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磁芯自動裝配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62664閱讀:498來源:國知局
一種磁芯自動裝配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磁芯裝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磁芯自動裝配機構。



背景技術:

EP系列變壓器主要由磁芯及線包組成,傳統的磁芯裝配工藝多由人工實現,不僅效率低,而且品質很難得到保障,目前也出現一些磁芯的自動裝配生產線,但普遍是采用機械手抓取磁芯并翻轉對位的方式,這種方式對自動化控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但裝配精度卻比較差,此外,由于磁芯的翻轉和對位工序均采用機械手操作,導致裝配周期較長,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精度和效率都非常高的磁芯自動裝配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磁芯自動裝配機構,包括工作臺、控制組件和裝配組件以及分別位于裝配組件兩側且相互對稱的左輸送組件和右輸送組件,所述左輸送組件和右輸送組件均包括滑道、可前后移動的料盤以及在料盤上方相對料盤前后移動的推板,所述料盤上分布有若干排磁芯,所述推板推動料盤上最前排的磁芯移到滑道上,所述右輸送組件位于滑道上方設有對磁芯的結合面點膠的點膠槍,所述滑道上還設有可左右移動的推塊,所述滑道呈Z字型,磁芯在點膠后翻轉90°且其結合面朝向裝配組件,所述推塊逐個推動滑道上的磁芯向裝配組件移動,所述裝配組件包括兩個夾爪,所述兩個夾爪將兩個分別從左輸送組件和右輸送組件輸送過來的磁芯夾緊并使結合面貼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推塊一端連接伺服電機,所述工作臺位于滑道上方設有光纖傳感器,所述光纖傳感器包括兩組光纖鏡頭,兩組光纖鏡頭測量經過其下方的磁芯的長度公差,所述伺服電機和光纖傳感器均與控制組件電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滑道的寬度和磁芯的寬度一致,所述滑道前端設置有止擋位,所述滑道和料盤之間還設有一擋板,所述擋板下端連接一升降氣缸,當最前排的磁芯從料盤上移到滑道上后,所述料盤和推板后撤,所述擋板升起并將磁芯限制在滑道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滑道包括上段、豎直段和下段,所述上段和豎直段平滑過渡,所述工作臺位于豎直段外側還設有側翻擋條。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豎直段的底端還開設有一通孔,所述工作臺位于通孔一側還設有推桿頭和推桿頭氣缸,所述推桿頭推動磁芯至裝配組件正下方。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側翻擋條的最底端略高于位于下段上的磁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工作臺位于滑道上方還設有上料檢測光纖。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裝配機構將放置磁芯的滑道設置成Z字型,使得磁芯在輸送過程中能夠自動翻轉90°且其結合面正好朝向裝配組件,設計非常巧妙,使得磁芯在輸送過程中就完成翻轉和對位的工序,本裝配機構不但磁芯裝配精度高,還能有效地提高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一;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二;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磁芯自動裝配機構,包括工作臺1、控制組件和裝配組件2以及分別位于裝配組件2兩側且相互對稱的左輸送組件3和右輸送組件4,所述左輸送組件3和右輸送組件4均包括滑道5、可前后移動的料盤6以及在料盤6上方相對料盤6前后移動的推板7,所述料盤6上分布有若干排磁芯,所述推板7推動料盤6上最前排的磁芯移到滑道5上。

進一步參見圖2,所述滑道5的寬度和磁芯的寬度一致,所述滑道5前端設置有止擋位,所述滑道5和料盤6之間還設有一擋板10,所述擋板10下端連接一升降氣缸,擋板10先降至低位,待最前排的磁芯從料盤6上移到滑道5上后,所述料盤6和推板7后撤,將最前排的磁芯與其它磁芯分離,所述擋板10升起并將最前排的磁芯限制在滑道上,此外,所述工作臺1位于滑道5上方還設有上料檢測光纖13,上料檢測光纖13檢測到滑道5上沒有磁芯后,推板7再次推動料盤6上最前排的磁芯移到滑道5上。

所述右輸送組件4位于滑道5上方設有點膠槍14,點膠槍14對磁芯的結合面多處位置進行點膠處理,左輸送組件3無需再設置點膠槍14,所述滑道5上還設有可左右移動的推塊8,所述推塊8一端連接伺服電機,所述推塊8逐個推動滑道5上的磁芯向裝配組件2移動,由于每個磁芯的長度之間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為了減小誤差,所述工作臺1位于滑道上方設有光纖傳感器9,所述伺服電機和光纖傳感器9均與控制組件電連接,所述光纖傳感器9包括兩組光纖鏡頭,兩組光纖鏡頭測量經過其下方的磁芯的長度公差,并將測量到的公差數據反饋至伺服電機,推塊8根據光纖鏡頭測量到磁芯的公差而改變推動磁芯的位移量。

進一步參見圖4,所述滑道5呈Z字型,包括上段51、豎直段52和下段53,所述上段51和豎直段52平滑過渡,所述工作臺1位于豎直段52外側還設有側翻擋條11,磁芯在點膠后翻轉90°且其結合面朝向裝配組件2,所述豎直段52的底端還開設有一通孔54,所述工作臺1位于通孔54一側還設有推桿頭12和推桿頭氣缸,所述側翻擋條11的最底端略高于位于下段53上的磁芯,使得位于底端磁芯上面的磁芯在底端磁芯被推走后能夠順利地下落。

進一步參見圖3,所述推桿頭12推動磁芯至裝配組件2正下方,所述裝配組件2包括兩個夾爪21,所述兩個夾爪21將兩個分別從左輸送組件3和右輸送組件4輸送過來的磁芯夾緊并使結合面貼合,由于磁芯在裝配前還需要安裝線包,磁芯內部設有圓柱體,先將線包放置在裝配組件2正下方,在磁芯被推動至裝配組件2正下方的同時,兩個磁芯的圓柱體同時穿入線包的通孔中,待兩個磁芯結合為成品后,線包牢牢地固定在成品中。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