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壓齒輪鐵軸的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的自動壓齒輪鐵軸設備中,齒輪送料一般包括振動盤和齒輪推料裝置,將齒輪料通過齒輪推料裝置送入裝配工位,再通過推桿裝配鐵軸。而齒輪推料裝置需要配置獨立的驅動裝置和軌道,增加了自動生產設備的復雜性,增加了成產成本,提高了出錯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廢品率低、可自動區分及格產品和不及格產品的自動壓齒輪鐵軸的設備。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壓齒輪鐵軸的設備,包括振動盤、齒輪送料通道、鐵軸送料裝置、裝配推桿以及出料裝置,所述齒輪送料通道豎向設置,所述齒輪送料通道的頂部連接一段傾斜軌道,所述傾斜軌道的頂部與所述振動盤的出料口連接,所述裝配推桿抵靠設置在所述齒輪送料通道下端的側面,所述鐵軸送料裝置設置在所述裝配推桿的行程內,所述出料裝置設置在所述齒輪送料通道底部的旁側。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壓齒輪鐵軸的設備,通過傾斜軌道利用重力作用使振動盤排列好方向的齒輪直接送入豎向設置的齒輪送料通道,這樣齒輪直接在齒輪送料通道內豎向排列好,再由側向的裝配推桿將鐵軸送料裝置送出的鐵軸打入齒輪中部的裝配孔內完成裝配,相比傳統的自動壓齒輪鐵軸,減少了齒輪推料裝置,簡化了機械的復雜程度,相應的就減少了出錯風險,降低了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鐵軸送料裝置為直振送料器,所述直振送料器的側壁設有供不及格鐵軸料流出的過孔。直振送料器會將不及格的鐵軸料振動浮出在排列好的及格鐵軸料的上方,且相對于排列好的及格鐵軸料錯位振動,當不及格的鐵軸的一端振動時對準過孔時,就會從過孔中自動流出,從而自動導出不及格的鐵軸料,有利于生產控制。
進一步的,所述出料裝置為出料推桿,所述出料推桿的行程內下方分別設有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和不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通過在裝配位置設置相應的質量檢測傳感器,當檢測到裝配成的產品不及格時,控制出料推桿將不及格產品推至不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從不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流出;當檢測到裝配成的產品及格時則出料推桿將及格的產品推至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流出,利于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后續處理。
具體的說,所述裝配推桿與驅動氣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壓齒輪鐵軸的設備,與傳統自動壓齒輪鐵軸設備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利用重力作用,減少了用于將齒輪從振動盤推入裝配工位的裝置以及相應配套的驅動,簡化了機械的復雜程度,相應的就減少了出錯風險,降低了成本;
2、采用帶過孔的直振送料器作為鐵軸供料裝置,可通過過孔將不及格的鐵軸料自動流出,有利于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節約質檢成本;
3、裝配后及格產品和不及格產品分別從各自的通道流出,無需人工質檢,方便后續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壓齒輪鐵軸的設備,包括振動盤1、齒輪送料通道2、鐵軸送料裝置3、裝配推桿4以及出料裝置5,所述齒輪送料通道2豎向設置,所述齒輪送料通道2的頂部連接一段傾斜軌道21,所述傾斜軌道21的頂部與所述振動盤1的出料口連接,所述裝配推桿4抵靠設置在所述齒輪送料通道2下端的側面,所述鐵軸送料裝置3設置在所述裝配推桿4的行程內,所述出料裝置5設置在所述齒輪送料通道2底部的旁側。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壓齒輪鐵軸的設備,通過傾斜軌道21利用重力作用使振動盤1排列好方向的齒輪直接送入豎向設置的齒輪送料通道2,這樣齒輪直接在齒輪送料通道2內豎向排列好,再由側向的裝配推桿4將鐵軸送料裝置3送出的鐵軸打入齒輪中部的裝配孔內完成裝配,相比傳統的自動壓齒輪鐵軸,減少了齒輪推料裝置,簡化了機械的復雜程度,相應的就減少了出錯風險,降低了成本。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鐵軸送料裝置3為直振送料器3,所述直振送料器3的側壁設有供不及格鐵軸料流出的過孔31。直振送料器3會將不及格的鐵軸料振動浮出在排列好的及格鐵軸料的上方,且相對于排列好的及格鐵軸料錯位振動,當不及格的鐵軸的一端振動時對準過孔31時,就會從過孔31中自動流出,從而自動導出不及格的鐵軸料,有利于生產控制。
優選的,所述出料裝置5為出料推桿,所述出料推桿的行程內下方分別設有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和不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圖中未示出)。通過在裝配位置設置相應的質量檢測傳感器,當檢測到裝配成的產品不及格時,控制出料推桿將不及格產品推至不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從不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流出;當檢測到裝配成的產品及格時則出料推桿將及格的產品推至及格產品出料通道口流出,利于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后續處理。
優選的,所述裝配推桿4與驅動氣缸6連接。通過驅動氣缸6驅動裝配推桿4,更容易調試裝配推桿4的推鐵軸力度,有利于自動化控制。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