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校平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19176閱讀:36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校平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校平裝置。
背景技術
針對平整度要求高的沖壓鈑金零件,為保證零件平面度,一般都會采用一定的校平方式對零件進行平面度校正。目前,主要的手段有兩種一種是采用人工方式進行校正,在零件有變形的地方進行人工校正,此方法效率低下,不適合批量生產,且人為因素大,零件校正效果的一致性差,增加了零件進入下一道工序時的加工難度,而且不利于產品質量的穩定。另一種方法是采用模具校正的方式,根據沖壓零件變形一致的特點,針對零件的變形部分制作不同的塑膠件,并固定在模具上進行校正。此方法雖然對同一種規格、型號的 零件可以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但是不同的零件需要制作多種塑膠件,能源消耗較大,而且需要占用一臺大型沖壓設備,投入產出比很低,造成浪費并致使零件成本升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校平裝置,此校平裝置既能保證校平效果的一致性,又可以針對不同的鈑金零件調整校平位置,結構簡單,成本低。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此校平裝置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的上端固定有上模板,在所述框架內設置有升降臺,在所述升降臺上設置有下模板,在所述上模板與下模板之間設置有載物臺,所述載物臺包括邊框和間隔設置的支撐筋;在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還分別設置有擠壓柱。升降臺升起后,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擠壓柱擠壓零件,即可對零件進行校平。所述支撐筋為圓柱狀,且在所述支撐筋外套有滾筒,滾筒轉動使被校平零件的放置和取出更省力。還包括導向板,所述導向板通過底板固定于框架內,所述導向板的內壁緊貼所述下模板的側壁。導向板確保下模板與上模板準確對位。在所述導向板上還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一端與導向板連接,另一端與框架連接。支撐板保證了導向板在長時間使用后不發生偏移。所述升降臺采用氣壓傳動,氣壓傳動更穩定,而且力量更柔和。所述擠壓柱與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擠壓柱根據需要改變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安裝位置。所述擠壓柱采用優力膠制成,優力膠為成熟的現有材料,既有很好的強度,又有一定的韌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校平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保證鈑金零件校平效果的一致性,有效防止人工校平產生的誤差,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通過改變擠壓位置,可以適用于不同的鈑金零件,適應性強,一機多用,節約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校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校平裝置中導向板與下模板的一種裝配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在框架I內設置載物臺和升降臺3,在框架I頂部設置上模板5,在升降臺3上設置下模板4,在上模板5和下模板4之間設置有載物臺,載物臺包括邊框2和支撐筋12,載物臺通過邊框2固定在框架I上,支撐筋12為間隔設置。工作時,將需要被校平的鈑金零件放置在載物臺上,升降臺3推動下模板4向上運動。隨著上模板5和下模板4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設置于下模板4上的擠壓柱6穿過載物臺上支撐筋12之間的空隙和設置于上模板5上的擠壓柱6在指定位置擠壓鈑金零件,對鈑金零件進行校平。由于鈑金零件具有一定的韌性和應力,所以當升降臺3運動到相應位置后,停留數秒鐘,使零件保持被擠壓狀態,防止零件回彈,根據零件的尺寸、厚度和所用的材料不同,一般這個狀態維持3-5秒鐘,或者更長。一般鈑金零件尺寸都比較大,重量也大,所以為了方便工人將零件放入和取出,將支撐筋12設計為圓柱狀,且在支撐筋12外設置滾筒7,工人可以很輕松地將零件推入和拉出,減輕工人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圖I和圖2所示,在框架I內設置導向板8,導向板8通過底板11與框架I固定連接,導向板8與下模板4的側壁接觸,防止下模板4在反復升降的過程中發生位置偏移,保證下模板4上的擠壓柱6每次都能在正確的位置對鈑金零件實施擠壓力。為了取材方便,加工簡單,一般情況下都將上模板5和下模板4設計成方形,導向板8設置在與下模板4的邊角相應的位置。如圖2所示,圖中所示為將導向板8的截面設計為直角結構,并分別在下模板4的對角設置兩個導向板8,為進一步確保下模板4不發生偏移,也可以在下模板4的四個角都設置導向板8。當然,如果下模板4的形狀需要改變,導向板8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如圖2所示,在導向板8上設置支撐板10,一般設置于導向板8的上部,支撐板10的一端與導向板8固定連接,比如采用焊接方式;支撐板10的另一端與框架I固定連接。支撐板10有效防止了導向板8長期受到下模板4的擠壓而彎曲變形,喪失導向作用。升降臺3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例如液壓傳動、氣壓傳動、機械傳動等等,根據本裝置的使用環境和通途,實踐證明采用氣壓傳動的汽缸升降臺是比較好的方式。氣壓傳動易于控制,力量柔和,而且具有一定的緩沖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擠壓柱6的力量過大而導致擠壓過渡,降低零件報廢率。擠壓柱6與上模板5和下模板4之間采用可拆卸連接,如螺紋連接、螺釘連接、卡接等方式。根據不同零件的形狀,需要擠壓的部位也不同,工人根據實際需要將擠壓柱6安裝在上模板5和下模板4上不同的位置,可以實現一套裝置對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零件進行校平,靈活多用,節約成本。如圖I所示,擠壓柱6與上模板5和下模板4之間采用的是螺釘連接,如圖2所示,在下模板4上設置通孔陣列,同樣在上模板5上也設置通孔陣列,擠壓柱6的一端設置內螺紋,確定擠壓柱6的安裝位置后,螺釘穿過相應的通孔,將擠壓柱6、固定。采用這種方式,對擠壓柱6、上模板5和下模板4的加工最簡單,最容易實現。在很多情況下,被校平零件同一側的擠壓部位并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為更準確地對零件校平,擠壓柱6設計為長短不同尺寸,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尺寸,可以保證擠壓柱6與零件更好地接觸。根據本校平裝置的特點,擠壓柱6采用“優力膠”加工而成比較好,優力膠既有一定的強度,又有很好的韌性,易加工,而且相比金屬、硬質塑料等表面剛性較強的材料,更能很好地保護被校平零件,防止零件表面劃傷。·
權利要求1.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I),在所述框架(I)的上端固定有上模板(5),在所述框架(I)內設置有升降臺(3),在所述升降臺(3)上設置有下模板(4),在所述上模板(5)與下模板⑷之間設置有載物臺,所述載物臺包括邊框(2)和間隔設置的支撐筋(12);在所述上模板(5)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板(4)的上表面還分別設置有擠壓柱(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筋(12)為圓柱狀,且在所述支撐筋(12)外套有滾筒(7)。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板(8),所述導向板(8)通過底板(11)固定于框架⑴內,所述導向板⑶的內壁緊貼所述下模板⑷的側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向板(8)上還設置有支撐板 (10),所述支撐板(10)的一端與導向板⑶連接,另一端與框架⑴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臺(3)采用氣壓傳動。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柱(6)與上模板(5)和下模板(4)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柱(6)的長度為多種尺寸。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校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柱(6)采用優力膠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校平裝置,此校平裝置包括設置于框架內的升降臺,在框架的上端設置上模板,在升降臺上設置下模板,載物臺設置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間。通過升降臺的運動,使安裝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擠壓柱對被校平零件擠壓,達到校平的目的。此校平裝置既保證了零件校平效果的一致性,又靈活多用,可以對不同零件進行校平,而且操作簡單,占地小,能耗低,裝置成本低。
文檔編號B21D1/00GK202527524SQ20122015272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明者呂代表, 廖富金, 郭建 申請人:四川長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