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屏邊框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吸盤夾具和顯示屏邊框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在3C行業中,平板等電子產品的邊框零件由于特殊的外形結構以及高精度的尺寸要求,對其加工工藝以及機床夾具的設計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然而,在現有的CNC加工中,平板等電子產品的邊框零件的成品合格率較低,進而導致了制造成本的增加,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機床夾具設計的不合理性,機床夾具對零件的定位效果較差,致使零件加工過程中尺寸以及形位公差超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吸盤夾具和顯示屏邊框加工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用于夾持顯示屏邊框的機床夾具對零件的定位效果較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吸盤夾具,包括:盤體,盤體具有用于吸住顯示屏邊框的吸合面,吸合面上設置有真空吸槽;盤體的內部設置有真空腔,真空腔與真空吸槽連通,以通過真空吸槽將顯示屏邊框吸合在吸合面上。
進一步地,吸合面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密封圈的密封槽,密封槽環繞真空吸槽設置。
進一步地,盤體上設置有多個吸氣孔,真空腔通過多個吸氣孔與真空吸槽連通。
進一步地,多個吸氣孔包括主吸氣孔和繞主吸氣孔間隔設置的多個輔助吸氣孔;主吸氣孔位于盤體的中部。
進一步地,真空吸槽包括第一吸氣槽,第一吸氣槽繞主吸氣孔盤旋,輔助吸氣孔位于第一吸氣槽的外側。
進一步地,真空吸槽還包括第二吸氣槽,第二吸氣槽穿過第一吸氣槽并與主吸氣孔和輔助吸氣孔均連通。
進一步地,吸合面上設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用于穿設在顯示屏邊框上的定位孔內。
進一步地,定位柱為多個,多個定位柱沿盤體的周向設置。
進一步地,至少一個定位柱上設置有定位切面。
進一步地,吸盤夾具還包括底座,盤體安裝在底座上。
進一步地,底座具有底板和支撐板,支撐板設置在底板上以支撐盤體。
進一步地,支撐板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支撐板分別支撐在盤體的相對兩端。
進一步地,底板上設置有壓緊組件,壓緊組件的至少部分壓緊在盤體上。
進一步地,壓緊組件包括壓緊塊,壓緊塊壓緊在盤體遠離底板的一側。
進一步地,壓緊組件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壓緊組件分別用于壓緊盤體的相對兩端。
進一步地,壓緊組件還包括旋轉夾緊氣缸,旋轉夾緊氣缸設置在底座上,旋轉夾緊氣缸與壓緊塊驅動連接,以驅動壓緊塊運動至壓緊盤體的位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屏邊框加工設備,包括吸盤夾具,吸盤夾具為上述的吸盤夾具。
本實用新型的吸盤夾具通過在盤體上設置有吸合面、在吸合面上設置有真空吸槽能夠將顯示屏邊框穩定地設置在盤體上。在具體夾持過程中,將顯示屏邊框放置在吸合面上,通過吸收真空吸槽內的空氣,使得待加工部件可以穩定地吸附在吸合面上,防止加工過程中出現移動,以此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用于夾持顯示屏邊框的機床夾具對零件的定位效果較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吸盤夾具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吸盤夾具的盤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吸盤夾具的盤體的主視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吸盤夾具與顯示屏邊框配合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5示出了顯示屏邊框的主視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盤體;11、吸合面;12、真空吸槽;121、第一吸氣槽;13、引流槽;122、第二吸氣槽;123、緩沖槽;131、引流槽段;132、引流口;14、密封槽;21、主吸氣孔;22、輔助吸氣孔;30、底座;31、支撐板;32、底板;40、壓緊組件;41、壓緊塊;42、旋轉夾緊氣缸;50、定位柱;51、定位切面;60、顯示屏邊框;61、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盤夾具,請參考圖1至圖5,吸盤夾具包括:盤體10,盤體10具有用于吸住顯示屏邊框60的吸合面11,吸合面11上設置有真空吸槽12;盤體10的內部設置有真空腔,真空腔與真空吸槽12連通,以通過真空吸槽12將顯示屏邊框60吸合在吸合面11上。
本實用新型的吸盤夾具通過在盤體10上設置有吸合面11、在吸合面11上設置有真空吸槽12能夠將顯示屏邊框60穩定地設置在盤體10上。在具體夾持過程中,將顯示屏邊框60放置在吸合面11上,通過吸收真空吸槽12內的空氣,使得待加工部件可以穩定地吸附在吸合面11上,防止加工過程中出現移動,以此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用于夾持顯示屏邊框的機床夾具對零件的定位效果較差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地對真空吸槽12進行密封,吸合面11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密封圈的密封槽14,密封槽14環繞真空吸槽12設置。通過在吸合面11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密封圈的密封槽14,其中,密封槽14環繞真空吸槽12設置,可以防止切削液進入真空吸槽12內。
為了能夠對盤體內部進行吸真空,盤體10的內部設置有真空腔,盤體10上設置有多個吸氣孔,真空腔通過多個吸氣孔與真空吸槽12連通。通過在盤體10的內部設置有真空腔,其中,盤體10上設置有多個吸氣孔,真空腔通過多個吸氣孔與真空吸槽12連通,從而可以通過吸氣口對盤體內部進行吸真空操作。
在使用時,將真空泵與真空腔,真空泵使真空腔內形成負壓,進而使真空吸槽12內的氣體流入真空腔內,從而使真空吸槽12內產生負壓以吸附待加工部件。
為了能夠保證對盤體10內部快速進行吸真空操作,多個吸氣孔包括主吸氣孔21和繞主吸氣孔21間隔設置多個輔助吸氣孔22;主吸氣孔21位于盤體10的中部。
在本實施例中,多個吸氣孔包括主吸氣孔21和繞主吸氣孔21間隔設置多個輔助吸氣孔22,其中,主吸氣孔21位于盤體10的中部,以此設置能夠對盤體10內部快速進行吸真空操作。
優選地,真空吸槽12包括第一吸氣槽121,第一吸氣槽121繞主吸氣孔21盤旋,輔助吸氣孔22位于第一吸氣槽121的外側。
優先地,真空吸槽12還包括第二吸氣槽122,第二吸氣槽122穿過第一吸氣槽121并與主吸氣孔21和輔助吸氣孔22均連通。
在本實施例中,吸合面11為矩形,第二吸氣槽122為直線槽,第二吸氣槽122的一端延伸至盤體10的端部,第二吸氣槽122的另一端延伸至主吸氣孔21。其中,第二吸氣槽122為多個,多個第二吸氣槽122沿盤體10的周向布置。
為了能夠將顯示屏邊框60按預定位置設置在盤體10上,如圖1和圖5所示,吸合面11上設置有定位柱50,定位柱50用于穿設在顯示屏邊框60上的定位孔61內。通過在吸合面11上設置有定位柱50,定位柱50用于穿設在顯示屏邊框60上的定位孔61內,以此將顯示屏邊框60按預定位置設置在盤體10上。
優選地,定位柱50為多個,多個定位柱50沿盤體10的周向設置。
為了方便定位柱50穿設在顯示屏邊框60上的定位孔61內,至少一個定位柱50上設置有定位切面51。通過在至少一個定位柱50上設置有定位切面51,以此保證定位柱50快速高效地穿設在顯示屏邊框60上的定位孔61內。
優選地,吸盤夾具還包括底座30,盤體10安裝在底座30上。
為了能夠將盤體10安裝在底座30上,如圖4所示,底座30具有底板32和支撐板31,支撐板31設置在底板32上以支撐盤體10。
為了保證支撐板31能夠穩定地支撐盤體10,支撐板31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支撐板31分別支撐在盤體10的相對兩端。通過將支撐板31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支撐板31分別支撐在盤體10的相對兩端,可以保證支撐板31能夠穩定地支撐盤體10。
為了能夠將盤體10穩定地安裝在底座30上,如圖1所示,底板32上設置有壓緊組件40,壓緊組件40的至少部分壓緊在盤體10上。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底板32上設置有壓緊組件40,通過將壓緊組件40的至少部分壓緊在盤體10上,可以保證盤體10穩定地安裝在底座30上。
優選地,壓緊組件40包括壓緊塊41,壓緊塊41壓緊在盤體10遠離底板32的一側。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保證壓力平衡,壓緊組件40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壓緊組件40分別用于壓緊盤體10的相對兩端。
為了能夠使壓緊塊41在壓緊過程中改變壓緊位置,壓緊組件40還包括旋轉夾緊氣缸42,旋轉夾緊氣缸42設置在底座30上,旋轉夾緊氣缸42與壓緊塊41驅動連接,以驅動壓緊塊41運動至壓緊盤體10的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定位切面51位于定位柱50遠離真空吸槽12的一側。
為了實現對真空吸槽12的完全密封,密封槽14為環形,引流槽13設置在密封槽14的外側。
考慮到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切削液會進入吸合面11內的真空吸槽12內,通過在吸合面11上設置有引流槽13,使引流槽13環繞真空吸槽12設置,可以使切削液通過引流槽13從盤體10內排出。
為了能夠將切削液排出盤體10,引流槽13由多個引流槽段131拼接而成,各個引流槽段131均具有用于將流體引出的引流口132。
在本實施例中,引流槽13由多個引流槽段131拼接而成,通過在各個引流槽段131均設置有引流口132,通過各個引流口132將流體引出盤體10外。
優選地,引流槽段131為直線槽,直線槽的兩端延伸至盤體10的側壁以形成引流口132。此時,引流槽段131的兩端均具有引流口132。
為了能夠保流體充分地從引流口132引出盤體10,引流槽段131為四條,四條引流槽段131沿盤體10的周向依次連接。通過將引流槽段131設置為四條,通過將四條引流槽段131沿盤體10的周向依次連接,可以充分地將流體從引流口132引出。
在本實施例中,真空吸槽12還包括緩沖槽123,緩沖槽123與第二吸氣槽122交叉設置,吸氣孔的吸氣口位于第二吸氣槽122與緩沖槽123的交叉位置處。優選地,緩沖槽123為弧形槽。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屏邊框加工設備,包括吸盤夾具,吸盤夾具為上述的吸盤夾具。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吸盤夾具通過在盤體10上設置有吸合面11、在吸合面11上設置有真空吸槽12能夠將顯示屏邊框60穩定地設置在盤體10上。在具體夾持過程中,將顯示屏邊框60放置在吸合面11上,通過吸收真空吸槽12內的空氣,使得待加工部件可以穩定地吸附在吸合面11上,防止加工過程中出現移動,以此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用于夾持顯示屏邊框的機床夾具對零件的定位效果較差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