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若干擱置槽和若干裝夾部件,所述的裝夾部件包括氣缸、頂桿及壓塊,所述氣缸固定于底座上,所述頂桿連動設置于氣缸頂端,所述壓塊固定連接于頂桿的上端,所述底座上設置有一輸氣開關,所述輸氣開關通過輸氣管分別連通于若干裝夾部件的氣缸,所述的擱置槽內設置有排水排屑孔。本實用新型裝配簡單、自動化程度高,能夠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加工質量的一致性也更高,且排水排屑效果好,使噴液和鋁屑能夠被更好的排除,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專利說明】
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電機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發電機是汽車的主要電源,其功用是在發電機正常運轉時,向除起動機以外的所有用電設備進行供電,同時向蓄電池蓄電。通常汽車發電機是由鋁外殼及其內部的定子、轉子、整流器組成,而在生產組裝發電機時,其涉及很多工序,尤其在發電機外殼組裝前,需要先對發電機外殼進行鉆孔、攻絲、攻牙等加工操作,而在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加工前必需將發電機外殼固定到裝夾裝置上才能夠方便機床上的工具對外殼加工。然而,在發電機外殼固定于裝夾裝置的過程中,還需要人工操作將對外殼進行固定,加工效率低下,同時由于受人工操作影響,加工質量也缺乏一致性,且現有裝夾裝置由于存在排水排屑效果差的缺陷,對發電機外殼的加工精度也存在一定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解決了現有裝夾裝置由于需要通過人工操作,使其加工效率低下,加工質量也缺乏一致性,且由于存在排水排屑效果差的缺陷,對外殼加工精度也存在一定影響。
[0004]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若干擱置槽和若干裝夾部件,所述的裝夾部件包括氣缸、頂桿及壓塊,所述的氣缸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的頂桿連動設置于氣缸頂端,所述的壓塊固定連接于頂桿的上端,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一輸氣開關,所述的輸氣開關通過輸氣管分別連通于若干裝夾部件的氣缸,所述的擱置槽內設置有排水排屑孔。
[0005]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當將需要加工的發電機外殼放置于對應的擱置槽后,只需撥動輸氣開關,底座上若干裝夾部件的氣缸便會驅動相應的頂桿下移使壓塊壓緊相應的發電機外殼,便能夠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加工,該過程自動化高,不需通過人工操作壓緊發電機外殼,能夠大大提高發電機外殼的加工效率,加工質量的一致性也更高,而通過在擱置槽內設有排水排屑孔,使噴液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鋁屑能夠更好的排除,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氣缸上設置有限位塊,所述的限位塊通過螺栓固定于氣缸的頂端并緊貼于所述壓塊。
[0007]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其限位塊能夠很好的固定壓塊的位置,以避免壓塊產生轉動偏位的現象,從而使壓塊能夠很精確的壓緊對應的電機外殼。
[000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壓塊由一體成型的連接部和壓緊部構成,所述的壓塊通過連接部固定連接于頂桿的上端,所述的壓緊部位于連接部的側端。
[0009]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使壓塊的結構更為合理,當氣缸驅動頂桿上下滑動時,能夠使壓塊更為準確的壓緊需要加工的發電機外殼。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頂桿與所述氣缸頂端接觸的部位設置有橡膠密封圈。
[0011]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大大增加了頂桿與氣缸頂端接觸部位的密封性,以避免加工過程中噴液、鋁屑進入到頂桿和氣缸的接觸部位而影響頂桿的上下滑動。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裝配簡單、自動化程度高,不需通過人工操作壓緊發電機外殼,能夠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加工質量的一致性也更高,而通過在擱置槽內設有排水排屑孔,使噴液和鋁屑在加工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排除,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標示A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加的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6]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上設有若干擱置槽2和若干裝夾部件3,裝夾部件3包括氣缸31、頂桿32及壓塊33,氣缸31固定于底座I上,頂桿32連動設置于氣缸31頂端,壓塊33固定連接于頂桿32的上端,進一步,在底座2上設置有一輸氣開關4,該輸氣開關4通過若干輸氣管5分別連通于若干裝夾部件3的氣缸31,進一步,在擱置槽2內設置有排水排屑孔21。這樣當將需要加工的若干發電機外殼放置于對應的擱置槽2后,只需撥動輸氣開關4,底座I上的若干裝夾部件3的氣缸31便會驅動相應的頂桿32下移使壓塊33壓緊相應的發電機外殼,便能夠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加工,該過程自動化高,不需通過人工操作壓緊發電機外殼,能夠大大提高發電機外殼的加工效率,加工質量的一致性也更高,而通過在擱置槽2內設有排水排屑孔21,使噴液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鋁屑能夠更好的排除,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0017]本實施例中,氣缸31上設置有限位塊6,其限位塊6通過螺栓7固定于氣缸的頂端并緊貼于壓塊33,限位塊6的設置能夠很好的固定壓塊33的位置,以避免壓塊33產生轉動偏位的現象,從而使壓塊33能夠很精確的壓緊對應的電機外殼。
[0018]本實施例中,壓塊33由一體成型的連接部331和壓緊部332構成,壓塊33通過連接部331固定連接于頂桿32的上端,壓緊部332位于連接部331的側端,該壓塊33的結構更為合理,當氣缸31驅動頂桿32上下滑動時,能夠使壓塊33更為準確的壓緊需要加工的發電機外殼。
[0019]本實施例中,頂桿32與氣缸31頂端接觸的部位設置有橡膠密封圈8,其橡膠密封圈8大大增加了頂桿32與氣缸31頂端接觸部位的密封性,以避免加工過程中噴液、鋁屑進入到頂桿32和氣缸31的接觸部位而影響頂桿32的上下滑動。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若干擱置槽和若干裝夾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夾部件包括氣缸、頂桿及壓塊,所述的氣缸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的頂桿連動設置于氣缸頂端,所述的壓塊固定連接于頂桿的上端,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一輸氣開關,所述的輸氣開關通過輸氣管分別連通于若干裝夾部件的氣缸,所述的擱置槽內設置有排水排屑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缸上設置有限位塊,所述的限位塊通過螺栓固定于氣缸的頂端并緊貼于所述壓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塊由一體成型的連接部和壓緊部構成,所述的壓塊通過連接部固定連接于頂桿的上端,所述的壓緊部位于連接部的側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電機鋁殼多工位自動裝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與所述氣缸頂端接觸的部位設置有橡膠密封圈。
【文檔編號】B23Q11/00GK204094522SQ201420395901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龐慶順, 陳國光 申請人:浙江正田電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