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沖頭及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頭及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
背景技術:
目前的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如申請號為201010116092.1的中國發明專利),需要在固斜公塊外套設導管,這種裝置結構復雜,成本高,而且需要套設導管,限制著沖針的橫截面大小,不能夠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沖頭及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其能解決結構復雜、成本高的缺陷。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沖頭,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斜塊、固定導塊、退料塊,用于驅動所述斜塊沿水平方向運動的動力裝置,沖針,限位塊以及復位裝置;所述斜塊的底面由兩平面及兩平面之間的過渡斜面構成;所述沖針由針頭和針身連接構成,所述針身穿設在固定導塊的中通孔、退料塊的中通孔內,且所述針身可在固定導塊的中通孔、退料塊的中通孔內沿豎直方向滑動,所述針頭位于斜塊與固定導塊之間,且所述針頭的直徑大于固定導塊的中通孔的孔徑;固定導塊與退料塊之間具有一定距離;所述退料塊的外側壁向外延伸出一擋塊,所述限位塊用于支撐所述擋塊及退料塊的外側壁;所述復位裝置用于在擋塊與限位塊在豎直方向上分離后,驅使擋塊疊置在所述限位塊上。優選的,針身的長度小于或等于固定導塊的厚度、所述距離和退料塊的厚度之和。優選的,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優選的,所述復位裝置為橡膠或彈簧,所述橡膠或彈簧安裝在固定導塊與退料塊之間。優選的,所述復位裝置包括彈性件、托板和連桿,所述彈性件連接在托板的頂部,連桿的一端與托板的底部連接,連桿的另一端與退料塊的頂部連接;彈性件、托板均位于斜塊的上方。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橡膠或彈簧。優選的,為了便于沖針沿斜塊運動,所述針頭上設有與過渡斜面相匹配的斜面。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其包括上模、下模和多個如上所述的沖頭,所述沖頭安裝在上模內,固定導塊、限位塊均與上模固定連接,沖頭的退料塊與下模的凹模鑲件對應。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沖頭結構不再設置導管,從而使沖頭的結構更加的簡單,生產效率高,節省成本,而且沖針的橫截面能夠做得更多,適用面更廣。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沖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沖頭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的剖視圖及沖壓過程一的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的沖壓過程二的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的沖壓過程三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動力裝置;2、斜塊;21、導入平面;22、過渡斜面;23、平面;3、托板;4、彈性件;5、連桿;6、退料塊;61、限位塊;62、擋塊;7、固定導塊;71、滑槽;72、螺栓;8、沖針;81、針頭;82、針身;11、上模;12、沖頭;13、下模;131、凹模鑲件;100、工件;200、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沖頭12,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斜塊2、固定導塊7、退料塊6,用于驅動所述斜塊2沿水平方向運動的動力裝置1,沖針8,限位塊61以及復位裝置。所述動力裝置I優選為氣缸。所述斜塊2的底面由導入平面21、平面23及兩平面之間的過渡斜面22構成。所述沖針8由針頭81和針身82連接構成,所述針身82穿設在固定導塊7的中通孔、退料塊6的中通孔內,且所述針身82可在固定導塊7的中通孔、退料塊6的中通孔內沿豎直方向滑動,所述針頭81位于斜塊2與固定導塊7之間,且所述針頭81的直徑大于固定導塊7的中通孔的孔徑。所述針頭81上設有與過渡斜面22相匹配的斜面。固定導塊7與退料塊6之間具有一定距離。針身82的長度小于或等于固定導塊7的厚度、所述距尚和退料塊6的厚度之和。所述退料塊6的外側壁向外延伸出一擋塊62,所述限位塊61用于支撐所述擋塊62及退料塊6的外側壁,即限位塊61可以限制退料塊6在水平方向運動,且限位塊61可以阻擋退料塊6往下掉。所述復位裝置用于在擋塊62與限位塊61在豎直方向上分離后(如圖6所示,分離后形成間隙200),驅使擋塊62疊置在所述限位塊61上(如圖4所示)。具體的,所述復位裝置包括彈性件4、托板3和連桿5,所述彈性件4連接在托板3的頂部,連桿5的一端與托板3的底部連接,連桿5的另一端與退料塊6的頂部連接;彈性件4、托板3均位于斜塊2的上方。所述彈性件4優選為橡膠或彈簧。所述連接桿5可嵌入在固定導塊7外側壁的滑槽71內,連桿5也可以位于固定導塊7的外側,無任何連接關系。這樣,退料塊6就可以連同連桿5 —起在豎直方向上運動。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其包括上模11、下模13和多個如圖1和圖2所示的沖頭12。所述沖頭12安裝在上模11內。固定導塊7、限位塊61均與上模11固定連接,即固定導塊7通過螺栓72與上模11的側壁連接。沖頭12的退料塊6與下模13的凹模鑲件131對應。當然,上模11內還開設有容置彈性件
4、托板3的腔體。[0029]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4所示,上模11、下模13均安裝在帶有系統的沖床上,上模11內的沖頭12均受控于沖床系統。開始時,先把工件100放置在下模13的凹模鑲件131上。如圖5所示,動力裝置I輸出動力,推動斜塊2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由于沖針8的針頭81具有與斜塊2的過渡斜面22相匹配的斜面,斜塊2推動沖針8在豎直方向下運動,使平面23壓在針頭81的頂部,使沖針8不能向上滑動。使針頭81下部與固定導塊7的上端相接觸,同時,上模11整體向下運動,帶動沖頭12的退料塊6與工件100相接觸。如圖6所示,上模11繼續向下運動,下模13的凹模鑲件131迫使退料塊6向上運動,使限位塊61與擋塊62形成間隙200,并使沖針8的針身82的下端伸出退料塊6的下端面,從而使沖針8在工件100上進行沖壓,未有輸出動力的沖頭12,其針頭81未受到平面23的壓制,所以沖針8可以上下自由的滑動。由于退料塊6通過連桿5與托板3連接,托板3也向上運動壓縮彈性件4。退料時,上模11回位,退料塊6在彈性件4的作用下回位,限位塊61又重新支撐擋塊62,完成一次沖壓的過程。此外,上述實施例的復位裝置還可以僅僅為橡膠或彈簧,所述橡膠或彈簧安裝在固定導塊與退料塊之間,也可以達到復位的功能。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沖頭,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斜塊、固定導塊、退料塊,用于驅動所述斜塊沿水平方向運動的動力裝置,沖針,限位塊以及復位裝置;所述斜塊的底面由兩平面及兩平面之間的過渡斜面構成;所述沖針由針頭和針身連接構成,所述針身穿設在固定導塊的中通孔、退料塊的中通孔內,且所述針身可在固定導塊的中通孔、退料塊的中通孔內沿豎直方向滑動,所述針頭位于斜塊與固定導塊之間,且所述針頭的直徑大于固定導塊的中通孔的孔徑;固定導塊與退料塊之間具有一定距離;所述退料塊的外側壁向外延伸出一擋塊,所述限位塊用于支撐所述擋塊及退料塊的外側壁;所述復位裝置用于在擋塊與限位塊在豎直方向上分離后,驅使擋塊疊置在所述限位塊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頭,其特征在于,針身的長度小于或等于固定導塊的厚度、所述距離和退料塊的厚度之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裝置為橡膠或彈簧,所述橡膠或彈簧安裝在固定導塊與退料塊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裝置包括彈性件、托板和連桿,所述彈性件連接在托板的頂部,連桿的一端與托板的底部連接,連桿的另一端與退料塊的頂部連接;彈性件、托板均位于斜塊的上方。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沖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橡膠或彈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頭上設有與過渡斜面相匹配的斜面。
8.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多個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沖頭,所述沖頭安裝在上模內,固定導塊、限位塊均與上模固定連接,沖頭的退料塊與下模的凹模鑲件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沖頭及具有多工位沖頭的沖床模頭。所述沖頭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斜塊、固定導塊、退料塊,用于驅動所述斜塊沿水平方向運動的動力裝置,沖針,限位塊以及復位裝置;所述沖針由針頭和針身連接構成,所述針身穿設在固定導塊的中通孔、退料塊的中通孔內,所述針頭位于斜塊與固定導塊之間,且所述針頭的直徑大于固定導塊的中通孔的孔徑;固定導塊與退料塊之間具有一定距離;所述退料塊的外側壁向外延伸出一擋塊,所述限位塊用于支撐所述擋塊及退料塊的外側壁;所述復位裝置用于在擋塊與限位塊在豎直方向上分離后,驅使擋塊疊置在所述限位塊上。本實用新型的沖頭結構不再設置導管,使沖頭的結構更加簡單,生產效率高,節省成本。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3044643SQ20122073427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王金領 申請人:王金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