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夾具,具體涉及一種機器人轉盤用加工夾具。
背景技術:
在不同的行業例如制造業中,機器人已經被使用了幾十年。具體地,機器人已經成為用于自動化加工的有效工具并由此使生產率和效率都得以提高。已知的機器人可以具有連接至軀體的手臂,該手臂被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移動。手臂可以持有設計用于完成例如材料的焊接所需工作或工藝的工具。連接至機械手的工具通常通過使用電力或者某種其它的動力源例如壓縮空起來進行操作。可以通過沿著手臂的線纜給工具提供動力,還需要各種線纜和軟管用于其它目的。機械手的末端設有腕部。腕部裝有加工轉盤并在加工轉盤上安裝工具。由于加工轉盤結構復雜,因此需要采用特定結構的夾具對其進行夾持以提高加工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機器人轉盤用加工夾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器人轉盤用加工夾具,它包括底座、豎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撐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支撐板一側的第一夾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與所述第一夾板相配合的第二夾板,所述支撐板中部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邊緣設有間隔設置的三個定位凸起,所述支撐板側面安裝有與所述定位凸起位置相對應的第一夾塊。
優化地,所述支撐板側面固定有位于所述固定孔上方的定位塊。
優化地,所述支撐板側面還安裝有位于所述固定孔上方的第二夾塊和限位壓塊。
優化地,所述支撐板另一側面固定有與所述底座相連接的加強筋。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機器人轉盤用加工夾具,通過在支撐板上開設固定孔且在固定孔邊緣設有間隔設置的三個定位凸起,以及設置相配合的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這樣能夠實現對機器人轉盤的定位和夾持,有利于提高加工精確和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器人轉盤用加工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機器人轉盤用加工夾具的使用狀態圖;
其中,1、底座;2、支撐板;21、固定孔;22、定位凸起;23、第一夾塊;24、定位塊;25、限位壓塊;26、第二夾塊;3、加強筋;4、第一夾板;5、第二夾板;6、轉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的機器人轉盤用加工夾具,主要包括底座1、支撐板2、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等。
其中,支撐板2豎立于底座1上,它與底座1相垂直;該支撐板2的中部開設有與轉盤6一端的固定部向對應的固定孔21,而固定孔21的邊緣處設有間隔設置的三個定位凸起22。而支撐板2的側面安裝有與定位凸起22位置相對應的第一夾塊23(第一夾塊23的數目與定位凸起22的數目一致),第一夾塊23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撐板2的側面上,這樣利用定位凸起22和第一夾塊23的配合能夠實現對轉盤6上端部的夾持固定。第一夾板4固定在底座1上,它位于支撐板2的一側;第二夾板5也固定在底座1上,它與第一夾板4位于支撐板2的同一側且與第一夾板4間隔設置,利用第一夾板4和第二夾板5的配合可以實現對對轉盤6下部的夾持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板2側面(安裝第一夾塊23的側面)固定有位于固定孔21上方的定位塊24,它能夠抵住轉盤6的上端。同樣,在該側面上還安裝有位于固定孔21上方的第二夾塊26和限位壓塊25,以保證轉盤6被牢固安裝在該加工夾具上,在加工時不會產生晃動。支撐板2另一側面固定有與底座1相連接的加強筋3,以提高該加工夾具的整體強度。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