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折彎設備領域,主要涉及一種方便大折彎度板材出料的可移動式折彎機構。
背景技術:
:
現有技術中,通過工作臺和折彎模具的配合進行折彎,如果折彎度比較大,其板材大都是人工進料,人工進料只能一個方向進料,從而影響了折彎的準確性能和折彎的質量,這種折彎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板材彎折質量不均勻,折彎處的性能差,而且折彎后板材卡裝在工作臺的之間,雖然可通過油缸驅動上下模具離開,但由于板材在這邊時受折彎力影響,緊貼在工作臺的內側依舊難以取出,強行取出則容易變形,因此需要通過輔助裝置輔助其取出,操作麻煩,不能滿足大批量加工生產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方便大折彎度板材出料的可移動式折彎機構。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方便大折彎度板材出料的可移動式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兩間隔對稱配合的可移動式左、右工作臺,所述左、右工作臺的移動通過其兩側的螺母絲桿機構驅動,所述螺母絲桿機構包括有分別設置在左、右工作臺外側的螺母,且同一側的螺母中旋合有螺桿,所述螺桿從中心到兩端的螺旋方向相反,且同一端的螺桿的伸出端安裝有手輪,所述左、右工作臺之間設置有可移動的下模座,所述左、右工作臺的上方設有上模座,所述左、右工作臺的上端面分別設有沿板材輸送方向的導槽,所述導槽下方的左、右工作臺中分別可移動的U形固定架,所述U形固定架的U形端口上安裝有兩平行的固定桿,固定桿上依次轉動安裝有與其上方導槽對應的導輥,且導輥大小小于導槽的大小,其上輥面從導槽上方伸出,所述固定桿位于左、右工作臺的外側,其底端U形固定架的移動分別由其下方的油缸驅動。
所述的左、右工作臺的內側拐角處分別采用弧形過渡。
通過可移動式的左、右工作臺的配合,一方面可以滿足范圍較大尺寸的板材的加工,另一方面在加工完成后通過手輪驅動螺桿運行,帶動左、右工作臺相向運行,從而順利離開折彎后的產品,將其進行快速脫料,保證了產品質量,同時出料效率高;折彎過程中,首先通過上模座的運行對板材進行初步定位折彎,且當其與下模座穩穩夾持住板材后,通過油缸驅動固定架運行,從而帶動導輥露出左、右工作臺的上端面,支撐板材,此時上模座再運行,則帶動板材進行滾動式進料,減少摩擦,可自動完成折彎要求,保證了折彎性能的同時,滿足了大批量加工生產的要求;通過左、右工作臺的內側拐角弧形過渡的結構,可保證板材在折彎時的過渡運行,避免其受拐角力過大變形。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可移動式的左、右工作臺的配合,一方面可以滿足范圍較大尺寸的板材的加工,另一方面進行快速脫料,保證了產品質量,而且通過導輥帶動板材進行滾動式進料,可自動完成折彎要求,保證了折彎性能的同時,滿足了大批量加工生產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局部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
一種方便大折彎度板材出料的可移動式折彎機構,包括有兩間隔對稱配合的可移動式左、右工作臺1、2,左、右工作臺1、2的移動通過其兩側的螺母絲桿機構驅動,螺母絲桿機構包括有分別設置在左、右工作臺外側的螺母4,且同一側的螺母中旋合有螺桿5,螺桿5從中心到兩端的螺旋方向相反,且同一端的螺桿的伸出端安裝有手輪6,左、右工作臺1、2之間設置有可移動的下模座7,左、右工作臺1、2的上方設有上模座8,左、右工作臺1、2的上端面分別設有沿板材輸送方向的導槽9,導槽9下方的左、右工作臺中分別可移動的U形固定架10,U形固定架10的U形端口上安裝有兩平行的固定桿11,固定桿11上依次轉動安裝有與其上方導槽對應的導輥12,且導輥12大小小于導槽9的大小,其上輥面可從伸出到導槽9上方,固定桿11位于左、右工作臺的外側,其底端U形固定架的移動分別由其下方的油缸13驅動。所述的左、右工作臺1、2的內側拐角處分別采用弧形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