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自動折彎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法蘭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將長條狀結構的板體經過折彎、旋壓、剪切和焊接后才能構成法蘭的圓形結構,折彎過程主要通過折彎機完成,目前的折彎機結構不夠靈活,各組成部分不能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進行結構調整,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諸多不便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調整、使用方便的新型自動折彎一體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自動折彎一體機,包括機架、折彎機構、調整機構、驅動電機和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頂面設有若干用于安裝折彎機構的槽體,槽體之間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減速機的輸入端連接,減速機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折彎機構傳動連接,驅動電機和減速機設置在機架內側底部,所述的折彎機構包括了設置在不同槽體內的多組,每組折彎機構均由與槽體滑動連接的底座、穿過該底座并轉動設置的轉軸、設置在轉軸底端的傳動齒輪和設置在轉軸頂部的折彎輪組成,所述的調整結構設置在機架內側,調整機構包括了一端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調整桿,調整桿內側設有一轉動設置的調整齒輪,調整桿另一端與一限位桿的一側端部轉動連接,限位桿另一側端部與機架活動連接,所述的傳動齒輪與調整齒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
還包括了一端與底座轉動連接的絲杠,絲杠沿折彎機構滑動方向分布,所述的絲杠穿過機架設置并與機架螺紋連接,絲杠外側端部設有可拆卸的手柄。
所述的機架上設有與限位桿活動連接的固定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該裝置的折彎機構活動設置在機架的槽體內,通過旋轉絲杠即可對折彎機構進行滑動,同時根據折彎機構的位置變化對調整機構進行對應的位置調整,使該新型自動折彎一體機整體便于 調整、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傳動齒輪與調整齒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調整桿、2槽體、3底座、4轉軸、5折彎輪、6絲杠、7機架、8手柄、9限位桿、10固定塊、11調整齒輪、12傳動齒輪、13鏈條、14減速機、15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如圖1、2、3所示:一種新型自動折彎一體機,包括機架7、折彎機構、調整機構、驅動電機15和減速機14,其中:
所述的機架7頂面設有四個用于安裝折彎機構的槽體2,槽體2之間相互平行分布,通過將四組折彎機構按照1、2、1的數量安裝在對應槽體2內的指定位置,使四組折彎機構之間相互配合工作即可完成對板材的折彎作業;
所述的驅動電機15的輸出端與減速機14的輸入端連接,減速機14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折彎機構傳動連接,驅動電機15和減速機14設置在機架7內側底部,通過驅動電機15為該新型自動折彎一體機提供驅動動力,并通過減速機14的將該驅動動力轉換為對應的頻率傳遞給折彎機構的轉軸4,使驅動電機15可以帶動其中一組折彎機構進行運轉;
所述的折彎機構包括了設置在不同槽體2內的四組,每組折彎機構均由與槽體2滑動連接的底座3、穿過該底座3并轉動設置的轉軸4、設置在轉軸4底端的傳動齒輪12和設置在轉軸4頂部的折彎輪5組成,底座3為工字型結構,其兩側端面分別對機架7的上下表面進行夾持,使其與機架7的連接結構穩定,轉軸4、傳動齒輪12和折彎輪5構成一個轉動設置在底座3內的整體,可以實現同步轉動;其中底座3一側還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絲杠6,絲杠6沿折彎機構滑動方向分布,所述的絲杠6穿過機架7設置并與機架7螺紋連接,絲杠6外側端部設有可拆卸的手柄8,手柄8垂直于絲杠6表面設置,通過旋轉絲杠6 可以帶動底座3進行滑動,調整精度高;
所述的調整結構設置在機架7內側,調整機構包括了一端與機架7轉動連接的調整桿1,調整桿1內側設有一轉動設置的調整齒輪11,調整桿1另一端與一限位桿9的一側端部轉動連接,限位桿9另一側端部與機架7活動連接,機架7上設有與限位桿9活動連接的固定塊10,固定塊10可以于限位桿9任意位置完成活動連接,使兩者之間相對固定,通過調整桿1和限位桿9之間的配合可以對調整齒輪11的位置進行任意調節,滿足調整齒輪11在調整過程中作業要求;
所述的傳動齒輪12與調整齒輪11之間通過鏈條13連接,由于其中一組傳動齒輪12所在的折彎機構與減速機14連接,使傳動齒輪12與調整齒輪11所構成的整體具有輸入動力,從而實現了折彎輪5同步轉動對板材進行折彎作業。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