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內安裝有至少兩層平行設置的擱架,所述擱架可沿所述放置架的水平方向移動。本發明將多個不同型號的動模放置在位于不同層的擱架內,當需要選用對應型號的動模時,可將擱架沿支撐板的水平板拉出,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擱架穩固設置在支撐板上,避免不平衡,同時設置的擋塊以及凹槽與卡塊的配合避免擱架的滑落,確保了安全性。
【專利說明】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放置結構,尤其涉及一種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輪轂輕量化趨勢的要求下,旋壓技術是輪轂加工中最安全和經濟的一種加工方式。輪轂的旋壓成形是將輪轂毛坯夾緊在動模上,由旋壓機帶動動模和毛坯一起高度旋轉,同時利用旋壓輪的壓力和進給運動將毛坯擠壓在旋轉的動模上,使毛坯產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空心旋轉體輪轂。現有一個動模放置在一個支架內,該支架的外側固定有C形支耳,為了避免占用空間,多個支架層疊在一起,需要使用動模時,由于支架和動模的重量很重,人工無法搬動,需要使用吊車進行作業,將位于上方的支架全部吊起,再取用下方支架內的動模,不但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下,而且當支架疊設的不平衡會導致支架和動模掉下來而砸到操作人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快捷的輪轂旋壓動模放
置結構。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內安裝有至少兩層平行設置的擱架,所述擱架可沿所述放置架的水平方向移動。
[0005]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所述放置架包括至少兩列平行設置的立桿組,每列立桿組包括至少兩個立桿,位于同一列的兩個所述立桿之間固定有支撐板。
[0006]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所述支撐板的截面呈L形,包括水平板和垂直板,所述垂直板固定在位于同一列的兩個所述立桿之間。
[0007]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所述水平板的后端和所述垂直板的后端之間固定有擋塊。
[0008]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所述擱架包括方形框架、固定在所述方形框架內的擱置部。
[0009]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所述擱置部呈十字形。
[0010]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所述垂直板內設有凹槽,所述方形框架與所述垂直板相對的一端內設有彈性件、與所述彈性件連接的卡塊,所述卡塊可彈入所述凹槽內。
[0011]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相鄰所述立桿的頂端之間固定有加強桿。
[0012]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進一步包括每個所述立桿的下端均設有滾輪。
[0013]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將多個不同型號的動模放置在位于不同層的擱架內,當需要選用對應型號的動模時,可將擱架沿支撐板的水平板拉出,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擱架穩固設置在支撐板上,避免不平衡,同時設置的擋塊以及凹槽與卡塊的配合避免擱架的滑落,確保了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水平板、垂直板、擋板以及擱架之間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垂直板與擱架的內部卡接俯視圖;
圖中:1、放置架,2、擱架,3、立桿,4、支撐板,5、加強桿,6、水平板,7、垂直板,8、方形框架,9、擱置部,10、擋塊,11、凹槽,12、彈性件,13、卡塊,14、第一側壁,15、第二側壁,16、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0017]如圖1所示,一種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包括放置架1,放置架I內安裝有至少兩層平行設置的擱架2,本發明優選擱架2設有六層,但并不局限于六層,也可以為三層、四層、五層、七層或更多層,擱架2可沿放置架I的水平方向移動,便于快速取用擱架2上放置的動模。
[0018]本發明優選放置架I包括至少兩列平行設置的立桿組,每列立桿組包括至少兩個立桿3,位于同一列的兩個立桿3之間固定有支撐板4,相鄰立桿3的頂端之間固定有加強桿5,放置架I整體穩固。支撐板4的截面呈L形,包括水平板6和垂直板7,垂直板7固定在位于同一列的兩個立桿3之間,擱架2水平擱置在相對的兩個水平板6上。
[0019]擱架2包括中空的方形框架8、固定在方形框架8內的擱置部9,方向框架8設置成中空狀,可節省材料,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擱置部9呈十字形,但并不局限于十字形,也可以呈網狀結構,或者包括至少兩個沿橫向或縱向平行設置的擱桿,動模放置在擱置部9上不會掉落。
[0020]如圖2、圖3所示,為了避免用力過大將擱架2推至地面上而砸傷操作人員,水平板6的后端和垂直板7的后端之間固定有擋塊10,擱架2的后端被限位住;垂直板7內設有凹槽11,方形框架8與垂直板7相對的一端內設有彈性件12、與彈性件12連接的卡塊13,卡塊13與凹槽11的形狀相配合,卡塊13可彈入凹槽11內,本發明優選凹槽11的第一側壁14與第二側壁15之間的夾角為鈍角,彈性件12可為彈簧,此時擱架2的前端移出一定距離后被限位住。雙重限位結構可避免擱架掉落至地面,確保安全性。再往回推擱架2時,卡塊13可從凹槽11內移至原位。
[0021]每個立桿3的下端均設有滾輪16,滾輪16可為萬向輪,不僅便于放置架I的移動而將動模運送至目的地,也可以在不需要移動時使放置架I穩固。[0022]本發明在使用時,擱架2平行擱置在相對的兩個水平板6上,動模擱置在擱置部9上,當需要選用動模時,將放有該動模的擱架2沿水平板6拉出,此時卡塊13卡入凹槽11,擱架2被限位住,同時可取出動模,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且消除了安全隱患。
[0023]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內安裝有至少兩層平行設置的擱架,所述擱架可沿所述放置架的水平方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包括至少兩列平行設置的立桿組,每列立桿組包括至少兩個立桿,位于同一列的兩個所述立桿之間固定有支撐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的截面呈L形,包括水平板和垂直板,所述垂直板固定在位于同一列的兩個所述立桿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的后端和所述垂直板的后端之間固定有擋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擱架包括方形框架、固定在所述方形框架內的擱置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擱置部呈十字形。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板內設有凹槽,所述方形框架與所述垂直板相對的一端內設有彈性件、與所述彈性件連接的卡塊,所述卡塊可彈入所述凹槽內。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立桿的頂端之間固定有加強桿。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轂旋壓動模放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立桿的下端均設有滾輪。
【文檔編號】B21D22/14GK103433906SQ201310362209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董勝 申請人:蘇州雅泛迪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