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強力車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行業的金屬切削專用刀具,特別是ー種強カ車刀,適用于單件小批量生產。
背景技術: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得到快速增長,以“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已成為我國目前エ業發展的主流,我國エ業逐步向集約型,節能減排,低碳的方向發展。我公司在生產曲軸產品時,需對曲軸產品進行深槽切削的エ藝,要用到車刀。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屬強力切削刀具設計,不能滿足強力切削エ藝的要求。特別是普通的加工深凹槽類回轉エ件的車刀,加工深度小,普通的刀桿強度和剛度低,深槽切削很容易震動,導致刀具破損,耐用度低。而且車刀伸的不夠長,加工不到曲軸開檔內的連桿頸,而且設計的加強部位的強度達不 隱患。為了解決這ー難題,科研単位和企業科技人員在不斷的研究、探索,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著尚未克服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ー種強カ車刀,將刀排加強部分設置在安裝基面的上方,不受裝夾限制,抗彎截面高度可加大至100mm,甚至更大,増加了刀具的抗彎強度,同時在強力刀排上設有緩沖孔,保護刀頭的使用壽命。該種強力車刀可進行強力切削,同時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安裝基面、緩沖孔、強力刀排、硬質合金刀頭、曲軸、強力車刀、車刀架,硬質合金刀頭與強力刀排頂端上的刀窩,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強力刀排設置在安裝基面的上方,強力刀排呈弧形狀,強力刀排上設有緩沖孔,組成了ー種強カ車刀。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原理是利用硬質合金刀頭與強力刀排連為整體的結構,將刀排加強部分設置在安裝基面的上方,不受裝夾限制,達到增加了刀具的抗彎強度。改進前的車刀刀排加強部分在安裝基面的下方,受到裝夾位置的限制,抗彎截面高度只有35mm ;而創新后的強カ車刀,刀排加強部分放在了安裝基面的上方,不受裝夾限制,抗彎截面高度可加大至100mm,甚至更大,大大増加了刀具的抗彎強度。刀柄在ー邊,避免了與エ件發生碰撞。強力刀排上設有緩沖孔,具有保護硬質合金刀頭的作用,避免刀具發生斷裂,造成人員傷亡。由于刀排長度變長,使得抗彎截面高度也增加,對曲軸產品進行深槽切削時,ー種強カ車刀加工曲軸開檔內的連桿頸,降低了車刀架的劇烈震動,同時刀具也不易發生斷裂,延長了刀具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利用硬質合金刀頭與強力刀排連為整體的結構,將刀排加強部分設置在安裝基面的上方,不受裝夾限制,抗彎截面高度可加大至100mm,甚至更大,増加了刀具的抗彎強度,同時在強力刀排上設有緩沖孔,保護刀頭的使用壽命。該強カ車刀延長了刀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使用方便,安全,提高機械加工的工作效率。
下面是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ー步描述圖I是ー種強カ車刀改進前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ー種強カ車刀改進前A-A剖視圖圖3是ー種強カ車刀改進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ー種強カ車刀改進后的B-B剖視圖圖5是ー種強カ車刀改進后的應用在曲軸不例不意圖在圖中1·安裝基面、2.緩沖孔、3.強カ刀排、4.硬質合金刀頭、5.曲軸、6.強カ車刀、7.車刀架。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I、圖2、圖3、圖4、圖5中硬質合金刀頭4與強カ刀排3頂端上的刀窩,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強力刀排3設置在安裝基面I的上方,強力刀排3呈弧形狀,強力刀排3上設有緩沖孔2,組成了ー種強カ車刀。ー種強カ車刀6,利用硬質合金刀頭4與強力刀排3連為整體的結構,將刀排加強部分設置在安裝基面I的上方,不受裝夾限制,達到增加了刀具的抗彎強度。改進前的車刀刀排加強部分在安裝基面I的下方,受到裝夾位置的限制,抗彎截面高度只有35_ ;而創新后的強カ車刀6,刀排加強部分放在了安裝基面I的上方,不受裝夾限制,抗彎截面高度可加大至100mm,甚至更大,大大増加了刀具的抗彎強度。刀柄在ー邊,避免了與エ件發生碰撞。強力刀排3上設有緩沖孔2,具有保護硬質合金刀頭4的作用,避免刀具發生斷裂,造成人員傷亡。由于刀排長度變長,使得抗彎截面高度也增加,對曲軸5產品進行深槽切削時,ー種強カ車刀6加工曲軸5開檔內的連桿頸,降低了車刀架7的劇烈震動,同時刀具也不易發生斷裂,延長了刀具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 一種強力車刀,包括安裝基面、緩沖孔、強力刀排、硬質合金刀頭、曲軸、強力車刀、車刀架,其特征是硬質合金刀頭與強力刀排頂端上的刀窩,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強力刀排設置在安裝基面的上方,強力刀排呈弧形狀,強力刀排上設有緩沖孔,組成了一種強力車刀。
專利摘要一種強力車刀,涉及機械行業的金屬切削專用刀具,利用硬質合金刀頭與強力刀排連為整體的結構,將刀排加強部分設置在安裝基面的上方,不受裝夾限制,抗彎截面高度可加大至100mm,甚至更大,增加了刀具的抗彎強度,同時在強力刀排上設有緩沖孔,保護刀頭的使用壽命。該強力車刀延長了刀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使用方便,安全,提高機械加工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3B27/18GK202387973SQ20112057985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孫恒尤, 朱洪海 申請人:江蘇恒悅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