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圓管翻邊修整裝置,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翻邊是機械領域中常見的一道加工工序,翻邊結束后,由于各種因素需要對翻邊部進行進一步處理,以使翻邊各部厚度均勻,表面平整,現有的修整裝置大都結構復雜,且不能進行連續化修整,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因此需要進一步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對圓管翻邊進行良好修整的一種圓管翻邊修整裝置。
為此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轉動輪(2)和壓制輪(3);所述轉動輪(2)、壓制輪(3)設置的方式滿足:轉動輪(2)設置在中部、壓制輪(3)設置以轉動輪(2)為中心、環形設置若干個,所述壓制輪(3)可相對轉動輪(2)做徑向移動,所述壓制輪(3)和機架(1)側壁形成的間隙供所述圓管翻邊(4)進入,所述壓制輪(3)可相對機架(1)側壁做水平移動。
所述轉動輪(2)外套設有隨同轉動輪(2)同步轉動的彈性輪(5)。
所述壓制輪(3)呈臺階式設置,包括同軸設置的處于外側的小輪(31)和處于內側的大輪(32),所述大輪(32)和機架(1)側壁形成的間隙供所述圓管翻邊(4)進入。
所述各壓制輪(3)上設壓力傳感器,并連接至一控制器進行控制。
本發明的優點是:1)本發明通過轉動輪帶動圓管進行轉動,且在轉動過程中受到若干壓制輪的壓制,本發明的壓制輪環形排列,因此能使圓管在轉動過程中,翻邊部的大部分時間都能收到壓制,因此保證了翻邊的修整質量;
2)本發明進一步的轉動輪外套設有隨轉動輪同步轉動的彈性輪,這樣圓管由于受到彈性輪的定位,在轉動過程中,能較為平穩的實現運轉,進一步保證了翻邊的修整質量;
3)本發明進一步的設置壓制輪可相對轉動輪做徑向移動,這樣方便圓管的放入,設置壓制輪可相對機架側壁水平移動,這樣可適用于不同厚度鋼管的壓制,因此本發明的裝置適用范圍光,使用方便;
4)本發明進一步的壓制輪設置呈大輪、小輪結構形式,這樣外側的空間更大,更方便圓管的放入;
5)本發明進一步的在各壓制輪上設壓力傳感器,并通過控制器加以控制,這樣可實時檢測各壓制輪的壓力情況,確保各壓制輪的壓力基本處于一致狀態,這樣使翻邊各部受力均勻,進一步保證了修整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視圖。
圖中1為機架、2為轉動輪、3為壓制輪、4為圓管翻邊、5為彈性輪;
31為小輪、32為大輪。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轉動輪2和壓制輪3;所述轉動輪2、壓制輪3設置的方式滿足:轉動輪2設置在中部、壓制輪3設置以轉動輪2為中心、環形設置若干個,所述壓制輪3可相對轉動輪2做徑向移動,所述壓制輪3和機架1側壁形成的間隙供所述圓管翻邊4進入,所述壓制輪3可相對機架1側壁做水平移動。
所述轉動輪2外套設有隨同轉動輪2同步轉動的彈性輪5。
所述壓制輪3呈臺階式設置,包括同軸設置的處于外側的小輪31和處于內側的大輪32,所述大輪32和機架1側壁形成的間隙供所述圓管翻邊4進入。
所述各壓制輪3上設壓力傳感器,并連接至一控制器進行控制。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為:本發明首先將壓制輪3做移動,使其和轉動輪2形成的空間方便圓管放入,然后調整壓制輪和機架1側壁的位置,該位置以翻邊的厚度確定,調整好后將圓管放入,然后徑向移動壓制輪3,使圓管翻邊4進入壓制輪3和機架1側壁形成的空間之內,對圓管翻邊4進行修整,本發明中圓管翻邊4所受的壓力可事先預訂,保證壓制輪3對圓管翻邊4具有一定壓力,但同時能使圓管4進行轉動,在轉動過程中通過壓力傳感器實時檢測壓力情況,以便出現問題時快速進行調整。
本發明中使壓制輪3作出徑向移動和水平移動的機構在機械領域中屬于現有技術,任何能實現運動目的的機械結構都可以應用在本申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