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所使用的孔加工刀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
背景技術:
孔加工中的反刮锪加工,在實際生產中經常遇到。通常是在鉆床上用平面锪鉆加工而成或用單面成形刀片夾在刀桿上刮削而成。例如閥門、水泵安裝連接法蘭螺孔背面需要刮平。但是有的零件由于設計的結構需要,在反刮锪孔的加工面上布置有交錯的加強筋,表面又不平整,常有較硬的夾雜物,難以用上述方法進行正面刮削加工,只能采用將單面成形刀片夾在刀桿上進行反向刮削的加工方式,即刀片切削刃向上裝夾在刀桿上,加工時機床主軸向上運動。由于受到通孔直徑限制,單面成形刀片需要伸出較長的長度,這樣就造成切削時不平穩,易抖動,刀具壽命短。隨著刀具技術的發展,有人設計制造了通過正轉打開刀翼、反轉關閉刀翼的反刮刀,關閉刀翼的時候刀具可以穿過通孔,打開刀翼的時候刀具可以加工沉孔,效率大大提高。但是這種刀具結構復雜,零件多,剛性差,成本高,只適合于加工低硬度材料。由于其反锪利用旋轉的向心力來打開、關閉刀翼,且在加工中的鐵屑偶爾會卡住刀翼,因而使關閉刀翼動作失靈,引起刀具、工件、機床損壞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該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能有效地提高反锪平面和刮削沉孔的加工效率,加工方便可靠,而且制作成本低廉。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包括刀頭和供數控機床刀柄夾頭夾持的夾持柄以及連接刀頭和夾持柄的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偏離于所述夾持柄的中心。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刀桿的徑向截面為類似橢圓面;所述類似橢圓面的外緣由一段以所述夾持柄的中心為圓心所畫出的第一圓弧和一段以刀頭的旋轉中心為圓心所畫出的第二圓弧交匯構成。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刀頭的徑向截面形狀為由一小于通孔內徑的直徑所畫出的圓面在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積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在所述刀頭在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積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的第一直邊上設置有一刀片安裝槽,并在所述刀頭上設置有一軸線與所述刀片安裝槽的槽底面相垂直的通孔,在所述刀片安裝槽內安裝有一可轉位刀片,所述可轉位刀片通過一穿過可轉位刀片和所述通孔的螺栓以及螺母固定在所述刀頭上。所述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的第二直邊與所述第
3一直邊垂直并通過一過渡圓弧連接;所述第一直邊的處于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一平面中,所述第二直邊向所述夾持柄的中心一側偏離于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二平面, 所述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一平面與所述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二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刀桿通過一與夾持柄同軸且直徑小于夾持柄直徑的連接段與所述夾持段連接。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將刀頭的旋轉中心偏心于夾持段的中心設置,并且將刀桿的徑向截面設置成類似橢圓面,使得刀具在偏心進、出工件通孔的時候不會碰撞工件的情況下盡量增加刀桿的徑向截面積,按照目前數控機床的定位精度保持刀桿與工件通孔之間的間隙在 0. 25mm左右,巧妙地利用有限空間來提高刀桿的剛性,確保沉孔的反刮加工質量,可以一次性裝夾從正面自動完成反向沉孔的加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2、本實用新型采用可轉位刀片,節省了現有技術中焊接刀片的焊接時間和成本。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難度小,制作成本低廉,而且其能適用于大批量加工,能有效降低加工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圖4為圖1的C向視圖。圖5為圖4的K向視圖。圖6為所加工工件沉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但所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包括刀頭100和供數控機床刀柄夾頭夾持的夾持柄200,夾持柄200依次通過連接段300、刀桿400與刀頭100連接。連接段300與夾持柄200同軸設置,且連接段300的外徑小于夾持柄200的外徑。刀頭100 的旋轉中心110偏離于夾持柄200的中心210。結合參見圖3,刀桿400的徑向截面為類似橢圓面,其長徑410和短徑420均小于工件600的通孔610的內徑(結合參見圖6)。該類似橢圓面的外緣由一段以夾持柄200的中心210為圓心所畫出的圓弧220和一段以刀頭100的旋轉中心110為圓心所畫出的圓弧 230交匯構成。結合參見圖2,刀頭100的徑向截面形狀為由一小于通孔10內徑的直徑D所畫出的圓面在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積120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130 ;在刀頭100在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積120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130的直邊131上設置有一刀片安裝槽132,并在所刀頭100上設置有一軸線與刀片安裝槽132的槽底面相垂直的通孔140。結合參見圖4和圖5,在刀片安裝槽132內安裝有一可轉位刀片500,可轉位刀片500 通過一穿過可轉位刀片500和通孔140的螺栓510以及螺母固定在刀頭100上。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積120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130的直邊133與直邊131垂直并通過一過渡圓弧134連接;其中直邊131的處于過刀頭100的旋轉中心110 的平面111中,直邊133向夾持柄200的中心210 —側偏離于過刀頭100的旋轉中心110 的平面112,平面111與平面112相互垂直。結合參見圖6,本實用新型的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在使用時,先主軸定向,將刀具的刀頭100中心移動至已加工好通孔610中心,再沿刀具軸向移動使刀頭100包括可轉位刀片500都移到已加工好通孔610下端,然后刀具旋轉并將夾持柄200的中心即機床主軸中心移至已加工好通孔610中心,刀具轉動并沿刀具軸向進刀反刮沉孔620,沉孔620 反刮完成后,退刀時先主軸定向,將刀具的刀頭100中心移動至已加工好通孔610中心,再沿刀具軸向移動至刀頭100全部移離工件600,從而完成整個沉孔620反刮的加工過程。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如果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權利要求1.一種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包括刀頭和供數控機床刀柄夾頭夾持的夾持柄以及連接刀頭和夾持柄的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偏離于所述夾持柄的中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桿的徑向截面為類似橢圓面;所述類似橢圓面的外緣由一段以所述夾持柄的中心為圓心所畫出的第一圓弧和一段以刀頭的旋轉中心為圓心所畫出的第二圓弧交匯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的徑向截面形狀為由一小于通孔內徑的直徑所畫出的圓面在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積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在所述刀頭在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積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的第一直邊上設置有一刀片安裝槽,并在所述刀頭上設置有一軸線與所述刀片安裝槽的槽底面相垂直的通孔,在所述刀片安裝槽內安裝有一可轉位刀片,所述可轉位刀片通過一穿過可轉位刀片和所述通孔的螺栓以及螺母固定在所述刀頭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去一類似三角形狀的扇形面后所留下來的剩余部分的第二直邊與所述第一直邊垂直并通過一過渡圓弧連接;所述第一直邊的處于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一平面中,所述第二直邊向所述夾持柄的中心一側偏離于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二平面,所述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一平面與所述過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的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桿通過一與夾持柄同軸且直徑小于夾持柄直徑的連接段與所述夾持段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包括刀頭和供數控機床刀柄夾頭夾持的夾持柄以及連接刀頭和夾持柄的刀桿,其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偏離于所述夾持柄的中心。且所述刀桿的徑向截面為類似橢圓面。該偏心強力反刮锪組合刀具應用于數控機床上,有很好的剛性,可以實現連續自動加工,有效地提高沉孔的加工效率和質量,加工方便可靠,而且其制作容易,制作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B23B51/08GK202239821SQ20112037362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余長林, 鄒春和 申請人:上海宏功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茂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