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標準節連接板通孔鉆孔工裝。
背景技術:
起重機的標準節連接板通孔鉆孔工裝一般是靠螺栓實現固定連接的,連接之前先要在標準節連接板通孔鉆孔工裝上鉆孔,傳統的鉆孔定位方法是拿著筆和尺人工地在標準節主肢桿做鉆孔標記,雖然操作起來簡單方便,但是鉆孔的定位精度較差,鉆錯、鉆偏、鉆歪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僅影響正常生產的進度,還容易造成后期安全問題;有的雖然有固定裝置,但是固定效果不佳,不能保證鉆孔的加工條件;有的制造成本較高,結構復雜,維護困難且維修成本較高,不適于鉆孔的小批量加工,并且使用壽命較短。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穩固,操作方便,制造維護成本低,經久耐用,具有較好的固定效果的起重機端梁鉆孔固定裝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標準節連接板通孔鉆孔工裝,解決了現有固定效果不佳的問題。
標準節連接板通孔鉆孔工裝,包括底板和定位板,底板和定位板為相同大小的長方形板,所述定位板設置在底板的上方,短邊由短邊側板連接,形成與工件尺寸相配合的框架空間,所述定位板和底板上設有2組相對應的鉆孔,每組鉆孔為2個,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定位孔;所述底板上設有墊板,位于鉆孔上,墊板上設有與底板長邊平行的限位凸起,所述短邊側板上設有定位螺栓。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定位孔位于鉆孔左側、右側和兩個鉆孔中間。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定位螺栓設置在短邊側板的底端靠近底板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利用限位凸起、頂端和側邊定位螺栓的固定,使得鉆孔時更加牢固,確保鉆孔的定位精度,為后續操作打下基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標準節連接板通孔鉆孔工裝的示意圖。
其中:1-底板、2-定位板、3-短邊側板、4-鉆孔、5-定位孔、6-墊板、7-限位凸起、8-定位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標標準節連接板通孔鉆孔工裝,包括底板1和定位板2,底板1和定位板2為相同大小的長方形板,所述定位板2設置在底板1的上方,短邊由短邊側板3連接,形成與工件尺寸相配合的框架空間,所述定位板2和底板1上設有2組相對應的鉆孔4,每組鉆孔4為2個,所述定位板2上設有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位于鉆孔4左側、右側和兩個鉆孔4中間;所述底板1上設有墊板6,位于鉆孔4上,墊板6上設有與底板1長邊平行的限位凸起7,所述短邊側板3上設有定位螺栓8,所述定位螺栓8設置在短邊側板3的底端靠近底板1處。
使用時,將工件放在底板1上的墊板6上,抵住限位凸起7,然后將短邊側板3上的定位螺栓8擰緊,將定位板上對應的定位孔5固定,進行鉆孔。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