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數控沖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機械,具體涉及全自動數控沖壓機。
背景技術:
沖床就是一臺沖壓式壓力機。在國民生產中,沖壓工藝由于比較傳統機械加工來說有節約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對操作者技術要求不高及通過各種模具應用可以做出機械加工所無法達到的產品這些優點,因而它的用途越來越廣泛。沖床的設計原理是將圓周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由主電動機出力,帶動飛輪,經離合器帶動齒輪、曲軸(或偏心齒輪)、連桿等運轉,來達成滑塊的直線運動,從主電動機到連桿的運動為圓周運動。 沖床對材料施以壓力,使其塑性變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狀與精度,因此必須配合一組模具(分上模與下模),將材料置于其間,由機器施加壓力,使其變形,加工時施加于材料之力所造成之反作用力,由沖床機械本體所吸收。現有的沖床一般是手動操作,存在自動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全自動數控沖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沖床一般是手動操作,存在自動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全自動數控沖床,包括底座1、支撐豎梁2、頂梁3和液壓沖頭4,底座I上面安裝有工作臺5,支撐豎梁2安裝于底座I側上方,頂梁3安裝于支撐豎梁2頂部,液壓沖頭4安裝于頂梁3上,在底座I內安裝有主電動機6 ;還包括上位置傳感器7、下位置傳感器8、控制器9和操作控制按鍵箱10 ;控制器9安裝于底座I內,操作控制按鍵箱10安裝在底座I前側上部,下位置傳感器8安裝于工作臺5上面邊沿位置,在支撐豎梁2內側安裝有上位置傳感器7,上位置傳感器7的高度與液壓沖頭4下端上升到最高位置的高度相同;上位置傳感器7和下位置傳感器8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9,控制器9通過導線連接操作控制按鍵箱10和主電動機6。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數控沖床,通過上位置傳感器和下位置傳感器將液壓沖頭的位置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主電動機啟動和停止,操作都還可以通過操作控制按鍵箱向控制器輸入程序。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數控沖床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符號說明:底座1、支撐豎梁2、頂梁3、液壓沖頭4、工作臺5、主電動機6、上位置傳感器7、下位置傳感器8、控制器9、操作控制按鍵箱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0011]如圖1所示,全自動數控沖床,包括底座1、支撐豎梁2、頂梁3和液壓沖頭4,底座I上面安裝有工作臺5,支撐豎梁2安裝于底座I側上方,頂梁3安裝于支撐豎梁2頂部,液壓沖頭4安裝于頂梁3上,在底座I內安裝有主電動機6 ;還包括上位置傳感器7、下位置傳感器8、控制器9和操作控制按鍵箱10 ;控制器9安裝于底座I內,操作控制按鍵箱10安裝在底座I前側上部,下位置傳感器8安裝于工作臺5上面邊沿位置,在支撐豎梁2內側安裝有上位置傳感器7,上位置傳感器7的高度與液壓沖頭4下端上升到最高位置的高度相同;上位置傳感器7和下位置傳感器8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9,控制器9通過導線連接操作控制按鍵箱10和主電動機6。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全自動數控沖床,包括底座(I)、支撐豎梁(2)、頂梁(3)和液壓沖頭(4),底座(I)上面安裝有工作臺(5),支撐豎梁(2)安裝于底座(I)側上方,頂梁(3)安裝于支撐豎梁(2)頂部,液壓沖頭⑷安裝于頂梁⑶上,在底座⑴內安裝有主電動機(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位置傳感器(7)、下位置傳感器⑶、控制器(9)和操作控制按鍵箱(10);控制器(9)安裝于底座(I)內,操作控制按鍵箱(10)安裝在底座(I)前側上部,下位置傳感器(8)安裝于工作臺(5)上面邊沿位置,在支撐豎梁(2)內側安裝有上位置傳感器(7),上位置傳感器(7)的高度與液壓沖頭(4)下端上升到最高位置的高度相同;上位置傳感器(7)和下位置傳感器(8)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9),控制器(9)通過導線連接操作控制按鍵箱(10)和主電動機(6)。
專利摘要全自動數控沖床,涉及沖壓機械。包括底座、支撐豎梁、頂梁和液壓沖頭,底座上面安裝有工作臺,支撐豎梁安裝于底座側上方,頂梁安裝于支撐豎梁頂部,液壓沖頭安裝于頂梁上,在底座內安裝有主電動機;還包括上位置傳感器、下位置傳感器、控制器和操作控制按鍵箱;控制器安裝于底座內,操作控制按鍵箱安裝在底座前側上部,下位置傳感器安裝于工作臺上面邊沿位置,在支撐豎梁內側安裝有上位置傳感器,上位置傳感器的高度與液壓沖頭下端上升到最高位置的高度相同;上位置傳感器和下位置傳感器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導線連接操作控制按鍵箱和主電動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沖存在自動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問題。
文檔編號B21D22/00GK203030696SQ2013200150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2日
發明者汪程, 陳麗君, 劉曉紅, 陳根琴, 嚴小林, 張廣宏, 吳高爐 申請人:九江高新金屬包裝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