床對著未加工的一端鋁棒6沖壓使之成形,則兩端成形為輪轂18,下開合模16向兩側退模,出料成品鋁輪轂18。在該工序圖中可知,各圖都采用了剖視圖,使用的兩個上模13、17中間的形狀不同,各沖出鋁輪轂18兩端的內空不同,第一上模13沖出的內空比第二上模17的多,這些內空可節省原材料;其中所述的頂桿在圖中未表出,只用向上的箭頭表示。由以上第一和第二道工藝及其工序圖可知,本發明的鋁輪轂鍛造方法使用的設備及其模具結構簡單,加工過程簡單易行,成品率高。當然,鋁輪轂的制造方法多種多樣,但是只要采用本方法的,均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它包括原材料鋁棒(6)、普通沖床、第一上模(13)、下模(12)和頂桿,以及第二上模(17)和下開合模(16),其特征是鋁輪轂的鍛造方法分兩道工藝第一道工藝將原材料鋁棒(6)放入下模(2)→第一上模(13)利用普通沖床沖壓鋁棒(6),將鋁棒(6)擠壓為成形一半的料件(14)→上模(13)退去→下模(12)下的頂桿將成形一半的料件(14)頂出→出料成形一半的料件(14);第二道工藝將一半成形的料件(14)裝入下開口合模(16),未加工端的鋁棒(6)向上→第二上模(17)利用普通沖床沖壓鋁棒(6)的未加工端,使之成形,即兩端成形為輪轂(18)→第二上模(17)退去→下開合模(16)打開→出料鋁輪轂(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開合模(16)由兩半模構成,而且,兩半模對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道工序的第一上模(13)與第二道工序的第二上模的中間結構不同,所沖出鋁件的內空不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行車鋁輪轂鍛造方法,它包括原材料鋁棒、普通沖床、第一上模、下模和頂桿,以及第二上模和下開合模,其特征是鋁輪轂鍛造分兩道工藝:第一道工藝:將鋁棒放入第一下模→第一上模利用沖床沖壓鋁棒,使鋁棒擠壓為成形一半的料件→第一上模退去→下模下的頂桿將一半成形的料件頂出→出料;第二道工藝:將一半成形的料件調頭裝入下開口合模,未加工端的鋁棒向上→第二上模利用沖床沖壓鋁棒的未加工端,使之成形,即兩端成形為鋁輪轂→第二上模退去→下開合模打開→出料。該方法使用的主要設備是普通沖床,成本低,質量穩定,成品率高,工藝簡單和操作方便。是自行車鋁輪轂制造的一種優良方法。
文檔編號B21K1/28GK1337283SQ01128490
公開日2002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21日
發明者魏壽頤 申請人:魏壽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