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牽引裝置,尤其是電機下置型牽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牽引裝置的牽引電機會裝在牽引后板上,但是由于電機的體積大,安裝在牽引后板上會使得在牽引后板變得很大,這樣會導致牽引裝置體積變得很大。若采用單電機時,使用齒輪傳動,通常都會采用螺旋齒輪,在牽引管材時,噪音會很大,同時使用齒輪傳動成本更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噪聲小,傳送速度穩定的電機下置型牽引裝置。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電機下置型牽引裝置,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下方安裝有電機;所述機架上設有上牽引架和下牽引架,所述上牽引架上設有可循環運行的上牽引帶,所述下牽引架上設有可循環運行的下牽引帶,所述上牽引帶與所述下牽引帶之間設有供管材通過的間隙;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張緊裝置,所述張緊裝置包括連接條和彈簧;所述連接條的一端鉸接在機架上,另一端懸空并設有可相對連接條自轉的張緊輪;所述彈簧的一端與連接條連接,另一端與機架連接;在所述上牽引架上還設有用于帶動上牽引帶運行的第一傳動輪,在所述下牽引架上還設有用于帶動下牽引帶運行的第二傳動輪;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主動輪,所述主動輪通過傳動帶依次帶動第二傳動輪、第一傳動輪和張緊輪轉動。
在所述機架上還設有過渡輪,所述主動輪通過傳動帶帶動所述過渡輪轉動,防止傳動帶出現抖動。
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轉桿、蝸輪蝸桿裝置和若干升降絲桿;所述蝸輪蝸桿裝置固定在機架上;所述轉桿通過蝸輪蝸桿裝置與升降絲桿相連,所述轉桿的端部設有轉盤;所述升降絲桿上設有若干與升降絲桿相嚙合的滑塊,所述滑塊分別與上牽引架和下牽引架相連,通過調節升降裝置,使得上牽引架和下牽引架同步上升或下降,以便于塑料管進入上牽引帶與下牽引帶之間的間隙內。
在所述上牽引架上設有第一從動輪,所述第一傳動輪通過上牽引帶帶動所述第一從動輪轉動;所述下牽引架上設有第二從動輪;所述第二傳動輪通過下牽引帶帶動所述第二從動輪轉動;所述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上均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部上設有螺紋孔,還包括張緊螺栓,所述張緊螺栓由支撐座和螺桿組成,所述支撐座分別固定在上牽引架和下牽引架上,所述螺桿旋入所述螺紋孔,且所述螺桿的螺紋端部活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上;通過旋動螺桿,將上牽引帶和下牽引帶繃緊,避免上牽引帶和下牽引帶松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機架下方安裝有電機,通過傳動帶傳動,噪聲小,上牽引架和下牽引架同步傳送,能實現穩定傳送,利用張緊裝置,根據傳送帶不同的松緊程度,自動調整張緊力,使傳動系統穩定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張緊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含義:1、機架;2、電機;3、上牽引架;4、下牽引架;5、上牽引帶;6、下牽引帶;7、間隙;8、張緊裝置;9、連接條;10、彈簧;11、張緊輪;12、第一傳動輪;13、第二傳動輪;14、主動輪;15、傳動帶;16、過渡輪;17、升降裝置;18、轉桿;19、蝸輪蝸桿裝置;20、升降絲桿;21、轉盤;22、滑塊;23、第一從動輪;24、第二從動輪;25、轉軸;26、螺紋孔;27、張緊螺栓;28、支撐座;29、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參閱圖1和圖2,電機下置型牽引裝置,包括機架1,在機架1下方安裝有電機2;機架1上設有上牽引架3和下牽引架4,上牽引架3上設有可循環運行的上牽引帶5,下牽引架4上設有可循環運行的下牽引帶6,上牽引帶5與下牽引帶6之間設有供管材通過的間隙7;機架1上還設有張緊裝置8,張緊裝置8包括連接條9和彈簧10;連接條9的一端鉸接在機架1上,另一端懸空并設有可相對連接條自轉的張緊輪11;彈簧10的一端與連接條9連接,另一端與機架1連接;在上牽引架3上還設有用于帶動上牽引帶5運行的第一傳動輪12,在下牽引架4上還設有用于帶動下牽引帶6運行的第二傳動輪13;電機2的輸出軸上連接有主動輪14,主動輪14通過傳動帶15依次帶動第二傳動輪13、第一傳動輪12和張緊輪11轉動。
在機架1下方安裝有電機2,電機2的輸出軸上連接有主動輪14,主動輪14通過傳動帶15依次帶動第二傳動輪13、第一傳動輪12和張緊輪11轉動,通過傳動帶15傳動,噪聲小;上牽引架3上設有可循環運行的上牽引帶5,下牽引架4上設有可循環運行的下牽引帶6,上牽引帶5與下牽引帶6之間設有供管材通過的間隙7,上牽引帶5與下牽引帶6同步傳送管材,能實現穩定傳送,利用張緊裝置8,根據傳動帶15不同的松緊程度,自動調整張緊力,使傳動系統穩定安全可靠
在機架1上還設有過渡輪16,主動輪14通過傳動帶15帶動過渡輪16轉動,防止傳動帶15出現抖動。
機架1上還設有升降裝置17,升降裝置17包括轉桿18、蝸輪蝸桿裝置19和若干升降絲桿20;蝸輪蝸桿裝置19固定在機架1上;轉桿18通過蝸輪蝸桿裝置19與升降絲桿20相連,轉桿18的端部設有轉盤21;升降絲桿20上設有若干與升降絲桿20相嚙合的滑塊22,滑塊22分別與上牽引架3和下牽引架4相連,通過調節升降裝置17,使得上牽引架3和下牽引架4同步上升或下降,以便于塑料管進入上牽引帶5與下牽引帶6之間的間隙7內。
在上牽引架3上設有第一從動輪23,第一從動輪23通過上牽引帶5帶動第一從動輪23轉動;下牽引架6上設有第二從動輪24;第二從動輪24通過下牽引帶6帶動第二從動輪24轉動;第一從動輪23和第二從動輪24上均設有轉軸25,轉軸25兩端部上設有螺紋孔26,還包括張緊螺栓27,張緊螺栓27由支撐座28和螺桿29組成,支撐座28分別固定在上牽引架3和下牽引架4上,螺桿29旋入螺紋孔26,且螺桿29的螺紋端部活動連接在支撐座28上;通過旋動螺桿29,將上牽引帶5和下牽引帶6繃緊,避免上牽引帶5和下牽引帶6松垮。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