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包括游星輪、夾具孔、環形罩邊、套環、套環孔、超薄鏡片、環齒圈;所述游星輪為圓形盤狀體,其外圓周面上設置有等齒距的環齒圈;所述游星輪內部設置有多個圓形的夾具孔,所述夾具孔周邊設置有環形罩邊,所述環形罩邊內松動式裝配有圓形的套環,所述套環內部設置有多個套環孔,所述套環孔內裝配有超薄鏡片;本新型設計套環游星輪模具,并通過環形罩邊,使得套環在套環孔內隨著游星輪的旋轉,圍繞著套環孔滾動自轉,從而提升超薄鏡片的加工良品率,避免了超薄鏡片的碎裂,加工時效性高,超薄鏡片同批次厚度均勻和面精度,減少了夾具材料的浪費。
【專利說明】
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技術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光學元件拋光研磨工藝中,仍然有很多的玻璃工廠使用沖壓的方式來制造游星輪,原因僅僅是因為這種方式的生產成本非常低廉,并且拋光工件也對此并無要求,因此會選擇沖壓生產。而高精度光學元件的拋光研磨工藝要求非常講究,對于超薄鏡片或者硅片的研磨、拋光加工是非常精細的工藝,因此對于游星輪的成品要求也非常精細。
[0003]現有技術中,超薄鏡片的加工難度大,只能加工0.5mm以上的鏡片,只能一種產品對應一種模具加工,只能把產品置放在模具中,鏡片無法實現自轉。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表現在:1.超薄鏡片加工的良品率不達標;2.極易造成超薄鏡片碎裂;3.加工時效性低;4.同批次加工的超薄鏡片厚度依然存在細微差異;5.超薄鏡片夾具的材料浪費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設計內部帶有多個套環的游星輪模具,并通過環形罩邊,使得套環在套環孔內隨著游星輪的旋轉,圍繞著套環孔滾動自轉,從而提升超薄鏡片的加工良品率,避免了超薄鏡片的碎裂,加工時效性高,超薄鏡片同批次厚度均勻和面精度,減少了夾具材料的浪費。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包括游星輪、夾具孔、環形罩邊、套環、套環孔、超薄鏡片、環齒圈,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游星輪為圓形盤狀體,其外圓周面上設置有等齒距的環齒圈;所述游星輪內部設置有多個圓形的夾具孔,所述夾具孔周邊設置有環形罩邊,所述環形罩邊內松動式裝配有圓形的套環,所述套環內部設置有多個套環孔,所述套環孔內裝配有超薄鏡片。
[0007]所述夾具孔的直徑大于所述超薄鏡片的直徑,所述超薄鏡片的直徑大于所述環形罩邊的直徑。
[0008]所述套環的外圓周面采用磨砂處理,以便于增加所述套環與夾具孔之間的摩擦力,促進套環的自動旋轉。
[000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對于不同規格、款式的超薄鏡片,只需要列換相應的套環,就可加工不同規格的超薄鏡片產品,無需更換整個游星輪模具;運轉過程中由于套環與夾具孔之間的摩擦力,隨著游星輪的旋轉,所述套環可進行自施轉,從而形成對超薄鏡片產品的保護、提高產品的平行度和面精度;游星輪通過環齒圈的轉動,內部的套環也會夾帶著鏡片產品形成一種自轉,并與接觸的物品表面實現磨平或者拋光加工。
[001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內部帶有多個套環的游星輪模具,并通過環形罩邊,使得套環在套環孔內隨著游星輪的旋轉,圍繞著套環孔滾動自轉,從而提升超薄鏡片的加工良品率,避免了超薄鏡片的碎裂,加工時效性高,超薄鏡片同批次厚度均勻和面精度,減少了夾具材料的浪費;同款加工治具可應用于加工多款的產品,產品的精確度、平行度已降至0.005以內,機臺的運轉速度提高了 1/3,從而縮短了加工時間提升效率。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俯視圖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單元示意圖。
[0014]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15]1.游星輪 2.夾具孔 3.環形罩邊 4.套環
[0016]5.套環孔 6.超薄鏡片 7.環齒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根據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包括游星輪1、夾具孔
2、環形罩邊3、套環4、套環孔5、超薄鏡片6、環齒圈7。
[0019]所述游星輪I為圓形盤狀體,其外圓周面上設置有等齒距的環齒圈7;所述游星輪I內部設置有多個圓形的夾具孔2,所述夾具孔2周邊設置有環形罩邊3,所述環形罩邊3內松動式裝配有圓形的套環4,所述套環4內部設置有多個套環孔5,所述套環孔5內裝配有超薄鏡片6。
[0020]所述夾具孔2的直徑大于所述超薄鏡片6的直徑,所述超薄鏡片6的直徑大于所述環形罩邊3的直徑。
[0021]所述套環4的外圓周面采用磨砂處理,以便于增加所述套環4與夾具孔2之間的摩擦力,促進套環4的自動旋轉。
[0022]本實用新型具體操作步驟為:1.把機臺盤面濕潤;2.均勻的把游星輪I在機臺內擺放好;3.把套環4擺放進夾具孔2內;4.把產品裝配到套環4內;5.慢慢起動游星輪I旋轉,開始加工產品;對于不同規格、款式的超薄鏡片6,只需要列換相應的套環4,就可加工不同規格的超薄鏡片6產品,無需更換整個游星輪I模具;運轉過程中由于套環4與夾具孔2之間的摩擦力,隨著游星輪I的旋轉,所述套環4可進行自施轉,從而形成對超薄鏡片6產品的保護、提高產品的平行度和面精度;游星輪I通過環齒圈7的轉動,內部的套環4也會夾帶著鏡片產品形成一種自轉,并與接觸的物品表面實現磨平或者拋光加工。
[0023]通過上述具體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內部帶有多個套環的游星輪模具,并通過環形罩邊,使得套環在套環孔內隨著游星輪的旋轉,圍繞著套環孔滾動自轉,從而提升超薄鏡片的加工良品率,避免了超薄鏡片的碎裂,加工時效性高,超薄鏡片同批次厚度均勻和面精度,減少了夾具材料的浪費;同款加工治具可應用于加工多款的產品,產品的精確度、平行度已降至0.005以內,機臺的運轉速度提高了 1/3,從而縮短了加工時間提升效率。
[0024]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游星輪、夾具孔、環形罩邊、套環、套環孔、超薄鏡片、環齒圈;所述游星輪為圓形盤狀體,其外圓周面上設置有等齒距的環齒圈;所述游星輪內部設置有多個圓形的夾具孔,所述夾具孔周邊設置有環形罩邊,所述環形罩邊內松動式裝配有圓形的套環,所述套環內部設置有多個套環孔,所述套環孔內裝配有超薄鏡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孔的直徑大于所述超薄鏡片的直徑,所述超薄鏡片的直徑大于所述環形罩邊的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鏡片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環的外圓周面采用磨砂處理。
【文檔編號】B24B13/005GK205415202SQ201620205940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7日
【發明人】謝永偉, 刁洪菊
【申請人】蘇州久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