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是對用于加工鈦合金零件的雙面角度锪鉆。
背景技術 飛機結構中有一類鈦合金零件上有鉸鏈孔,孔的兩側均要倒角,但是目前沒有適合加工鈦合金的锪鉆,在鉸鏈孔倒角加工時采用反锪鉆,此時刀桿長,刀具的剛性差,跳動量大,影響加工效果,而且,鈦合金的切削性能較差,用于加工鋼件的高速鋼角度锪鉆前角為5度、后角為8度、刃傾角為0度,此種刀具不能用來加工鈦合金,其原因如下前角5度,前角大了,切屑和前刀面接觸較短,切削力集中作用在切削刃附近,切削刃部位受切前力的彎曲和沖擊,刀刃強度不夠,容易產生崩刃;鈦合金材料在切削時散熱性能差,切削溫度是普通45鋼的兩倍,刀尖部分的溫度過高,容易磨損,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壽命;后角為8度,后角小了,后刀面與切削表面的摩擦增大,磨擦導致的切削溫度升高,增大了因磨擦力造成的切削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加工鈦合金材料并能加工孔兩側倒角,減小摩擦,降低切削溫度,延長刀具使用壽命的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包括刀片、刀體、銷、刀桿,刀片裝在刀體上,刀體裝在刀桿上用銷固定,刀桿上制有導軸,其特征在于刀體兩側制成錐狀,在錐面上安裝刀片,刀片上的前角制成≥0至<5度,后角制成12度至16度。
本發明創造的優點由于刀體兩側制成錐狀,在錐面上裝有刀片,因此锪鉆兩側均有切削刃,可以在零件的兩側加工,一次裝夾完成一排孔的倒角加工;由于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5度,有利于斷屑排屑,還能增強切削刃剛性和切削刃的抗熱性能,提高雙面角度锪鉆的耐用度,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后角制成12至16度,減少后刀面與切削表面的摩擦,降低摩擦導致的切削溫度,減少了因摩擦力造成的切削阻力,確保切削齒具有足夠的切削強度。
圖1是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結構示意圖; 圖2是刀片裝在刀體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A切面示意圖。
圖中1刀片 2、刀體 3、銷 4、刀桿 γ、前角 α、后角 S、刀片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包括刀片、刀體、銷、刀桿,刀片裝在刀體上,刀體裝在刀桿上用銷固定,刀桿上制有導軸,其特征在于刀體兩側制成錐狀,在錐面上安裝刀片,刀片上的前角制成≥0至<5度,后角制成12度至16度。
刀片選用Y330硬質合金材料,它不含與鈦合金有很大親和性物質,因此可以提高刀具耐磨性; 刀體兩側制成錐狀,在錐面上裝有刀片,因此锪鉆兩側均有切削刃,可以在零件的兩側加工,一次裝夾完成一排孔的倒角加工;由于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5度,有利于斷屑排屑,還能增強切削刃剛性和切削刃的抗熱性能,提高雙面角度锪鉆的耐用度,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后角制成12至16度,減少后刀面與切削表面的摩擦,降低摩擦導致的切削溫度,減少了因摩擦力造成的切削阻力,確保切削齒具有足夠的切削強度。
權利要求1、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包括刀片、刀體、銷、刀桿,刀片裝在刀體上,刀體裝在刀桿上用銷固定,刀桿上制有導軸,其特征在于刀體兩側制成錐狀,在錐面上安裝刀片,刀片上的前角制成≥0至<5度,后角制成12度至16度。
專利摘要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是對用于加工鈦合金零件的雙面角度锪鉆;解決原高速鋼刀具不能加工鈦合金材料;鈦合金用雙面角度锪鉆,包括刀片、刀體、銷、刀桿,刀片裝在刀體上,刀體裝在刀桿上用銷固定,刀桿上制有導軸,其特征在于刀體兩側制成錐狀,在錐面上安裝刀片,刀片上的前角制成≥0至<5度,后角制成12度至16度;優點由于刀體兩側制成錐狀,在錐面上裝有刀片,可以在零件的兩側加工,一次裝夾完成一排孔的倒角加工;加工時,減小摩擦,降低切削溫度,延長刀具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3B51/00GK201295784SQ20082021893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6日
發明者張秀云 申請人: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