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圓鋸包括:基座;可旋轉的鋸片;以及鋸片調節裝置,其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前后支座和承載著所述鋸片的鋸片調節架,所述前后支座分別設有導槽,所述鋸片調節架設有插入相應導槽中的導柱,所述導柱能夠沿所述導槽滑動以使得鋸片可繞一縱向樞轉軸線在垂直于所述基座的垂直鋸切位置與相對于所述基座傾斜最大角度的最大傾斜鋸切位置之間樞轉;其中,各導槽被設計成使得,在鋸片從所述垂直鋸切位置向所述傾斜鋸切位置樞轉的過程中,鋸片中心與所述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增大。鋸片在傾斜過程中不會有相關元件碰到工件表面,并且鋸片處于垂直位置時的最大鋸切深度不受影響。
【專利說明】圓據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一種圓鋸,其具有改進的鋸片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各種圓鋸,用于對工件或材料進行鋸切。很多圓鋸具有鋸片調節功能。具體而言,鋸片護罩被前后延伸的鋸片調節架支承,該鋸片調節架可繞一條樞轉軸線樞轉,由此調節鋸片相對于圓鋸基座的傾斜角度,并且因此而確定鋸片鋸切角度。
[0003]目前圓鋸中上述樞轉軸線的設置主要有兩種方式,分別示意性描繪于圖1、2中,其中,鋸片I通過外側緊固件例如墊圈2和緊固螺釘3而緊固在驅動軸(未示出)上,并且可繞其中心軸線4旋轉。基座5的下表面限定出適于支靠在被鋸切工件的表面上的工作面
6。鋸片I可繞縱向樞轉軸線8樞轉,該縱向樞轉軸線8垂直于中心軸線4且平行于工作面6延伸。通過使鋸片I繞縱向樞轉軸線8樞轉并且鎖定在某個樞轉位置,可以確定鋸片I相對于工件表面的角度,包括鋸片垂直于工件表面鋸切和鋸片相對于工件表面以一斜角傾斜鋸切。
[0004]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縱向樞轉軸線8位于工作面6上方的位置,這是目前圓鋸領域中常見的鋸片樞轉軸線設置方式。這種樞轉軸線設置方式的問題在于,鋸片傾斜鋸切時的鋸切線(即鋸片與工件表面之間的交線)與垂直鋸切時的鋸切線位置不同,這使得以不同角度鋸切時精確控制鋸切位置較為困難。
[0005]另一方面,在圖2所示例子中,縱向樞轉軸線8位于工作面6中。這種樞轉軸線設置方式的益處在于鋸片傾斜鋸切時的鋸切線與垂直鋸切時的鋸切線位置相同,從而便于以不同角度精確鋸切工件。然而,這種樞轉軸線設置方式帶來的不利因素是,由于樞轉軸線位置下降,因此鋸片I上的墊圈2和緊固螺釘3等外側緊固件更容易碰到工件表面,如此,則會影響鋸片I的傾斜切割角度,如圖3中的圓圈部分中所示。為了避免鋸片傾斜鋸切時緊固件碰到工件表面,目前常用的措施是從結構上增大鋸片的中心軸線與工作面之間的豎直距離。然而,這會導致鋸片垂直鋸切時的最大鋸切深度減小。
【發明內容】
[0006]本申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具體而言,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圓鋸,其鋸片調節裝置能夠避免鋸片傾斜鋸切時緊固件碰到工件表面,同時確保鋸片垂直鋸切時的最大鋸切深度不受影響。
[0007]為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圓鋸,其包括:基座;可旋轉的鋸片;以及鋸片調節裝置,其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前后支座和承載著所述鋸片的鋸片調節架,所述前后支座分別設有導槽,所述鋸片調節架設有插入相應導槽中的導柱,所述導柱能夠沿所述導槽滑動以使得鋸片可繞一縱向樞轉軸線在垂直于所述基座的垂直鋸切位置與相對于所述基座傾斜最大角度的最大傾斜鋸切位置之間樞轉;其中,各導槽被設計成使得,在鋸片從所述垂直鋸切位置向所述傾斜鋸切位置樞轉的過程中,鋸片中心與所述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增大。[0008]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鋸片在樞轉過程中其中心經過的軌跡限定在對應于所述垂直鋸切位置的起點和對應于所述最大傾斜鋸切位置的終點之間,所述起點位于以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為圓心、以處在垂直鋸切位置時鋸片中心與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為半徑的基圓上,所述終點位于所述基圓的徑向外側。
[0009]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隨著鋸片中心的軌跡從所述起點朝向所述終點延伸,鋸片中心與所述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0010]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鋸片中心的軌跡包括在所述基圓上從所述起點延伸至IJ 一中間點的第一段以及在所述基圓徑向外側從所述中間點延伸到所述終點的第二段。
[0011]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前后支座中的至少一個支座中的導槽包括分別被相應的導柱插入的徑向外側導槽和徑向內側導槽。
[0012]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前后支座中的至少一個支座中的導槽為單一的導槽,所述鋸片調節架上設有插在該單一的導槽中的相應兩個導柱。
[0013]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兩個導柱之間繞所述縱向樞轉軸線分開一角度,該角度大于或等于45度。
[0014]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導柱被構造成輥子的形式。
[0015]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鋸片調節架包括與前支座配合的前端部分和與前端部分相連并且與后支座配合的后端部分。
[0016]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鋸片調節架還包括形成在所述后端部分上的深度調節板。
[0017]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由鋸片所在平面和基座下表面的之間交線限定。
[0018]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由鋸片所在平面和位于基座下表面下方且與基座下表面平行的平面之間的交線限定。
[0019]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圓鋸還包括導軌,所述支座支靠在所述導軌上,所述導軌的下表面限定出所述位于基座下表面下方且與基座下表面平行的平面。
[0020]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各導槽被設計成使得,在鋸片樞轉過程中,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的位置保持大體不變。
[0021]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所述鋸片具有位于所述基座上方的上側部分和位于所述基座下方的下側部分;所述圓鋸還包括罩住鋸片上側部分的護罩,所述鋸片調節裝置通過所述護罩承載著所述鋸片。
[0022]根據本申請的圓鋸用鋸片調節裝置通過使鋸片在相對于工作面樞轉的過程中升高而避免鋸片緊固件碰到工件表面或導軌。同時,鋸片的垂直位置時的最大鋸切深度不受影響。因此,本申請為使用者提供了一種非常有益的選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圓鋸中的鋸片傾斜樞轉軸線的一種設置方式的示意圖;
[0024]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圓鋸中的鋸片傾斜樞轉軸線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的示意圖;
[0025]圖3是圖2所示鋸片傾斜樞轉軸線設置方式存在的問題的示意圖;
[0026]圖4是根據本申請的一種圓鋸的透視圖;[0027]圖5是圖4所示的圓鋸中的安裝在基座上的鋸片調節裝置的透視圖;
[0028]圖6是展現傳統鋸片調節裝置中的導向結構的側向剖視圖;
[0029]圖7是解釋本申請的圓鋸的鋸片傾斜動作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的示意圖;
[0030]圖8是展現本申請的鋸片調節裝置中的導向結構的側向剖視圖;
[0031]圖9和10分別是本申請的鋸片調節裝置的一種可行鋸片調節架從前后兩側所作的透視圖;
[0032]圖11是本申請的鋸片調節裝置的另一種可行鋸片調節裝置的側視圖;
[0033]圖12是本申請的鋸片調節裝置的前后支座中的一種導槽及鋸片中心設置方式的示意圖;
[0034]圖13是本申請的鋸片調節裝置的前后支座中的另一種導槽及鋸片中心設置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參照附圖描述根據本申請的可行實施方式的圓鋸。
[0036]本申請所涉及的圓鋸可以對各種工件進行鋸切。這里,“工件”是指任何塊狀或板狀可鋸切材料,例如木材、塑料、玻璃、金屬等等。
[0037]如圖4所示,示例的圓鋸包括基座5,其優選由堅固耐用的材料例如金屬制成。在圖中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基座5為大致矩形板的形式,具有大致平坦的下表面。當然,其它形狀的基座也是可行的。在導軌型圓鋸中,基座5安裝在導軌上。
[0038]基座5或導軌(如果有的話)的底表面限定出工作面6,該工作面6在圓鋸鋸切操作中抵靠在工件表面上。
[0039]圓鋸還包括馬達罩12和安裝在馬達罩12上的護罩14。在馬達罩12中裝有驅動馬達(未示出)。
[0040]圓鋸還包括被馬達直接或間接驅動著繞橫向旋轉軸線旋轉而作鋸切運動的鋸片1,其通過外側緊固件例如墊圈2和緊固螺釘3而緊固在未示出的驅動軸(例如馬達軸)上,并且可繞其中心軸線旋轉。在這一點上,需要指出,外側是指鋸片I的背對馬達的一側,內側是指鋸片I的面向馬達的一側。
[0041]鋸片I的下部的一部分穿過基座5中的開口而從基座的底表面露出,以便切入工件中。
[0042]圓鋸還包括罩住鋸片I下部的下部輔助護罩15,其可被轉動到護罩14中并被保持在其中,從而露出鋸片I的下部。
[0043]參看圖5,圓鋸還包括鋸片調節裝置,用于調節鋸片I相對于基座5的角度和高度,由此確定鋸片I的鋸切角度和深度。該鋸片調節裝置主要包括固定于基座5上的前支座16和后支座18,以及由前后支座支承著而可繞縱向樞轉軸線8樞轉的鋸片調節架20。該縱向樞轉軸線8大致由鋸片I所在平面(例如鋸片外表面、內表面或位于內外表面之間的中平面等)與工作面6的交線限定,并且在鋸片I處在相對于工作面6的不同角度時基本上保持不變。
[0044]前支座16和后支座18通常由塑料或金屬制成。所述鋸片調節架20通常由金屬例如鑄鋁制成,包括用于與前支座16配合的前端部分22以及用于與后支座18配合的后端部分24。前端部分22可以與后端部分24直接相連,或者如圖9中所示通過中間部分26相連。該中間部分26可以與前端部分22和后端部分24形成一體,或者單獨形成然后與前端部分22和后端部分24組裝在一起以使得前端部分22和后端部分24能夠繞縱向樞轉軸線8同步樞轉。
[0045]此外,設有用于將鋸片調節架20的前端部分22相對于前支座16鎖定的鎖鈕32(如圖4中所示)和/或用于將鋸片調節架20的后端部分24相對于后支座18鎖定的鎖鈕(未示出)。
[0046]鋸片調節架20的前端部分22設有橫向支撐部34,該橫向支撐部34中形成有橫向孔36,用于安裝橫向樞轉軸38 (見圖4)。此外,鋸片調節架20在后端部分24的靠近中間部分26的位置上設有向上突伸的大致弧形深度調節板40,該深度調節板40中限定了弧形導槽42,用于被深度鎖桿(未示出)穿過。此外,該深度調節板40上形成有用于指示鋸片鋸切深度的指針部44。
[0047]護罩14在其前端通過橫向樞轉軸38 (見圖4)而連接著鋸片調節架20,該橫向樞轉軸38限定出橫向樞轉軸線,該橫向樞轉軸線平行于工作面6并且垂直于所述縱向樞轉軸線8。深度調節板40及其弧形導槽42的圓心位于橫向樞轉軸線上。護罩14的后部側面可沿深度調節板40滑動并且可通過所述深度鎖桿相對于深度調節板40鎖定。
[0048]通過將護罩14繞橫向樞轉軸38限定的橫向樞轉軸線相對于基座5樞轉,可以調節鋸片I切入工件中的鋸切深度;然后,利用深度鎖桿將護罩14鎖定在深度調節板40上,鋸片的鋸切深度就被固定下來。
[0049]通常,鋸片垂直于基座5,即鋸片垂直于工件表面鋸切工件。然而,有時需要鋸片相對于工作面6成一角度地傾斜鋸切工件,此時可通過將鋸片調節架20帶著鋸片I繞縱向樞轉軸線8相對于基座5樞轉,以調節鋸片I的相對于工作面6的傾斜角度。鋸片I從其垂直位置的樞轉使得其位于縱向樞轉軸線上方的部分向外側移動,位于縱向樞轉軸線下方的部分向內側移動。然后,利用鎖鈕32將鋸片調節架20相對于前支座16和/或后支座18鎖定,由此確定了鋸片相對于工作面6的傾斜角度。
[0050]圖6中顯示了一種傳統圓鋸中的鋸片調節裝置在其前支座處的部分。圖6中展示的是前支座16的面對著前端部分22的那一側。圓鋸的基座5安裝在導軌46上,導軌46的下表面限定出工作面6。圓鋸在工作面6處支靠在工件48的上表面上。前支座16中形成有兩個圓弧形導槽50,二者的圓心位于縱向樞轉軸線8上。鋸片調節架20的前端部分(圖6中未示出)形成有分別插入導槽50中并且可沿圖6中的箭頭所示方向在相應導槽50中滑動的圓弧形導塊52。此外,前支座16中還形成有與導槽50同心的圓弧形滑槽54,鎖鈕32上的鎖桿56穿過滑槽54并且可在其中滑動。盡管未示出,可以理解,后支座18處設有相同或相似的導塊和導槽。這樣,通過上述導塊和導槽形成了引導鋸片調節架相對于前后支座繞縱向樞轉軸線樞轉的導向結構。
[0051]如前所述,這種結構難以在不犧牲鋸片垂直鋸切時的最大鋸切深度的前提下避免鋸片傾斜鋸切時緊固件碰到工件表面或導軌。
[0052]本申請的基本構思是,在鋸片的傾斜過程中,使得鋸片上升一小段距離。圖7中顯示了本申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改進之處。圖7中的左側部分顯示了現有技術圓鋸中鋸片I的傾斜過程,也見于與圖3。當鋸片I相對于工作面6傾斜達到一定角度(例如45度)時,墊圈2和緊固螺釘3等外側緊固件碰到工件表面或導軌。圖7中的左側部分顯示了根據本申請的圓鋸中鋸片I的傾斜過程,其中,在鋸片I被相對于工作面6傾斜的過程中,鋸片I被抬高。這樣,當鋸片I相對于工作面6傾斜一定角度(例如45度)時,鋸片I相對于工作面6被抬高了一段距離H,該距離使得在相同角度下,墊圈2和緊固螺釘3等外側緊固件未碰到工件表面或導軌。
[0053]為了實現這種在鋸片I的傾斜過程中使其抬高的功能,本申請對鋸片調節裝置的鋸片調節架20、前支座16、后支座18做出了改進。圖8中以前支座16處的結構顯示出這種改進。可以理解,后支座18處進行了相同或相似的改進。
[0054]根據本申請的一種可行實施方式,如圖8所示,縱向樞轉軸線8大致位于導軌46的下表面限定的工作面6中。前支座16中形成有一對導槽50,后支座18中形成有相應的一對導槽(未示出)。同時,參看圖8并結合圖9,鋸片調節架20的前端部分22形成有分別插入前支座16的導槽50中并且可在導槽50中滑動的一對大致圓柱形導柱60。類似地,如圖10所示,鋸片調節架20的后端部分24形成有分別插入后支座18的相應導槽中并且可在導槽中滑動的一對大致圓柱形導柱60。
[0055]每個導槽50的軌跡從起始點延伸至所設定的末端點,并且該軌跡中包括鋸片處于垂直位置時相應導柱60所在的第一點50a (見圖12、13)和鋸片處于最大傾斜角度時相應導柱60所在的第二點50b (見圖12、13)。第一點50a和第二點50b可以設在起始點與末端點之間(圖中未示出這種情況),或者可以分別與起始點和末端點重合(如圖12、13中所示的情況)。
[0056]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每個導槽50的軌跡并非以縱向樞轉軸線8上的點為中心,而是隨著從第一點50a向第二點50b延伸,每個導槽50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距離增大,以使得導槽50軌跡中的第二點50b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第二距離大于第一點50a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第一距離。
[0057]通過前側和后側的導柱60在前后支座中的導槽中的滑動,實現鋸片I的傾斜和抬高。這樣,上述導柱和導槽構成了引導鋸片調節架20相對于前后支座繞縱向樞轉軸線樞轉并且相對于前后支座抬高的導向結構。
[0058]圖9、10中還顯示了分別形成在前后支座中的通孔62,用于被相應鎖鈕上的鎖桿穿過。此外,前端部分22形成有一對彼此相對的橫向支撐部34,每個橫向支撐部34中分別具有橫向孔36,用于以提高支撐強度,以安裝橫向樞轉軸38。
[0059]需要指出,在前支座16和后支座18上分別形成兩個導柱60是為了使得護罩14相對于基座5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實際上,在能夠滿足護罩14的定位精度的情況下,可以在前后支座之一上形成兩個導柱60,在前后支座中的另一個上只形成一個導柱60 (相應的支座中只形成一個相應的導槽)。
[0060]此外,為了便于導柱在導槽中的滑動,導柱可以構造成輥子或其它便于滾動的結構。
[0061]根據本申請的另一種可行實施方式,可以前后支座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僅形成一個導槽,鋸片調節架20的相應前端或后端部分上的兩個導柱插入該導槽中。例如,參看圖11,前支座16 (圖11中未示出)中形成有單一的導槽50,鋸片調節架20的前端部分22上形成兩個導柱60,二者都插入該導槽50中并在其內滑動。可以理解,后支座18和鋸片調節架20的后端部分24可以具有類似的導向結構。為了確保鋸片調節架20相對于前支座16可靠地轉動,兩個導柱60之間繞縱向樞轉軸線8分開一角度Θ。在鋸片傾斜過程中該角度Θ是變化的,但優選總是大于或等于45度。換言之,沿著縱向樞轉軸線8的方向看,兩個導柱60的中心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連線之間形成的角度Θ優選大于或等于45度。
[0062]對于這種一個導槽50中插有兩個導柱60的導向結構,同樣,對于每個導柱60,其在鋸片處于垂直位置時位于導槽50軌跡中的第一點、在鋸片處于最大傾斜角度時位于導槽50軌跡中的第二點,第二點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第二距離大于第一點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第一距離。
[0063]可以理解,圖11中所示的導向結構可以與圖8-10中所示的導向結構組合和/或
互換使用。
[0064]關于導槽50的設置,如前所述,需要使得,隨著從第一點50a向第二點50b延伸,導槽50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距離(即導槽50上的點到縱向樞轉軸線8的垂直距離)增大,從而導槽50的第二點50b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第二距離大于其第一點50a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第一距離。第一距離可以逐漸增加到第二距離,也可以以階變的方式增加到第二距離。此外,可以從第一點或緊鄰第一點之后的點開始增加導槽50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從第一點50a與第二點50b之間的某個或某些位置處增加該距離。不論何種情況,導槽50沿第一點50a至第二點50b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距離是增大的,以確保鋸片I在樞轉過程中不會下降。此處,所述增大可以不具有規律,也可以突變增大。 [0065]此外,即使該距離是階梯式增加的,也優選使得導槽50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具有不同距離的各段之間具有平滑過渡,以便于樞轉操作。
[0066]圖12中顯不了導槽50的一種可行軌跡,其中,同一支座上的兩個導槽50被不出,每個導槽50隨著遠離其第一點50a而逐漸偏離以縱向樞轉軸線8上的點為圓心的相應假想圓(未示出),從而逐漸增加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距離。此外,兩個導槽50的軌跡彼此關聯地設置,以使得兩個導柱60分別在兩個導槽50中占據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保持恒定,鋸片調節架20平穩滑動。
[0067]根據前面描述的導槽50的軌跡設計方式,在鋸片I繞縱向樞轉軸線8相對于基座5樞轉(傾斜)的過程中,鋸片I的中心的軌跡沒有任何部分落在以縱向樞轉軸線8為圓心、以處在垂直鋸切位置時的鋸片I的中心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距離為半徑的基圓64的內側。在圖12所示的例子中,鋸片I的中心的軌跡從位于該基圓64上的起點66a(對應于導槽50的第一點50a)開始,逐漸向外偏離該基圓64,最后到達終點66b (對應于導槽50的第二點50b)。圖13中顯示了導槽50的另一種可行軌跡,其中,每個導槽50在其第一點50a與第二點50b之間的中間點50c處以階變的方式偏離以縱向樞轉軸線8上的點為圓心的相應假想圓,從而從該中間點50c開始以階變的方式增大與縱向樞轉軸線8之間的距離。與此相應地,鋸片I的中心的軌跡從位于所述基圓64上的起點66a(對應于導槽50的第一點50a)開始,沿著所述基圓64延伸到位于所述基圓64上的中間點66c (對應于導槽50的中間點50c)。然后,從中間點66c開始向所述基圓64的外側以階變的方式偏離。然后,鋸片I的中心的軌跡逐漸變化到位于所述基圓64外側的終點66b (對應于導槽50的第二點50b)。這樣,鋸片I的中心的軌跡包括位于所述基圓64上的第一段、位于所述基圓64外側的第二段和位于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間的過渡段。該第二段可以是與所述基圓64同心的圓弧段,也可以逐漸進一步向外側偏離所述基圓64。
[0068]可以理解,基于本申請的思想,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為導槽設計出各種適宜的軌跡,以使得鋸片的中心具有向外偏離所述基圓的軌跡,即鋸片中心的軌跡的終點與所述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大于起點與所述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從而鋸片在相對于工作面樞轉(傾斜)時被抬高。此外,導槽優選被設計成,在鋸片樞轉過程中,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的位置保持大體不變。具體的導槽軌跡設計可以通過計算、模擬等方式實現。例如,給定了鋸片中心的軌跡,可以確定出導槽的軌跡。
[0069]可以看到,在根據本申請的圓鋸中,鋸片調節裝置采用了獨特的導柱與導槽相配合的導向結構,以使得鋸片在相對于工作面傾斜樞轉的過程中被升高,以避免鋸片緊固件碰到工件表面或導軌。同時,當鋸片處在垂直于工作面的位置時,鋸片的最大鋸切深度不受影響。
[0070]雖然這里參考具體的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請,但是本申請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示的細節。在不偏離本申請的基本原理的情況下,可針對這些細節做出各種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圓鋸,包括: 基座; 可旋轉的鋸片;以及 鋸片調節裝置,其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前后支座和承載著所述鋸片的鋸片調節架,所述前后支座分別設有導槽,所述鋸片調節架設有插入相應導槽中的導柱,所述導柱能夠沿所述導槽滑動以使得鋸片可繞一縱向樞轉軸線在垂直于所述基座的垂直鋸切位置與相對于所述基座傾斜最大角度的最大傾斜鋸切位置之間樞轉; 其中,各導槽被設計成使得,在鋸片從所述垂直鋸切位置向所述傾斜鋸切位置樞轉的過程中,鋸片中心與所述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增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鋸,其中,鋸片在樞轉過程中其中心經過的軌跡限定在對應于所述垂直鋸切位置的起點和對應于所述最大傾斜鋸切位置的終點之間,所述起點位于以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為圓心、以處在垂直鋸切位置時鋸片中心與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為半徑的基圓上,所述終點位于所述基圓的徑向外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鋸,其中,隨著鋸片中心的軌跡從所述起點朝向所述終點延伸,鋸片中心與所述縱向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鋸,其中,鋸片中心的軌跡包括在所述基圓上從所述起點延伸到一中間點的第一段以及在所述基圓徑向外側從所述中間點延伸到所述終點的第二段。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前后支座中的至少一個支座中的導槽包括分別被相應的導柱插入的徑向外側導槽和徑向內側導槽。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前后支座中的至少一個支座中的導槽為單一的導槽,所述鋸片調節架上設有插在該單一的導槽中的相應兩個導柱。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兩個導柱之間繞所述縱向樞轉軸線分開一角度,該角度大于或等于45度。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導柱被構造成輥子的形式。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鋸片調節架包括與前支座配合的前端部分和與前端部分相連并且與后支座配合的后端部分。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鋸片調節架還包括形成在所述后端部分上的深度調節板。
11.如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由鋸片所在平面和基座下表面的之間交線限定。
12.如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由鋸片所在平面和位于基座下表面下方且與基座下表面平行的平面之間的交線限定。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圓鋸,其中,所述圓鋸還包括導軌,所述支座支靠在所述導軌上,所述導軌的下表面限定出所述位于基座下表面下方且與基座下表面平行的平面。
14.如權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圓鋸,其中,各導槽被設計成使得,在鋸片樞轉過程中,所述縱向樞轉軸線的位置保持大體不變。
【文檔編號】B23Q15/14GK104014868SQ201310065882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日
【發明者】王愛貴, 甄波 申請人: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