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加工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加工治具。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變速器是汽車、拖拉機、工程機械等整機產品的關鍵部件,制造工藝非常復雜,而變速器殼體是變速器的基礎零件,它把齒輪傳動部件、差速器總成以及換檔機構接合成一個整體,變速器流道分析透明殼體樣機的加工質量對變速器總成的壽命、噪音、換檔輕便靈活性等重要性能指標起決定作用。現在,制造商們都會制作樣機來展示自己的產品,為了讓消費者對變速器殼體的內部結構有一個全新的了解,一般會制造透明樣機。由于樣機的需求量很小,用壓鑄的方式,則需要設計開發一套模具,加工成本高,一般直接用CNC加工即可。變速器透明殼體樣機的材料一般為透明塑料PC (聚碳酸酯),尺寸較大,胚料不易采購到,而且一般小型加工中心Z軸的刀具行程不能滿足該產品型腔的加工需求,因此采用將產品分段加工的方式。如圖I所不,將該變速器殼體分成A、B、C、D、E五段,分別先將型腔和上下兩個端面加工好,再用膠(溶劑)將零件A、B、C、D、E五段膠粘組合成一整體,然后放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側面。但是該變速器殼體的內部呈型腔,壁薄且不均勻、零件的整體剛性較差,難以裝夾,且零件A、B、C、D、E五段之間膠粘后不壓緊可能存在間隙,會導致零件的尺寸偏大,達不到客戶要求。所以需要設計一種加工治具,既可快速裝夾、定位,又可以將五段壓緊,保證加工精度達到客戶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加工治具,以實現快速裝夾、定位,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產品報廢率的目的,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種加工治具,包括第一壓板、第二壓板和位于兩所述壓板之間的至少一根銷軸,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上皆設置有通孔,所述銷軸的兩端分別穿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呈四方形,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相對的一面上都設置有定位凸臺。優選的,所述銷軸與所述通孔之間的配合為間隙配合。優選的,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之間設有兩根銷軸。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工治具,利用第一壓板、第二壓板上的通孔與銷軸之間的配合關系及第一壓板、第二壓板上的定位凸臺與產品的配合關系,將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之間定位好,將第一壓板、第二壓板和產品之間定位好,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可沿著銷軸滑動將零件壓緊,且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呈四方形,方便裝夾、打表、校平。因此,通過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快速裝夾、定位,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產品報廢率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I為變速器殼體的分段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加工治具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第一壓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第二壓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裝夾有圖I中所示的變速器殼體的加工治具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工治具,如圖2-4所示,包括第一壓板21、第二壓板23和位于兩壓板之間的至少一根銷軸22,為了讓第一壓板21與第二壓板23之間定位準確,特在第一壓板21與第二壓板23之間設置兩根銷軸22。第一壓板21和第二壓板23上皆設置有通孔32,銷軸22的兩端分別穿過通孔32,銷軸22與通孔32之間的配合為間隙配合,因此第一壓板21和第二壓板23可以沿著銷軸22來回滑動。第一壓板21和第二壓板23呈四方形,加工每一個側面都方便于打表、校平;第一壓板21和第二壓板23相對的一面上都設置有定位凸臺31,定位凸臺31的形狀與待加工產品上的孔的形狀相吻合,用來定位產品。采用本實用新型加工圖I中所示的變速器殼體樣機的側壁,如圖5所示,首先將零件A、B、C、D、E用膠(溶劑)固定成一個整體,然后將銷軸22穿過零件A、B、C、D、E的型腔,再將銷軸22靠近零件A的一端穿過第一壓板21上的通孔32,利用零件A上的孔和第一壓板21上的定位凸臺31將樣機固定在第一壓板21上,待固定好后,再將銷軸22靠近零件E的一端穿過第二壓板23上的通孔32,利用零件E上的孔和第二壓板23上的定位凸臺32將第二壓板23與樣機定位好,然后將第一壓板21和第二壓板23向中間推動,將零件A、B、C、D、E相互壓緊,最后將裝載好樣機的治具放在加工平臺上裝夾、打表、校平,最后加工。加工完一個側面后,只需將治具翻轉將待加工的那一面朝上,然后打表、校平、加工。重復上述動作,待四個側面全部加工完成后,將裝有樣機的治具卸下,再將第一壓板21和第二壓板23從銷軸22上取出,最后將銷軸22從樣機的型腔中抽出,即完成了樣機側面的全部加工。如果零件A、E上沒有可以定位的孔或者凹槽,則可以通過鎖螺栓或者壓塊的方式將其分別固定在第一壓板21和第二壓板23上,對此不作嚴格限定。利用第一壓板、第二壓板上的通孔與銷軸之間的配合關系及第一壓板、第二壓板上的定位凸臺與產品的配合關系,將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之間定位好,將第一壓板、第二壓板和產品之間定位好,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可沿著銷軸滑動將零件壓緊,且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呈四方形,方便裝夾、打表、校平。將分段的產品組合固定好,裝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工治具上,實現了快速裝夾、定位,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產品報廢率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 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板、第二壓板和位于兩所述壓板之間的至少一根銷軸,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上皆設置有通孔,所述銷軸的兩端分別穿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呈四方形,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相對的一面上都設置有定位凸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銷軸與所述通孔之間的配合為間隙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之間設有兩根銷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工治具,包括第一壓板、第二壓板和位于兩所述壓板之間的至少一根銷軸,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上皆設置有通孔,所述銷軸的兩端分別穿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呈四方形,所述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相對的一面上都設置有定位凸臺。通過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快速裝夾、定位,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產品報廢率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3Q3/06GK202592061SQ20122010706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范力 申請人:昆山美侖工業樣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