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切割工裝,特別是一種360度旋轉異型管切割工裝。
背景技術:
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號召,各汽車廠家都在進行汽車輕量化,為了更好的實現汽車鈑金件減重,許多梁類件均由原來的多個沖壓件拼焊工藝改為鋼管充液成型工藝,在提高強度、剛性的同時,又可大大減少沖壓件數量,避免拼焊搭邊部分的重量,在簡便工藝流程的同時,提高的件的性能,降低了件的制造成本。
在對梁類件進行工藝切孔等工藝加工時,管梁件的對面無法加工,需要人工進行件的180度翻轉,不僅降低了生產效率,同時增大了人員勞動強度。
在目前汽車行業用到的異型管很多,異型管加工時,需要定位,需要翻轉。將異型管固定在定位工裝上面,由轉臺內的旋轉電機,驅動定位工裝旋轉,工裝旋轉時帶動固定在定位工裝內的異型管旋轉,再由激光切割設備進行加工。
現有技術的主要缺陷:
1)目前異型管的旋轉,都不是360度旋轉,實際最多只能旋轉300度,因為定位工裝本身形成一個屏蔽角度,阻擋加工設備的加工。如果需要360度加工,只能另加一道工序。
2)工裝復雜。不同的產品,定位工裝也不相同。更改生產產品,就要換工裝,更換工裝的工作量較大。
3)異型管端部切割下來的料頭處理不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能夠360度旋轉的定位工裝,并且更換快捷,料頭易收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360度旋轉異型管切割工裝,其包括:殼體,上工裝和下工裝,所述下工裝布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上工裝相對所述下工裝轉動連接且具有打開位置和閉合位置,其中:所述下工裝包括下局部齒輪和位于所述下局部齒輪內部的下定位工裝,所述上工裝包括上局部齒輪和位于所述上局部齒輪內部的上定位工裝;在所述閉合位置處,所述上局部齒輪和所述下局部齒輪形成完整圓周齒輪,且所述下定位工裝和所述上定位工裝之間布置有異型管;在所述下局部齒輪的底部和左右頂部布置有三個驅動齒輪,三個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下局部齒輪嚙合并驅動所述下局部齒輪相對所述殼體旋轉;且所述殼體還布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驅動連接三個所述驅動齒輪。
本實用新型在夾緊異型管時成為封閉的齒輪,同時由驅動齒輪帶動封閉齒輪旋轉實現對異型管360度的工裝,并便于進一步的切割加工,更換快捷,料頭易收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閉合位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打開位置的平面示意圖;和
圖3為本實用新型閉合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1殼體,4下局部齒輪,5下定位工裝,6上局部齒輪,7上定位工裝,8異型管,9驅動齒輪,10馬達,11尺規皮帶,12惰輪,13限位擋片,14氣缸,15活塞,16重合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360度旋轉異型管切割工裝,其包括:殼體1,上工裝和下工裝,所述下工裝布置在所述殼體1內,所述上工裝相對所述下工裝轉動連接且具有打開位置和閉合位置,其中:所述下工裝包括下局部齒輪4和位于所述下局部齒輪4內部的下定位工裝5,所述上工裝包括上局部齒輪6和位于所述上局部齒輪6內部的上定位工裝7;在所述閉合位置處,所述上局部齒輪6和所述下局部齒輪4形成完整圓周齒輪,且所述下定位工裝5和所述上定位工裝7之間布置有異型管8;在所述下局部齒輪4的底部和左右頂部布置有三個驅動齒輪9,三個所述驅動齒輪9與所述下局部齒輪4嚙合并驅動所述下局部齒輪4相對所述殼體1旋轉;且所述殼體1還布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驅動連接三個所述驅動齒輪9。
本實用新型在夾緊異型管8時成為封閉的齒輪,同時由驅動齒輪9帶動封閉齒輪旋轉實現對異型管8做360度的工裝,并便于進一步的切割加工,更換快捷,料頭易收集。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技術方案,如圖3所示,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馬達10和尺規皮帶11,所述尺規皮帶11同三個所述驅動齒輪9相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惰輪12,所述惰輪12由所述尺規皮帶11驅動。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三個所述驅動齒輪9與所述下局部齒輪4為外部嚙合連接,且三個所述驅動齒輪9與所述下局部齒輪4的轉動方向相反。
作為優選的實施例,馬達10還可以通過減速機與尺規皮帶11連接,尺規皮帶11帶動三個驅動齒輪9,在惰輪12的配合下,做同向旋轉;三個驅動齒輪呈正三角形布列,正好卡住所述下局部齒輪4并帶動所述下局部齒輪4旋轉;所述下局部齒輪4的旋轉帶動固定所述下定位工裝5和所述上定位工裝7之間布置有異型管8做360度旋轉。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驅動齒輪9和所述下局部齒輪4具有相同的齒寬。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驅動齒輪9的兩端面具有限位擋片13,防止所述下局部齒輪4的擺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下局部齒輪4中還布置有氣缸14,所述氣缸14的活塞15末端與所述上局部齒輪6相連。通過氣缸14驅動上工裝相對下工裝打開和閉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上局部齒輪6和所述下局部齒輪4具有相同的模數和相同的節圓,所述上局部齒輪6的角度小于所述下局部齒輪4的角度,即所述上局部齒輪6相對所述下局部齒輪4較小,且所述上局部齒輪6的齒寬為所述下局部齒輪4的齒寬的一半。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工裝過程:
1.所述上局部齒輪6通過氣缸頂升,在銷軸的固定下,做旋轉運動,上局部齒輪6上升,打開缺口,放入異型管8或其它類似工件。
2.所述上局部齒輪6通過氣缸收縮,壓緊異型管8。
3.馬達10旋轉,帶動下局部齒輪4的旋轉。
4.由于上局部齒輪6(小齒輪)與下局部齒輪4(大齒輪)相同,齒輪節圓直徑相同,重合區域齒重合,所以大小齒輪組成完整齒輪,并由三個驅動齒輪9配合,做360度旋轉,360度旋轉完成后,由位置感應器確定旋轉工位完成。
5.氣缸頂升,上局部齒輪6打開,取出異型管8或類似工件,加工完成。
本實用新型中,三個驅動齒輪正三角形排列,驅動懸浮大齒輪(即下局部齒輪4),配合同樣模數和節圓直徑的小齒輪(即上局部齒輪6),構成完整齒輪,能夠完成工件真正360度旋轉,沒有死角,便于加工;在大齒輪和小齒輪內部,設置快捷更換仿形工裝,且異型件夾緊工裝避免整體更換,方便快捷。
應了解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范圍不限于非限制性實施方案,應了解非限制性實施方案僅僅作為實例進行說明。本申請所要要求的實質的保護范圍更體現于獨立權利要求提供的范圍,以及其從屬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