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殼類零件高精度互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用互換夾具,具體為一種殼類零件高精度互換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多品種、中大批量、低成本”生產方式已經成為機械加工行業的主導生產方式。加工中心成為殼類零件的主要加工設備,其所用的工裝往往體積較大而且笨重。另外不同的箱體類零件往往在外形、體積、重量等方面相差比較大,工裝具有唯一性,不具備互換性,與現在的生產方式需求不相適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殼體零件工裝互換過程中存在費時費力、成本較高且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殼類零件高精度互換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殼類零件高精度互換裝置,包括直角狀底座,底座的豎直板內端面以中心為圓心均布設置有若干預定位桿,預定位桿內設置有環狀互換底座,互換底座與底座通過自漲銷固定,且互換底座與底座之間穿有定位銷,互換底座上設置有工件定位銷及支承塊,底座上固定有位于互換底座周圍的杠桿缸,杠桿缸上設置有壓板,底座水平板的上端面設置有蓄能器、連接閥,底座豎直板的上端面設置有吊環、油壓表,底座豎直板側面的中心設置有對刀孔。使用時,先在加工中心上裝好底座,通過對刀孔找正坐標,再將互換底座通過定位銷和自漲銷固定在底座上,殼類零件通過工件定位銷定位,預定位桿用于安裝工件時進行粗定位,打開連接閥,杠桿缸控制壓板對工件進行壓緊,然后開始加工,當遇到異型產品時,更換互換底座即可,不用對刀,克服了現有殼體零件工裝互換過程中存在費時費力、成本較高且生產效率低 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縮短了換產品的調整時間,節約了大量工裝吊裝的時間及找正的時間,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而且提高了互換裝置的定位精度,互換底座更換后,位置度仍可達到0.005mm,同時降低了工裝制造的成本,操作方便簡單。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座,2-預定位桿,3-互換底座,4-自漲銷,5-定位銷,6-工件定位銷,7-支承塊,8-杠桿缸,9-壓板,10-蓄能器,11-連接閥,12-吊環,13-油壓表,14-對刀孔。
具體實施方式
殼類零件高精度互換裝置,包括直角狀底座1,底座I的豎直板內端面以中心為圓心均布設置有若干預定位桿2,預定位桿2內設置有環狀互換底座3,互換底座3與底座I通過自漲銷4固定,且互換底座3與底座I之間穿有定位銷5,互換底座3上設置有工件定位銷6及支承塊7,底座I上固定有位于互換底座3周圍的杠桿缸8,杠桿缸8上設置有壓板9,底座I水平板的上端面設置有蓄能器10、連接閥11,底座I豎直板的上端面設置有吊環12、油壓表13,底座I豎直板側面的中心設置有對刀孔14。具體實施過程中,油壓表13用于顯示壓緊油壓;自漲銷4用于安裝互換底座3的粗定位及在安裝后形成過定位;支承塊7用于支承工件;蓄能器10用于對液壓油保壓;連接閥11用于注卸液壓油,進而 進行松緊工件。
權利要求1.一種殼類零件高精度互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狀底座(1),底座(I)的豎直板內端面以中心為圓心均布設置有若干預定位桿(2),預定位桿(2)內設置有環狀互換底座(3 ),互換底座(3 )與底座(I)通過自漲銷(4 )固定,且互換底座(3 )與底座(I)之間穿有定位銷(5 ),互換底座(3 )上設置有工件定位銷(6 )及支承塊(7 ),底座(I)上固定有位于互換底座(3 )周圍的杠桿缸(8 ),杠桿缸(8 )上設置有壓板(9 ),底座(I)水平板的上端面設置有蓄能器(10)、連接閥(11),底座(I)豎直板的上端面設置有吊環(12)、油壓表(13),底座(!)豎直板側面的 中心設置有對刀孔(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為一種殼類零件高精度互換裝置,解決了現有殼體零件工裝互換過程中存在費時費力、成本較高且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包括直角狀底座,底座的豎直板內端面以中心為圓心均布設置有若干預定位桿,預定位桿內設置有環狀互換底座,互換底座與底座通過自漲銷固定,且互換底座與底座之間穿有定位銷,互換底座上設置有工件定位銷及支承塊,底座上固定有位于互換底座周圍的杠桿缸,杠桿缸上設置有壓板,底座水平板的上端面設置有蓄能器、連接閥,底座豎直板的上端面設置有吊環、油壓表,底座豎直板側面的中心設置有對刀孔。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而且提高了互換裝置的定位精度,同時降低了工裝制造的成本。
文檔編號B23Q3/00GK203109650SQ2013201380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明者王祝山, 王永永, 楊更青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